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5739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Word格式.docx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Word格式.docx

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一、夏商周的关系和商的建立:

夏、商、周,既是同时并存的三个部族集团,又是前后逐次更替的三个王朝。

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汤完成了灭夏事业,建立了商朝。

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和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二、商朝的状况:

1、政治—内外服制:

方国联盟:

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

2、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青铜时代(又称金石并用时代):

(1)特点:

工艺成熟、制作精美。

数量众多,礼器为主

(2)代表作:

司母戊鼎、

(3)功能:

礼器祭器①显示等级身份

②沟通天地、支持政治权利

3、文化——(地位)①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

②(内容)它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

③(意义)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实施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一、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发起对商的进攻,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商纣王兵败自杀。

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二、周初的状况:

政治——封邦建国:

(目的)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

(内容)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

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效果)①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

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②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③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三、西周的巩固:

制礼作乐:

周公辅政七年,政绩斐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制定礼乐制度。

礼:

(概念)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意识,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

(发展)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作用)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

乐;

周公(概念)又创作舞乐、史诗,(作用)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一、东周的建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史称“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二、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

西周“封邦建国”——秦中央集权大一统

1、经济生产领域:

(农业·

生产力)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生产关系)①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

②诸侯、卿大夫们竞相占地,列国间的战争也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

(阶级关系)③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

(工商业)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

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2、社会政治领域:

各国当政者进行不同程度的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内政改革。

在战国时达到高潮。

典型:

商鞅变法

3、思想文化领域:

百家争鸣

(背景)当此①社会转型之时,②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最为活跃,他们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

(评价)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

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内容)1.儒家:

1)创始人:

孔子

2)核心观念:

“仁”

3)理念“仁者爱仁”,“克己复礼为仁”

4)①孔子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②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

③荀子熔礼,法子一炉,其学生韩非子李斯由此而走向法家。

2.法家

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

法家正面肯定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以提供“法治”为特色,倡导接近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当政者的欢迎。

然而其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等,消极面十分明显。

3.道家

①始祖:

老子

②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③辩证法思想、事物恒变、矛盾对立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一、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1、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韩、魏

2、商鞅变法:

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先后实行了:

①废除井田制度、②废除世卿世禄、③奖励农耕,④建县制和⑤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

孝公死后,商鞅虽然惨遭杀害。

但商鞅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秦国也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3、秦统一:

从公元前230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二、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1、建立:

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

(中央)①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

②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

③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地方)①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

郡下辖若干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等组织。

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

②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

③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

2、巩固:

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①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②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

③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

④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

⑤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3、意义:

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一、秦的暴政——秦短命而亡的原因:

(1)秦率名目繁多,诛罚苛刻,横征暴敛,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2)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3)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

(4)六国臣对秦的归属感和秦制的认同都非在短时期能建立的。

二、秦的灭亡——秦末农民起义(农民+六国贵族后裔)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调渔阳屯戍,行至大泽乡,遇大雨延误限期。

按秦律,误期一律处斩。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西汉建立: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

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战国以来社会政治和思想发展的长期积淀)

一、政治格局:

汉承秦制(注意继承中有调整):

相同:

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

中央机构(三公)丞相、御大夫、太尉

地方郡县制

损益:

政令宽简疏

郡国并行

二、施政思想与实践成果:

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黄老之学:

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守道遵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文景之治:

以农为本,轻徭薄赋,省刑约法,形成“文景之治”。

影响:

利:

汉初的“无为而治”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

弊:

但豪族的势力也随之膨胀壮大,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一、从“无为”到“有为”——制度的调整

1、背景:

①“清静无为”导致豪族势力膨胀,土地兼并、贫富分化,不利于社会不稳定

②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和财富日臻丰厚,西汉统治者的主导思想发生了变化。

③汉武帝雄才大略,锐意进取,积极有为,西汉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

2、表现:

政治上——①加强皇帝集权,裁抑丞相职权:

(具体措施)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

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

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②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③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内容:

①设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

②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管吏。

③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

影响:

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实质:

儒表法里。

 

军事上——解决匈奴问题(民族关系)

①汉武帝通过对匈奴的三次战争,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

②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以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使天山南北地区与内地联为一体。

③在西南、东北、东南和西部地区设置郡县或者其他管理机构(西域都护府),进行有效管辖。

3、效果:

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疆域辽阔,影响远播,西汉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之一。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1)光武中兴:

东汉的建立: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

(2)东汉的衰败:

原因:

东汉后期,皇权日趋衰弱,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

威胁中央

第11课割据与分立

一、政治格局的特点——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的背景)黄巾起义爆发后,各地豪强闻风而动,他们凭借私人武装形成各霸一方、武装割据的局面。

大小军阀为争夺地盘而互相兼并,展开连年厮杀,致使社会经济遭受极大破坏,平民百姓限于生灵涂炭、水深火热的境地。

(三国鼎立的形成)220年,曹操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江苏南京),史称“孙吴”

三股力量的较量:

208年,赤壁之战中,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

孙刘联军,运用火攻,大获全胜。

赤壁之战后,刘备进占四川,孙权进一步扩展了东南的辖区。

二、经济发展的特点——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一、政权更迭:

从三国到南北朝:

1、政权更迭:

三国——西晋短暂统一——分裂:

 

五胡十六国 

——南北朝时期

东晋

2、北朝与南朝:

南北朝时期 

北朝:

北魏—— 

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南朝:

宋——齐——梁——陈

二、时代特征:

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与民族大融合

民族融合:

形式:

和平交往,暴力冲突。

特点:

名族融合是双向的

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孝文帝改革:

胡人汉化

目的:

决心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

内容:

都城迁至洛阳,禁止说鲜卑语和穿胡服,改鲜卑族复音姓氏为汉族单一姓氏

作用:

对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13课隋唐政治新格局

一、南北朝的终结与隋、唐的建立

南北朝时期北朝:

北魏——东魏——北齐   北周——隋

西魏——北周          隋——唐

南朝:

北朝后期,北周灭北齐。

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

589年,隋军南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

同年(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仍以隋都长安为都城。

隋朝在制度层面作了改革与创设。

唐朝继承发扬,推广改进,使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呈现新的气象和特点。

在隋、唐两朝的制度创新中,尤为重要的是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

二、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1、三省六部:

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更趋规范化、程序化。

       制度规定,中央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

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2、政事堂:

唐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

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

其后,凡被加以特定官衔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宰相,致使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

(评价)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

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

不过,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三、科举制

1、选官制度的沿革:

秦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采用推举的方式。

          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更凭借显赫的声望逐渐把持选举大权,庶族子弟多遭排斥。

          科举制是一种(特点)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

(创立)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

(内容)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考取难度也最大。

2、科举制度的作用

①科举制使中央政府得以网络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

②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利完全收归中央后,经科举入仕的都成为“天子门生”,于是,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3、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差产生了深远影响。

隋唐之后,科举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一直沿用至清末。

第14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626年,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627—649)。

(1)贞观之治:

李世明,唐太宗,年号贞观

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名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常为后人称道:

他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

(典型事例)A他接受吐蕃赞普(君主)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2)开元盛世:

是唐朝鼎盛的时期。

第15课中外文化交流

一、向西的交流——丝绸之路的全盛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

唐朝西部疆域的拓展超过汉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全盛。

(中国对世界)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许多中国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随之向西传播。

  (世界对中国)西方的物品以及(艺术)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科学)天文、历算、医药和(思想)宗教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

(比如)南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至唐代形成多个佛教宗派。

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虽然当时进入中国文化系统的外域文化以中亚、西亚、南亚为三大支,但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广阔得多,可以说中国文化以亚洲诸国为中介,与世界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

3、中心——长安:

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

二、向东的辐射——东亚文化圈

与日本:

A日本将与唐朝的交往视为国家大事,B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人数多时一次达五六百。

C留学生归国时,带回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大量文献典籍。

D日本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却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

东亚文化圈:

大唐盛世,国力强大,中国文化辐射于整个东亚地区,其中(文物制度)汉字、儒学、律令,(科技成就)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成就以及(宗教思想)中国化的佛教,影响尤为深远。

(自唐朝起)在19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之前,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