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地铁站防水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15603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地铁站防水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XX地铁站防水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XX地铁站防水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XX地铁站防水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XX地铁站防水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地铁站防水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XX地铁站防水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地铁站防水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地铁站防水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⑶以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为原则制订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使施工现场全过程处于严密监控状态。

⑷以确保工期并适当提前为原则,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⑸以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为目标布置施工总平面。

⑹按照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控制施工的全过程。

1.2编制依据

《北京地铁XXXX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北京地铁XX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二册车站结构》BJM16-211-SS-02-02-00-FS;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2;

《轨道交通车站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QGD-006-2005;

《防水套管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s40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手册》;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J01-83-2003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0J301)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DB11/581-2008)

1.3适用范围

本方案编制范围主要为:

XX站主体结构防水工程。

1.4结构防水标准

结构的防水等级为一级,结构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1.5结构自防水施工技术要求

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一般规定

(1)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根据结构的最大埋置深度确定,本站主体结构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10;

(2)迎水面结构裂缝的宽度不得大于0.2mm,背水面不得大于0.3mm,且不得出现贯通裂缝。

(3)防水混凝土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2)对混凝土外加剂及掺合料的要求

自防水混凝土添加混凝土外加剂及掺合料应满足《轨道交通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与耐久性技术规程》(GB50119-2003)等文件所规定的技术要求。

二、工程概况

2.1概况

2.1.1结构设计概况

XX站位于海淀区XX内。

XX站为三层岛式车站,站台宽14m,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设备层,地下三层为站台层,主体结构为双柱三跨箱型结构,车站总长210m,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右BK19+590.000,车站标准段结构宽23.3m,高21.6m,平均覆土厚度3.61m,采用明挖止水法施工,地下连续墙+钢支撑支护体系,由于本站考虑提供轨排条件,需在本站范围内设置30m长轨排井,故此范围内采用锚索支护体系,XX站北侧为矿山法区间,南侧为盾构区间,车站南端设置盾构始发井。

结构防水设计图见2.1-1主体防水断面图

图2.1-1主体防水断面图

2.1.2防水设计概况

地下结构的防水设计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采取措施控制结构混凝土裂缝的开展,增加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以变形缝、施工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辅以柔性外包防水层加强防水。

2.2防水工程的重点及难点

2.2.1管理难点

本工程施工项目较多、工序复杂、工程量大、工期紧,应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衔接,合理组织好交叉作业施工过程中的相互干扰,确保安全高效施工。

2.2.2施工技术难点

⑴本工区施工范围内的地下水位较高,水量较大,在铺设防水之前须做好基面处理及地下水的引排,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规范要求施工,确保防水施工质量。

⑵车站主体与出入口相接部位、盾构区间与车站相接处、车站与盾构区间、暗挖区间相接处的等接口处、变形缝、施工缝等接缝防水施工较为关键,应做好该部位防水施工的过程控制及预留接口的保护工作。

三、施工部署及施工安排

3.1总体施工安排

结构侧墙及底板采用1.5mm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非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进行防水处理;

顶板采用双层0.8mm厚高分子增强复合防水卷材进行防水处理;

施工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及全断面注浆管,所有施工缝均涂刷优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变形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防水卷材加强层及双组份聚硫密封胶。

车站结构防水施工共分五次进行:

⑴第一次铺设底板和底板至第四道钢支撑间侧墙防水层;

⑵第二次铺设从第四道钢支撑到第三道钢支撑间的防水层;

⑶第三次铺设从第三道钢支撑到第二道钢支撑间的防水层;

⑷第四次铺设从第二道钢支撑到顶板的防水层;

(5)最后施作顶板防水层。

3.2施工准备

3.2.1技术准备

用于现场施工的图纸,都必须经过严格地复核审核,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写出图纸审查报告,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经四方会审。

未经复核审核的图纸,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由技术负责人和工区主管工程师亲自抓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将工程特点、施工方法、施工顺序、进度安排、操作要求、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安全措施等书面资料详细地交给施工人员。

组织关键工序的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技术学习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使其理解并能自觉地贯彻执行项目部所制定的控制程序和技术措施。

3.2.2人员准备

为满足现场施工管理需要,人员配备不能低于下表标准。

表3.2-1人员配置表

序号

职  务

人 数

备注

1

现场负责人

2

技术人员

4

3

施工安全员

电工

5

试验人员

6

物资管理员

7

生产工人

20

3.2.3材料准备

防水材料根据初步设计核算工程量并报物设部备料,施工时根据现场进度及工程部交底领料加工。

防水施工材料计划见表3.2-2防水材料用量表

表3.2-2防水材料用量表

材料使用部位

材料种类

单位

用量

底板、侧墙

无纺布

14112

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顶板

高分子加强符合卷材

10283

施工缝、变形缝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

m

1242

施工缝

注浆管

3000

水泥基渗透结晶

t

10.7

注:

材料进场后,设物部安排专人对材料规格、质量、数量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3.3施工工期安排

车站防水层施工进度根据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进度进行安排,保证在基坑开挖成型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主体结构施工前,及时施作防水层。

主体结构防水施工计划工期:

2014年8月30日—2015年4月15日。

四、防水工艺

4.1防水总体施工方案

防水总体施工流程:

底板垫层施工→防水卷材铺设→细石砼保护层施工→底板钢筋、模型、砼浇筑施工→站台层侧墙基层处理→站台层侧墙防水卷材铺设→站台层侧墙、柱、中板钢筋、模型、砼浇筑施工→设备层侧墙基层处理→设备层侧墙防水卷材铺设→设备层侧墙、柱、中板钢筋、模型、砼浇筑施工→站厅层侧墙基层处理→站厅层侧墙防水卷材铺设→站厅层侧墙、柱、顶板钢筋、模型、砼浇筑施工→顶板表面找平→高分子增强复合防水卷材铺设→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二八灰土分层回填夯实。

4.2侧墙及底板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施工

4.2.1施工工艺流程

1、底板防水施工步骤

C15混凝土垫层→铺设400g/㎡无纺布缓冲层→铺设1.5mm厚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施作50mm厚C40P10混凝土保护层→浇筑C40P10混凝土底板结构

2、侧墙防水施工步骤

连续墙表层整平压实→铺贴400g/㎡无纺布缓冲层→铺设1.5mm厚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浇注C40P10侧墙结构混凝土

4.2.2施工技术要求

高分子自粘胶膜(非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材为白色、无杂质;

胶粘层为半透明状。

侧墙及其与底板倒角处应选用1.0~1.2m幅宽、1.5mm厚,底板选用大于1.2m幅宽、1.5mm厚防水卷材。

1、基面处理要求

a.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否则应进行堵漏(注浆或表面封堵)处理,待表面无明水时,再施做侧墙缓冲层。

b.大面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平缓过渡,可通过1:

2.5的水泥砂浆表面磨平,处理后的基面不得出现过大突起或凹陷,需满足D/L≤1/10~1/20,其中D:

相邻两凹面间凹进去的最大深度;

L:

相邻两凸面间的最短距离。

c.变形缝部位中线两侧各0.5m宽范围内基层需施做1:

2.5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其平整度用2m靠尺进行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

d.处理后的基层表面应坚实、干燥,不得有酥松、掉灰、空鼓、裂缝、剥落、污物及尖锐突出物等部位存在。

e.所有阴角均采用1:

2.5的水泥砂浆做成50x50mm的钝角或R≥50mm的圆角,阳角均做成不小于20x20mm的钝角或R≥20mm的圆角。

图4.2-1防水卷材阳角、阴角构造示意图

2、铺设缓冲层

a.铺设防水卷材前应先铺设缓冲层,采用400g/m无纺布,用水泥钉、铁垫片将缓冲层固定在基面上,固定时钉头不得凸出垫片平面。

固定点之间呈正梅花形布设,侧墙上的固定间距为0.8~1m;

底板上的固定间距为1~1.5m。

b.缓冲层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宽度5cm,搭接缝可采用铁钉、垫片固定。

缓冲层铺设时应与基面密贴,不得拉得过紧或出现过大的皱褶,以免影响防水卷材的铺设。

c.缓冲层铺设应超前大面卷材不小于20cm。

3、铺设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a.铺设防水卷材时,底板及其与侧墙交角处卷材尽量沿车站环向铺设;

侧墙防水卷材宜沿基层表面竖向铺设,铺设时,卷材长边应采用自粘边搭接,短边应采用搭接胶或搭接胶带搭接;

铺贴卷材时不得出现十字接缝(即不得出现四层材料搭接部位)。

图4.2-2高分子自粘胶膜卷材施工示意图

b.铺贴防水卷材时,应先环向铺贴底板卷材,可采用空铺(如需固定,固定点间距1.5~2.0m),均位于搭接边以内,卷材翻起至侧墙表面卷材高度不小于1m,底板、侧墙倒角处两侧约0.3m处设置固定点,均位于搭接边以内,完工后应及时验收。

验收后底板卷材应及时铺设不小于5cm的与结构底板同标号的防水混凝土保护层,保护层达到强度前严禁施工人员踩踏。

c.铺贴侧墙防水卷材时,应将卷材提前放样裁切成所需尺寸,而后将其固定在侧墙基面上,固定点间距0.5~0.8m,所有固定点应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防水卷材脱落。

防水卷材固定时应注意不得拉得过紧或出现大的鼓包,铺设好的防水卷材应与基面凹凸起伏一致,保持自然、平整、伏帖,以免影响二衬灌注混凝土的尺寸。

变形缝采用不小于800mm宽卷材进行加强,加强层边缘0.2m范围内与大面防水层采用搭接胶或搭接胶带满粘固定。

d.防水卷材之间接缝搭接宽度长边不小于7cm,短边不小于8cm,搭接边应平整、密贴,不得出现翘边、露胶、虚接、Ω型接缝等现象。

短边搭接边需采用搭接胶带进行补强。

不易密贴搭接的部位也应通过搭接胶带进行补强。

e.大面卷材铺贴完毕后,对穿墙构件进行补强,补强主要通过丁基胶带、套箍等材料完成。

图4.2-3穿墙管件防水构造示意图

f.防水卷材铺设完毕后应对其表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破损部位及时进行修补,补丁边缘距破损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7cm。

补丁应满粘,以确保大面卷材的不透水性。

防水层铺设完成后,应采取必要的成品保护措施。

侧墙部位防水卷材的隔离层不宜过早去除,无需施工防水保护层。

g.对防水层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h.所有防水卷材甩槎均应超过预留搭接钢筋最少20cm,也可将甩槎卷起后固定,并注意后期的保护。

甩槎过短会导致后期接槎无法操作。

4、注意事项

a.雨、雪天气和五级风以上的天气不得施工;

基面有明水流时严禁施工。

b.钢筋的两端应设置塑料套,避免钢筋就位时刺破防水卷材。

绑扎和焊接钢筋时应注意对防水层进行有效的保护。

特别是焊接钢筋时,应在防水层和钢筋之间设置木胶板或润湿的木板,避免火花烧穿防水层(尤其加强对侧墙防水层保护)。

结构钢筋安装过程中,现场应由专人看守,发现破损部位应及时作好记号,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再进行全面的修补及验收。

c.防水卷材表面隔离膜应在绑扎钢筋前撕除,不得过早撕除,以防止防水施工后的其他工序污损自粘胶层。

d.底板的预留卷材搭接边应上覆不小于10mm厚的木板(与防水卷材间设置土工布隔离层)进行临时保护。

e.当破除预留防水层部位的围护结构时,应采用人工凿除,尽量避免采用风镐等机械破除连续墙。

预留防水层一旦被破坏,会直接影响防水层的后续搭接,无法保证防水卷材的连续性。

4.3顶板高分子增强复合防水卷材施工

4.3.1施工工艺

高分子增强复合防水卷材均采用双层满粘法铺设,每层厚度为0.8mm。

卷材芯层应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厚度不小于0.5mm(芯材白色半透明),不得采用再生材料生产。

覆面材料为长纤丙纶土工布,宜为50g/m2。

卷材必须采用一次挤出压延生产工艺生产。

粘结料均采用配套橡化沥青胶结料,涂刷后的厚度不得小于1.5mm。

4.3.2施工技术要求

(1)基层处理要求

a.现浇混凝土结构均采用结构自找平,仅对不平整部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

b.基层平整度要求:

基层表面用2m靠尺进行检查,靠尺与基层间间距不大于5mm。

c.基层表面应坚实,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疏松、起砂、起皮现象。

d.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流。

2.5水泥砂浆做成5x5cm的钝角或R≥5cm圆角,阳角做成2x2cm的钝角或R≥2cm的圆角。

(2)高分子增强复合防水卷材施工工艺

a.高分子增强复合防水卷材(以下本节简称卷材)采用双层满粘法粘结,卷材与基层以及卷材与卷材之间均采用橡化沥青胶结料满粘粘结。

图4.3-1高分子增强复合防水层构造

b.卷材与卷材之间采用搭接处理,搭接宽度10cm。

搭接缝均采用胶结料进行满粘搭接,第二层防水层的搭接缝应进行补强处理,搭接缝部位采用宽度为20cm的与防水层同厚度、同材质的防水卷材进行加强,粘结材料采用聚合物水泥胶结料。

c.聚合物水泥胶结料的配合比为:

粉剂:

水=1:

0.25~0.35(重量比),应根据现场环境温度等进行试配粘结试验确定。

应先在容器中加入预定数量的洁净水,然后将粉剂慢慢加入水中,边加入边搅拌,充分搅拌至无沉淀的胶泥状。

要求每次搅拌的胶结料不宜过多,以满足预定的工程使用量为准。

已经凝结硬化的胶结料不得再使用。

聚合物水泥胶结料的涂抹厚度不得小于1.4mm,固结后的厚度不小于1.3mm。

d.橡化沥青胶结料的每层涂覆量不得小于1.5kg/m2,厚度控制应根据单位面积的使用重量先经过试验确定后再进入现场施工,避免胶结层过薄。

e.胶结料涂抹前,应首先将卷材现场试拼后卷起,胶结料涂刷完毕后应立即铺贴卷材,铺贴时应将卷材缓缓打开并铺贴覆盖至胶结料表面,保证卷材的平整,然后在卷材上表面用刮板或压辊将卷材与胶结料压实。

f.卷材采用双层铺设,上、下层卷材长边接缝部位均需要错开1/3~1/2幅宽,上、下层卷材短边接缝部位均需要错开1m以上。

加强层卷材搭接缝与防水层搭接缝必须错开0.3m以上。

g.所有阴阳角、施工缝部位均应铺设防水加强层,加强层采用与防水层相同的单层复合防水卷材。

其中阴阳角加强层先于防水层铺设,施工缝防水加强层应位于防水层和结构外表面之间,宽度均为50cm。

加强层与防水层、基层均应满粘粘结。

变形缝加强层位于防水层和结构迎水面之间,防水加强层也为双层复合防水卷材,宽度分别为0.7m、1.0m。

图4.3-2防水卷材阴阳角构造示意图

h.施工过程中发现卷材破损后,应立即进行修补,补丁应剪成圆角,不得有直角部位存在;

补丁四周距破损边缘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0cm,采用胶结料满粘固定在卷材表面。

i.卷材铺贴完毕后,如发现空鼓部位应进行处理,将空鼓部位十字形划开,然后按补丁修补方法进行修补,修补部位必须与基面牢固粘贴。

(3)注意事项

a.雨雪以及五级风以上的天气不得施工。

b.外界气温过低,影响搭接缝加强层粘结料固结时,应采用现场保温措施。

c.任何搭接缝部位均不得出现翘边、空鼓、皱褶。

d.所有甩槎部位均应进行保护,避免污染或破坏。

4.3.3顶板与侧墙防水层过渡做法

结构侧墙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与结构顶板高分子增强复合防水卷材之间需进行过渡连接,具体做法见图4.3-3侧墙和顶板防水层过渡构造示意图

图4.3-3侧墙和顶板防水层过渡构造示意图

4.4特殊部位防水施工

主要包括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部位的防水。

4.4.1施工缝防水施工

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m厚的1:

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具体见图4.4-1侧墙施工缝防水构造。

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具体见图4.4-2垂直施工缝防水构造。

(1)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技术要求

a.止水带采用铁丝固定在结构钢筋上,固定间距40cm。

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止水带倒伏影响埋入两侧混凝土中的高度。

b.结构厚度不大于50cm时,止水带设置在结构衬砌中线位置处,止水带两侧结构厚度差不得大于1cm。

止水带的纵向中线与施工缝表面对齐,其距离差不得大于1cm;

结构厚度大于50cm时,止水带靠近施工人员一侧的混凝土厚度控制在25~30cm即可,便于后期对止水带的维修处理。

c.浇筑和振捣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时,应注意边浇筑和振捣边用手将止水带扶正。

避免止水带出现影响防水性能的蛇型和倒伏。

d.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必须充分振捣,保证止水带与混凝土咬合密实,这是止水带发挥止水作用的关键。

振捣时严禁振捣棒触及止水带。

e.止水带在转角处的转弯半径宜为20~30cm。

f.所有中埋式止水带相交部位,均应采用工厂预制成型的“十”字、“T”字型接头进行对接施工,严禁采用普通止水带十字交叉安装。

(2)全断面注浆管技术要求

a.安装注浆管的施工缝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浮浆、油污、疏松、空洞、碎石团等,否则应予以清除。

b.注浆管应通过专用固定件固定在施工缝表面,并每隔5~6m两端各引出一根注浆导管,两者的连接应牢固、严密,导管的末端应临时封堵严密。

c.安装注浆管的范围的基层可不凿毛,但应清除浮渣、杂物,并保持平整,必要时采用防水砂浆进行局部找平,以确保注浆管任何部位均与施工缝表面密贴,应确保注浆管不得有悬空部位。

注浆管的固定间距宜为200~300mm,固定点尽量设置在低凹处,固定应牢固、可靠。

d.注浆管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宽度宜为20mm~30mm(即有效出浆段长度),搭接部位必须与基面固定牢固。

e.注浆管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0mm,转弯部位应平缓,不得出现折角、挤扁、直弯。

f.注浆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部分至少应有两处与结构钢筋绑扎牢固;

注浆导管端头应设置注浆盒,注浆盒固定在结构钢筋上;

注浆盒应设置在方便的,易于接近的位置。

注浆导管任意部分均不得出现挤扁或直弯,而影响浆液的流动。

g.注浆管破损部位应割除,并在割除部位重新设置已经安装好注浆导管的注浆管,并与两端原有注浆管进行过渡搭接;

h.在注浆管附近绑扎或焊接钢筋作业时,应采用临时遮挡措施对注浆管进行保护。

i.注浆管的注浆浆液可选择无机类(自流平水泥、超细水泥等)或有机类(环氧树脂、丙烯酸盐、聚氨酯等),注浆应在结构施工完毕、停止降水后进行,且预埋管应全部注浆;

注浆应从低端开始,低压缓进。

注浆材料、注浆终压、注浆方案依据现场情况确定。

(2)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施工技术要求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涂刷在施工缝表面,用量1.5kg/m2。

采用双层涂刷,两层之间的时间间隔应根据施工做业时的环境温度、湿度、和选用材料的养护要求确定,一般已达到终凝时间24小时左右为宜。

a.基层处理

基层表面应坚实、干净,无浮灰、浮浆、油污、反碱、起皮、疏松部位。

施工缝表面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凿毛并清理干净。

混凝土表面的脱模剂应清理干净。

基层过于光滑时,应打磨毛糙。

基层表面应无积水,涂刷前,基层表面应保持湿润。

b.施工工艺

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可根据不同部位的施工缝(水平或垂直)可采用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

施工时,应分两道均匀涂刷,每道涂刷后,应根据选用材料的适用说明要求进行养护。

如基层干燥,则应进行充分润湿;

如环境温度过高,涂层干燥过快时,会造成涂层材料缺水,水化反应进行不完全达不到相应的强度,甚至造成粉化。

因此应及时适当喷雾湿润,使涂层水化反应充足,以提高涂层的粘结强度和渗透性。

c.注意事项

涂层应均匀,不得漏涂。

户外暴露的工作面雨前2h不得涂刷作业。

应尽量避免高温(宜为5~25°

C环境温度)施工。

涂层未实干前不得触碰或上人。

4.4.2变形缝防水施工

变形缝应设置不锈钢板接水盒,顶纵梁(中纵梁)端部应在顶板下(中板下)预留接水盒安装槽,以保证接水盒连续、有效。

与施工缝相同防水材料的技术要求参照施工缝。

(1)密封胶

a.嵌缝前,应除掉变形缝嵌缝深度内一定深度的衬垫板,并将缝内表面混凝土面用钢丝刷和高压空气清理干净,确保缝内混凝土表面干净、干燥、坚实,无油污、灰尘、起皮、砂粒等杂物。

变形缝衬垫板表面无堆积杂物。

b.缝内变形缝衬垫板表面应设置隔离膜,隔离膜可采用0.2~0.3mm厚的PE薄膜,隔离膜应定位准确,避免覆盖接缝两侧混凝土基面。

c.注胶应连续、饱满、均匀、密实。

与接缝两侧混凝土面密实粘贴,任何部位均不得出现空鼓、气泡、与两侧基层脱离现象。

d.密缝胶表面应平整,不得突出接缝混凝土表面。

e.嵌缝完毕后,密封胶未固化前,应做好保护工作。

4.4.3穿墙管防水构造

加强层采用与防水层同材质材料,施工方式同防水层,设置方式见详图。

(1)遇水膨胀止水胶技术要求

遇水膨胀止水胶均指聚氨酯遇水膨胀止水胶,为非定型产品,采用专用注胶枪挤出后粘贴在施工缝表面预留槽内,固化成型后的断面尺寸为(8~12)x(15~20)mm。

a.施工缝表面必须坚实、相对平整,不得有蜂窝、起砂等部位,否则应予以清除。

b.止水胶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安装厚度不得小于100mm。

c.止水胶挤出应连续、均匀、饱满、无气泡和孔洞。

d.挤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