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5200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初二物理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初二物理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初二物理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初二物理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上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二物理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上Word文档格式.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物理上Word文档格式.docx

2.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应用——温度计的刻度方法

1.观察图1-1,了解物质的三种状态,并思考它们有哪些特征?

2.观察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形状、体积、有无流动性。

3.什么叫物态变化?

在什么条件下物态可以发生变化?

4.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温度计;

找一支体温计或寒暑表(测量气温的温度计)观察它的构造。

1.物态及其变化

⑴物质的三种状态:

①观察图片:

晶莹剔透的冰雕、飞流而下的瀑布、古老的蒸汽机.

②定义:

同一种物质可以以、、三种形态存在.

③填写下表,记住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

状态

形状

体积

有无流动性

固态

液态

气态

⑵物态变化

①物质由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是导致了物态变化。

②用微观模型解释固、液、气三态的不同特征,以及发生物态变化的原因。

2.温度及其测量

⑴温度:

表示物体或环境的物理量。

⑵温度的测量:

温度计

①常用的两种温标

摄氏温标:

在摄氏温标中规定:

的温度规定为O度,(即0℃)在

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度,(即100℃).将0℃到100℃之间的长度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

是。

单位:

符号:

热力学温标(即绝对温标).宇宙中温度的下限是-273℃,热力学温标规定以绝对零度为起点,

即以-273℃为起点的温标。

简称开,符号是。

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量度用

温标。

以t表示摄氏温度,以T表示热力学温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T=t+273K。

②实验室温度计的构造、制成原理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温度计的构造:

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正确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根据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使用时:

A.要将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即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

B.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温度计垂直。

③三种常用的温度计:

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造

量程

分度值

用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离开人体读数

用前需向下甩

实验温度计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30—50℃

同上

三、训练巩固:

1.通常情况下,物质一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状态存在,______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气体形状,体积.水具有流动性,水是体,它有一定的,但是没有一定的。

2.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是( )。

A.扫地时灰尘到处飞扬B.洒在地下的水变干 

C.早上地上的霜D.冰雕变小了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处于固态时,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

B.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C.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形式存在

D.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4.请将下列物质合理分类:

⑴矿泉水;

⑵光盘;

⑶酒精;

⑷铅球;

⑸醋;

⑹气球中的氢气;

⑺牛奶;

⑻肥皂;

⑼露珠;

⑽薯条;

⑾水银;

⑿瓶中的氧气;

⒀洗发液;

⒁食盐;

⒂可口可乐;

⒃贝枇杷露;

⒄冰棍;

⒅弹簧⒆煤气罐中的煤气;

⒇食用油。

属于固体状态的有;

属于液体状态的有;

属于气体状态的有;

(只填序号)

5.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用______表示;

实验室常用_____来测量,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

原理制成的.常用温度的单位是________,这种温标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为0℃,把_____________________为100℃.

6.体温计的分度值是℃,测量范围从℃到℃。

7.-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8.将图中各温度计的示数填在下列横线上:

9.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10.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A.用开水煮.B.用酒精灯加热.C.用自来水冲洗.D.用酒精棉花擦.

11.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的数据是()

A.36.90℃和38.60℃B.37.50℃和38.60℃

C.36.90℃和37.50℃D.37.50℃和37.50℃

12.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经过下列5个步骤,请填上正确的顺序_________

A、选择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的水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13.(选做)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是96℃在测一杯热水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50℃恰好相等.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温度时,则示数是()

A0℃B.2℃C.4℃D.6℃

四、作业:

1.课后练习第1、2、3题2.同步练习

五、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二、熔化和凝固

马丽萍总第4、5课时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条件的区别;

3.通过用图像处理记录数据,探究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会用图线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描绘和理解熔化凝固图像

1.认识熔化和凝固,弄明白它们是由物质的哪种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

2.通过小实验,认识物质发生熔化和凝固需要的条件

⑴观察水结冰和冰化成水各需要什么条件?

⑵观察蜡烛在什么条件下会熔化?

蜡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凝固?

1.熔化、凝固

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熔化。

你所知道的熔化现象

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凝固。

你所知道的凝固现象

2.探究海波和蜂蜡熔化过程:

⑴提出问题:

熔化在什么条件下发生?

熔化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不同物质的熔化过程是否相同?

了解:

①实验装置;

②实验探究过程;

操作实验;

学生将测得的温度及现象记录在第16页的表中;

学生将所记录的各组数据分别用点标在图1-12的坐标上,然后再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海波和蜂蜡分别用两种颜色描绘)。

⑵分析图像:

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______,当温度达到_______℃时,海波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______________,直到____________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蜂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

由图像可看出,随着不断加热,蜂蜡的温度_______,在此过程中,蜂蜡_______________,最后熔化为液体。

3.熔点

⑴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______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为它们的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固体称为晶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固体称为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晶体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非晶体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阅读教科书17页中的熔点表,确定下列各种物质分别在不同温度时所呈的状态:

-40℃的水银__________;

-115℃的酒精__________;

237℃的锡__________;

700℃的铝__________。

90℃的萘__________;

80℃的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晶体、非晶体的凝固

⑴晶体凝固规律

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

②凝固过程中处于状态;

③晶体只有达到时才开始凝固;

④凝固过程。

⑵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逐渐变硬成为固体。

1.物质由____态变为____态的现象称为熔化;

由___态变为___态的现象称为凝固.晶体在熔化时需要______(吸热/放热),温度________(保持不变/继续上升),____(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在熔化时需要_____(吸热/放热),温度____(保持不变/继续上升),____(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3.晶体凝固时_____(有/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称为_________.同种晶体的____和_____相同.非晶体______(有/没有)凝固点.

4..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凝固的是_____________。

A.工厂用钢水浇铸零件B.春天,河里的冰融化了

C.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D.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E.用蜡水浇铸模型F.点燃的蜡烛“流眼泪”

5.上科学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

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

对联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反映一个共性晶体在

保持不变。

6.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0℃、-3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

A.酒精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以

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以

7.如图1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8.如图2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冰的熔点是0℃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9.在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芳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完成填空。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波温度/℃

40

42

44

46

48

49

53

56

⑴海波的熔点是℃,

⑵从开始加热经过2min,海波处于态(选填“固”或“液”)。

10.下表为小英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温度/℃

-4

-2

(1)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

(2)该物质是__________;

(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

(3)加热1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

“固”或“液”

11.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出图线是晶体,

该晶体的熔点是,熔化时间是

分钟,另一图线的物质是。

(2)在乙图像中温度升高的是段

温度不变的是段,AB段处于状态,BC段处于状态,CD段处于状态,吸热的是段。

课本第18页1、2、3题。

三、汽化和液化

郭发有总第6、7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2.知道蒸发可以吸热,有致冷作用。

3.知道沸腾现象,通过实验掌握沸腾的规律,知道什么是沸点。

教学重点:

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学难点:

观察沸腾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一、自主预习:

1.什么叫汽化?

什么叫液化?

2.汽化有有哪两种方式?

1.汽化和液化

物质由,称为汽化;

由称为液化。

汽化有和两种方式。

2.蒸发

⑴观察:

擦在黑板上的水渍的蒸发过程,体会:

蒸发是在液体上的现象。

蒸发可以在温度下都能发生。

⑵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1-15所示的情景,你能说出有哪些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

①;

⑶实验:

①在皮肤上擦酒精,体会酒精蒸发的感觉

②取两只温度计在其中的一支下面包上有酒精的棉花,放在空气中比较温度的变化。

结论:

蒸发过程中需要;

蒸发具有作用。

3.探究:

水的沸腾

提出问题:

使液体沸腾需要什么条件?

液体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设计试验:

重点了解实验需要器材、注意事项、仪器安装、酒精灯的使用等)

进行试验,并记录数据:

1

_

12

水的温度/℃

分析和论证:

利用数据出图像,学畞探究、寻找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如下

沸腾:

(1)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液体内大量__上升、,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

(2)液体要达到一定的才沸腾,沸腾时不变,液体沸腾的温度叫。

(3)不同液体的沸点。

学生讨论:

蒸发和沸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并填写课本的作业1表格。

三、训练巩固

1.某物质在存放过程中需要减慢蒸发,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温B.密闭C.摊开D.通风

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B、给墨水瓶加盖。

 

C、用地膜覆盖农田。

 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3.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减慢蒸发的措施的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4.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5.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6.在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丽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

别滴上一滴水,如图1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她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____有关。

小明同学则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2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图l图2

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图中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如果测量方法正确,你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

8.小凡同学在图3所示的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有关.

(2)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

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4).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

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

9.下

表是小刚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

水的沸点为℃,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水银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水银,酒精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酒精。

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温度计。

(选填“水银”或“酒精”)

1.课本24页第1、2、4题

三、汽化和液化(续)

第3课时主备:

郭发有总第8课时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学会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

复习相关内容,填写下列空白

1.蒸发是在液体上的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

(2)(3)

3.蒸发过程中需要;

4.沸腾:

1.液化:

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2.液化的方式:

可以使气体液化。

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3.交流讨论:

⑴有些水果或蔬菜常用纸或塑料袋包装,并放入冰箱或冷藏室,这是为什么?

⑵你能说出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玻璃窗内表面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⑶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手会感到暖和。

若用劲儿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而觉得更冷。

都是从嘴中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的是:

A、口中呼出的“白气”。

 B、清晨,植物上的露珠。

C、雾的形成。

 D、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

“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3.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

4.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大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凝华B凝固C液化D汽化

5.炎热的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棒,冰棒周围产生许多“白气”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液化C.凝固D.凝华

6.汽车行驶一会儿,车窗的玻璃上出现了水雾,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

7.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

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

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使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使手不会被烫伤。

8.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大自然中露和雾的形成。

图中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熔化/液化)形成的。

由此推断:

露和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滴,是态。

四、作业布置:

完成物理同步练习

四、升华和凝华

第1课时主备:

郭发有总第9课时

1、知道升华,凝华现象,掌握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尝试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

学习重点:

认识升华、凝华现象,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学习难点:

升华、凝华现象的认识

1.什么是升华、凝华现象?

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有哪些?

2.了解人工降雨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

二、合作探究

1.升华和凝华

探究:

⑴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会变小的原因是

⑵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是因为

⑶“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说明

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⑴碘吸热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盖烧杯的玻璃片上发生了什么现象?

⑶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总结:

升华:

凝华: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