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试题语文一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15092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试题语文一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试题语文一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试题语文一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试题语文一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试题语文一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试题语文一doc文档格式.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试题语文一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试题语文一doc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试题语文一doc文档格式.docx

”钱钟书则云: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宋诗与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成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选自莫砺锋《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诗反映生活几乎无所不包,宋人只能在唐人的基础上继续向深处挖掘。

B.宋诗选材趋向平民化,不再写盖世英雄或绝俗髙士,具有平易近人的特点。

C.宋诗在艺术上的任何创新都是模仿唐诗、对唐诗风格进行陌生化的结果。

D.宋诗追求平淡,在丰华情韵的唐诗之外创造了古典诗歌的又一美学范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宋诗的艺术成就,重点论述了宋代诗人超越唐诗独树一帜的表现。

B.对于宋诗的艺术风格,文章从两个层面展开论证并指出其与唐诗的不同。

C.文章在论述中多次运用对比,展示了宋人不落窠臼、锐意求新的创新精神。

D.文章先简述宋人面临的困境,再逐层论述其创新,最后总结宋诗的成就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宋人对唐诗不是既学习继承又开拓创新,宋诗无法取得与唐诗并驾齐驱的地位。

B.宋诗在艺术上的创新成果告诉我们:

只有树立明确的参照对象,创新才能取得成功。

C.开拓新领域、选择新角度、追求陌生化等等,都是创新之道,宋诗如此,其它领域亦然。

D.宋诗整体风格趋同而许多诗人风格各异,可见追求整体的统一并不妨碍个体各展所长。

1.D【解析】A项“只能在唐人的基础上继续向深处挖掘”错,下文说“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

B项“不再写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绝对化,关于宋诗选材平民化的问题,原文说“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强调“更多的是普通人”并非完全不写“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

C项“都是模仿唐诗”错,原文说“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以唐诗为参照对象”并非“模仿”唐诗。

2.A【解析】“超越唐诗”错,宋诗在唐诗之外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是一种艺术创新,但不能理解为宋诗“超越”了唐诗。

唐诗与宋诗是“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并驾齐驱”的“双峰”“两大美学范式”,文中没有谁超越谁的观点。

3.B【解析】宋诗以唐诗为参照对象进行创新,但不能由此得出任何创新都必须有明确的参照对象才能取得成功的结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秋风里的泥瓦匠

王往

大厦快竣工时,秋风到了。

泥瓦匠喜欢秋风。

他常常站在脚手架上探着头,迎从西北吹来的秋风,向着西北的天空出神。

他的家在这个城市的西北方向。

他想象着稻谷、黄豆、山芋和向日葵的模样,想着春天和老婆的约定,恨不得手里的瓦刀变成镰刀。

十来天过去了,大楼终于竣工了,可是工友们没领到工钱:

建筑公司的老板躲了起来,副手出来解释说,大厦所属单位的资金还没到位。

工友们一下子感到了秋风的寒凉。

他们找谁都没用,都说老板不出面没办法。

一晃几天过去了,秋风好像一天比一天凉。

泥瓦匠说:

“不行,我等不下去了,我要回去收庄稼。

工友们说:

“你头脑有毛病呀,庄稼值几个钱,你这一年工钱怕抵你三季庄稼呢。

“这我知道,可是,我还是想回去收庄稼。

一个年轻的工友怕他真的要回家,说道:

“都像你一样走了,谁在在这里要钱呢?

谁回去,我们要回的工钱就没他的份!

” 

“对,谁先回去,要回的工钱就没他的份!

”其他工友纷纷斜眼看他。

可是,这个叫天丰的泥瓦匠还是悄悄走了,趁着大伙睡着时,去了汽车站。

临行前留下字条:

两天后一定回来。

泥瓦匠到了家乡,秋收已经开始了。

秋风吹动着他结着砂浆的衣角,他急切地奔向自家的田头。

老婆一开始并没问他带回了多少钱,只是心疼他,说他黑了瘦了,给他煮了一只肥大的母鸡。

他匆匆吃了几口就说:

“饱了饱了,我去磨镰刀,磨好了镰刀,明天一早就去收豆子。

我去田头看了,我们家的稻子、豆子都熟了,先收豆子吧。

”他蘸着清水,在光滑的石头上磨着月牙形的镰刀。

女人一边搓着草绳,一边看着他,更加心疼他了。

第二天一早,泥瓦匠和他的女人,拿了雪亮的镰刀,走向了田野。

泥瓦匠割得快,女人割得慢。

女人割了一会儿说:

“他们心咋那么黑呢?

盖那么大的房子有钱,咋就不发你们那一点工钱呢?

“可能是真的没钱,盖房的单位欠了工程队的,过一段时间说不定就有钱了。

”泥瓦匠安慰着他的女人。

女人说:

“那一收完庄稼,你就去。

“去。

收了豆子,再收稻谷,一收完我就去。

”说完,弯下腰,拼命地挥动镰刀,豆秆咔咔响成一片。

 

“你不要这么辛苦,这些活,我能干了,春天时,你没在家,插秧、种豆子,不也是我一个人么?

我就怕去迟了,人家拿了钱跑了。

“他们跑不了!

”泥瓦匠用镰刀狠狠地砍向一个土坷垃。

“你怎么断定人家跑不了?

”女人终于忍不住责怪他了。

他没办法回答女人这句话。

女人割了几把豆子又说:

“唉,我就是担心人家拿了钱跑了,你吃了那么多苦不是白吃了?

泥瓦匠停下来,慢慢转过身来,说:

“我也担心啊,可是我实在想和你一起收庄稼。

”说了这话,泥瓦匠的眼里布满泪水。

当晚,泥瓦匠收割到了深夜,月光下的豆子心甘情愿地倒在他的脚下。

然后,他又去了稻田。

低垂的稻穗在清凉的秋风里轻轻摇摆,他站了好久。

“我等不及收割你们了,我要去讨工钱。

”他对着稻子说话。

泥瓦匠又到了工地。

工友们惊诧了一阵后,纷纷来问他秋收的情况。

他说:

“家里很好,收成也好,可是要钱是大事。

泥瓦匠在他原来的床铺上坐下,整理行李。

他打开编织袋,拿出一把刀来,顿时,他愣住了,工友们看到的并不是他做手艺的瓦刀,而是一把月牙形的镰刀。

(选自《广西文学》,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丰的妻子在小说中是天丰的有效烘托,她心疼丈夫的身体,又痛恨城里的开发商利欲熏心,担心丈夫是否能把钱要回来

B.小说中写月光下清凉的秋风摇动着低垂的稻穗,表达了主人公天丰对乡村和家乡的眷恋,使小说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C.小说中其他泥瓦匠与天丰形成鲜明对比,他们被金钱腐蚀了心灵,不想念家里的庄稼,是一群被城市文明异化的农民形象,而天丰并不看重金钱。

D.小说的语言于平实中带着诗意,散发着乡土的气息,其中的黄豆、山芋、稻谷、豆子似乎都有生命,向读者讲述生活的价值取向。

4、C(“他们被金钱腐蚀了心灵”的评价不当,“天丰并不看重金钱”错误,他对庄稼说“我等不及收割你们了,我要去讨工钱”说明他也在乎金钱)

5、请概括主人公天丰的性格特点。

(6分)

5、答案:

①思念家乡,热爱田园生活;

②关爱妻子,不忍心妻子一人在家操劳;

③淳朴厚道,不相信老板不给工钱;

④诚实守信,春天和老婆约定回去收割庄稼,秋天和工友约定两天后回来要工钱,他都做到了。

(答对任3点给满分)

6、小说中多次出现“秋风”,有何作用?

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6.①营造意境,渲染气氛。

“寒凉”的秋风营造了萧瑟的意境,以天丰为代表的泥瓦匠这群农民工在城市中付出了劳动,却难以得到应有的回报,渲染了他们的困境。

②有象征意义。

“从西北吹来的秋风”、“清凉的秋风”等象征着丰收、质朴的乡村生活,表现了天丰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留恋和淳朴真挚的品质。

③推动情节发展。

秋风暗示秋收的到来,故事发生在特定的季节里,一面是秋收,一面是讨薪,两者间的矛盾推动了后文天丰在讨薪时紧急回家秋收,再回到城里等情节。

(答对一点给2分)

【相关试题链接】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3分)()()

A.天丰在脚手架上迎着秋风的神态表达了身在城市的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丰收的向往,表明他对城市泥瓦匠工作的不满和抵触。

B.小说中其他泥瓦匠与天丰形成鲜明对比,他们被金钱腐蚀了心灵,不想念家里的庄稼,是一群被城市文明异化的农民形象,而天丰并不看重金钱。

C.天丰的妻子在小说中是天丰的有效烘托,她心疼丈夫的身体,又痛恨城里的开发商利欲熏心,担心丈夫是否能把钱要回来。

D.小说中写月光下清凉的秋风摇动着低垂的稻穗,表达了主人公天丰对乡村和家乡的眷恋,使小说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E.小说的语言于平实中带着诗意,散发着乡土的气息,其中的黄豆、山芋、稻谷、豆子似乎都有生命,向读者讲述生活的价值取向。

(1)AB(A项,“他对城市泥瓦匠工作的不满和抵触”在文中缺乏根据,小说中只强调了他思念家乡;

B项,“他们被金钱腐蚀了心灵”的评价不当,“天丰并不看重金钱”错误,他对庄稼说“我等不及收割你们了,我要去讨工钱”说明他也在乎金钱)

(2)请概括主人公天丰的性格特点。

(2)①思念家乡,热爱田园生活;

②关爱妻子,不忍心妻子一人在家操劳;

③淳朴厚道,不相信老板不给工钱;

(3)小说中多次出现“秋风”,有何作用?

(3)①营造意境,渲染气氛。

(答对一点给2分)

(4)天丰又回到城里讨要工钱,结果带去的不是“瓦刀”而是“镰刀”。

这样收束全文有何深刻的意味?

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8分)

(4)①镰刀象征着乡村(生活),瓦刀象征着城市(生活)。

②无论天丰带去“瓦刀”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都表现了他对秋收的极度重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留恋,对城市建筑工生活的厌倦。

③“镰刀”和“瓦刀”体现了两者间的冲突,体现了作者对在城市中讨生活的农民工的生存困境的关注,引人深思。

(谈结尾的深刻意味,至少答两点,共4分,每点2分)联系现实,可谈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艰难现状,也可谈处理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工业生产)的矛盾问题,还可谈论守信问题等。

(提出观点2分,联系现实进行论证2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近日,总书记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

这是总书记三年来第二次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广大干部群众反响热烈。

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厕所革命”自2015年初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受到广大群众和游客的欢迎,也得到了海外人士的广泛赞誉。

新加坡明鼎国际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郎义煊认为,厕所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澳大利亚伊迪斯考恩大学旅游学教授山姆·

黄说,中国发起改善如厕环境的“厕所革命”,让外国游客感受到中国厕所环境的变化和改善,这件好事可以大大提升中国的旅游形象。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9日01版)

材料二

 

2006―2015年中国城市公厕数量与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趋势图

注:

按照计划,从2018到2020年,全国将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4万座,达到“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环保卫生、如厕文明”的新三年目标。

(摘编自中商情报网《2017-2022年中国城市环卫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材料三

在建筑风格设计上,内蒙古建造了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点的驿站旅游厕所;

广西桂林芦笛岩景区厕所设置了户外观景平台,让游客在如厕时可休闲观景。

在管理服务提升上,徐州与知名洁具品牌合作,将厕所打造成该品牌的实体体验区;

苏州打造的“游急便”旅游厕所电子服务平台,较好地发挥了服务和监管作用。

在投融资模式创新上,山东积极推广PPT模式,实行设备提供、厕所清扫、废弃物回收一条龙;

积极探索“以商养厕”新路子。

河北涞水野三坡首倡“乡村旅游厕所开放联盟”和“企业认养厕所”的管理新模式。

(摘编自新华网《“小厕所,大民生”――全国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纪实》)

材料四

印度政府曾在1986年推出旨在向农村地区普及卫生设施的中央农村卫生项目;

之后在1999年,又推出了全民卫生运动,但都收效甚微。

截至2011年,拥有12亿人口的印度,只有47%的家庭拥有卫生间。

2014年莫迪总理发起“厕所运动”,“家家有厕所”的口号在印度颇为响亮。

但印度水资源协会的扎克·

快特表示,“由于文化、宗教或传统信仰,部分居民更青睐露天如厕”。

因此,推广厕所还需要印度人民转变观念。

印度比哈尔邦议会2015年8月5日通过的一项新的村务委员制度修订案明确规定:

家里配备厕所成为竞选任何村职的硬性条件。

比哈尔邦邦长表示,“竞选者必须在竞选提名时宣誓他们家里配有厕所”,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乡村地区的环境卫生。

《印度时报》网友对此新规纷纷点赞,不少人表示希望这条新规能遍布印度的各个村落及更广泛的场所。

还有网友表示,此项新规不应只适用于竞选者,还应适用于参与投票的选民。

(摘编自《厕所革命》,2017年11月27日《高棉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7.B解析“新三年计划”是中国厕所革命未来三年的计划目标,而非已经实施了的策略。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中国的厕所革命已经在城市、景区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国家将会把重点转移到农村,以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B.从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2006到2015年这十年间,我国城市公厕数量和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C.根据材料三可知,中国的厕所革命,不仅注重数量的增加,还注重品质的提升,同时在管理服务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改进。

D.在推进厕所革命的投融资模式上,山东和河北的做法很有新意,实践证明其效果也非常不错,值得我国其他城市借鉴。

E.印度的厕所革命起步很早,但困难重重,为此,有地方议会不惜制定法规把家里配备厕所作为竞选任何村职的硬性条件。

8.CE解析A项,“把重点转移到农村”理解不准确,应该是城乡并重;

B项,“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错,不少年份是下降的;

D项,“实践证明其效果也非常不错”于文无据。

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厕所革命与印度厕所革命所面临问题的异同。

(4分)

9.相同点:

两国都存在人口众多(1分)、厕所(或“公厕”)数量不足(1分)的问题。

不同点:

中国厕所革命存在着中国过快的城市扩容使城市公厕的发展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的问题;

印度厕所革命存在着人民的如厕观念和认识的亟待转变(答“印度家庭配备厕所还难以普及”也可)和推行厕所革命效果差(答“印度厕所革命起步很早,但困难重重”也可)的问题。

(2分,分号前后各1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江夏郡王道宗,武德元年封略阳郡公,起家左千牛备身。

裴寂讨刘武周,战于度索原,军败,贼徒进逼河东。

道宗时年十七,从太宗率众拒之。

太宗登玉壁城望贼,顾谓道宗曰:

“贼恃其众来邀我战,汝谓如何?

”对曰:

“群贼乘胜,其锋不可当,易(宜)以计屈。

难与力竞。

今深壁高垒,以挫其锋,乌合之徒,莫能持久,粮运致竭,自当离散,可不战禽。

”太宗曰:

“汝意暗与我合。

”后贼果食尽夜遁,追击介州,一战灭之。

又从平窦建德,破王世充,屡有殊效。

  出为出为灵州总管。

时梁师都弟洛仁连突厥兵数万傅于垒,道宗闭城守,伺隙出战,破之。

高祖谓裴寂曰:

“昔魏任城王彰有却敌功,道宗似之。

”因封任城王。

贞观元年,征拜鸿胪卿。

吐谷浑寇边,诏右仆射李靖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道宗与吏部尚书侯君集为之副。

贼闻兵至,走入嶂山,已行数千里。

诸将议欲息兵,道宗固请追讨,李靖然之,而君集不从。

道宗遂率偏师并行倍道,去大军十日,追及之。

贼据险苦战,道宗潜遣千余骑逾山袭其后,贼表里受敌,一时奔溃。

十二年,迁礼部尚书,改封江夏王。

十四年,复拜礼部尚书。

时候君集立功于高昌,自负其才,潜有异志。

道宗尝因侍宴,从容言:

“君集智小言大,举止不伦,以臣观之,必为戎首”。

太宗曰:

“何以知之?

“见其恃有微功,深怀矜伐,耻在房玄龄、李靖之下。

虽为吏部尚书,未满其志,非毁时贤,常有不平之语。

“不可亿度,浪生猜贰。

其功勋才用,无所不堪,朕岂惜重位,第未到耳。

”俄而君集谋反诛,太宗笑谓道宗曰:

“君集之事,果如公所揣。

 二十一年,以疾请居闲职,转太常卿。

卒年五十四。

永徽元年,加授特进,增实封并前六百户。

道宗晚年颇好学,敬慕贤士,不以地势凌人,宗室中唯道宗及河间王孝恭昆季最为当代所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道宗遂率偏师并行/倍道去大军十日/追及之/贼据险苦战道宗/潜遣千余骑/逾山袭其后,贼表里受敌/一时奔溃/

B.道宗遂率偏师并行/倍道去大军/十日追及之/贼据险苦战/道宗潜遣千余骑/逾山袭其后/贼表里受敌/一时奔溃/

C.道宗遂率偏师并行倍道/去大军/十日追及之/贼据险苦战道宗/潜遣千余骑/逾山袭其后/贼表里受敌/一时奔溃/

D.道宗遂率偏师并行倍道/去大军十日/追及之/贼据险苦战/道宗潜遣千余骑/逾山袭其后/贼表里受敌/一时奔溃/

10.D(道宗遂率偏师并行倍道,去大军十日,追及之。

贼据险苦战,道宗潜遣千余骑,逾山袭其后,贼表里受敌,一时奔溃。

11.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家”指“起之于家而任官职”,在古代通常指由平民出身而晋升为官员。

B.贞观指帝王庙号,唐太宗励精图治,与臣民共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C.特进指官名,始设于西汉后期,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朝会时位仅次三公。

D.昆季指兄弟。

长为昆,幼为季。

昆玉则是对别人兄弟的美称或敬辞。

11.B(贞观是年号,唐太宗是庙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道宗深通兵法,并非一介武夫。

在刘武周逼近河东时,李道宗认为应坚守壁垒,等待敌人粮食匮竭,再相机进攻。

结果证明他的看法是正确的。

B.李道宗能征善战,立下显赫功勋。

在讨平窦建德、王世充的战争中,他屡建奇功;

吐谷浑侵犯边疆,他孤军深入,奋勇追击敌人,最终大获全胜。

C.李道宗见微知著,颇有先见之明。

侯君集自恃功劳,诋毁古圣今贤,身居要职,尚不满足,李道宗据此推断他必将谋反。

不久他果然因谋反被杀。

D.李道宗礼贤下士,不以富贵骄人。

晚年的时候,他尊敬仰慕贤能之士,不因位高权重而凌驾于他人之上。

他也因此成为最受时人敬重的皇族之一。

12.C(“诋毁古圣今贤”不对,原文只是说“非毁时贤”,没有提到“古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群贼乘胜,其锋不可当,易(宜)以计屈。

(1)这些贼寇乘胜而来,气势凌人,难以抵挡,用计谋使他们屈服容易,靠武力与他们争胜很难。

(“以计屈”状语后置1分,“竞”,争胜,1分。

句子大意3分。

(2)其功勋才用,无所不堪,朕岂惜重位,第未到耳。

(2)(凭)他的功劳和才干,无论什么职位都能胜任,我哪里是吝惜更重要的职位呢?

只是(他的资历和时候)还没到罢了。

(“堪”,能胜任;

“第”,只是,但。

各1分,句子大意3分)

【参考译文】

江夏王李道宗,武德元年受封略阳郡公。

始任左千牛备身,裴寂征讨刘武周,(两军)大战于度索原,裴寂战败之后,敌人进军逼近河东城,道宗当时十七岁,随同太宗李世民率领众人拒敌。

太宗登上玉壁城观望敌军,回头对道宗说:

“敌人仗着人多,来挑战我们,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办?

”道宗回答说:

“这些贼寇乘胜而来,气势凌人,难以抵挡,用计谋使他们屈服容易,靠武力与他们争胜很难。

现在应该深挖沟、高筑墙,构筑牢固的防御工事,来挫败敌军的锐气。

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临时凑合的人马(徒众)不可能持久,(一旦)粮食匮竭,自会分离四散,可以不战而胜。

”太宗说:

“你的想法与我暗中相合。

”后来敌军果然粮食耗尽,连夜逃走,唐军追至介州,一场战斗就消灭了他们。

道宗后来又跟随太宗平定了窦建德,击败了王世充,屡建奇功。

贞观元年(627),征召还京师授官鸿胪卿。

吐谷浑进犯边疆,诏令右仆射李靖出任昆丘道行军大总管,下诏李道宗与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副总管(充任李靖的副手)。

敌人听说唐军将至,(逃)退入嶂山数千里远。

众将商议想要停止进军(追击)。

唯有道宗坚决请求追赶讨伐,李靖同意他的看法,而侯君集不赞成。

李道宗于是率领主力以外的部队倍道兼程进击,离开主力军十天,方才追上了敌军。

敌军占据险要地势,拼死作战,道宗暗中派遣千余骑兵,翻山越岭偷袭敌军后方,敌军受到前后夹击,一会儿就奔溃了。

十四年,又授官礼部尚书。

当时侯君集在高昌立下战功,依仗自身才能,暗中萌生了叛离之心。

道宗曾借陪侍太宗宴饮的机会,不慌不忙地说:

“侯君集才智低下而口气却很大,举动僭越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