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凤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凤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全县已初步建成县、乡、村农业信息网络,新建村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站65个,并联合电信、联通公司对村级信息服务人员开展了专门的业务培训,发展农信通、电子农务手机短信用户3万多户,受益农民7万多人;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2007年,率先完成了全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县环评,并且,继唐藏镇庞家河村苹果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后,我县的土鸡、土鸡蛋及平木镇、黄牛铺镇的蔬菜基地及其产品通过了陕西省无公害蔬菜产地、产品一体化认证。
同时,苹果、花椒产业已取得了自己的品牌,大红袍公司主营的花椒产品已经取得陕西“名牌产品”殊荣,“凤州凤椒”商标已成为省内外驰名商标。
——农业产业化有较快发展。
现已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其中陕西大红袍新科技有限公司已被认定为省级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一方面推动了“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形成。
按照合作社法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覆盖了全县花椒、苹果、畜牧养殖、蔬菜及食用菌等各个产业,入社会员5000余人,其中邓家台苹果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市“十佳”合作社;
——科教兴农成绩斐然。
共累计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8项,增加效益2.47亿多元,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3%以上,全县科技进步因素在农业增长中的含量提高到65%。
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农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统筹城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一五”期间全县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新农村晋星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村基础建设工程和农业产业八大工程,2009年建成五星村3个、四星村11个,新农村星级总数达到276个、村均2.76个,消除了无星村,城乡差距有效缩小,农村面貌和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初步建成统筹城乡集中居住点42个,2.5万农村群众搬离危旧房屋迁入新居;
90个村用上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7%,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76.5%;
98%的行政村通了油路或水泥路;
9460多户农村家庭看上了有线电视、13900多户接通了固定电话、手机信号覆盖了80﹪的村庄面积;
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和30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
全县11个乡镇的卫生院全部进行了改建或新修,90所村卫生室达到了标准化程度,3个乡镇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标准;
新建乡镇文化站3个,完成了6个乡镇、50个村的文化信息站点建设,60多个村修建了村民健身广场或健身室,配备了基本的健身器械。
2009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95元,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二、“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十二五”时期,农业发展将进入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新的时期,农产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家对农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将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我县农业的发展有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从有利方面看:
一是党中央连续出台7个“1号文件”,全党更加重视农业,全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农业。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纵深实施,特别是“关—天”经济建设区的建设,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是凤县旅游大环境的提升,特别是被陕西省列为统筹城乡试验区,对农业产业转型及物流、信息、服务等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三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断增加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将为农业提质增效打下更好的基础,加之市场农业、科技农业、效益农业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将逐步改变农业的弱质状况;
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全面稳定的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改造、重视和提高,推动农业农民与市场机制接轨,走产业兴市场,市场带动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子,将为农业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开创一条有效途径。
从制约因素来看:
一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与农民渴望融入市场的矛盾。
只有解决好这个矛盾,才能较好地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当前缺乏的就是中介组织的带动,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农产品融入市场参与流通的机会少,农产品转化增值的效率低,农民渴望流通中介组织的带动,但我县绝大部分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运行不规范,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是科技信息不灵与农民渴望得到信息的矛盾。
近年来,农民发展种养业积极性高涨,但科学技术水平却不高,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不全,有的地方完全失灵,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产品质量不优、特色不鲜明,又将会形成隐性“卖难”的问题;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抗灾保丰收的矛盾。
我县农业是典型的靠天农业,虽然近几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但农业抗灾能力仍然较弱,农业抗灾体系不够健全。
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的投资明显减少,绝大部分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不能正常运行;
四是城镇化水平较低与促进农民增收的矛盾。
我县乡镇企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小城镇和二、三产业发展缓慢,非农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对农村大量劳动力的稳定转移缺乏吸纳力,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与城镇化水平低、非农产业发展不快的矛盾非常突出。
三、“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全县社会经济条件和资源比较优势出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为支撑,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手段,以实施“八个万工程”和创建“十二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抓手,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机械化操作、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全面提高农业经济的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我县农业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五条基本方针”。
一是始终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始终坚持把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
三是始终坚持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农业产业化、农民就业创业、小城镇建设扭在一起抓;
四是始终坚持把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和农民科技教育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来抓;
五是始终坚持把推进农业的对外开放摆在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
(三)发展战略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抓住国家投资建设关(关中)——天(天水)经济区的机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方向;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科教兴农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现现代农业园区与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以园区承载产业,以园区承载特色农产品,以园区承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以园区承载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力发展精细农业、集约农业、高效农业等外向型农业,推进农业的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进程,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及基地认证步伐。
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农产品品牌打造力度,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农业执法,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养壮大中介组织,促进土地流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
(四)奋斗目标
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建成凤椒大县、良种猪繁育基地县、秦岭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基地县。
具体发展目标是“两增长”、“四提高”。
“两增长”: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5年达到20亿元,年均增幅32%;
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达到11867元,平均年递增15%。
“四提高”:
一是提高农业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新型农业市场体系,包括完备的市场信息体系,质量、技术、卫生标准体系,价格供求预警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产品品牌体系等,大幅度提升农业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是提高农业机械化、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把农业变成产业,把农田变为车间,把农民变为农业产业工人。
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促进产业化发展。
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2015年达到80%以上,水平农田作业基本实现“以机代牛”。
三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
到2015年,农业增长中科技贡献率达到70%,同时,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得到较快发展。
四是提高农业综合商品率和农产品外向度(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外地收购值占农业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到2015年,全县分别达到90%、90%以上。
四、“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县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稳妥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椒果业和高山无公害蔬菜产业,突破性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第三产业,培植和建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稳妥调整种植业结构。
种植业是现阶段大多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十二五”期间,要坚持科学的态度,缩粮扩菜,突出抓好种植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确保农民增收。
粮食:
要逐步压缩粮食生产面积,力争3年内小麦退出我县生产市场,5年内玉米退出我县生产市场。
退出的耕地用于发展蔬菜、果业和畜牧业。
蔬菜:
“十二五”期间,我县蔬菜生产要靠充分利用小气候资源优势,抓市场短缺品种、断档商品和优质商品为主,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
到“十二五”末,建成以黄牛铺、红花铺为重点乡镇的“地膜洋芋、秋菜花”商品蔬菜生产基地2万亩,以平木、岩湾为重点,建设“架豆、大白菜、西葫芦、甘蓝”商品蔬菜生产基地2万亩,以南片三乡镇为重点,建设“甘蓝、大白菜”商品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以凤州、河口、双石铺为重点建设“大白菜、甘蓝、萝卜”等外销、内销兼用型蔬菜生产基地3万亩。
同时,积极开发净菜袋装、脱水蔬菜等蔬菜制品,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0万亩。
2、积极发展椒果业。
重点抓好5000万株凤椒和10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建设。
以唐藏、双石铺、凤州、河口、平木、三岔、红花铺为重点乡镇,新建以红富士优系为主的高标准苹果园3万亩,力争“十二五”末,全县果业生产规模达到10万亩,果品总产达到8万吨。
积极推广果园覆草、覆反光膜,微肥施用、无公害农药、果树“四项关键技术”和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生态果园建设等技术,实施“果-草-畜-沼”循环经济生产,走生态苹果之路。
同时,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有计划地对劣质果园进行更新改造,使优质果品率达到80%以上。
以红花铺、唐藏、双石铺、坪坎为重点,新栽花椒600万株,使凤县花椒规模达到5000万株,花椒年产量达到500万公斤以上,实现年产值1.5亿元。
改造低产椒园,并抓好凤椒霜冻防治研究。
到2010年,建成4万亩精品花椒示范园,集中展示优质花椒无公害生产技术。
通过新技术的运用,使70%的花椒园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
并引进和扶助龙头企业进行花椒深加工和花椒芽菜生产,使花椒产后商品化处理及深加工数量占到花椒总产量的50%以上。
3、突破性发展畜牧业。
畜牧业既是我县农业的传统产业,又是促进种植业、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重要环节,要突出生猪、土鸡两大产业,协调发展肉牛、肉羊,做大做强林麝、土蜂、梅花鹿等特色养殖业,建成宝鸡市乃至陕西省良种猪繁育基地。
以双石铺镇、凤州镇、河口镇、平木镇、黄牛铺镇、三岔镇为重点,积极推广本香、正大标准化生产模式,建立生猪生产基地,同时带动红花铺镇、南星镇、唐藏镇、平坎镇、岩湾乡、温江寺乡的浅山区发展生猪养殖业;
以双石铺镇、凤州镇、河口镇、平木镇、红花铺镇为重点,建立土鸡生产基地,同时在黄牛铺镇、唐藏镇、南星镇、平坎镇、三岔镇、岩湾乡、温江寺乡的浅山区进行辐射和推广;
以南星镇、三岔镇、平木镇、岩湾乡、黄牛铺镇、唐藏镇、平坎镇为重点,建立高山肉牛、肉羊繁育基地,同时在双石铺镇、黄牛铺镇、河口镇、凤州镇等建立优质肉牛、肉羊催肥生产基地。
大力调整畜牧业品种结构,在优质、安全的前提下,突出抓好养殖专业村建设、畜禽疾病防治、畜产品加工流通三大工程,达到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提高。
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畜牧业新突破,全县生猪年饲养量达到100万头,肉牛、肉羊饲养量达到10万头(只),土鸡饲养量稳定在100万只,畜牧产值达到15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以上;
并做强做大生猪、土鸡两大特色产业,带动肉牛、肉羊产业稳步增长,抓好梅花鹿、林麝等特色养殖产业发展,使我县畜牧业走上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轨道。
4、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二、三产业。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着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致使我县成为农产品加工原材料输出与成品输入“价值双向流失”最为严重的县区之一,极不利于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抓住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向深度调整的机遇,从战略的高度,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未来我县农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抓。
要坚持市场导向和加工导向,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
农村二、三产业要以社会化服务为重点,突出抓好农村信息、技术和流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商贸、运销、餐饮服务业。
同时,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经济”,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农村劳动力输出达到3万人以上。
5、着力培植和建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在做大做强陕西大红袍科技有限公司、雨润椒业、华晨食用菌业、秦海鹿业等龙头企业同时,着力抓好花椒、果品、蔬菜、畜禽产品加工、包装、流通型龙头企业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我县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20家,进一步带动我县特色产业规模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
6、积极实施农业建设项目。
实施农业建设项目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的有力保障,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有重大的意义。
“十二五”期间,我县拟投资33.1亿元人民币、188万美元建设以下7大类42个农业建设项目。
(1)投资4.74亿元实施种植业类建设项目5个:
①2011—2015年实施设施蔬菜新建项目。
投资2400万元,在平木镇、岩湾乡、河口镇、双石铺镇、黄牛铺镇、红花铺镇、唐藏镇、南星镇等蔬菜生产大乡镇建立标准化蔬菜日光温室育苗大棚和蔬菜生产大棚群。
项目建设内容:
新建40个标准化蔬菜日光温室育苗大棚,实用面积40亩;
新建200个标准化蔬菜生产大棚,实用面积200亩。
②2011—2015年实施“地膜洋芋、秋菜花”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每年投资2000万元,以黄牛铺、红花铺为重点乡镇,建设“地膜洋芋、秋菜花”商品蔬菜生产基地2万亩。
③2011—2015年实施“架豆、大白菜、西葫芦、甘蓝”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每年投资2000万元,以平木、岩湾为重点乡镇,建设“架豆、大白菜、西葫芦、甘蓝”商品蔬菜生产基地2万亩。
④2011—2015年实施“甘蓝、大白菜”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每年投资2000万元,以南星、三岔、温江寺为重点乡镇,建设“甘蓝、大白菜”商品蔬菜生产基地2万亩。
⑤2011—2015年实施“大白菜、甘蓝、萝卜”等外销、内销兼用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每年投资3000万元,以凤州、河口、双石铺为重点乡镇,建设“大白菜、甘蓝、萝卜”等外销、内销兼用型蔬菜生产基地3万亩。
(2)投资20.4亿元建设畜牧类项目13个:
①2010—2015年,继续实施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项目。
项目总投资20.1亿元,建成一个原种场,100个扩繁场,20个规模育肥场,5000个适度规模养殖单元户,使全县生猪养殖规模达到100万头。
(115续建项目)
②2010—2015年,继续实施百万只土鸡发展建设项目。
每年投资2000万元在12个乡镇实施,使全县每年土鸡饲养量稳定在100万只以上。
(115续建项目)
③2011年—2012年实施凤县万头原种猪场建设项目。
投资1.2亿元在平木镇平木村建设年出栏1万头规模的现代化良种猪繁育基地。
④2011—2015年实施杨凌示范区生猪养殖创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投资2000万元,依托本香集团建成凤县现代生猪养殖创业产业园区,发展本香标准化养猪模式100户。
⑤2011年实施留凤关新区畜牧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
投资2000万元在留凤关村建成一个高标准的以生猪产业为主的畜牧科技产业园。
项目建设主要是土地整理、圈舍修建、排污等基础工程,发展仔猪繁育、育肥,利用猪粪便、饲料废渣发展沼气,利用沼液、沼渣发展有机蔬菜和育苗。
⑥2011年—2015年实施秦海鹿业梅花鹿养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投资2000万元、占地1000亩,以秦海鹿业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鹿场为繁育中心,引进梅花鹿800头,建成西北最大的梅花鹿驯养,繁育,观赏及鹿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养殖基地,年繁育梅花鹿600多头。
⑦2011年—2015年实施黄牛铺周家庄村养猪示范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投资123万元依托本香集团5万头仔猪繁育场,以及本香成熟的标准化生猪养殖技术,发展本香模式养猪50户,每户年出栏200头,年共出栏育肥猪1万头。
⑧2011年实施三岔镇喇嘛泉村养猪小区建设项目。
投资162万元在三岔镇喇嘛泉村统一规划、集中发展30个单元养殖户,共建猪舍3900平方米。
⑨2011年—2012年实施红光生态生猪养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投资1315万元在凤县凤州镇马鞍山村依托红光畜牧有限公司万头仔猪繁育场在该村发展50户适度规模养猪农户,每个农户年出栏育肥猪200头,同时改扩建原红光畜牧有限公司万头仔猪繁育场,将其续建成一个万头生猪育肥场。
⑩2011年—2015年实施平木正大模式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投资4500万元在平木镇下河村占地120亩,建成1200头原种猪场,年向社会提供仔猪25000多头,采取“公司+农户”紧密性代养合作模式,推广正大配套育肥场17个,采取正大三定模式运行。
⑪2013年实施凤县生猪定点屠宰场建设项目。
投资3000万元在凤州工业园区,建设一条年屠宰生猪10万头的生产线。
⑫2012年—2013年实施凤县饲料加工厂建设项目。
投资1200万元在凤州工业园区,建设一条产量为200吨的畜禽饲料生产线。
⑬2011年—2013年实施凤县肉牛基地建设项目。
投资3000万元在全县12个乡镇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设建肉牛养殖示范村30个,新发展肉牛50000头以上,扶持5~10个肉牛养殖专大户,存栏肉牛1000头以上。
(3)投资188万美元、0.5亿元人民币建设椒果类项目6个:
①2010年实施凤县花椒良种基地建设项目。
投资407.77万元在南星镇高桥铺村建设花椒良种繁育基地,在双石铺镇十里店村建立凤县花椒良种繁育示范林44.5公顷。
②2009年至2011年实施亚行贷款凤县花椒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
投资188万美元在凤州、双石铺、平木三个乡镇建设凤县花椒经济林基地15090亩。
③2009年至2011年实施凤县花椒芽菜综合系列产品开发建设项目。
投资2170万元在凤县平木、南星、唐藏等乡镇建立凤椒“菜、椒两用型”及“茶、椒两用型”示范园各2万亩,全县推广10万亩;
建立凤椒综合实验大楼2000㎡,加工利用场房3000㎡。
研发和示范生产凤椒芽菜系列产品5~6个,凤椒茶产品2~3个。
④2010年1月—2012年12月实施凤县万亩山地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项目。
投资278.5万元在唐藏镇、双石铺镇、凤州、红花铺、黄牛铺等苹果生产重点乡镇15个行政村新建山地果园2000亩,改造提升8000亩。
⑤2010年1月—2012年12月实施凤县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及培训建设项目。
投资120万元在212省道及双—唐—红旅游专线沿线的10个乡镇10个村进行苹果标准化技术培训。
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建设。
每年推广四项关键技术1万亩,推广“灯、板、带”等病虫害防治技术,年推广果园诱虫灯、诱虫板、诱虫带1万亩。
年内培训100场次,8000人次。
项目培训结束后,使项目区的果农人均收入80%以上来自果品的收入。
⑥2010年1月—2013年12月实施凤县苹果气调库建设项目。
投资2000万元在凤州桥头由凤县花椒产业发展局和陕西雨润椒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建设贮量为2000吨的苹果气调库一座。
(4)投资1.6亿元建设中药材类项目2个:
①2019—2014年实施场房沟林麝养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投资15000万元在场房沟以逢春制药、片仔癀麝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建设林麝养殖示范园区,发展林麝2000头。
②2011—2015年实施20万窝猪苓、天麻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投资1000万元在南星、三岔、温江寺建设猪苓、天麻生产基地20万窝。
(5)投资2.53亿元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5个:
①2008—2012年实施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
投资11731万元治理和完善基本口粮田110000亩,其中新修基本口粮田14180亩;
加工提高低产基本口粮田11790亩;
土壤改良培肥地力77480亩;
田间设施配套6550亩,其中新修水窖600口,打井(深度中)86口,新修渠道25.8公里;
新建堤防7503米。
②2011—2015年实施节水灌溉工程。
投资652万元新建节水灌溉工程7处,并对19处老灌区进行节水灌溉改造。
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657万亩,其中新增0.112万亩,改造0.545万亩。
③2010—2013年实施凤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
投资403万元在农业局建设凤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
1、土建工程:
新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综合楼618.6㎡。
其中:
(1)检验检测用房217.8m2,包括环境肥料检测室59.4m2、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监测室79.2m2、畜产品及畜牧投入品监测室79.2m2;
(2)办公及辅助用房400.8m2。
包括标本、网络机房、资料及档案室等79.2m2,办公用房59.4m2,楼道、卫生间及其他用房262.2m2。
2、购置仪器设备133台(套),其中检验检测仪器设备61台(套),数据处理设备13台(套)、辅助仪器设备59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