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利用说课稿.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264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反应的利用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反应的利用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学反应的利用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学反应的利用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的利用说课稿.doc

《化学反应的利用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的利用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反应的利用说课稿.doc

《化学反应的利用》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叫杨俊花,来自德州二中团结协作的化学组。

我说课的课题是必修2模块中的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利用》。

敬请各位多加指教。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生分析、教法及学法、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六个方面谈一谈关于《化学反应的利用》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以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为例,让学生体会怎样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的一般思路,并总结曾经学过的常见物质的制备方法。

第二部分承接本章第一节中化学反应中能量释放问题,以“化学能如何转变成电能”为例解释了“为什么说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并说明了化学在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作用。

作为化学必修模块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最后一节,本节承担着对前面知识的回顾、总结,以及深化和提升学生认识化学研究的应用价值的双重任务。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物质和将化学能如何转化为电能。

确立依据:

物质的制备和合成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它成为本节的一个重点;为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在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作用,并能学以致用因此“化学能如何转化为电能”成为本节的又一个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对“利用化学反应造福人类”认识进一步具体化。

2、引导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和尾气处理方法,了解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以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通过“活动·探究—氯气的制取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4、利用“化学前沿”、“资料在线”等拓展性栏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开拓他们的视野,使他们从更多角度体会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交流·研讨”,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2、通过“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材中活动栏目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提升学生对化学反应价值的认识,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三:

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已经具备,思维比较活跃,喜欢表现自己,掌握了一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章第一节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以此为契机主要采用交流研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

教法及学法

教法:

采用直观展示法、演示实验法、填表法、交流研讨法、对比法、启发式等多种方法,以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不仅动耳听,还要动手写,动口说,动脑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法:

陶行知先生说: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不仅学会,更需要教学生会学”要使学生随老师的设问,观看多媒体课件,自学教材,分组讨论,组间评价,主动思考,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五:

教学过程

这节课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是:

以“利用化学反应造福人类”为线索,以学生掌握本节的重难点为目标,讲解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认识化学在能源开发和物质制备方面的作用。

下面我给大家讲的是第一课时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巧妙复习,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消毒剂和漂白剂实物,引导学生回忆它们的有效成分,如次氯酸盐和二氧化氯,里面都含有氯元素,它们都可以由氯气和其它物质反应制得,那么,氯气又是如何制备的呢?

从而引出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及其装置图。

这样做克服了传统复习枯燥乏味的缺点,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同时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新课讲解

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

让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角度分析教材“活动探究”部分给出的两个反应,分析其异同之处。

这样做既使学生复习了旧知又使学生学习了实验室和工业制取氯气原理。

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

多媒体展示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氨气时所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示意图,让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得出在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的选取上遵循的一般原则。

进而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组装成制取氯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最后通过演示实验示范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一般方法。

3、制备物质的一般思路

物质制备的一般思路为:

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反应原理及发生装置,设计实验过程应符合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等。

由于该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之一,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突破:

(1)板书设计详细

(2)以前面学习的内容为生长点,运用迁移规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留出课堂时间,让学生讨论、提问,咨询,消化。

⑷学习完该部分之后辅助一定量练习,以便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

4、化学前沿——分子设计与新物质的合成

媒体演示药物、防晒霜等物质相应图片。

使学生感觉到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感受到化学的神奇。

(三)小结:

教师对本节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四)布置作业

六:

效果分析

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掌控好课堂节奏,使学生始终处于张弛有度的课堂气氛中。

做演示实验时教师要做好宏观调控,课前引导学生认真预习。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学会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并总结物质制备的一般方法,重视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落实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圆满完成教学准备。

谢谢大家!

七:

板书设计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利用

一、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

1、探究实验室制取氯气

①反应原理:

MnO2+4HCl=MnCl2+Cl2↑+2H2O

②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2、制备物质的一般思路

3、化学前沿——分子设计与新物质的合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