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Word97文档 2Word下载.docx
《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Word97文档 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Word97文档 2Word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物理新课程实验教学研讨及自制教具调演。
(2)学科培训的方式和方法:
①校本培训
a.各市(区)教育教研部门人员应首先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基本理念,并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给所在市区教师进行新课程专题学习与辅导报告。
b.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标准》,分析新教材的教学案例,开展新教材研讨
活动。
c.组织部分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教学管理人员到国家新课程实验区的学校观摩学习。
②上岗培训
各级学校应选拔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担任新学期的高一年级任课教师,并参加省、市、区(县)教育局、进修院、校组织的专题培训。
2.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第一阶段(2005年9-2006年8月)
(1)在高一物理学科试行新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教学。
(2)参与物理新课程实施的教师应努力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科辅导、学习评价等方面选择一个研究课题,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3)积极推进校本培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交流探讨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
邀请部分学校有经验的教师、教研员做辅导报告,现场指导,努力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4)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物理新课程的学习和研讨活动,运用集体备课、示范课、参与式评点、交流研讨等手段提高新课程研究的实效性。
3.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第二阶段(2006年9月-2007年8月)
(1)精心制定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研修计划。
(2)总结前期工作的得失,通过召开不同形式的经验交流会和研讨会,反思和总结前一阶段实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通过研讨,调整和修订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为后续研究做好准备。
4.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第三阶段(2007年9月-2008年9月)
(1)总结、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2)积极研究与物理新课程相适应的高考评价,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和实施意见。
三、教学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教师角色和行为的转变
在新课程实施中,每个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开发者。
实现教师角色和行为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学习环境:
一是设置问题情境,在情境中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解决认知不平衡,进而不断改善、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并且在认知发展的同时,获得轻松、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
二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往和意义建构的外部学习环境,支持并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促进新意义的生成,使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充满着主动探究的学习气氛,在合作交往中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在平等、尊重、和谐的氛围中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2.突出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以发展为主旨的原则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科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重视个性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思潮之一。
教学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因此教学中必须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全部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发展。
教师在制定物理教学目标时要力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通过积极有效的参与,以物理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方法为中介,激发想象,启迪思维,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力求使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
3.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物理教学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应强调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
有效的高中教学需要尊重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初中学生相比,高中生的认知、个性、社会性都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展,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适合于从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针对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
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是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教师要把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作为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和课题研究活动的主旋律。
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将来的学习需要与兴趣,使学习有内在动力的支持;
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切入并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使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才能增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成长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进而成长为既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又有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人,这就是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2)大力倡导探究学习
每个教师应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探究教学观念,不再把自己当作是传统教学中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探究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探究学习的过程是:
在研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探究能力,获得理解客观世界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究世界的积极态度。
应当注意,倡导探究教学,提倡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并不是要学生完全像科学家那样去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里所倡导的探究教学,
可以说是一种“定向发现”(Guided
Discovery),这样的探究教学比完全自由的发现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
探究教学的基本方法是:
向学生提出问题,或者使之面临问题情境,让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师在这里不直接施教,而是注重学生自身的创见和判断,仅仅在他似乎误入歧途时,才给予辅助。
有时还可以设计“陷阱”
,设计一个要学生经过一番努力才能够自拔的情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对学习者的能力提出挑战,尽可能发挥其创造潜能的过程。
(3)组织有效的合作性学习
合理分组:
分组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将不同性别、学习能力和性格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内,形成一种差异互补;
每小组学生数不宜过多,以4—6人为宜;
每学期还应根据实际
情况作适当调整。
规范操作:
小组的学习操作者和学习检查者的角色要轮流担任。
全班交流中,要体现地位和机会均等,培养学生平等合作的意识。
每组发言人不代表他个人,应该代表整组的意见,师生对发言人的评价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
要给足够的时间确保充分的交流和表现的机会。
(4)有效地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并不是学习者简单的、被动的将新知识容纳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它的发生需要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一系列心理活动。
不同的学习方式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各种学习方式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根据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学习和教学方式,并将不同的方式结合使用,灵活机智地把教学引向深入。
4.突出物理学科和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进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
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进行教学。
(1)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发挥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这主要表现在人类的物理知识主要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特别是来源于物理实验。
物理学中的重大发现及其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一基石,通过物理实验人们可以提出课题,借助于实验,人们能及时发现事实、建立假说。
同时,实验也是检验物理知识真理性的标准,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利用实验来验证建立在理性推理基础上的假说是否正确。
物理学的发展充分表明,
实验不仅仅是一种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或手段,更重要的是,当把实验升华成一种观点,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它就为人们从更深层次上把握物理思维的方式、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奠定了基础。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共同必修模块中的物理实验,是《标准》对高中学生最基本的实验要求。
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都程度不同地体现了对物理实验的进一步要求。
可以指导对物理实验有兴趣的学生在校本课程中,选修具有更高要求的物理实验专题。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
在观察演示实验时,不仅要学生关注所观察的现象,同时要让学生理解该物理现象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和怎样说明问题的。
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
在进行学生实验时,应该让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的前提下独立操作实验。
学生实验是学生探究并获取知识与应用知识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应该在合理的环节和预定的计划中去完成。
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高中物理实验项目中的仪器和工具,获得较准确的实验信息,教师应培养学生对实验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并把实事求是的作风带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实验是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它的作用不只是为了获取信息。
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操作是在相关原理的指引下进行的,学会把实验获得的信息演绎、
归纳成结论,只动脑不动手和只动手不动脑都是不正确的。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场所,教师应该积极开发适合教学的实验项目,
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做实验。
鼓励教师将电子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应用在物理实验中,同时提倡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普通物品做物理实验。
(2)突出物理过程的教学,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
我们知道,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构成物理学严谨学科体系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因此,必须特别重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成全方位的物理图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发展其记忆力,促进知识的迁移和缩小高级
知识和低级知识间的差距。
此外,
由于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建筑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抽
象思维的产物,也有助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教学中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
要重在理解。
应该使学生认清概念和规律所依据
的物理事实,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含义,理解规律的适用条件,认识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要思路清楚,
使学生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
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
领会研
究问题的方法。
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并在运用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物理课中,应该强调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
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这类陈述性
知识相比,
方法和思路常常称之为程序性知识,
它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广泛的适应
性。
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水平,
取决于能否将它自觉地迁移到新的情景。
由于它比陈述性知识
的迁移具有更大的跨度,
因此很难用讲述的方法达到掌握的目的。
科学方法和正确思路的建立,要经历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
5
.充分发挥物理课程的科学素养培养功能
所谓“科学素养”
,表示个人所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我国将科学素养定义为科学
态度;
科学知识、技能;
科学方法、能力;
科学行为、习惯。
物理课程中的科学素养体现在
物理知识与技能、物理方法、物理能力、物理思想和物理科学品质。
它强调人们掌握科学文
明的方法,掌握科学所应有的探索、创新的精神,并使人们将科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
科学实践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最终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贯通的整体素质。
物理知识包括物理概念、
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
物理技能是解决具体物理问题的经验性
操作活动或心智活动方式。
如仪器使用技能、实验操作技能属于操作技能;
受力分析技能、
状态分析技能属于心智技能。
解决简单的、单一的问题的技能是简单技能;
解决复杂的、综
合的问题的技能是复杂技能。
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
物理方法是人们在认识物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活动方式。
方法是
在经验的基础上抽象概括而形成的。
物理课程中经常涉及的物理方法有:
观察方法、
实验方
法;
比较与分类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抽象与概括方法、归纳与演绎方法;
类比方法、理
想化方法、对称方法;
数学方法;
公理化方法、假说方法等。
物理能力是顺利解决物理问题的个体心理特征。
物理能力的基本要素是物理知识和物理
技能,对知识深刻理解和对技能熟练运用,从而形成知识与技能的广泛迁移,即成为能力。
学习物理学的方法对物理能力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物理能力也有很多提法,
如探究能力
就是近年来经常提及的一种能力。
在我国普通教育中,
物理能力包括观察与实验能力、
思维
能力、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近来还提出“科学的语言表
达能力”、物理学习能力等。
物理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要注意防止
把方法和能力当作一种新的知识向学生灌输,
这种做法并不能真正提高能力。
学生各种能力
的发展,
是和他们在学习中的相关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要发展学生某种能力,
就必须经历相
关的过程。
例如,
只有在物理实验中独立地收集了实验数据,
才能体会实验数据是在预定的
时间通过观察预定目标而得到的;
只有去图书馆查阅了资料,
才能真正掌握从图书索引、
章
节目录中找到所需信息的方法;
只有上因特网,
才可能学会怎样从因特网中检索需要的信息。
也就是说,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一些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事某些活动,注意在这些活动
中发生与能力培养相关的行为,这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物理思想是对物理概念、规律、方法、理论进一步概括而形成的认识,它对人们运用物
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物理科学品质是物理学科中所蕴含的人文素质因素,
它与物理学内容和人们的物理认识
活动相联系。
物理科学品质包括下几个方面:
(1)
科学精神。
其核心是质疑、批判与创新精
神,还有追求真理,勇于进取的精神,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的精神等。
(2)
科学态度。
其核
心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还有自我反省的态度、严谨认真的态度等。
(3)
科学道德。
即尊重他
人,尊重其他物种,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维护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物理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核心还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思想。
物理思想具有以下
特征:
。
创造性。
物理思想的形成要经过多次抽象与概括,
要对物理现象和过程进行创造
性的认识,
特别是那些重大的物理思想,
往往要经过几代物理学家的思考和创新。
物理思想不能由公式推导出来,只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科学性。
物理思想虽然是思维创造的
结果,但它以科学的物理概念、规律、方法、理论为依托,并被反复证明具有广泛适应性。
物理思想的科学性并不意味着它是绝对的真理,而是表明它的形成具有科学的依据。
层
次性。
物理思想有简单与复杂之分,这要取决于它所概括的物理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另外,
一种物理思想的形成,也有由简单到复杂,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4)
指导性。
物理思想
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从观念上指导人们把物理知识运用于问题的解决,
以及从观念上指导人们
探求新现象,创建新理论。
6
.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凸显
STS(
科学·
技术·
社会
)
教育
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
社会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物理学对科技
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
可以说,
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学的发展和进步
息息相关。
由此可见,
将物理课程与
STS
相融合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可行性,
这样做不仅充实
了物理课程的内容,
而且有助于优化物理课程,
使提高国民素质的任务在物理课程中得到落
实。
同时
教育的多样性、开放性、综合性、参与性等特点,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提倡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多种方式相结合,形成学生自主参与、开放、灵活
的教学方式。
物理教学不应仅是局限于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
而是通过多种形式与课
内外、校内外的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和社会。
如在学习电能时,让学生参观
当地的发电站;
学习噪声的防治时,带学生到工厂体验噪声的危害,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
讨论减弱噪声的方案。
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如科技节、科技小创造活
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将物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日常生活、
技术、
科学和社会紧密联
系起来,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提供多种信息,丰富物理课程内容
在物理课程中,
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
选取结合实际的事例,
丰富和充实物理课程的内
容,尤其应提倡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进行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
要提倡让学
生从网上获取有关的科学、
技术方面的信息
(
教师提供有关的网址
;
尚未联网的地方,
要广
泛运用公共媒体,如电视、报纸、科学期刊等,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有关的科技发展的资料,
使物理课程成为开放的、学生自主参与的全新的课程。
注意物理教学与生活、科技和社会的有机整合
生活、科技、社会中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涉及到多方面、多学科,限于学生的认
知水平,要注意合理地将物理课程与生活、科技、社会问题进行有机整合;
目的是让学生了
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参与科学决策的能力。
认识科学、
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影响,
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化、
综合化特征,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要的是设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和科学决策的过程。
7
.关注学生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促进学生发展放到中心位置。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
他们
的基础、对学习的情感、方式、方法,以及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遵循
共同规律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
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
关注
学生个体的特殊性,
注重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
了解学生学习的差异及其成因。
在此基础上,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教学,
真实而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反
映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反馈。
教师应根据所选择的素材,
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思考;
用具有一定
跨度的问题串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就同一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或开放性
在问题条件、
结论、
解题策略或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开放度
问题
包括课题学习、
作业的层次性、
巩固性、
拓展性、探索性的
,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8
.认真做好选课指导
高中物理新课程由
12
个模块构成
课程结构框图如下
,其中物理
1
和物理
2
为共同必
修模块,其余为三个系列共
10
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都是
学分。
两个共同必修模块,注
重使学生体会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潜能,
为后续课程的选择和
学习做准备,
十个选修模块则为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共同必修
模块的学习并获
4
个学分,接着必须在三个选修系列中任选一个第一模块学习,可再获
学生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