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计划书研究报告XX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11634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计划书研究报告XX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商业计划书研究报告XX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商业计划书研究报告XX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商业计划书研究报告XX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商业计划书研究报告XX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业计划书研究报告XX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商业计划书研究报告XX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计划书研究报告XX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业计划书研究报告XX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2)喀巴东让神山观想抒怀区

上山公路:

其主要功能是联系山上山下、组织分流,与机动车道一起构成道路网骨架,兼有交通和生活双重的功能,红线宽度为7m,同时承担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

草原栈道主要为游憩和休闲道路,包括栈道,台阶,坡道,观景台等,道路宽为3m,两侧设置垃圾箱,平台等。

沿山脊、山脚和上下踏步段,应设护栏,扶手等防护设施。

(3)格萨尔王历史传说重现区

是游客进入景区的主要通道,也是联系其他景区的一条综合性干道。

道路宽7m,红线宽度为11m,道路旁设置生态垃圾箱和交通指示系统。

帐区步行道是景区内行人游览时的通道,景区内限制机动车辆通行。

主要为帐区景观、游憩和休闲道路,包括栈道,台阶,坡道等,规划游步道宽为4m、3m、2m不等,两侧设置垃圾箱,平台等。

(4)民俗风情及娘玛寺宗教体验区

(5)汽车和帐篷营地野营体验区

(6)忠克垭口及外香寺畅游区

二、工程规模

1、景区配套的非干线公路173501m2(长28916m)。

2、军垦博物馆附馆修复工程:

面积2400m2。

3、防洪渠2800m。

4、景区游步道42142m2(长21071m)

5、供水设施:

供水管线6428.50m,水井1眼,消防井24个。

6、供电设施:

电讯设施3033.70m,电缆设施6173.50m,配电室4个。

7、污水处理设施:

排水管线5534.40m,化粪池3座,每座50m3,共计150m3。

8、垃圾回收及处理设施:

垃圾箱823个,垃圾收集点264m2,共计11个,每个为24m2。

9、信息咨询服务设施及游客安全保障设施各一套。

10、管理用房:

游客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498m2,管理用房总建筑面积2088m2,共计4座,每座建筑面积522m2。

11、旅游厕所:

水冲式厕所共计4座,每座建筑面积223.8m2,总建筑面积895.2m2,环保厕所32座。

12、停车场:

总面积为23642m2。

13、环境整治:

绿化面积为88000m2,灌溉系统设置面积1980亩,地灯180个,太阳能路灯16个,坐凳82条。

14、建设期限:

一年(2014年)

15、工程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465万元,拟申请国家专项资金1495万元,所占比例为70%;

自筹资金990万元,所占比例为30%。

其中:

1、曲麦洒桑入口综合服务区:

597.90万元;

2、喀巴东让神山观想抒怀区:

338.50万元

3、格萨尔王历史传说重现区:

165.68万元

4、民俗风情及娘玛寺宗教体验区:

854.95万元

5、汽车和帐篷营地野营体验区:

1131.38万元

6、忠克垭口及外香寺畅游区:

1125.50万元

7、建设工程其他费:

428.66万元

8、预备费:

271.30万元

1.2承办单位概况

XX县旅游局成立于1999年6月,2003年11月文化和体育从文教体育局中分离出来与旅游合并成为文体旅游局,于2008年9月设为县文化体育局和县旅游局,旅游局属县政府主管的县直事业单位。

XX县旅游局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独立设置,隶属县人民政府管理。

为县属风景管理局的主管部门。

主要负责全县旅游资源开发及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面向全社会的旅游行业和旅游市场;

大力培育和完善旅游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以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的综合运用,抓好行业管理。

其主要职能有:

1、根据国家、省、州、县的产业政策和旅游业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编制全县旅游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州上下达的旅游资金的立项和检查工作,负责全县旅游统计和信息服务工作。

2、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关于旅游业的各项法规、结合县实际,制定全县旅游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并组织实施。

3、对全县经营旅游业务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行业管理。

组织县内旅游涉外定点饭店及国内定点单位的申报管理工作。

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和管理旅游价格、交通运输、景区秩序、指导旅游商品生产销售、旅游安全、旅游娱乐、旅游审计等工作。

监督、检查旅游服务质量,受理国内外旅游者投诉、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

4、负责组织全县旅游总体形象的宣传,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组织并指导旅游产品的开发和促销活动。

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和管理出境旅游工作。

5、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县旅游行业教育培训规划,负责组织旅游行业岗位资格考试和认证工作,指导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等。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3.1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物动物保护法》(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保护条例》(1994年)

《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2006年)

国家环保总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

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

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号)

1.3.2国家标准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2000)

《甘肃省村镇规划标准》(DB62/T25-3034-2006)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2013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地方规划、文献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甘肃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年)

《XX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XX县县城总体规划》

《XX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3.6)

《XX县“十二五”规划》

《XX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兰州大学等,2002.6)

《XX县乡总体规划》(2004—2020)

1.4项目概况

1.4.1拟建地区

XX县乡,位于XX县西南,距离县城尼玛镇54km。

乡政府驻地曲麦洒桑,管辖5个村民委员会,32个村民小组。

该乡东与河曲马场、阿孜畜牧站相接,南与四川省阿坝县求吉玛乡、青海省久治县康赛尔乡相邻,西与本县木西合乡接壤,北与欧拉乡相邻。

1.4.2主要建设条件

(1)客源条件:

石河子军垦文化旅游区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具较高知名度和吸引力,据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游客量达到60万人次,随着石河子游客数量增长,由高速增长方案预测2015年可达90.3万人。

(2)施工条件

该地区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建安园林施工企业、工程设计和监理单位能够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也将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管。

项目所需材料、设备等均可在疆内及乌鲁木齐、石河子市场上采购,并能够保证供应。

(3)交通条件

石河子市交通四通八达,与外界的联系便捷,公路有乌奎高速公路和乌市至伊宁的干线公路。

近年来,不断改造升级为高等级公路;

北疆铁路横跨欧亚大陆,在石河子设有三级站。

石河子市区内,交通方便,程控电话可通全国各地,交通、通讯条件十分优越。

(4)资金条件:

项目固定资产的投入中70%拟申请国家投资,30%由新疆西部新丝路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筹,给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1.5研究范围

本报告主要对“丹凤县龙驹古寨文化旅游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研究。

在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项目建设条件、市场研究、项目建设方案、环境影响与文物保护、资源节约、景区安全卫生与消防措施、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项目管理及进度安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财务分析、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分析研究。

1.6项目建设目标

1.6.1旅游区建设目标

在未来的发展中,龙驹古寨要逐步建设成为丹凤县首选的山水观光休闲胜地与秦楚文化体验胜地、旅游龙头景区、王牌景区;

商洛市旅游特色景区,市旅游名片之一。

陕西省最具特色的秦楚文化休闲体验旅游第一品牌;

秦楚豫地区秦楚文化与自然山水有机交融的著名休闲旅游胜地;

中国最具影响的秦楚文化休闲体验旅游品牌之一、全国漂流休闲胜地、国家AAAAA级旅游区。

1.6.2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1.建设完好的旅游交通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体系。

达到旅游区可进入性好,交通设施完善,进出便捷,具有旅游专线交通工具。

2.建设旅游专用停车场。

实施现代化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场地平整、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标志规范、醒目、美观,容量满足。

3.建设完善的供电、供水、排水体系,为旅游区开发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4.建设完善的环卫网络,为旅游区提供干净、卫生的游憩环境。

5.绿化美化山川、抢救保护文化文物,为旅游区发展提供良好的本底环境。

1.6.3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交通道路、停车场与桥涵,电力电信设施的埋地电缆、变电站、公用电话、电信交接箱,给排水设施的给排水管网、蓄水池、地埋式一体化水处理设施,环卫设施的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箱,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安全防灾。

1.7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1.11.1生态效益

本项目总投资中生态系统保护与文物保护项目投资占38.7%,即安排两大量的自然生态恢复、保护以及文物保护项目,这些投资项目的完成将能有效地维护并促进该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文化文物的丰富性。

主要生态效益有:

1、改善龙驹古寨文化旅游区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2、对丹江流域实行湿地保护保育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能有效地保护丹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3、改善旅游区及旅游区周边社区环境质量,增强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4、有利于珍稀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1.11.2社会效益

1、改善对外交通条件,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丹凤对外招商引资;

2、提高旅游区的吸引能力和客源市场竞争力,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本区经济的增长与繁荣,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真正做到开发一片,保护一片,致富一片;

4、为村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有利于村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5、增加就业人员,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

6、有利于规划区内文物保护和民俗文化的传承。

1.7问题与建议

1、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规划,要争取做到景区改建后充分发挥其服务管理的作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促进景区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2、景区旅游开发管理处要高度重视并落实人才培养、引进、合理使用和实行优胜劣汰制度。

要强化人才培养和竞争上岗,造就一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高素质管理队伍,保持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3、采取灵活多样的投资经营方式,多渠道筹集景区建设的资金,积极引导私人或集体投资于景区的开发建设工作。

4、本项目的实施前景广阔,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并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应尽快落实建设资金,加快项目的建设步伐,早日投入使用。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近日,国务院提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在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措施中提出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为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工作做了部署。

红色旅游作为中国特色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兴起。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指出:

发展红色旅游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一项文化工程、政治工程,是一项利党利民的重大举措。

推进“红色旅游”意义重大,既是促进中国旅游业更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又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发展、整合各方资源,帮助垦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需要,更是推进中西部旅游、进一步增强中国旅游业发展后劲的需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支特殊的戍边部队,他们不列入军队编制、不拿军饷、不穿军装、不要国家和人民负担;

这是一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英,他们是开发建设新疆、维护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保持新疆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中流砥柱。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一代的兵团人艰苦奋斗,努力开拓,把戈壁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创造了塞外胜似江南的人间奇迹,唱响了一曲建设祖国、巩固边疆的壮歌。

兵团人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不断地升华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民族精神,创造了一种极为可贵的兵团精神,用血汗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农八师石河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中指出:

将石河子建成以军垦名城、戈壁名城、绿洲农业为重点依托、以军垦文化、城市绿化、湖体美化为基本特色,以军垦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绿洲观光农业相结合为主导产品、以石南山地风景和莫索湾沙漠景观为辅助产品的新疆重要旅游基地及我国西部以“军垦文化、屯垦精神”加“绿洲秀美”而著称于世的特色旅游区。

石河子是一座绿色的城(绿化面积达42%以上)、红色的城,其本身就是一个以“军垦文化”为特色的红色旅游景区,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和潜力。

军垦文化不仅是军垦三代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中国创造的屯垦戍边的神奇乐章,而且是鲜活的,还正在延续的伟大事业。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军垦文化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农八师石河子市发展军垦文化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军垦文化纪念性设施众多,享誉全国的兵团军垦博物馆、周总理纪念碑、艾青诗歌馆、军垦创业连、军垦第一犁、中国人民解放军22兵团创业旧址、玛河荒原第一座指挥部遗址小李庄十师师部等,独一无二,弥足珍贵。

具有良好的城市建设和服务业配套体系,石河子市曾荣获联合国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花园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2.2.2挖掘军垦文化内涵,传扬军垦精神,落实兵团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加快发展兵团红色旅游业,对宣传“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让人们全面认识兵团,提高兵团的知名度,使兵团更好地发挥推动新疆改革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建设大军、增进民族团结和确保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巩固西北边防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作用,具有战略意义。

2.2.3创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将石河子推向红色旅游名城之列

红色旅游的升温为石河子发展以军垦文化为特色的红色旅游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石河子军垦文化旅游区项目在展示兵团屯垦戍边伟大成就,歌颂军垦战士宝贵精神的同时,还将深刻挖掘军垦文化内涵,再现军垦战士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感人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军垦文化,让军垦文化发扬光大。

以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为龙头,带动石河子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设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把石河子推入红色旅游名城之列。

在为石河子带来极大荣誉的同时,提升石河子的知名度、为石河子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客源。

2.2.4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稳定边疆

新疆历来反分裂的斗争从未停止过,而新疆兵团军垦战士是一支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转业、永不换防的准军事力量。

为稳定边疆,反对民族分裂,确保国土安全,建设军垦创业连,教育后代,将屯垦戍边事业世代传下去,把兵团精神世代传下去,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2.5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制约了景区的发展

石河子具备发展红色旅游、做大做强军垦文化旅游产业的诸多有利条件,势头强劲,前景广阔,已吸引了大量中外游人前来参观、体验,但目前对军垦文化内涵的系统挖掘、整理、展现的不够,并且各景区的基础设施较差,存在突出的问题如供水管网、供电线路、排水管网、道路设施及环卫设施的制约了景区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本项目正是基于此出发点,在现有景区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突出重点,集中做大,提升品位,并加大展示宣传力度,让广大游客、社会各界更多、更具体地了解兵团,并通过对“军垦文化”这种特殊文化的了解、体验,更深刻、更全面地向世人展示兵团。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独一无二的军垦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石河子特有的军垦文化,为该项目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源泉,同时也是建设该项目的依托,军垦文化将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感召力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石河子,来军垦文化旅游区。

2.3.2农八师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

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投入的加大,石河子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旅游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等均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石河子市交通、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为石河子军垦文化区项目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础。

2.3.3发展红色旅游意义重大

石河子垦区是兵团屯垦戍边的缩影和窗口,是军垦人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三代军垦战士用青春和生命浇铸的一座丰碑。

浓郁厚重的军垦文化和历史遗迹在我国屯垦史中独领风骚。

半个多世纪的屯垦戍边,凝聚了无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血,几代军垦人的奋斗精神,创造了这种独具特色的兵团精神,是一部当代屯垦戍边的伟大历史篇章,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这类项目的建设赋予军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培养人们良好的价值观以及兵团人的屯垦戍边意识,满足人们心灵深处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兵团独有的军垦文化。

2.3.4发展壮大兵团,加快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加快发展兵团旅游业,有利于兵团服务业和城镇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兵团经济结构,拉动相关产业,拓展兵团农副产品和轻工业产品的市场,有利于扩大就业、再就业和提高职工群众素质、生活水平,有利于加快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对促进兵团扶贫开发、文化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发挥重要作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2.3.5区域交通优势

石河子距乌鲁木齐市150公里,国际机场136公里,并形成以乌奎高速公路和312国道为主干、省道、通团、通连公路为支干的完整的公路交通体网络,亚欧大路桥西段乌鲁木齐—阿位山口铁路从市区串过,新疆通用航空公司也在市区落户,各景点通行情况良好,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游客可以简便、快捷的到达各景点。

第三章旅游资源及开发条件分析

3.1旅游资源介绍

石河子市是兵团完整的、重要的缩影和展现军垦风采、展示建设成就的窗口,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一个获得联合国“人类居住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是久负盛名的“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全国唯一的设在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之外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荣获首批“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称号,是自治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她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的南缘,独具西部风情的“丝绸之路”上;

她由军人选址、军人设计、军人建造,创造了“人进沙退、荒漠变绿洲”的世界奇迹,是当年军垦战士们高唱着“戈壁滩上盖花园”的歌曲建成的军垦新城;

她是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成功典范,不仅彻底改写了历史上边疆屯垦一代而终的历史,而且在三代军垦人前赴后继的创造下,以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文化、璀璨的文明和辉煌的成就,被世人誉为“戈壁明珠”。

这里有军垦战士拉起的军垦第一犁,有军垦战士打出的军垦第一井,有军垦战士盖起的军垦第一楼,有军垦战士建立的军垦创业连……。

近年来,石河子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各界人士的关注,每年都有大量的官方、社会人士和游客到石河子来考察游览,这里优美、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独具特色的军垦文化给国内外各界人士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军垦文化、红色旅游已被游客所接受,并日趋升温,这些独特的、极具吸引力的资源都为本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在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建设中国屯垦旅游品牌,让世界了解军垦三代人创造了全中国独一无二的军垦文化,承担了屯垦戍边的光荣使命;

在戈壁滩上创建了“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的国家园林城市;

在最没有绿色的地方创造出“天下第一人工绿洲”,这里是新中国在和平年代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中建立的新的革命圣地——军垦新城石河子。

石河子有着传奇的历史。

1950年2月,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拉动了开天辟地的“军垦第一犁”,创建了比共和国仅小一岁的军垦新城----石河子。

石河子有着独具魅力的军垦文化。

由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等构成的60多万石河子各族人民来自五湖四海,在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浓郁的集“开拓性、群众性、开放性、多元性”于一体的军垦文化特色,是中国历史上屯垦戍边的光辉典范。

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石河子垦区已形成“以大型农牧团场为依托、以石河子市为中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工农结合、城乡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型经济联合体。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今天,石河子已成为新疆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繁荣新疆经济、展示兵团风貌的重要“窗口”。

石河子有着优美的环境。

她以“军城”的特色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

以“绿城”的特色赢得全国“卫生城市”、“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和自治区“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称号;

又以“诗城”的特色鹤立鸡群,闻名海内外。

3.1.1旅游区规划总体思路

以红色旅游活动的组织为核心,将军垦博物馆、军垦创业连、将军山军垦园林、周总理纪念碑、农业高新科技园区、150团大农业及驼铃梦坡景区巧妙的串联起来,使之组合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

以红色旅游为主题,以知识和文化为内涵,以精取胜,集展示军垦文化、屯垦精神、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

以军垦博物馆及石河子市为核心景区,同时结合南、北两条线路组成整个景区的景观延伸带,形成点线结合的空间形态。

南起军垦创业连及将军山军垦园林,北至150团大农业及驼铃梦坡沙漠生态旅游区,中间有军垦博物馆、周总理纪念碑、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以及已建成的北湖公园。

石河子军垦文化旅游区将带动石河子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设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把石河子推入红色旅游名城之列,提升石河子的知名度。

3.1.2旅游区定位及目标

石河子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