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1195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docWord文件下载.docx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doc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docWord文件下载.docx

学院立足地方办学。

设有机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贸易系、汽车工程系、食品与环境工程系、传媒工程系、基础部、体育部等9个教学单位,设置高职专业50个,其中有27个专业与滁州市的智能家电、先进装备、新型化工、新能源、农副产品深加工、硅基材料等六大支柱产业结构相吻合。

学院建有中央财政扶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型课程6门。

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学院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

现有教职工525人,其中专任教师427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5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47人,省级“双师型”教师227人,有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教学名师5名,省级教坛新秀13名,有4名教师入选安徽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2013-2018年,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类课题335余项,发表论文1313篇,出版专著22部,主编和参编教材180余部,获得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281项。

合作办学深入推进,办学模式不断创新。

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校际合作。

连续20年与德资企业博西华(博世-西门子)公司合作,采用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并积极探索“双元制”模式中国化的方法和途径,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充分肯定。

学院与深圳怡亚通供应链有限公司多方合作共建“怡创学院”、与武汉伟创聚赢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混合所有制互联网学院”等,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学院加强与滁州市及所辖县市区的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合作,成立了校地合作委员会。

2013年7月,学院牵头成立安徽滁州职教集团,并当选首任理事长单位。

学院通过职教集团平台加强与区域行业企业合作,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对接、课程衔接、师资培训、协同科研创新、实训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引领区域中高职协调发展。

就业工作成绩突出,服务地方成效显著。

学院毕业生年初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先后两次(2008-2009年度、2010-2011年度)被安徽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八年被评为“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学院创建以来已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35000余名。

2009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设立安徽滁州技师学院,培养预备技师、高级技工等高技能人才。

学院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可开展55个工种的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服务。

近五年来,学校累计开展各项职业技能培训31571人次,各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32595余人次。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办学声誉持续提升。

学院发展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重视支持和肯定。

先后荣获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教育部优质专科学校、安徽省“双师素质”软件类师资培训基地、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创新创业示范校、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AA级)、省级创业学院、安徽省文明单位、滁州市市直企业招工帮办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

2013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视察学院,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学院提出“将来要争取成为全国的示范典型”的要求与期望。

2015年,学院以优秀等次顺利通过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和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被立项为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2016年,学院被列入教育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的“优质专科学校”建设项目,校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学校大学生孵化基地获滁州市“众创空间”荣誉称号。

2017年,学校获”省级文明单位”“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省级创业学院”荣誉称号。

2018年,学校荣获安徽省首届“校企合作典型示范校‘’荣誉称号。

学院将秉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和“修能致用、笃学致远”的校训精神,立足滁州,服务安徽,面向“长三角”,坚持地方性、技能型、合作式、特色化发展路径,以内涵求发展、以特色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努力把学院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二、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一)总体规模

2018届学院共有毕业生4015人,分布如图2-1。

其中男生2521人,女生1494人,男女生比例1.69:

1,女生的比例较去年有所提高。

图2-12018届毕业生规模

(二)结构分布

1.学科结构分布

2018届毕业生分布在12个学科,如图2-2;

毕业生人数排名前三的学科分别是:

制造大类(1056人),财经大类(914人)和土建大类(843人)。

图2-22018届毕业生学科分布

从图2-2可以看出生源在学科发布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性差别别,在制造大类、土建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和交通运输大类等学科男生占有很高的比例,另外在财经大类、轻纺食品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和旅游大类等,女生占有很高的比例。

2.民族分布

2018届毕业生分布在汉族(3971人,占比98.9%)、其次是回族(39人,占比0.97%),其他少数民族(5人,占比0.12%),少数民族特别是回族毕业生的生源比例较去年有所提高。

图2-32018届毕业生民族分布

3.生源地区域分布

2018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在7个省/直辖市,如图2-4,;

省内人数达到3995人,占比99.50%;

省外人数中江苏省(12人),河南省(4人)其他4省份各1人。

图2-42018届毕业生生源地区域分布

4.安徽省生源分布

2018届省内生源分布如图2-5,毕业生生源人数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

滁州市(1296人),占比34.47%,阜阳市(447人)、宿州市(407人)。

由此可见,学院毕业生生源来自本市的最多。

图2-52018届毕业生安徽省生源按性别分布

图2-62018届毕业生安徽省生源比例分布图

三、毕业生年初就业率

(一)总体年初就业率[1]

1.男女生年初就业率

2018届毕业生年初就业率如图3-1,学院总体年初就业率为97.43%,其中男生年初就业率96.67%,女生年初就业率98.73%,女生年初就业率高于男生2.06个百分点。

图3-12018届毕业生年初就业率

[1]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口径向:

就业率=(毕业生总人数-待就业-暂不就业拟升学-其他暂不就业)/毕业生总人数。

本文提及的就业统计未经特别说明的均为截至2018年8月31日的数据。

2.各系部年初就业率

2018届各系部年初就业率分布如图3-2,年初就业率排名前三的系部分别是:

食品与环境工程系(99.58%)、汽车工程系(99.47%)、经济贸易系(97.58%)。

图3-22018届毕业生各系部年初就业率分布

3.各专业就业率

高职(专科)层次各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详见表3-1:

序号

专业名称

初次就业率

1

园艺技术

100.00%

23

应用电子技术

98.72%

2

园林技术

24

电气自动化技术

98.29%

3

应用化工技术

25

商务英语

98.11%

4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

26

会计

98.00%

5

工程监理

27

工商企业管理

97.92%

6

市政工程技术

28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97.87%

7

物业管理

29

模具设计与制造

97.73%

8

机械设计与制造

30

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

97.67%

9

数控技术

31

制冷与空调技术

97.62%

10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32

传媒策划与管理

11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33

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

97.14%

12

动漫设计与制作

34

工业设计

96.88%

13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35

计算机应用技术

96.65%

14

食品加工技术

36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94.93%

15

食品营养与检测

37

建筑工程技术

94.46%

16

金融保险

38

汽车整形技术

94.12%

17

国际经济与贸易

39

机电一体化技术

94.08%

18

旅游管理

40

市场营销

92.47%

19

艺术设计

41

投资与理财

92.00%

20

工程造价

99.33%

42

文秘

84.62%

21

电子商务

99.24%

43

物联网应用技术

83.33%

22

软件技术

98.75%

动漫设计与制作、艺术设计、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园艺技术、园林技术、应用化工技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工程监理、市政工程技术、物业管理、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全部就业。

(二)年初未就业分析

1.年初未就业性别分布

2018届年初未就业率分布如图3-3,平均年初未就业率2.57%,其中,男生年初未就业率(3.33%),女生年初未就业率(1.27%),整体未就业率低。

图3-32018届毕业生年初未就业率性别分布

2.年初未就业毕业生系部分布

2018届各系部年初未就业率如图3-4,年初未就业率排名前三的系部分别是:

机电工程系(4.51%)、信息工程系(4.03%)、土木工程系(2.75%)。

图3-42018届毕业生未就业系部分布

3.年初未就业毕业生专业分布

图3-52018届毕业生未就业专业分布

2018届未就业的毕业生中,按照专业来统计情况如图3-5,其中以下专业的毕业生未就业率相对较高,他们是:

物联网应用技术(16.67%)、文秘(15.38%),投资与理财(8%)、市场营销(7.53%)。

4.未就业原因分析

2018届毕业生4015人,就业人数3912人,未就业人数103人,82人未就业因目前处于求职中,占全部未就业人数的79.61%。

图3-62018届毕业生未就业原因

四、毕业生毕业流向分析

(一)毕业去向分布

2018届毕业生总体去向如图4-1和图4-2,主要去向是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61.77%)、其次是其他录用形式就业(22.64%)和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9.27%),这三项占总毕业生人数的93.68%,实际工作人数多。

图4-12018届毕业生总体去向比例分布

图4-22018届毕业生总体去向人数分布

(二)单位行业分布[2]

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如图4-3和图4-4,毕业生就业单位分布排名前三的是:

建筑业(21.6%),制造业(20.3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10%)。

图4-3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比例分布

图4-4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人数分布

[2]统计范围是毕业去向: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和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的毕业生。

(三)单位性质分布[3]

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如图4-5和图4-6,就业单位性质中排名前三的是:

其他企业(89.52%),国有企业(5.58%),三资企业(2.84%),其中去国有企业就业人数较去年有所提高。

图4-5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比例分布

图4-6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人数分布

[3]统计范围是毕业去向:

(四)工作岗位分布[4]

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如图4-7和图4-8,工作岗位分类中排名前三的是:

其他人员(32.94%),工程技术人员(19.20%),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4.52%),排名与去年一致。

图4-7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比例分布

图4-8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人数分布

(五)升学和出国

2018届毕业生共有121人升学(含出国出境),其中男生58人,女生63人,其中1人入学211高校、1人出国出境。

如图4-9和图4-10所示:

图4-10男女生升学比例

图4-10男女生升学人数

五、就业地域流向分析

(一)就业地区域类型[5]

1.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分布

2018届毕业生流向区域分布如图5-1和图5-2,流向区域最多的是华东地区(96.65%)接近百分之九十七的毕业生毕业去向在华东地区。

[4]统计范围是毕业去向: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和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的毕业生;

“(其他人员)”是指工作岗位除其他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与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外的其他岗位。

[5]就业地区划分:

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上海);

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本章节的统计人数为就业人数,包含升学和出国、出境等。

图5-1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区比例分布

图5-2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区人数分布

2.毕业生就业地域城市类型分布

2018届毕业生就业城市类型分布如图5-3和图5-4,就业城市类型最多的是地级市(43.74%),其次是省会城市(25.65%),两者均比去年有所提高。

图5-3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城市类型比例分布

[7]计划单列市:

大连市(1984年7月18日批准)、青岛市(1986年10月15日批准)、宁波市(1987年2月24日批准)、厦门市(1988年4月18日批准)、深圳市(1988年10月3日批准)

图5-4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城市类型人数分布

3.毕业生就业按城市地理位置统计

2018届毕业生就业城市地理位置分布如图5-5,毕业就业主要在本省内有2713人,占全部就业毕业生的69.35%,去长三角工作的有1047人占全部就业毕业生的26.73%。

图5-5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城市地理位置分布

[8]长三角:

上海市、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南通市、泰州市、盐城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徐州市、杭州市、宁波市、衢州市、绍兴市、嘉兴市、台州市、湖州市、舟山市、金华市、丽水市和温州市。

[9]珠三角:

深圳市、东莞市、惠州市、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珠海市、江门市和肇庆市。

[10]西部城市:

西部地区所有城市。

4.毕业生就业按城市规模统计

2018届毕业生就业城市规模统计如图5-6和图5-7,毕业就业城市主要集中在二线城市和四线城市。

图5-6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城市规模比例分布

图5-7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城市规模人数分布

[11]城市规模由《第一财经周刊》评选,是根据一系列的经济、政治和学术资源等指标综合评比后,划分的名单。

一线城市:

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

新一线城市:

成都市、杭州市、重庆市、武汉市、苏州市、西安市、天津市、南京市、郑州市、长沙市、沈阳市、青岛市、宁波市、东莞市和无锡市。

二线城市:

昆明市、大连市、厦门市、合肥市、佛山市、福州市、哈尔滨市、济南市、温州市、长春市、石家庄市、常州市、泉州市、南宁市、贵阳市、南昌市、南通市、金华市、徐州市、太原市、嘉兴市、烟台市、惠州市、保定市、台州市、中山市、绍兴市、乌鲁木齐市、潍坊市和兰州市。

三线城市:

遵义市、淄博市、驻马店市、株洲市、珠海市、镇江市、肇庆市、漳州市、湛江市、岳阳市、银川市、宜春市、宜昌市、扬州市、盐城市、许昌市、宿迁市、邢台市、信阳市、新乡市、襄阳市、湘潭市、咸阳市、西宁市、芜湖市、威海市、铜陵市、唐山市、泰州市、上饶市、商丘市、汕头市、三亚市、曲靖市、秦皇岛市、莆田市、宁德市、南阳市、绵阳市、洛阳市、柳州市、临沂市、连云港市、廊坊市、九江市、荆州市、揭阳市、江门市、济宁市、吉林市、黄冈市、淮安市、湖州市、呼和浩特市、衡阳市、菏泽市、邯郸市、海口市、桂林市、赣州市、阜阳市、德阳市、大庆市、滁州市、潮州市、常德市、沧州市、包头市、蚌埠市、鞍山市。

5.毕业生就业区域省份分布

2018届毕业生就业区域省份分布如图5-3,毕业生就业省份前三的是:

安徽省(69.35%)江苏省(13.75%),上海市(10.98%)。

图5-7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区省份比例分布

图5-8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区省份人数分布

6.毕业生就业区域省内分布

2018届毕业生在安徽省内就业人数占毕业生就业总数的67.15%,其中在省内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区域排名前三的城市是:

滁州(48.73%)、合肥(25.84%)、芜湖(3.91%),其中去往省会工作的毕业生人数和比例均高于去年。

2018届毕业生就业区域省内分布如图5-9和图5-10。

图5-9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区省内城市比例分布

图5-10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区省内城市人数分布

7.在滁州分布情况(市区和县市区)

2018届毕业生在滁州市就业人数为1322人,其中滁州市243人(18.38%)、南谯区399人(30.18%)、琅琊区361人(27.31%)。

2018届毕业生就业区域在滁州市分布如图5-11和图5-12。

图5-112018届毕业生本地(滁州)比例分布

图5-122018届毕业生本地(滁州)人数分布

从上图可以看出,毕业生工作单位相对集中滁州市区,周边县市相对较少。

[12]滁州市,毕业生单位所在地没有定位到具体区或县,故将滁州市单独作为一个统计单位。

(二)毕业生回原籍工作分析

1.不同地区毕业生回家乡工作比例分布

2018年安徽省外毕业生15.79%回原籍就业,安徽省毕业生36.86%回原籍就业。

图5-13不同地区毕业生回家乡工作比例分布

2.安徽籍毕业生回家乡比例分布

2018届省内学生回家乡工作比例分布如图5-14和图5-15,回家乡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

滁州市(66.83%),合肥市(59.59%),马鞍山市(36.36%),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滁州的毕业生选择留下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从毕业的流向来看一部分选择家乡一部分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省会城市和沿江城市。

图5-15安徽籍毕业生回家乡比例分布

图5-15安徽籍毕业生回家乡人数分布

六、求职分析

2018届毕业生离校后,经对3970名毕业生所做的调查显示(被调查毕业生数占毕业生人数的98.88%),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的对口率较高,完全对口或比较对口的比例达74.41%。

对口率和满意度较2017年有所提高。

1.求职渠道分析

在毕业生的求职渠道中来自人才市场招聘会的占22.13%,其中社会关系介绍占21.06%,网站招聘所占比例占18.26%,院就业指导中心或老师推荐占15.13%,校园招聘会占14.56%。

求职渠道

百分比

人才市场招聘会

22.13%

社会关系介绍(父母、亲戚、朋友、同学、校友)

21.06%

网上招聘

18.26%

院就业指导中心或老师推荐

15.13%

校园招聘会

14.56%

其他

7.73%

自己创业

1.13%

2.毕业生从事的第几份工作

大部分毕业生这是他们的第一份工作,比例超过60%。

这个结果和毕业生对当前工作的满意是一致的(满意度达86%)

3.现工作与所学专业是否相关

4.您认为在母校学习期间最大的收获是

5.薪资分析

七、满意度调查分析

据对3970名毕业生所做的调查显示(被调查毕业生数占毕业生总数的98.88%),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高。

就业指导服务类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很不满意

您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

46.28%

52.37%

1.14%

0.21%

毕业生对母校教学满意度

43.23%

53.54%

2.93%

0.30%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24.01%

61.98%

13.33%

0.68%

您对母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是否满意

42.33%

53.06%

4.18%

0.43%

毕业生对母校生活服务满意度

45.18%

52.11%

2.46%

0.25%

您对母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实践训练是否满意?

43.08%

52.23%

3.62%

1.07%

您对母校的创新创业工作——指导服务是否满意?

42.22%

53.25%

3.40%

八、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色举措

(一)全院上下齐心协力,狠抓重点,就业工作开展顺利

就业工作始终是学院年度工作重点。

学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

以院党委书记李柱梁、校长许雪峰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