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10616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如果超过1m

以上,把它折成“N”字形收压起来或分成几段(上段带有花果,中段带叶,下段带根),

将几段汇成一份标本,但要注意将全草高度记录下来。

采3~5份同样的标本,稍加修剪整

齐,每份标本采集后,必须挂上号牌。

3有些植物为雌雄异株,必须分开采集标本,而且要注意不要搞错。

一些寄生性的植物如桑寄生、槲寄生、菟丝子等,采集时应注意连寄主一起采集。

4采集一种植物时,必须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注意其主要特点,如花颜色、气味,几经压制后看不出的特征,必须就地对其形态特征加以记录。

记录本上的号码必须与标本上号牌的号码一致,以防混淆。

这样即便采集的标本有时只是植物体的一部分,但有了详细的文字记录,就成了完整的标本了。

5原则上同株植物标本编同一号码,不同株的应编另一号码,以免混乱,尤其是木本植物标本必须这样做。

6采集时要考虑植物资源,不可乱砍滥伐。

(3)记录方法:

野外采集必须具有现场记录,记录内容有专门记录本可按其格式填写。

植物地方名、用途、生态环境(山坡、林下或水沟边等)、海拔高度、花果颜色、气味、乳汁等都要当时记录,否则就影响鉴定的正确性。

采集记录的同时要按种编号,号码写在标签牌上,然后用线栓在标本上,号码同记录本号码一致,这样就可按记录本上的号码找到标本,不致错误。

另外写野外记录和号牌标签应用铅笔,而不用圆珠笔或钢笔,这样不易褪色。

(4)标本压制

1采回的标本应及时整修压制,以免花、叶变形、变色,无法保持原有形状,而失去保存价值。

2先将一块标本夹放平,按标本夹大小铺放5~6层麻纸,纸上放标本,对标本进行整修,对过多的枝、叶、花、果要适当摘去一部分,以免重叠而霉变。

标本各部分均不可露出标本纸外,每层标本纸上视标本大小而放置标本,需四周高低一致,不可一侧厚一侧薄。

每份标本从正面应看到叶背面和腹面两个面上的特征。

整理好的每份标本上再盖2~4层麻纸,以此类推,大约压制50~80份标本后,最上面盖5~6层麻纸,将另一块标本夹盖在上面,用麻绳将标本夹四周捆紧,捆时注意四周用力一致,捆得平展即可。

注意压制标本时必须按标本编号顺序放好,切不可乱放。

捆绑好的标本夹可放在通风处阴干。

3标本压制的最初4~5d内,必须每天翻压一次,用干麻纸替换湿麻纸,决不可疏忽大意,否则就会使标本霉变、落叶、落花或变色。

4~5d后可隔2~3d换一次纸,可捆松点,以免损坏标本,直至完全干燥为止。

换纸的过程要注意对植株的再次整形,换下的湿麻纸要及时晾干、晒干或烘干以备使用。

4换纸过程中,如有花、果、叶脱落,可另装入小纸袋内,记上相同采集号,附在标本上。

对于肉质植物、块根、块茎、鳞茎、肉质果等不易干燥或各部易脱落的标本,要在压制前用沸水冲烫数分钟,待水晾干后再压制,这样处理利于标本压干又可避免其脱落。

5对某些植物过大的根、果不便与标本同时压制的,可挂同一编号的号牌,晾干、晒干,单独妥善保存。

(5)标本消毒和装订:

标本压干后,通常要进行消毒,因为标本上往往有虫卵或霉菌孢子。

消毒一般用升汞(HgCl2)和酒精(95%)配成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五的升汞酒精溶液,先将溶液放在瓷盘内,将标本浸透静止5min左右,即可用竹筷(不能用铁器)夹起,放在干的吸水草纸中,压干后可以避免生霉及虫害(升汞溶液有剧毒,用时注意防毒)。

消毒后上台纸,这样不致把标本弄坏。

1台纸准备好(台纸规格30×

40cm或再大些),将消毒过的标本贴在台纸上,贴时按自然状态,即先端向上,基部向下,放置在台纸上适当位置,用涂阿拉伯胶(或桃胶)的布条将标本贴附在台纸上或用线缝上,贴和缝的位置,以固定标本为准。

如标本上有脱落的果实和种子,可以用玻璃纸袋装之,贴在台纸左或右上角。

2经过分科、分属、分种鉴定之后,可将鉴定标签贴在右下角,野外记录贴在左上角,这样成为完整的标本。

放入标本橱内密封保存,以便研究和教学时使用。

对已上台纸的储存标本,消毒亦可设立专门的密封消毒容器或单独消毒房间,但必须远离工作房屋以免中毒。

消毒时把装好的标本放在消毒容器内或房间内,用氰化钾或臭气熏杀标本上的所有昆虫和菌类孢子等。

这些消毒药器均有剧毒,必须严格防止漏气,在熏杀36~48h之后,利用远距离操作,将消毒容器或消毒房间的门窗全部打开,使毒气充分熏散之后,取出全部消毒标本,存放在植物标本橱内,密封保存。

(6)标本保管和使用

1腊叶标本按科的分类系统进行分科后,用牛皮纸夹好,在左下角写出科的系统编号,科名(学名);

科内的属、种分别用牛皮纸夹好,写好学名,按字母顺序排列。

2将牛皮纸夹好的标本依科的顺序放入标本柜内,柜门外贴上相应科的顺序。

3采取防潮、防虫措施:

可放置干燥剂、樟脑丸等,注意关好柜门。

4标本室应有专人保管,并建立严格的使用制度;

标本室应配备观察标本用的桌、椅、解剖镜、放大镜及有关工具等。

保持标本室干燥、通风和整洁。

5看完后的标本应立即入柜,切忽放置在外。

(7)浸制标本的制作

纯防腐性的浸渍法:

①将标本直接浸入5~10%甲醛溶液或70%酒精中。

使用时根据标本含水量的多少选用不同浓度的溶液,一般含水量高的选用低浓度的溶液,含水量低的可选用浓度高的溶液。

②也可将标本直接浸入FAA溶液中。

FAA为一种常用的植物材料固定液。

其配方如下:

50~70%酒精90ml,甲醛5ml,冰醋酸5ml,其中酒精的浓度视标本含水量多少而定。

绿色标本的浸制法:

①醋酸铜、醋酸液处理浸渍法:

取醋酸铜结晶,加以50%醋酸液中,用玻璃棒徐徐搅

动,使至饱和为止,配成原液。

用时加水稀释4倍,然后将标本浸入稀释液中加热煮沸,可

见标本呈黄绿色,继续煮之,标本又会由黄绿色变为绿色,当标本的颜色接近原来的颜色时,即停止加热并将标本取出用清水漂洗。

洗后将标本浸入5%的甲醛溶液中保存。

②硫酸铜液处理,甲醛液浸渍法:

取硫酸铜饱和水溶液750ml,甲醛50ml,加水250ml,配成浸渍液。

将标本在此液中浸8~14日,取出用水漂洗,然后浸入4~5%的甲醛液中保

存。

此法较简单,对一些不能加热或表面附有蜡质不易浸渍及着色的标本比较好。

白色标本的浸制:

①如慈姑,可先在3%~5%的亚硫酸溶液内处理一周左右,再放入1%~4%的亚硫酸

溶液内保存,也可直接放入1%~4%的亚硫酸溶液内保存。

②白色带绿色部分如菜花、白萝卜,可先在5%CuSO4内处理1~3d,漂洗后转入1%~4%的亚硫酸溶液内保存。

红色标本的浸制:

①福尔马林、硼酸混合溶液处理:

用1%的福尔马林和0.8%的硼酸制成混合溶液,将

桃、杏等放入,待红色转为褐色时取出,时间一般1~3d左右,处理后转入0.2%~1%亚硫

酸和0.2%硼酸混合溶液内保存。

②硫酸铜溶液处理:

瓜类、辣椒等用5%硫酸铜溶液处理,约1~2周,一般红色转为褐色后取出,漂洗后放入1%~2%亚硫酸溶液内保存。

黄色标本的浸制:

①硫酸铜处理:

黄色或黄绿色根、叶、果等,可在5%硫酸铜溶液内处理1~5d,经过

漂洗,放入2%亚硫酸溶液内保存。

②用2%亚硫酸及0.1%福尔马林混合溶液处理保存,浑浊时要及时更换保存液。

紫色标本的浸制:

①福尔马林和酒精混合液处理:

20%福尔马林和2%酒精混合液处理保存。

②用2%~3%福尔马林和3%饱和食盐溶液(饱和食盐溶液浓度为100ml水加盐16g)

混合处理2~3个月,然后放入1%~2%福尔马林溶液内保存。

藻类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

1.藻类植物基本特征及生长习性

藻类植物一般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以供本身所需。

生殖器官为单细胞构造。

植物体无根、茎、叶分化。

藻类植物多数生长于水中,也有些生长在潮湿的树干、石头、墙壁、土壤等地方,还有些生长于动植物体内。

如硅藻门植物喜欢在冷水中,春秋两季出现较多;

金藻门植物多在寒冷秋末至次年早春出现;

甲藻门植物在温暖夏季、碱性水中生活;

蓝藻门植物在温暖夏季生长旺盛,常形成“水花”;

绿藻门植物在春秋两季生长

旺盛;

裸藻门植物在温暖夏季、有机质丰富的水中生活。

因此,各门藻类植物的采集地点、时间需根据它们各自的生活习性确定。

采集之前,必须先了解各种藻类植物的生活习性,否则不易采到所需要的标本。

根据水的多少、有无和藻类植物生活方式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水生藻类:

是指生活在各种水体中的藻类植物,根据它们在水中的生活方式,可分为:

①浮游藻类:

是一群自由漂浮于水中,体积微小,肉眼不能见到的单细胞或群体藻类。

有的种类具有鞭毛,能自由运动,有的不具鞭毛,只能随水漂浮。

裸藻门、绿藻门、金藻门、甲藻门、硅藻门、蓝藻门中都有浮游藻类的存在。

②附生藻类:

多为分枝或不分枝丝状体,也有球形或不规则块状群体性的藻类,还有少数单细胞类型。

它们附着于水中各种基物上,如石块、木椿、水底高等植物及其藻类植物体上。

(2)亚气生藻类:

该类藻生长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藻体不完全沉浸在水中,有时可在短暂时间内浸在水中,如土壤表面、潮湿岩石表面、山间洞穴、树干基部、苔藓植物或蕨类植物体上也可发现多种藻类。

(3)气生藻类:

此藻类植物生长在空气中,不直接与土壤接触,在生活期中,一旦遇雨水,立刻恢复其生命活动,如在树皮、树叶、各种岩石、城堡、古建筑物上都能见到气生藻类。

(4)特殊生境中的藻类:

某些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比较特殊。

营共生生活的,如有些蓝藻和绿藻与真菌共生;

也有与苏铁、满江红等高等植物共生的。

有些蓝藻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的贝壳、螺壳等钙质壳内,称为穿钙藻。

有些藻类能分泌碳酸钙于体外,把自己的原植体包埋起来,形成迭成石和上石灰华。

2.标本采集和制作

(1)采集用具:

野外采集之前,须先准备野外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用具。

采集袋(或采集筒):

采集袋的大小能容纳野外采集时所用的全部用具。

若无采集袋,可用塑料筒代替。

浮游生物网:

浮游生物网是采集浮游藻类不可缺少的工具。

它是圆锥形,口径约20cm。

常用的浮游生物网多用13号、20号和25号尼龙筛绢制成。

采集大型的浮游藻类用13号和

20号绢网,25号绢网用来采集小型的浮游藻类。

纸袋:

用牛皮纸制成长宽各为10cm大的纸袋,也可购买牛皮信封,从中间剪断,一个可制成两个小纸袋。

标签纸:

用质量好的白纸裁成2×

15cm的纸条,供采集标本时编号用,其编号必须和标本采集记录册的编号一致。

标本瓶:

容30~60mm的玻璃瓶或塑料瓶。

野外采集记录册:

即野外采集时记录的手册,用铅笔按手册内所规定的项目填写,每号标本填写一份记录。

铅笔(HB):

作记录和编号用。

镊子:

用以挟取标本。

小铲子:

供刮取石表和土表的藻类用。

小锤子:

供敲打生长有藻类的岩石,这类标本紧贴在岩石上,用刀不易刮下,只有用锤子敲,将标本与石头一起取下。

温度计:

测定水体温度。

pH纸:

测定水的酸碱度。

(2)采集方法

浮游藻类:

①直接取水样沉淀浓缩:

小池塘、水库、积水坑等的静水中藻类数量比较多,可直接用大标本瓶采集水样。

每公升水样加15ml鲁格氏液,静置24h,使其沉淀后,将瓶内上部清液倒掉。

在沉淀好的水样中,加入8%~10%甲醛液。

如计量时,采集的水样要定

量。

最后将填写有编号、采集地点和日期的标签放入标本瓶中。

②用浮游生物网采集:

如湖泊、江河等大型水体中的标本不容易直接采取,可用浮游生物网。

使用浮游生物网前,先将网系于2m以上的竿上,检查网头,关好阀门。

捞取时将网作8字形在水中拖动约3~5min。

将网慢慢提起,待水滤出后,浮游藻类集聚网头,用标本瓶收集网中水样,立即用鲁格氏液或甲醛液固定,也可用波恩氏液固定保存。

附生藻类:

在水底石块、木椿、船底、贝壳、树枝、残叶等基物上,生有绿色绒毛状分枝或不分枝的丝状体是刚毛藻属(Cladophora)、基枝藻属(Basicladia)等;

呈棕色粘滑皮

膜状的是硅藻;

呈蓝绿色、黑蓝色或棕红色为蓝藻。

这些藻类可用刀或小铲刮取,或用镊子挟取。

刮取时最好带点基物。

生长于水底的轮藻,可用带龄的耙子或拖草器捞取。

漂浮于水面或半沉于水中的丝状藻类,生活期绿色,生殖期呈棕黄色的藻类是水绵属(Spirogyra)、

双星藻属(Zygnema)、转板藻属(Mougeotia);

水网藻属(Hydrodictyon)也是绿色,浮于水中;

绿色胶质的囊状体漂浮或附生于水中草、树枝、石块等基物上的是四孢藻属(Tetraspora);

黄丝藻属(Tribonema)生于水沟中。

上述藻类可用镊子直接捞取,将其置入标本瓶中,再倒入8%~10%甲醛液固定,随后写好标签放入标本瓶中。

气生和亚气生藻类的采集:

在花盆、墙壁、岩石表面、树皮上、叶片上和苔藓植物体上,生有绿色粉状物是原球藻属(Protococcus)、绿球藻属(Chlorococcum)、裂丝藻属(Stichococcus);

呈桔色的丝状物是桔色藻属(Trentepohlia);

呈蓝绿色、黄绿色、褐色、灰绿色的粘状物是蓝藻;

呈黑褐色茸毛状的是真枝藻属(Stigonema);

褐色茸毛状物是单歧

藻属(Tolypothrix)和伪枝藻属(Scytonema);

硅藻常常呈棕色出现在上述环境中。

这些藻类可用小铲或刀刮取,最好带一部分基物;

生长在干燥岩石上的藻类不易刮取,必须用锤子敲取;

生长在各种生境土壤表面上的藻类,用小铲铲取2~3mm的表土即可。

将此类标本

装入小纸袋内。

在纸袋上直接填写编号、采集地点和日期。

冰雪藻类:

用小铲铲取,立即放入装有1/3~1/2甲醛液(8%~10%)的标本瓶中,同

时放入填写好的标签。

(3)采集记录

野外采集记录是一项重要工作,可以反映藻类植物采集时的生活状态、外部形态和生境特点等,便于以后鉴定和研究标本时查阅,需永久保存。

每号标本作一份记录。

用铅笔按野外记录册上规定的内容记载,同时作好野外标本签的记载,内容与野外记录册的内容一致。

(4)标本制作和保存:

标本的保存可分风干、压制成腊叶标本和浸制三类。

风干标本:

气生、亚气生的藻类植物采集后,直接装入纸袋内,风干保存即可。

保存中注意防潮、防虫、标本柜内须放入樟脑丸。

腊叶标本:

绿藻门的水网藻、刚毛藻、水绵、轮藻属(Chara)、溪菜属(Prasiola)、红

藻门和褐藻门植物都可制成腊叶标本保存。

藻类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和高等维管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原理一样,但由于藻类植物的生境与高等植物的生境不同,含水量较大,胶质多,在压制方法上稍有不同,具体步骤如下:

①制作前用清水将标本洗净。

②将备好的台纸浸入盛有清洁水的脸盆内,置于水中的托水板上,台纸大小,需根据制作标本的大小而定。

③洗好的标本置于台纸上,摆正位置,使分枝充分展开,互不重叠。

④轻轻托出托水板,将摆有标本的台纸托出水面,倾斜托水板,尽力流掉其上的水,将标本连同台纸移到吸水纸上,上面复盖纱布,纱布上再复数张吸水纸,压入标本夹内。

⑤每天换吸水纸和干纱布1~2次。

⑥压干的标本自然贴于台纸上,如有自然粘贴不牢的,可用透明胶带粘贴。

有些含钙质的藻类和穿贝藻类,如不除掉藻体和基质中的钙,就不能看清藻体的构造,也不能从基质中取出藻体,故要除钙。

除去钙质最常用的方法是用5%~10%的冰醋酸浸泡,如果藻体内钙质太多,须更换冰醋酸液,直至无气泡产生为至。

浸制标本:

浮游藻类、附生于水中各种基质上的藻类、冰雪藻类,采到后必须马上用甲醛液浸制。

浸制藻类标本常用的固定液有:

1鲁格氏液(Lugol'

ssolutio)n:

是一种常用的固定藻类的固定剂,能防止鞭毛收缩,使绿藻淀粉核变为黑紫色,便于识别绿藻或计算绿藻数量。

配法:

将6g碘化钾溶于20ml蒸馏水中,待全部溶解后,再加入4g碘,待全部溶解后,再加入80ml蒸馏水即可。

由于碘容易升华,因此,24h后必须加3%甲醛溶液。

甲醛液:

最常用的固定剂。

固定蓝藻标本时,用2%甲醛溶液可保存;

固定裸藻和绿藻

用3%甲醛液;

固定鼓藻时,加甲醛液后,再加几滴醋酸。

2波恩氏溶液(Bouin'

用波恩氏溶液固定藻类的优点是细胞变化小,有利于种的鉴定和观察,特别对固定浮游藻类的效果较佳。

用波恩氏溶液固定的标本,经过1~

2d后,须换4%的甲醛液保存。

在100ml蒸馏水中加入苦味酸结晶,边加边搅动,直至苦味酸溶解达饱和时止,再经静置沉淀后,取上清的饱和液75ml,注入烧杯中,加40%甲醛25ml,冰醋酸3ml即可。

苦味酸易燃易爆,平时应在苦味酸中加入20%的水,放在阴凉处,以避免危险。

3FAA(Formalin-aceto-alchohol)固定液:

常用固定剂,效果好,可长期保存。

4团藻固定剂:

效果最好的是碘—甲醛—醋酸液,固定时,不要使其群体互相间集成块。

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待溶解后,再加其它成分。

5硅藻标本的清除处理:

硅藻细胞壁含有大量二氧化硅,因此,标本容易保存。

一般用5%~8%甲醛固定即可。

3.藻类植物标本整体封存制片

(1)水藏法:

仅适于暂时封藏,新鲜标本和液浸的均可。

方法简单易做,但水易蒸发,不能长期保存。

制片用的材料是浮游藻类时,用吸管取少量材料,滴在清洁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检查,如有要观察的材料,再滴一滴清水,盖上盖片即可。

观察的材料具鞭毛、运动迅速、不易观察时,可将载玻片静放20min左右,待部分水蒸发后再观察,也可用吸水纸自封好的盖片一端吸出一部分水,这时藻体的运动减慢即可观察,也可用鲁格氏溶液杀死后观察。

丝状藻类观察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然后用解剖针或小镊子取少许材料,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解剖针将藻体分开,盖上盖片即可。

(2)甘油封藏法:

方法简单,保存时间较长,但此种制片只能平放,不能竖放在切片盒内,盖片上的积灰不能擦,只能用气吹。

封藏剂的配制:

配制三种浓度的甘油,取10ml甘油,加90ml蒸馏水配制成10%的甘油;

取20、40ml甘油,80、60ml水分别配制成20%和40%的甘油。

将三种浓度的甘油分别装入经高压灭菌消毒的瓶中,并在每瓶中投入一颗米粒大小的麝香草粉,以防止甘油发霉。

密封剂的配制:

密封剂有多种,常用的有沥青(取50g清洁沥青,加10ml二甲苯,待其全部溶化为止,检查一下浓度是否合适,太稀再加少量沥青,太浓再加少量二甲苯)、化工漆和加拿大树胶。

后两种可直接用于密封。

封片步骤:

①标本用4%甲醛固定12h。

②在清洁载玻片上滴一滴10%的甘油。

③在解剖镜下选出要制片的材料,放入载玻片上的甘油中,用解剖针轻轻拨动,使材料充分散开,注意不要出现气泡。

④将载玻片放入干燥器或大型容器中,防止灰尘落入,待甘油中的水分逐渐蒸发,浓缩至原来的一半时,加入20%的甘油,再静置待水蒸发,加入40%的甘油,

2~3d后,甘油近于无水状态时,即可进行密封。

⑤取清洁的纱布,在70%酒精中浸一下,

擦掉盖片周围多余的甘油。

⑥用清洁的毛笔,蘸上少量沥青,在盖片四周作8个小沥青点,干后,再用毛笔蘸较多沥青,沿盖片四周边缘涂一薄层,待其干后,从玻片后面对太阳光作一次检查,盖片四周是否有细的、白色透明线条,如有需补封。

⑦贴标签:

标签大小为2×

2cm,其上应注明采集编号、地点和日期。

(3)甘油胶封藏:

这种制片法是藻类植物研究中最适用的一种,它克服了上两种封藏

法的弱点,该法制片可保存10~20年。

甘油胶配制:

白明胶1g,纯甘油7mg,蒸馏水6mg先将白明胶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至35℃使胶融化,不要把烧杯直接放在火上加

热,如无水浴锅时,把装有白明胶的烧杯,置于盛有水的普通锅中加热。

当白明胶全部溶化后,再加入甘油,继续加热15min,同时用玻璃棒搅拌,在每100ml中放入1g麝香草酚,防止发霉,再用清洁的细纱布过滤,分装入瓶中待用。

①新鲜标本用4%甲醛固定12h,也可根据不同标本选用不同的固定剂固定。

②在解剖镜下选出制片用的标本,置于清洁载玻片上。

③将甘油胶瓶置于盛有清水的烧杯中,连同烧杯一起放在火上加热至甘油胶溶化,用吸管吸一滴甘油胶滴在载玻片的标本处,盖上盖片。

④待甘油胶凝结后,用刀将盖片四周多余的胶刮掉,再用蘸有70%酒精的清洁

纱布擦去残余的甘油胶。

⑤用蘸有沥青或加拿大树胶的毛笔沿盖片四周涂抹密封。

⑥从玻璃片后面对着阳光检查,看是否有白色透明线条,如有则须再补封一次。

上述甘油和甘油胶封片是不染色的封片,此两种封片法也可在染色后进行封片。

染色应用水溶性染色剂,如苏木色素、番红等。

将固定后的标本用水充分冲洗,去掉标本中的固定剂,进入染色程序。

以苏木色素为例:

①移入4%铁矾溶液中约2h。

②用水反复冲洗。

用1%海氏苏木精染色2~12h。

④用水冲洗,去掉染液。

⑤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