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09756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Word下载.docx

《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Word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Word下载.docx

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

“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

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

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⑤有待完善的课。

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

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

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

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

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象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他的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

同时他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本文作者叶澜: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基于问题解决优化教研常规/朱跃跃

编者按

“听听很激动、想想也感动,回去就不动。

”这是目前一些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真实状态。

究其原因,关键是教研活动针对性不强、教研形式单一、教研方法停留在经验性层面等等。

对此,各科研部门、学校或立足课堂的优化教学常规研究,或立足教研活动的精细化管理,或立足教师研修方式的策略分析,努力探索着适合教师发展的有效教学研究的途径、方法,提高教研活动的效度和效益。

项目组从三方面确定研究内容:

一是优化教学过程常规管理的研究:

包括优化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环节;

二是优化教研常规管理的研究,包括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教研活动的组织、管理、策划;

教研效果的评价等;

三是教学教研常规中问题解决的方法、策略的研究。

每次活动都要求有明确的主题;

有教研组活动过程展示;

有活动结果的总结和反思。

经过三年的学习、交流、研究,在以下五个问题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分析,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优化了教研常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研究解决教研主题与过程的关系问题

高中阶段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大,校本教研内容主题的确定非常关键,必须紧密围绕新课程改革,围绕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着眼于教学过程管理,通过研究能够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否则很难实施。

在活动中我们总结了确定主题的要求:

①事先需确定主题,即由组织者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共同关注的问题事先确定一个研讨的主题,它必须是来之于教学的真实情境,有研究解决可能的;

②有预设主题,但在活动中根据新问题又能生成新主题;

③尽量能够使主题系列化,要围绕一个关键问题,同时主题不能是孤立的,要与备课、观课、评课等教研过程形成一个整体,它们之间有密切的逻辑联系。

有明确的、基于教师共性问题的主题是开端,而主题在教研过程中如何得以体现和落实则是关键。

2009年3月乐清市高中历史教研员王炳炜老师在全市高中校本教研研讨会暨高中校本教研项目组第十次活动中作了《在“滚动”中深化主题的教研活动》的案例介绍,教研主题与过程的关系如何处理成为市高中校本教研项目组关注的一个问题。

【案例】在“滚动”中深化主题的教研过程

乐清市首届高中历史骨干教师研修班(以下简称研修班)于2008年9-10月,利用几次研修活动的机会,进行了“滚动式主题教研活动”的初步尝试。

2008年9月,利用乐清市普高新课程培训之机,研修班开展了第一次主题教研活动,教研员鉴于普高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之现状,尤其是一些优质课、展示课、观摩课“中看不中用”的问题,确定本次研训活动的主题为“立足《意见》,打造优质高效的常态课堂”(《意见》指《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评课时大多数教师虽然能够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评价机制等方面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都是浅尝则止,深度不够,同时没有体现历史学科的学科特征,缺少对《浙江省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历史会考、高考命题趋势的深入解读,可能是主题过大的原因吧。

而乐清市第二中学赵老师对两节课中材料教学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点评,给大家的启发较大,引起了比较广泛的共鸣。

经认真讨论,研修班全体成员达成共识:

材料教学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的学科特征,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主导趋势,应确定为今后历史学科教研活动的首选主题。

这样就确定下一次活动的主题:

从材料教学看历史课堂有效性。

2008年10月,利用乐清市教研室送教进校活动的契机,研修班开展了第二次主题教研活动,主题为“从材料教学看历史课堂有效性”。

教研员于第一时间部署集体备课工作。

决定由研修班学员吴老师和沈老师承担开课的备课任务(同课异构),其他学员则承担评课的备课任务。

鉴于上次主题教研活动时大部分学员准备不足,特提供王炳炜老师的课件《史料的运用和处理》及赵翩翩老师的课件《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回答》作为参考资料,并专门制作了“主题教研活动课堂观察记录表”。

与第一次主题教研活动相比,这次评课由于汲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前期准备工作比较充分,评课教师都能紧扣教研主题进行点评,意见更为集中,也更具针对性。

在教研员的引导下,主要就四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①材料教学应该如何选材,在保证材料原典性的前提下怎样把握好信息的丰富性与干扰度?

②在力求材料形式多样性的前提下,如何突出文字材料的主体作用,同时又尽量避免其教学中的枯燥性?

③如何把握好材料的量,能否实现一则材料的多维解读或多则材料的综合解读,怎样控制学生思考和阅读的时间?

④材料题应该如何设问,在保证材料与问题匹配性的前提下,怎样设置因果型、递进式的问题?

根据第二次主题教研活动讨论意见,拟利用2008年11月乐清市普高校际交流活动的契机,开展以“材料解析题如何设问”为主题的第三次教研活动,在此基础上视情况进一步细化主题或以第二次主题教研活动中讨论产生的其他问题为主题,开展后续的一系列主题教研活动。

(根据乐清市历史教研员提供案例改编)

反思分析:

该案例说明要处理好教研活动的主题和过程的关系,确定一个好的主题至为重要。

主题的确定应尽可能体现学科特征、教师的关注点和体现有效教学的理念。

鉴于目前大多数教师还欠缺相应的教研意识和习惯,教研活动的主持者在尊重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应尽量发挥自身的专业引领作用,准确反思和调整主题,及时抓住研讨中生成的有价值的新主题。

尤其是在教研活动游离甚至偏离主题时,应该及时拨正航向。

无论是开课者还是听课者必须把开课的主题作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准备,主持者应该尽可能为全体成员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同时,根据教研主题制作一份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观察记录表是必不可少的。

围绕主题来听课,其他方面可适当忽略。

如果课堂中出现了典型而又影响重大的教学关键事件,那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可以考虑确定为今后教研活动的主题;

评课过程中讨论最为激烈、全体成员感受最深的问题应成为后续教研活动的首选主题,其他问题则可以作为备选主题。

教研主题为教研过程明确了聚焦点,教研过程后续主题与现有主题可以是平行的,倘能对现有主题进行细化和深化则更好。

二、研究解决教研效果与教研方法的关系问题

目前教育界非常重视关注有效教学,教学是否有效,是低效还是高效的?

评判标准是什么?

教师如何才能发现、了解自己教学的真实状况?

这就关涉到教学与教研的关系;

关涉到教研效果与研究方法的关系。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调查研究、案例研究(课例研究)、叙事研究等都是比较适合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方法,而做好这些研究的关键是掌握比较科学的课堂观察方法。

很多教研活动对教学是否有效的分析都是凭经验,凭感觉做出的笼统解释,而没有具体去观察、分析这样的结果到底是哪种因素造成的,所以就无法深刻地揭示课堂的事实和规律。

我们高中校本教研项目组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和思考、讨论,共举行了五次以课堂观察方法的运用为主题的项目组活动,形成了较为共性的认识:

课堂观察方法是分析、研究课堂情况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教研活动的科研含量和效果,尽管它还有这样那样的限制和不合理,但它是从有形到无形的渐变过程,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能够产生问题与研究的意识。

下面这个案例就是项目组成员徐丹青老师的一次真实的体验和尝试。

【案例】你眼中的课堂理答

(一)缘起

记得一次听课,课堂上教师多次提问都没有得到学生积极应答,课堂陷入了僵局,该教师无奈地叹息:

“你们怎样都不讲啊,我要恼了!

新课程提倡一种对话的教学——高度互动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

对话教学过程的可分成三个阶段:

提出问题,获取答案,有效理答。

所谓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应答和反馈,是紧随学生的反应。

教师的理答反应,直接关系到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影响到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是否成功,理答可以使提问变得有效,并影响教师的长期教学效果。

一次我负责为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时,进行了同课异观的活动。

(二)活动策划

1.第一次观课与评课

先我以《温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作为依据,观看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提供的初中化学示范课《质量守恒定律》全程录相,用一种常规的、整体的观察评判这节课的得与失。

评课时老师们都认为,本课以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学生汇报、获得结论的线索展开,课堂氛围热烈,教师语言清晰,板书条理清楚,教态稳重成熟,媒体的运用恰当,知识点基本能落实,习题训练效果良好等。

同时大家又深感疑惑:

这样的课学生探究了,参与了,投入了,该做都做了,为什么没有打动我?

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问题出在哪里?

于是我提醒说,这种科学探究课是以问题提出和解决展开的,我们可以拿课中的提问为切入,不妨集中观察分析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回应——理答。

2.讲座与交流

听《你眼中的课堂理答》讲座,并给学员发放关于理答的问卷调查后,制订如下理答观察量表:

教学环节

教师提问

理答要点

理答方式

学生反应

参与度

深度

效度

课的引入

课的展开

理答风格

备注

理答方式用数字记录,累加数值越大理答效果越好,但是各种方式也要合理组合

(1无应答)(2评判)(3转问)(4点拨)(5追问)(6再组织)

3.第二次观课与评课:

仍选择上述《质量守恒定律》录相,让教师以理答为视点,对照理答观察量表,观课记录。

附表2:

一位教师的理答观察记录与分析

无应答

评判

转问

点拨

再组织

次数

15

5

1

结论:

21次理答,15次无效理答,5次低效理答,1次有效理答。

风格:

每一个提问学生差不多都流利回答,并让学生重复正确结论,多次回答同一问题直到自己满意,中间无应答,且时有背对学生理答。

而对学生质疑“镁带燃烧质量减轻从何而来”视而不见。

(1无应答)(2评判)

(3转问)(4点拨)

(5追问)(6再组织)

一般

教学

程序

观课结束以后,经过激烈交流、讨论和分析,老师们对该节课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们一致认为终于找到了该课中最大的不足:

探究活动是一种表面化的、程序化的、预设好的虚假的探究,学生参与面虽广,但是却没有深度。

学生只是一个木偶,教师手上有根绳子,教师牵一下学生动一下,没有真正关注课堂上学生作为学习个体的存在,也就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后续活动(循环跟进)

①名课研习:

名师课和优质课观摩,侧重观摩分析理答的技术、艺术与风格。

②案例展示:

由志愿者与研究者一起选择内容、设计方案、观察分析、循环。

(根据温州中学徐丹青提供的案例改编)

相同的课,不同的观察研究方法,得出的结果尽然有这么大的差异,这充分说明了教研方法对教研结果的关系的重大。

本案例采用录像课同课异观的方式,提供一种教学情境,运用不同的观察研究方法,通过不同层面深入分析对比,让“潜藏”的问题暴露出来,让教师亲身体验、感受研究方法的重要,同时采取边学习边研讨边发现的方式帮助教师擦亮眼睛发现问题,并能联想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产生了举一反三的效果,使教师能够用研究的眼光去看待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只要教师有了研究的意识,新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产生持续跟进的动力,获得成功的体验,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教研效应。

三、研究解决教学目标与教学行为的关系问题

教学目标是全部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与学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奋力达到的目的,也是检查评定教学效果的参照物,它关系着教学活动的全局。

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较好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正确的教学策略、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内容与要求,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

那么教学目标应该如何制定?

它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为此我们项目组研制了评判教学目标与教学行为关系的课堂观察评价表,将教学目标具体分解到以下四个方面:

主要学习活动;

主要学习活动的目的指向;

教师的引导方式(或教学行为);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参与情况和参与效果),进行观察评价,使教师能够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行为真正联系起来,做有目标意识的教师。

【案例】教学目标与教学行为关系研究案例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如何将教学目标和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对应起来?

按照以往的做法,很多时候教学目标只是一个摆设,只是教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剑走偏锋,忽略了目标的存在,随意性较强。

那么,怎样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各教学环节中?

怎样评价教学目标的适切性,真实反映教学目标与教学行为的关系?

温州二中高二数学备课组围绕“教学目标如何落实到教学行为上”开展了一次主题教研活动。

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朱跃跃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尝试设计了教学目标与教学行为关系课堂观察表,共有四张,一张为课堂观察总表、三张分表为教师引导方法观察表、学生参与状况观察表、目标学生参与状况观察表,并且在2009年3月的市高中校本教研研讨会既高中校本教研项目组第十次活动中以《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探究课》为例做了展示,得到了好评。

具体量表如下(摘录部分):

表1:

课堂观察总表

课题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探究 

观察记录者 

 

学生学

习活动

目标指向

目标达成的引导方法是否优化

学生参与学习效果

教学建议

与听课感言

动手画图

观察思考

类比联想

巩固几何性质,产生认知冲突

得到双曲线图象的趋势特征.

得到具有类似趋势特征的图像都有渐近线

动手探究

动画验证

归纳推理

学生能够主动发现特殊双曲线有渐近线,并指出直线所在位置

利用几何画板验证渐近线的存在性和正确性

归纳猜想一般情形下双曲线的渐近线的位置及方程

表2:

教师引导方法课堂观察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引导方法

动态生成与典型细节

教学时间

注:

1.教师引导方法可参考如下选项(A.创设问题情境 

B.质疑启发 

C.比较辨析 

D.类比联想 

E.归纳拓展 

F.有限与无限 

G.其他)

表三:

学生参与状况课堂观察表

课题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探究 

参与形式

参与度

注1.学生参与形式可参考如下选项(A.一问一答 

B.同桌讨论 

C.小组讨论)

2.学生参与度分参与广度与深度,学生参与广度可参考如下选项(A.大部分学生参与 

B.小部分学生参与 

C.个别学生参与 

D.学生无法参与)

3.学生参与深度可参考如下选项(A.正确度 

B.流畅度 

C.深刻度)评价时可用数字记录:

1好2一般3差 

这样的课堂观察量表从教师的引导是否优化,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高涨,目标学生的思维量多少等诸多环节来观察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既检测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又明晰了教学目标与教学行为的关系,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同时因为把教学目标分解到各个教学环节中,观察量表上的每一个观察点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学子目标,要求施教老师必须切实落实,分段达成,对于教学目标的落实非常有好处。

(根据温州二中潘晓雷提供的案例改编)

要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教学行为的关系,关键要树立系统教学思维意识,即教师能用系统教学思维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上课,并能用系统教学思维观察研究课堂教学,要具有以学论教的理念,以科学的,适宜的教学目标为统领关注整个教学过程,它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间接的概括的认识,是教师对教学过程整体的思维,包括重在设计的“硬”思维和重在过程的“软”思维。

《教学目标与教学行为观察表》为教师如何将教学设计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搭建了桥梁,将教学目标细化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并通过结果分析检测教学效果,符合系统教学思维理念。

四、研究解决备课的学科性问题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对教材的自我构思、改造的过程,也是教师依照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科内容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设计方案的过程,也是教师依照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科内容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设计方案的过程。

备课是否认真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据温州七中目前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个人备课,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1)“找课件”式备课。

随着网络资源的丰富和发展,许多教师备课不是从研究教材开始,也不是从研究学情开始,而是从网络上搜索课件开始,甚至简单地将备课就变成了找课件;

(2)“应检查”式备课。

很多老师简单的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写教案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检查,因此“备一套,上一套”,平时无教案,临检抄教案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3)“重教式”式备课。

备课时教师考虑最多的是教师如何教,即如何将教材内容讲清楚、讲明白,至于学生的学就听之任之了。

在纷繁的备课形式背后,温州市第七中学的学科特色备课有效性研究引起了项目组的关注,召开了现场研讨会。

【案例】备课备什么,教案查什么,教师自己说了算

“过去,温州七中对备课在形式上要求非常细,要有教学目标、学情分析、课时安排、媒体运用、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而到了期末教学考评时,检查人员一般都是翻一翻教案,看一看备课格式,数一数教案数量,这样的教学检查,实际是形式和走过场,长期推行将使备课蜕化成为教师繁重而无效的‘工作负担’。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逐步深入,教师们开始思考,如何从学科的基本特点来改变备课行为,进而把备课有效性转化为教学的有效性。

活动启动后,教师们热心参与。

大家在研讨、制定方案和初步的实践中切实地认识到,新的备课及检查评估方案,减去了教师应付旧量化考评的无效劳动,留下更多时间去研究文本和学生,反思与改进教学。

这是《浙江教育信息报》对我校备课改革起因的总结,事实也确实如此。

例如,艺术组根据艺术教育的特点,把教学目标设定为“情感审美、知识技能、过程表现”三个方面,而教学过程则在“新课导入、探究新知”之后,增加了“实践练习及指导、实践评价”两个新环节。

这显然考虑了艺术课程的特点,体现了在音乐、美术的课改中,注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政治学科的备课“模板”,比较详细地提出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

其中的过程设计,要求备出:

知识回顾、新课导入、提纲导学、新知学习、知识整合、课后整理等六个环节。

在教材分析中强调热点问题的分析,在教学环节中特别重视问题情境的设计,这些要求都符合政治学科的特点。

这样,经过一个学期的初步学习和研讨,学校上下形成共识:

既然教师是备课变革的发起者和课堂教改的实践者,那就让教师自己改变自己的备课模式和检查方式。

以此引导教师改变备课行为,回归备课本源,从学科的基本特点来重新思考“该备什么”、“怎么备才有效”等根本问题,减去教师应付复杂的形式检查的无效劳动,留下来更多时间去研读文本、研究学生、反思和改进教学。

由此切入,推动教师把备课的有效性,转化为教学的有效性、体现为学生发展的有效性,进而树立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主体地位,减轻教师应付常规检查的负担,解放教师的自主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