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1 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09084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1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1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1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1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1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1 1Word文件下载.docx

《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1 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1 1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1 1Word文件下载.docx

指产品器官中积累的光合产物(营养物质)的来源,凡绿色器官都是光合产物的“源”,同时也是能量的“源”。

21、“流”:

指通过输导组织,由“源”流向“库”的可溶性物质的液流,主要指有机物质,同时带有能量。

22、“库”:

指贮存光合产物,同时也指贮存了能量的器官。

影响“库”的积累的有两方面的因素:

a光合产物的消耗,b光合产物的运转和分配“源”的形式:

外因:

a光合面积的大小,b光合能力(强度),c光合时间内因:

a.作物的遗传特性,b.叶片的状况,c.物质转运的源库关系

23、发芽率:

24、发芽势:

种子在发芽试验初期,规定的较短时间内发芽的种子数占其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25、温度三基点:

温度三基点是作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高温度的总称。

在最适温度下,作物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

在最高和最低温度下,作物停止生发育,但仍能维持生命。

如果继续升高或降低,就会对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直至死亡。

25、温周期现象:

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变化呈同步的现象。

26、光周期现象:

指植物发育的某一阶段的形成受光周期的影响。

27、光合生产率:

用每平方米叶面积在较长时间内(一昼夜或一周)增加干重的克数。

28、春化作用现象:

指有低温诱导的影响而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

29、有性繁殖:

由雌雄配子交配后所形成的种子通过一定的培育过程产生出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

30、光合强度:

常用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同化CO2的数量

31、无性繁殖:

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基、叶等)培育成独立的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

分割繁殖:

1、鳞茎(球茎)繁殖;

2、块茎与块根繁殖;

3、根茎繁殖;

4、离蘖繁殖;

5、株芽繁殖、

压条繁殖:

1、普通压条法;

2、堆土压条法;

3、空中压条法扦插繁殖嫁接繁殖;

牙接、枝接、根接离体组织培养繁殖

32、临界日长:

指凡能引起长日照植物开花的最小日照长度和短日照植物的最大日照长度。

红光能加速长日照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延长短日照作物的生长发育,蓝紫光能加速短日照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延长长日照作物的生长发育。

33、光质与特用经济植物的生长发育关系。

红光:

加速长日照植物的生长发育,延长短日照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碳水化合物即色素的合成。

红光和红外线:

能促进种子萌发和茎的伸长;

蓝光:

对蛋白质、维生素C的合成有利;

蓝紫光和青光:

对生长及幼芽的形成有很大作用,能抑制作物的伸长而使其形成矮粗的形态。

总之,通常长波光照使作物节间较长,茎较细,短波长光照下作物节间短而粗,有利于培育壮苗。

34、生物产量:

35、经济产量:

即常说的产量,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原级获的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器官的重量。

36、经济系数/收获指数:

V=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100%

37、叶面指数:

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总的叶面积。

38、光合强度:

常用单位叶面面在单位时间内同化CO2的数量。

39、光合生产率:

40、发芽势:

种子在发芽试验初期,规定的较短时间内发芽的种子数占其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41、种子休眠:

把有生命力的种子(或繁殖体)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不能正常萌发出苗或推迟萌发出苗的现象叫做休眠。

42、特种经济作物的品质含义:

一是指产品的形状、大小、色泽、气味、质地、整齐度、纤维长度、纤维强度等物理指标;

二是指产品内含物(有效成分的组成和有毒物质含量)。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类型;

如鞣质、油脂、树脂及树胶等植物蛋自质的代谢类型:

如生物碱的植物。

43、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指将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种到其它带根系的植物体上,使其愈合生长成为新个体的繁殖方法。

44、种子后熟:

休眠的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内部生理变化,达到能萌发出苗的过程。

45、耐阴植物:

植物在全光照或稍荫蔽环境中均能正常生长,一般在阳光充足条件下生长健壮、产量高。

46、种子休眠:

种子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不能正常萌发出苗或者推迟出苗的现象。

47、种子净度:

种子净度指供试样品中本植物好种子占的重量百分比。

48、种子用价:

种子用价与种子发芽率相关,发芽率高,用价高,单位面积播种量少;

反之用价低播种量多。

二填空

1、我国药用植物的主要分区有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华南及华中、西南;

2、特用经济作物生物学特性各异,容易搭配 

 

间、混、套种,合理利用土地。

3、有的药材为一些地区的地道药材,如川牛膝, 

川白芷、 

新疆紫草、 

吉林人参。

4、天麻为 

兰科, 

天麻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地下块茎 

入药。

天麻植株无根 

,无绿色 

叶片 

5、旱生植物有 

多浆液 

植物和 

少浆液 

植物两大类。

6、国际医药市场需求量大的药用植物主要有长春花、金鸡纳树、干草、薯蓣、萝芙木、番木瓜、人参、曼陀萝等。

7、淀粉主要用于食品、粘合剂、造纸、纤维、等领域。

8、特用经济作物的生长发育 

与温度关系非常密切,并且温度是决定其 

分布 

的主要条件之一。

9、温度的变化可引起、、、等生态因子的改变。

(温度、降雨、风、土壤水分)

10、杜仲除供药用外,其各组织器官含 

胶,是最佳的 

材料。

(树皮、绝缘)

11、特用经济作物通过春化作用的方式有 

和 

的低温春化。

(萌动种子、成熟营养体生长点)

12、临界日长是区别 

与 

的日照长度标准,即每天24小时内光照时间为 

小时。

(长日照、短日照、12~14)

13、起源于低纬度地区的作物多为 

型作物,起源于高纬度地区的作物多为 

型作物。

(短日、长日)

14、在光周期效应中, 

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可以抑制长日照作物的发育,因此生产中必须把光周期与 

结合起来。

(温度、高温、温度)

15、 

光能加速长日照作物生长发育,延长短日照作物生长发育。

(红)

16、 

光能加速短日照作物生长发育,延长长日照作物生长发育。

(蓝紫)

17、特用经济作物的蒸腾系数随 

的变化而不同。

(品种、环境条件)

18、作物一生中不同时期对水分要求的变化是由 

到 

再到 

(低、高、低)

19、作物根系靠 

伸入土壤中,当土壤 

大于根的 

时,根就不能伸展。

(膨压、阻力、膨压)

20、特用经济作物种子质量主要包括、、、、等5个方面的内容。

(种子净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种子用价、种子千粒重、种子含水量)

21、种子的清选方法有、、、等几种。

(粒选、筛选、风选、液选)

22、特用经济作物播种前种子处理方法有、、。

(晒种、种子消毒、浸种催芽)

23、特用经济作物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等10个方面。

(间苗、定苗、补苗、中耕除草与培土、施肥、排灌、整株、遮阴、搭架、覆盖、防寒冻、防病虫害)

24、追肥可施于 

中,也可直接 

于植株上。

(土壤、喷施)

25、灌溉方法通常有 

、 

等5种。

(沟灌、畦灌、穴灌、喷灌、滴灌)

26、特用经济作物的采收期直接关系到其有用部分的 

含量和利用价值。

(产量、品质、化学成分) 

27、从香料植物中提取芳香油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水蒸汽蒸馏法、溶剂萃取法、直接压榨法)

28、一般把天然生长的人参称为()参,半人工培育的称为()参,人工培育的称为()参。

(山、充山、园)

29、人参每年从出苗到枯萎可划分为 

六个生育阶段,约120~180天。

(出苗期、展叶期、开花期、结果期、果后参根生长期、枯萎休眠期)

30、人参的根由、、、、组成.(芽苞、根茎、主根、支根、须根、不定根)

31、人工栽培的人参多采用 

年生收获制。

(5~6)

32、黄连为 

科, 

属的多种植物。

(毛茛、黄连)

33、黄连生长是喜 

的气候条件,忌 

(冷凉、湿润、高温、干旱、强光照)

34、天麻植株无 

, 

无绿色。

(根、叶片)

35、番红花为 

属的植物,是以花的 

(鸢尾、番红花、干燥柱头)

36、金银花中文学名为 

,是 

属的植物。

(忍冬、忍冬、忍冬)以 

及 

(花蕾、藤)

37、杜仲再生力强,在定植 

至 

年时采收树皮,一般在每年的 

月采收。

(10、15、4、6)

38、杜仲的采收方法有 

.(砍树剥皮法、环状剥皮再生法、轮换剥皮再生法)

39、红花因含 

,是优良的天然色素,新疆播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70%以上,红花中含有黄色和红色两种色素(黄酮红色素、红花黄色素)

40、红花为 

属植物。

(菊、红花)

41、魔芋为 

(南天星、魔芋)主要利用地下 

,即可 

用,又可 

用。

(块茎、食、药)

42、菊花属 

年生草本植物,以 

繁殖和 

繁殖为主。

(多、分株、扦插)

43、菊花为 

(菊、菊)菊花属 

(多、分株、扦插)菊花的花为 

花序,花序上着生有 

花和 

花两种。

(头状、管状、舌状)

三、简答题

(一)、特用经济作物的特点

1、什么叫特用植物?

2、特种经济植物其主要特点:

(1)复杂多样性:

种类、栽培品种的特性(旱生、湿生、阴生、阳生、不同海拨高度的要求、蔓生、产品的不同部位)、繁殖方法的多样性(有性、无性);

而分为不同区域。

(2)是一门年轻的边缘交叉学科涉及的基础学科有:

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栽培学等(能说出2~3个即可);

历史长,但人工栽培品少,技术落后,不深入。

(3)对产品品质性状要求严格

三个基本特征:

具有特殊的经济用途,不能直接利用或经简单加工利用,加工利用的增值幅度远远高于传统农产品。

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①各类植物的特殊用途;

②提高土地所用率、增加产值;

③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质。

(二)特用经济作物在种植中应注意的问题

(1)开拓新的栽培品种(品种选育、生物和农业新技术的应用、、、、、、)

(2)解决紧俏、市场需求量大的品种栽培问题

(3)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资源

(4)加强无公害、规范化栽培的研究(GAP)

(5)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三)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特点:

(1)生态因子相互联系的综合作用;

(2)综合作用中的主导因子;

(3)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4)生态因子的同等重要性和互补、互促作用;

(5)生态因子的间接作用;

(6)生态因子的数量特点。

(四)从温度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特用植物的播期和科学管理。

(P12)

可从下面几点给予论述。

(1)特用植物一生的生长发育对温度都有不同的要求。

只有在最适温度范围内,作物才能生长良好。

(2)不同的生长阶段(种子萌发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时期、生殖生长期、产品形成时期)有不同的温度要求。

合理安排特用植物的播期和科学管理,使其生长在最适温度范围。

(3)特别是在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更为关键,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限和开花受精期对温度条件最为敏感。

受低温和高温的影响,生长发育明显受到抑制,导致减产。

合理安排特用植物的播期和科学管理,使其发育阶段避开低温和高温。

(五)运用光周期理论,在引种特用经济作物时应注意的事项。

(P16)

光周期是指一天中,日出至日落的理论日照时数。

而光周期现象是指植物发育的某一阶段的形成受光周期的影晌,如花芽的分化与开花、营养器官的形成等。

所以要引种一种特用植物时,必需注意:

(1)首先要了解引种品种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特性,以及引种在日照长度的季节性变化,此外还要结合考虑当地的温度条件。

(2)如当地和当时不能满足作物对光的要求,可采用人工增加光照或遮光的方法,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经济目的。

(3)一般说来,由低纬度或低海拔地区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引种时,往往出现生育期延长、发育推迟现象;

相反,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向低纬度或低海拔地区引种时,常常出现生育期缩短、发育提早现象。

(六)什么是特用经济作物的品质

含义:

(七)高产对“源”有什么要求:

一是要开“源”,使“源”丰,即光合产物来源丰富,源源不断;

二是这个丰富的源泉持续的时间长,即源远流长;

三是“源”与“库”要相适应。

(八) 

高产对“库”有什么要求:

一是“库”要多,“库”容量要大;

二是减少无效“库”,节省用于建无效“库”的开支;

三是“库”建成要与“源”、“流”相适应。

(九)如何运用“源、流、库”理论,指导特用经济作物生产?

可从以下几点阐述:

(1)“源、库、流”理论:

要想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首先必须有较多的光合产物,好比是“源”头;

其次是要考虑作物体内物质的消耗、运转和分配,要减少消耗,尽量多地将光合产物运转到经济部位也即“产品库”中去,产量才能提高。

(2)在生产上要尽可能的使三者协调。

生产上为了使“源”更加丰富,通常通过调节作物的群体结构和叶面积大小,使这一动态合理,协调群体与个体、地上部与根系、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前期与后期等关系,来达到源、库、流的协调。

在生产上应注意下列几点:

1)前期叶面积扩大应较快,能较多地吸收利用光能,为后期发展产品器官打下良好基础。

如近年推广地黄薄膜育苗移栽,使产量大幅度增加。

2)最大叶面积应与最适季节相配合,以充分利用良好的生育条件,提高产量,在考虑特用经济作物播种期、栽植期时应加注意.

3)“产品库”积累期,叶面积大小与分布应合理,尤其在生育后期,应维持较好的光合性能,大多数作物的经济产量主要来自贮积阶段的光合作用,而贮备物质在最终经济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小.为了高产,必须有足够的光合面积和维持较强的光合能力.有些田块前期生长良好,收后产量不高,主要在于群体结构不合理,后期的光合能力不强,例如由于叶片分布不当,降低透光率,影响株间光照,前期叶面积偏大,发生郁闭,引起中、下部叶片早枯,根系早死,由于肥水不当,造成植株早衰或贪青晚熟,严重影响产品库的积累。

因此,生产上必须对后期的群体结构予以特别注意。

4)在栽培上,还可通过品种选育.促控技术等可以明显调节光合产物分配的方向和数量,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源”库”协调关系.此外,栽培措施中采用的摘心、整枝,打权、去叶等传统方法,也都是在调整或控制作物“源”库”的平衡关系.

(十)提高特用经济作物产品品质的途径

(1)重视特用经济作物品种的选育工作

(2)完善栽培技术措施①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②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

(3)改进与完善加工工艺和技术

(十一)种子休眠的原因

1、种子的休眠

(1)种皮的障碍(2种胚形态发育不健全(胚形态后熟)(3)种胚生理发育未完成(种胚生理后熟)(4)种皮或果皮、胚乳、子叶或胚中含有发芽抑制物质

(十二)打破种子休眠技术

(1)浸种处理:

(2)机械损伤种皮;

(3)药剂处理;

(4)激素处理;

(5)冰冻处理;

(6)层积处理

(十三)烫种的方法及适用范围

把待要消毒的干种子装入铁筛中(厚3~5cm),放入沸水中浸烫几十秒钟,迅速取出冷却,稍晾干就可播种。

烫种只适应于有较硬外壳的种子。

而小粒种子、没有硬外壳的种子多不采用此法。

(十四)论述天麻与蜜环菌的关系。

(P119)

(1)蜜环菌是一种寄生真菌,以菌丝或菌索腐生于枯木或寄生于树根、草根上,从中获取营养。

也可以从天麻中获得。

(2)天麻和蜜环菌的关系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其蜜环菌的菌索贴伏于天麻麻体后,菌索分枝顶端生长点逐步侵入天麻块茎皮层,然后以分散菌丝形式,通过细胞间隙扩展或者从细胞壁的纹孔进入细胞内。

这时天麻块茎细细胞内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并逐步将菌丝分解、消化,从中获取营养;

随着天麻新生块根的生长发育,母麻逐渐衰老,尤其上要入秋以后,其消解吸收的能力逐渐衰退,蜜环菌大量繁殖,分解破坏其组织结构,从中吸引营养,使天麻逐渐成为空壳、腐烂。

(3)蜜环菌侵入天麻块茎是在一定的时期或条件下进行的。

一般天麻的休眠期或萌发阶段是蜜环菌最容易侵入的时期,在天麻旺盛生长期,新生块茎上不容易被侵入的。

(4)蜜环菌只有在幼嫩时,才能侵入天麻块茎,衰老而呈黑褐色的菌索是不能侵入的。

(十五)薏苡的黑穗病防治

(1)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

(2)忌连作,也不要与禾本科作物边轮作;

(3)发现病株立即拨除烧毁,病穴用5%石灰乳消毒:

(4)建立无病留种地,种子单收单藏。

(十六)如何对杜仲进行环状剥皮?

:

环状剥皮技术:

此技术为近年来才采用的一项技术。

适用于生长年限长而形成层分生活跃、再生能力强的,以皮类为产品器官的树木类特用经济作物。

在杜仲、黄柏等药用植物中应用较多。

环状剥皮后,新皮再生快,4~5年后又可继续剥皮1次,既保护资源,又增加产量,效果很好。

但该技术性强,如掌握不好,植株容易死亡或感染病害。

杜仲

(1)对象:

选取定植10~15年的,长势旺盛、枝叶繁茂、叶色深绿、皮孔多、皮厚3~5mm、无病虫害的植株

(2)季节:

一般在每年的6~7月。

(3)时间:

剥皮应选在多云的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进行为宜。

(4)方法:

环割、长度、剥皮、保护。

(十七)油桐的雌花形成,在生产上如何使其增产:

(P288~289)

(1)油桐为单性花,花芽在混合芽内发育形成,最早是雌蕊、雄蕊并存,一方发育,另一方则败育。

(2)环境对花芽分化影响很大:

在高氮、低温、弱光、短日照及土壤和空气湿度较高条件,有利于雌花的形成。

(3)树体的营养状况也会影响雌雄花的分化,营养好,“叶包花,”雌花多。

(4)一般幼龄树,树势旺,有机养料充足,利于向雌花分化。

在生产上常用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等激素,在花芽分化时,喷施花苞,可利于雌花形成,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也可通过栽培管理,加强树体的营养,及时陶汰老龄树,也可以使雌花多形成。

(十八)防止当归的早期抽苔是当归栽培中重要的工作

对有早熟性状和具有易于通过春花现象等遗传性状的品种不能选用;

选用第三年开花结果所结,适度成熟的种子。

二年所接的种子以及成熟过度的种子不宜做种

控制苗栽的根重在0.6g以下;

苗栽的妙龄在70-110天,即可播种。

苗栽的起挖时间应在9月下旬以后

(十八)特用经济作物在不同时期的需肥量。

作物苗期生长缓慢,吸收N、P、K的速度慢,数量少;

产品器官形成期,作物生长发育旺盛,吸收速度明显加快,吸收N、P、K的量一般占一生总量的50%以上,产品器官成熟期,吸收速度和数量显著下降。

(十八)造成栀子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及预防

1.是缺乏营养,2.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

3.是花芽分化期养分供给不足。

4.开花期授粉不完全;

5.病虫害所致

预防措施:

a.科学施肥,前期N肥为主,生殖生长期控制N肥,增施P、K肥,开花后可施(NH)2CO2,以利于坐果,立秋后重施秋肥,b.喷施植物生长素,C.合理整支修剪。

(十九)影响特用经济作物品质形成的因素

1、影响特用经济作物产品的色泽、形状、质地的气味的因素

2、影响特用经济作物有效成分积累的因素

(1)特用经济作物的基因型、种类和品种

(2)植物体不同器官组织

(3)植物个体发育时期

(4)物候期

(5)环境条件①地理纬度与海拔高度②光照与温度③矿质营养

(6)栽培技术:

(二十)特用经济作物的田间管理技术

1、间苗、定苗、补苗

2、中耕、除草与培土

3、施肥

4、灌溉与排水

5、植株调整

①草本植物的植株调整:

摘心;

打杈;

摘蕾;

摘叶;

整枝压蔓;

疏花疏果;

修根。

②木本植物的植物调整

进行植株调整的作用:

一是平衡营养器官与果实的生长,使产品个体增大。

二是能使通风透光良好,提高光能利用率,并可减轻病虫危害。

三是有利于密植而增加单位面积的株数和产量,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6、遮荫:

利用间套作物荫荫、林下栽培;

搭棚遮荫栽培

7、搭架:

8、覆盖

9、防霜防寒其措施:

①促早熟;

②灌水、施肥;

③覆盖、包扎、培土;

④熏烟;

⑤调节播种期

10、防治病虫害

论述天麻与蜜环菌的关系

1.蜜环菌是一种寄生真菌,以菌丝或菌索腐生于枯木活寄生于树根、草根上,从中获取营养。

2.天麻和蜜环菌的关系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蜜环菌的菌索贴伏于天麻麻体后,菌索分支顶端生长点逐步侵入天麻块茎皮层,然后以分散菌丝形式,通过细胞间隙扩展或者从细胞壁的纹孔进入细胞内。

这时天麻块茎细胞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并逐步将菌丝分解、消化,从中获取营养;

随着天麻新生块根的生长发育,母麻逐渐衰老,尤其在入秋以后,其消解吸收的能力逐步衰退,蜜环菌大量繁殖,分解破坏其组织结构,从中吸取营养,使天麻逐渐成为空壳、腐烂。

3.蜜环菌侵入天麻块茎是在一定的时期或条件下进行的,一般天麻的休眠期或萌发阶段是蜜环菌容易入侵的时期,在天麻旺盛生长期,新生块茎上不容易被侵入的。

4.蜜环菌只有在幼嫩时,才能侵入天麻块茎,衰老而呈黑褐色的菌索是不能侵入的。

杜仲:

杜仲皮的采收

此技术为近年来采用的一项技术,适用于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