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职业医师考试 运动系统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08997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6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职业医师考试 运动系统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临床职业医师考试 运动系统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临床职业医师考试 运动系统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临床职业医师考试 运动系统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临床职业医师考试 运动系统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职业医师考试 运动系统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临床职业医师考试 运动系统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职业医师考试 运动系统答案文档格式.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职业医师考试 运动系统答案文档格式.docx

9、

D

【答疑编号100114049】

10、

【答疑编号100114048】

11、

【答疑编号100114047】

12、

【答疑编号100114046】

13、

单腿站立试验,又称髋关节承重机能试验、臀中肌试验、Trendelenburg征。

嘱患者先用健侧下肢单腿站立,患侧下肢抬起,患侧骨盆向上提起,该侧臀皱襞上升为阴性。

再使患侧下肢独立,健侧下肢抬起,则健侧骨盆及臀皱襞下降为阳性。

此试验反映髋关节的稳定情况,任何髋关节结构的改变(如先天性或外伤性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等)或肌肉的瘫痪、无力,而影响臀肌特别是臀中肌的作用,甚至发生麻痹性髋脱位时,本试验呈阳性。

【答疑编号100114045】

14、

脊柱后凸分两种:

弧形后凸亦称圆背,见于椎体骨骺炎、姿势性后凸、类风湿性脊柱炎等;

角状后凸见于脊柱结核、椎体压缩性骨折等。

【答疑编号100114044】

15、

足背动脉搏动,通过触诊,扪及足背动脉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来了解足部大血管病变,这是简便的、传统的、也是有临床价值的检查方法。

足背动脉搏减弱或消失与年龄关系密切。

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往往提示患者有严重的周围病变,需要进行密切监测或进一步检查。

【该题针对“骨折概论”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14043】

16、

【答疑编号100114042】

17、

【答疑编号100114041】

18、

【答疑编号100114040】

19、

病理性骨折时,因骨本身存在病变,骨折愈合困难,采用内固定可使患肢的功能迅速并尽可能得到完全恢复。

内固定不能永久性代替折断的骨骼,而只能作为临时的支撑。

髓内针内固定多用于长管骨(如股、肱、尺、胫、桡骨等)骨干骨折。

其优点是:

髓内针本身比较坚实牢靠,术后可以少用或不用外固定,有利于伤肢的早期活动锻炼;

皮肤切口较小,骨膜剥离范围有限,损伤较小;

髓内针长而有不同形状棱角,嵌入髓腔,可以达到牢靠的内固定,能够避免旋转、侧移及成角移位的发生。

其缺点是:

需有一定设备,操作较为复杂。

用髓内针固定长管骨的骨折,犹如用一根轴穿过两节竹管。

如果髓内针的外径等于长度骨的内径,这样固定作用就好,可以稳定地保持对位、对线。

在长管骨的最狭窄段(如尺骨、桡骨中段、股骨、肱骨和胫骨的上、中1/3交界处)发生骨折,相应宽度的髓内针可直接紧密地嵌在髓腔周围的皮质骨内层上,使针的横断面能起到良好的弹性固定作用,针的两端又能固定于松质骨中或进针处的皮质骨上,防止各种移位,是较理想的内固定。

当骨折发生在长管骨的非狭窄段,虽不能依靠髓内针直接的弹性固定作用,却可依靠上、中、下三点固定作用而达到骨折的稳定

【答疑编号100114039】

20、

骨的部分血运来自骨膜与周围软组织,尽管在手术中注意轻巧仔细操作,但软组织与骨膜的剥离仍不可避免地会破坏血运,使骨折端的坏死区增大,引起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更严重的是切开复位术使闭合性骨折人为地变为开放性骨折,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因为骨折部位的组织由于暴力的作用,本来已有严重损伤,手术势必增加局部损伤,影响血运,使局部组织抵抗力进一步降低,细菌更容易在切口内生长、繁殖。

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不但给伤员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还可能造成残疾。

【答疑编号100114038】

21、

【该题针对“骨折的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14037】

22、

【答疑编号100114036】

23、

【答疑编号100114035】

24、

【答疑编号100114034】

25、

【答疑编号100114033】

26、

骨折功能复位标准:

1)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2)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lcm;

儿童若无骨骺损伤,下肢缩短在2cm以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

3)成角移位:

下肢骨折轻微地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

向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矫正,必须完全复位。

否则关节内、外侧负重不平衡,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

上肢骨折要求也不一致,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

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否则影响前臂旋转功能。

4)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l/3左右,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左右。

【答疑编号100114032】

27、

【答疑编号100114031】

28、

【答疑编号100114030】

29、

【答疑编号100114029】

30、

【答疑编号100114028】

31、

【答疑编号100114027】

32、

【答疑编号100114026】

33、

【答疑编号100114025】

二、A2

【答疑编号100114081】

患者考虑股骨骨折,关于骨折首选的检查是X线检查,同时应了解膝关节有无损伤

【答疑编号100114080】

考虑颈椎病,需选MRI,它能够判断脊髓和神经根的受压程度和范围。

【答疑编号100114079】

【答疑编号100114078】

急性骨髓炎的诊断为综合性诊断,有下列表现均应考虑有急性骨髓炎的可能。

(1)急骤的高热与毒血症表现。

(2)长骨干骺端疼痛而不愿活动肢体。

(3)病变区有明显的压缩痛。

(4)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高。

(5)局部分层穿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即在压痛明显处进行穿刺,边抽吸边深入,不要一次穿入骨内,抽出混浊液体或血性液作涂片检查与细菌培养,涂片中发现大量脓细胞或细胞,即可明确诊断。

【答疑编号100114077】

休息位是由手部的各相互拮抗肌肌张力的平衡所决定的,如果损伤到中枢神经、周围神经、肌肉或肌腱时,破坏了原有的平衡,则改变了休息位而产生畸形,有些畸形是很典型的,这对诊断是很有帮助的。

故首先检查患者的手的休息位有无改变。

然后进行屈指肌腱损伤检查。

手的功能位是手部进行活动时最常采用的姿势,在此基础上,手部可根据不同功能的需要,能较快地变换不同的动作,以完成握、捏等功能。

手部外伤后,其外固定或包扎时,应置于功能位,即使外伤后某些关节不能完全恢复正常的活动范围,也不致于严重影响手的功能。

另外,功能位固定后,有利于关节功能的主动及被动锻炼。

所以,C选项是最重要的检查。

【答疑编号100114076】

【答疑编号100114075】

托马斯征(Thomassign)阳性:

患者仰卧位,充份屈曲健侧髋膝,并使腰部贴于床面,若患肢自动抬高离开床面或迫使患肢与床面接触则腰部前凸,称Thomassign阳性。

提示髋部病变和腰肌挛缩。

髋关节结核和结核伴有右髂窝脓肿在体征上均可出现Thomassign阳性。

前者的原因是髋部病变,而后者的原因是腰肌挛缩。

本题中是腰椎结核伴有右髂窝脓肿,此时腰椎结核所致的椎旁脓肿穿破骨膜后,积聚在腰大肌鞘内,形成腰大肌脓肿,后向下流动积聚在髂窝内,可刺激腰肌挛缩,导致托马斯征阳性。

骨结核时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因为疼痛),此时提示存在髋关节结核。

【答疑编号100114074】

【答疑编号100114073】

根据肌力的情况,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六级:

0级:

无肌收缩,为完全性瘫痪

1级:

有轻度肌收缩,但不产生关节运动

2级

2-:

不抗引力时只有运动的起始动作

2:

不抗引力时有完全运动幅度

2+:

抗引力时只有运动的起始动作

3级

3-:

抗引力时有部分运动幅度

3:

抗引力时有完全运动幅度

3+:

抗引力抗最小阻力时有完全运动幅度

4级:

抗引力抗中度阻力时有完全运动幅度

5级:

抗引力抗最大阻力时有完全运动幅度

【答疑编号100114072】

【答疑编号100114071】

【答疑编号100114070】

关节僵硬:

患肢长时间因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周围组织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

并伴有关节变和周围肌挛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

这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及时拆除固定和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

所以本题选B。

【答疑编号100114069】

5小时后出现手麻,主动活动障碍,手发凉,提示石膏外固定导致患肢的血液循环障碍,应立即拆除石膏,酌情处理。

【答疑编号100114068】

本题选C

膝关节的创伤是本病的直接原因,如关节内骨折,骨折愈合后,不光滑的骨面会损伤关节面,又如陈旧破裂的半月板也会磨损关节。

本题中患者主要提示的是关节面不平易导致的并发症,所以,考虑选C比较合适。

【答疑编号100114067】

上臂较对侧短4cm(提示缩短移位),有轻度成角畸形(提示成角移位),听诊骨传导音明显弱。

故为混合移位。

【答疑编号100114066】

上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硬纸板进行固定,然后用绷带或绳索悬吊于脖子上。

下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捆扎固定,也可将双下肢捆绑在一起以达固定目的。

其他选项在该题目中的意义仅仅是干扰项,没有明确的意义,单侧下肢骨折,在运送往医院的途中我们首要应该做的就是与另一侧肢体的捆绑固定工作,防止因骨折引起的血管、神经的损伤。

【答疑编号100114065】

【答疑编号100114064】

本题选C。

题中患者有成角畸形,提示存在尺桡骨双折。

同时在解剖学上尺桡骨之间由坚韧的骨间膜相连。

由于尺骨和桡骨均有一定的弯曲幅度,使尺、桡骨之间的宽度不一致,最宽处为1.5-2.0cm。

前臂处于中立位时,骨间膜最紧张,在极度旋前或旋后位时最松弛。

当单一尺骨或桡骨骨折时,暴力可由骨间膜传达到另一骨干,引起不同平面的双骨折;

或发生一侧骨干骨折,另一骨的上端或下端脱位。

(注:

其解剖学的特点也决定了容易发生双骨折)

【答疑编号100114063】

【答疑编号100114062】

X线显示胫骨上下端髓腔被硬化骨封闭,骨折端有3mm间隙,并向后成角15°

提示手法复位有移位,没有达到解剖上的复位,所以需要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加外固定,在手法复位失败,造成骨折端愈合不良或者骨坏死时可以采取将其他部位良骨植入。

【答疑编号100114061】

气性坏疽病人自觉患部沉重,有包扎过紧感。

以后,突然出现患部“胀裂样”剧痛,不能用一般止痛剂缓解。

患部肿胀明显,压痛剧烈。

伤口周围皮肤水肿、紧张,苍白、发亮,很快变为紫红色,进而变为紫黑色,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

伤口内肌肉由于坏死,呈暗红色或土灰色,失去弹性,刀割时不收缩,也不出血,犹如煮熟的肉。

伤口周围常扪到捻发音,表示组织间有气体存在。

轻轻挤压患部,常有气泡从伤口逸出,并有稀薄、恶臭的浆液样血性分泌物流出。

【答疑编号100114060】

正确答案选C.

手指麻木是由于手指缺血,是动脉受压的表现。

神经受压应该是局部感觉受损,感觉减退,而不会感觉剧痛。

血管损伤程度可为受压、挫伤、撕裂或完全断裂。

动脉损伤后伤肢剧痛,脉搏减弱或消失,肢体远端苍白、麻木、发凉;

静脉损伤则伤肢明显肿胀、瘀血、紫绀。

【答疑编号100114059】

正确答案是B

胫腓骨中下1/3骨折时,很容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骨折不愈合。

这主要是由于胫骨的滋养动脉从胫骨中上1/3交接处后方的滋养孔进入骨内,在胫骨骨密质内下行3-4厘米后,进入骨髓腔。

在胫骨中下1/3骨折时,滋养动脉容易发生断裂,由于胫骨骨干下1/3处无肌肉附着,从骨膜来源的血液供应不足,所以容易引起骨折延迟愈合。

正确答案是B。

【答疑编号100114058】

三、A3/A4

【答疑编号100114085】

<

1>

【答疑编号100114086】

2>

【答疑编号100114087】

【答疑编号100114082】

首先车祸2小时的病史,右小腿中上段皮裂伤14cm,时间上可以给于清创术.又因为胫骨折端有外露,故应该骨折复位.

外固定支架的适应症:

如果在正位和侧位X线片显示三块以上的皮质粉碎,同时桡骨缩短5mm以上和(或)桡腕或桡尺关节内受累,建议用外固定支架恢复桡骨解剖。

其次,在优势手损伤的年轻病人,当桡骨远端关节内和(或)严重粉碎骨折时,应选用支架固定,必要时同时采用附加技术。

此外,在伴有软组织肿胀高能损伤的骨折、神经压迫、开放骨折、双侧骨折,亦是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主要适应症

【答疑编号100114083】

【答疑编号100114084】

四、B

【答疑编号100114095】

【答疑编号100114096】

【答疑编号100114097】

【答疑编号100114092】

【答疑编号100114093】

【答疑编号100114094】

【答疑编号100114088】

【答疑编号100114089】

【答疑编号100114090】

3>

【答疑编号100114091】

【答疑编号100114110】

【答疑编号100114109】

【该题针对“桡骨下端骨折”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14108】

【答疑编号100114107】

【答疑编号100114106】

【答疑编号100114105】

【答疑编号100114104】

【答疑编号100114103】

【答疑编号100114102】

【答疑编号100114101】

肱骨干上部骨折,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之上,骨折近端因胸大肌、背阔肌及大园肌牵拉向前内移位,骨折远端受三角肌牵拉向上外移位。

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也有参与

【该题针对“第二章上肢骨折知识点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14100】

【答疑编号100114099】

【答疑编号100114098】

colles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手法复位外固定为主,部分需要手术治疗。

此题中并没有给出关节面不平衡的描述,所以考虑应为夹板固定或石膏固定治疗

【答疑编号100114122】

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距关节面2.5cm以内的骨折,常伴有远侧骨折断端向背侧倾斜,前倾角度减少或呈负角,典型者伤手呈银叉畸形。

1814年AbrahamColles首先详细描述此类骨折,故命名为Colles骨折。

它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好发于老年人,女性较多,有“老年性骨折”之称。

【该题针对“上肢骨折”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14121】

骨折端肯定不能有间隙。

只要有间隙不能愈合的都考虑植骨

骨折不愈合,不可能再通过延长治疗时间而达到愈合,而需切除硬化骨,打通骨髓腔,修复骨缺损。

一般需行植骨、内固定,必要时还需加用石膏绷带外固定予以治疗。

【答疑编号100114120】

桡神经损伤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运动上臂桡神经损伤时,各伸肌属广泛瘫痪,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腕长短伸肌、旋后肌、伸指总肌、尺侧腕伸肌及食指、小指固有伸肌均瘫痪。

故出现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有旋前畸形,不能旋后,拇指内收畸形。

检查肱三头肌及伸腕肌时,均应在反地心引力方向进行。

拇指失去外展作用,不能稳定掌指关节,拇指功能严重障碍。

因尺侧腕伸肌与桡侧伸腕长短肌瘫痪,腕部向两侧活动困难。

前臂背侧肌肉萎缩明显。

在前臂背侧桡神经伤多为骨间背神经损伤,感觉及肱三头肌,肘后肌不受影响,桡侧腕长伸肌良好。

其他伸肌均瘫痪。

(二)感觉桡神经损伤后,手背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上臂及前臂后部感觉障碍。

【答疑编号100114119】

【答疑编号100114118】

【答疑编号100114117】

本题选D

前臂尺、桡骨双骨折手术治疗:

1髓内固定:

仅用于尺骨骨折,因桡骨骨折用髓内针难以维持桡骨弓的存在,且其不愈合率高,后期前臂功能将受到影响。

2钢板螺钉内固定:

用加压钢板,长度为骨直径的五倍,骨折两段不少于三枚螺丝钉,骨折粉碎严重应植骨。

【该题针对“第二章上肢骨折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14116】

本题选E。

尺偏型骨折暴力来自肱骨髁前外方,骨折时肱骨髁被推向后内方。

内侧骨皮质受挤压,产生一定塌陷。

前外侧骨膜破裂,内侧骨膜完整。

骨折远端向尺侧移位。

因此复位后远端容易向尺侧再移位。

即使达到解剖复位,因而内侧皮质挤压缺损而会向内偏斜。

尺偏型骨折后肘内翻发生率最高。

桡偏型与尺偏型相反。

骨折断端桡侧骨皮质因压挤而塌陷。

外侧骨膜保持连续。

尺侧骨膜断裂,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

此型骨折不完全复位也不会产生严重肘外翻,但解剖复位或矫正过度时,亦可形成肘内翻畸形

【答疑编号100114115】

桡动脉搏动弱,手指凉,麻木。

这句提示是血管损伤。

神经或者组织不会有这样的表现,所以排除选项A。

当损伤涉及特定的神经时,可有相应的感觉和运动异常。

比如正中神经损伤后表现为“猿手”:

可出现拇、示、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外展和对掌,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感觉障碍。

题干没有提及这些表现,不支持

【答疑编号1001141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