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加工贸易现实问题与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08422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加工贸易现实问题与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加工贸易现实问题与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加工贸易现实问题与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加工贸易现实问题与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加工贸易现实问题与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加工贸易现实问题与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湖南省加工贸易现实问题与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加工贸易现实问题与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加工贸易现实问题与发展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来料加工通常是指加工一方由国外另一方提供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按照双方商定的质量、规格、款式加工为成品,交给对方,自己收取加工费。

有的是全部由对方来料,有的是一部分由对方来料,一部分由加工方采用本国原料的辅料。

此外,有时对方只提出式样、规格等要求,而由加工方使用当地的原、辅料进行加工生产。

这种做法常被称为“来样加工”。

3.来件装配

来件装配是指由一方提供装配所需设备、技术和有关元件、零件,由另一方装配为成品后交货。

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业务包括两个贸易进程,一是进口原料,二是产品出口。

但这两个过程是同一笔贸易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笔交易。

原材料的提供者和产品的接受者是同一家企业,交易双方不存在买卖关系,而是委托加工关系,加工一方赚取的是劳务费,因而这类贸易属于劳务贸易范畴。

来料加工与装配业务只是一种初级阶段的劳务贸易,加工方只能赚取加工费,产品从原料转化为成品过程中的附加价值,基本被对方占有。

由于这种贸易方式比进料加工风险小,目前在我国开展得比较广泛,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加工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工贸易是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的主要实现方式。

它把企业的生产要素配置和产品销售放在了国际市场,将企业置于国际产业链上的一个节点,使企业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

发展加工贸易既能扩大利用外资,又能较快转化为扩大出口,并可迅速提升一个地区的工业化水平。

韩国、新加坡,我国台湾地区、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飞速发展都是这方面的成功典型。

目前我国30万家外资企业70%从事加工贸易业务,国内机电产品出口的7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90%都是加工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力助推器。

1.加工贸易是我国工业化的成功之路

加工贸易是承接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加速融入世界经济的一种新型生产合作方式。

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是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

发展加工贸易既能扩大利用外资,又能较快转化为扩大出口,并能迅速提升一个地区的工业化水平。

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地区利用加工贸易实现工业化的成功经验表明,加工贸易是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工业化的一条有效而便捷的途径。

2.加工贸易是我国经济开放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一是拉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7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9860亿美元,增长了近600倍。

2007年,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相当于GDP的19%,顺差增量拉动GDP增长近1.3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还带动了大规模配套产业的发展。

以广东为例,2007年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4034亿美元,带动国内配套产业超过3500亿元,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外商投资企业涉外税收收入1650亿元。

二是推动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

加工贸易为国内企业融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渠道,使我国形成了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制造业平台,特别是国内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的深加工结转方式为跨国公司进行配套生产,使用外方提供的技术、营销渠道实现了“借船出海”。

三是促进了利用外资的持续增长。

加工贸易是利用外资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吸收外资已突破7000亿美元,目前运营的外资企业30万家,其中有70%从事加工贸易业务。

我国加工贸易己不仅仅是一种贸易行为,更重要的是它与利用外资相联系,是我国参与国际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从总体上看,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分别约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的90%,加工贸易的发展既是我国吸收外资取得重大成就的体现,也是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内容。

四是优化了出口结构。

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制成品为主的出口结构的转变。

据统计,2007年我国出口计算机的96.7%、笔记本电脑的99.9%、移动电话的94.6%、数码相机的95.3%、彩色电视机的94.3%都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

五是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产业升级与转移步伐加快,发达国家正在将大量成熟的中间性技术乃至某些高新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促进了我国总体产业升级,加快了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总体来看,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和环保水平均高于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

六是促进了就业,提高了劳动者素质。

我国的加工贸易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商之所以在我国开展加工贸易也正是看中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势。

加工贸易产业为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也培养了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技术、管理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不仅使当地的大量劳动力得到安排,而且还从内地接收了许多劳动力,为增加就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全国加工贸易直接从业人员达3000万至4000万,约占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20%;

相关配套产业就业人数5000万至6000万。

(三)加工贸易在湖南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湖南省加工贸易在徘徊中有所发展。

2000年加工贸易出口2.14亿美元,2007年5.49亿美元。

郴州出口加工区2005年获批,2007年7月实现封关运行。

长沙金霞海关保税物流中心已基本建成,待国家批准后即可正式运行。

去年以来,郴州、岳阳、益阳、永州市先后被商务部确定为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些地方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实现了就业增长、财政增收、农民脱贫致富。

如蓝山县加工贸易企业安置就业3.5万人,年工缴费收入5亿多元,利税近亿元。

邵东近年来以加工贸易方式生产一次性塑料打火机,全县共有打火机出口企业13家,吸纳了2万人就业,缴纳国、地两税1624万元,2007年出口34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3%。

但与沿海地区相比,湖南省加工贸易还处于起步阶段,差距很大。

与中部其它省相比,近几年发展也已滞后。

一是总量小,速度慢。

长期以来,湖南加工贸易占本省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不到10%;

在中部六省中,规模、发展速度和占外贸比重等都明显靠后(如表2.1、表2.2)。

2007年,湖南加工贸易出口额居中部末位,不到全国总量(6176.6亿美元)的千分之一。

二是企业少,实力弱。

2007年,湖南省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仅115家,其中在湖南省体现有出口实绩的105家,平均出口仅478万美元。

三是重点城市发展差距明显。

郴州市与江西赣州市同为全国第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地理位置类似,郴州基础更好,近几年却被赣州迅速甩开,2007年赣州加工贸易出口3.04亿美元,是郴州的8.7倍。

表2.12007年全国及中部六省加工贸易出口情况表单位:

亿美元

地区

加工贸易出口额

同比上年上涨

占出口总额比重

全国

6176.6

21%

50.7%

湖北

23

30%

28.2%

安徽

21.8

26%

24.8%

山西

18.4

162%

28.1%

河南

14.7

-14%

17.5%

江西

14.1

73%

25.9%

湖南

5.5

43%

8.4%

表2.22008年1-9月江西、湖南加工贸易出口情况表单位:

9.04

73.24%

20.1%

5.8

43.5%

8.99%

三、湖南发展加工贸易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一)湖南发展加工贸易的有利条件

1.政策层面

(1)中央“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引起中部省份极大关注;

200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

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

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

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

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

会议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

要求中部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通力协作,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全面落实中央确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扎扎实实做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各项工作[]。

(2)国家鼓励产业转移及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的重大调整

2007年7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44号公告,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核心是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实行差别政策:

一是东部地区新设立的生产企业,不予批准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而中西部新设立的企业无此限制。

二是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的东部现有企业实行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银行保证金“实转”,而中西部企业则实行“空转”。

目前,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10省市,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97.4%,而中西部22个省市只占2.6%。

加工贸易新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东部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贸易准入门槛,加大了企业资金压力和营运成本,对开展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企业带来很大冲击,不堪保证金压力的企业只有选择向中西部转移或就地转型升级。

为了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商务部等国家部委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

从2007年开始,分两批确定了20个城市作为中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并将从中央外贸发展资金中给每个承接地2000万元,用于加工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拟通过政策性贷款的支持,到2010年培育形成50个优势明显、各具产业特色的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使用政策性银行贷款总规模将达到300亿元人民币;

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加工贸易企业增值税可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并可抵扣;

海关总署重新启动物流保税区的审批工作,同时准备赋予中部重点承接地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

铁道部门协调开通铁海联运,使出口货物直接运抵港口码头,并减免相关铁路建设基金[]。

(3)国家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用区的批准实施

长株潭区域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也是湖南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

2007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这是国家大力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国家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批准建设,吸引了国内国际众多投资商的亲睐。

这是湖南省发展加工贸易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2.资源层面

(1)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湖南是"

有色金属之乡"

,不论是矿种还是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独居石等名列全国榜首,铅、锌等储量也很丰富。

湖南非金属矿是仅次于有色金属矿的第二大矿产资源,在已探明的储量中,莹石、重晶石、长石、海泡石等储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其他还有石灰石、硅石、白云石、硫铁矿、磷矿等30多种。

煤炭储量在江南9省(区)中名列榜首。

能源:

发展加工贸易离不开能源保障。

湖南的能源建设主要包括原煤生产、原油加工和电力建设。

湖南是中国南方产煤较多的省份,现已探明,煤炭储量达34亿吨,其中保有储量28.4亿吨。

湖南水能蕴藏量为1532.45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的有1083.9万千瓦,现在已建有凤滩、东江、五强溪等一批较大水电站,至1998年,水电装机容量达510万千瓦。

湖南的火力发电厂也不断新建、扩建,至1998年底,火电装机容量已达482万千瓦。

湖南电网已覆盖湖南90%以上的地域,现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2017万千伏安、线路14939公里,已进入了一个以500千伏和220千伏输变电设施为主网架,以30万千瓦等级机组为主力机组、拥有百万容量大电厂的大电网、超高压、大机组、高参数的新阶段。

(2)交通基础设施

铁路方面:

湖南有京广、焦柳铁路纵贯南北,浙赣、湘黔、湘桂、石长铁路连接东西,营运里程2275公里。

此外,境内还有地方铁路醴(陵)浏(阳)铁路、郴(州)嘉(禾)铁路、益阳铁路、和专用铁路1200余公里,与国家铁路相连接,株洲、怀化都是大型货运编组站,湖南14个市、州和大部分县(市)都有铁路经过。

目前,湖南省有4个铁路项目在建,总里程达到1135公里,总体进展顺利。

武广客运专线投入运行后,将会开辟一条广州连通湖南、湖北,直至北京的新的快速铁路通道,届时旅客从广州到长沙仅需两个多小时;

长沙至上海动车组已开通,从长沙到上海只需7.5小时。

拟加快进行前期工作的铁路分别是:

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衡茶吉铁路(衡阳至井冈山段)、湘桂铁路衡阳至柳州段扩能改造、娄邵铁路扩能改造、荆岳铁路(湖北荆州至湖南岳阳)等。

公路方面:

近年来,湖南省加快构建快捷畅通的骨干路网,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基本形成了以“一纵四横”高速公路为主骨架、7条国道和64条省道为主干线的公路网络;

农村交通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和84.8%的行政村通公路。

交通建设的带动作用显著,促进了物流业、商贸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除湘西自治州以外,12个市州都实现了和长沙的高速公路连接,初步形成了“四小时经济圈”。

在湖南“十一五”交通规划蓝图中,湖南省高速公路方面将重点建设“五纵七横”中的“三纵六横”高速公路。

实现湖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587公里,约占总里程的63.9%。

水路方面:

湘、资、沅、澧四水,可以经洞庭湖入长江江直达东海。

近年来,湖南省不遗余力加强水路建设,开发大吨位港口。

2004年,水路货运周转量161.25亿吨公里,增长32.5%。

(3)人力资源充足

湖南省教育位于全国上等水平。

目前湖南拥有中央军委直属大学一所,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2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211工程3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湖南共有高校100所,在校学生近100万,毕业人数26.6万。

湖南省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农业大省。

据统计,湖南省农村现有劳动力资源为3680万人,其中未从业的劳动力资源780万人,减去已进入劳动年龄的150万学生,实际剩余劳动力630万人。

同时,已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还可以调出大批劳动力。

按人均负担7.5亩耕地计算,湖南省只需农业劳动力790万人,除去乡镇企业消化和外去打工的800万人,仍有富余劳动力1400万人(不含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而且每年新增劳动力近百万。

湖南省劳动力资源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发达地区的一半左右,工人守纪律,能吃苦耐劳,是发展加工贸易的重要条件。

(二)湖南发展加工贸易的不利条件

1.外部环境

(1)全球经济不景气

近半年多来,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石油、粮食、矿产等大宗商品物价出现了持续、快速上涨,有50个国家的物价出现二位数的上涨,这意味着这一轮“全球化红利”高回报和世界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周期出现重大转折。

这一形势直接威胁到“低运输成本”和“比较优势”这两大国际贸易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当前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于出口拉动。

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20%以上,2006年对美出口占中国GDP比重达7.6%,而欧元区和日本对美出口占本地GDP仅3%左右。

由此导致中国对美国衰退与进出口需要的收缩极为敏感。

[]

(2)人民币升值及国内通胀

2008年上半年,中国内地通胀率同比上升7.9%,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6%,若剔除通胀及汇率因素,上半年出口的实质增长率低于10%,即在经济增长放慢的同时,通账率大幅攀升,6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增加7.1%,比2007年同期增速的3.4高出3.7个百分点。

而今年上半年的同比增幅为7.9%,比2007年同期的增幅3.2%高出4.7个百分点。

在本轮通胀有典型的成本推动的特征,中国近年来依赖资源和低劳动力成本增长模式已面对强大的约束。

[5]

(3)兄弟省份对客源的竞争

加工贸易具有明显的“候鸟经济”特征,哪里的政策环境好、产业配套能力强、营商成本低,加工贸易产业就会转移到哪里。

面对机遇,中部省市纷纷采取强有力措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加工贸易发展。

湖北以汽车产业为依托,不到四年时间,加工贸易出口从1.2亿美元增长到近33亿美元,由中部倒数第一成为中部第一。

安徽早在2005年就出台了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两年新增加工贸易企业180家。

2007年又召开了书记、市长参加的专题会议进行部署。

江西省省长亲自到商务部汇报推介赣州,使之纳入首批重点承接地,省直12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全省“万商西进”桥头堡建设的若干措施》,保证重大转移项目入赣用地指标,开通了南昌至深圳、厦门铁海联运,运价下浮30%,并正在积极争取开通南昌至上海、宁波的联运班列。

中部省份对客源的争夺,对湖南发展加工贸易有直接影响。

2.内部因素

(1)地理位置

一是地域制约因素。

湖南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江西、南连广东,贵州湖南,北毗湖北。

同时,湖南省又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前沿,是中西部地区走出去的必经之地。

湖南省与武汉、深圳、港澳等中心城市相邻近,直线距离仅七百余公里。

这种区位优势为湖南省承接珠江三角洲拓展长江三角洲提供了较好的地理条件。

但相比沿海地区,货物进出口境内运输时间长、费用高。

如果我们在劳动力、水、电、地、税费等方面提供的优惠不能弥补物流成本增加的缺口,力度再大、措施再硬也只能是一厢情愿。

(2)社会意识形态

由于深处内地,湖南人意识形态中缺乏一种开放、变通的精神,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的商业文化,故步自封与仇富的小农思想仍有很大市场,与东部沿海有一定的差距。

社会意识形态的潜移默化对湖南发展加工贸易有一定的影响。

在加工贸易招商引资过程中,软环境不过硬的问题仍然突出,思想观念方面:

有些领导出于地方财政收入考虑,对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积极性不高,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加工贸易项目缺乏热情;

部分企业认为做加工贸易,从原材料进口到成品出口全过程要接受海关监管,需向多个部门办手续,有畏难心理,不如做一般贸易或接单子收加工费简单省事。

政府和企业对发展加工贸易没有形成共识和合力。

(3)产业配套能力差

湖南省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经济整体实力仍然较弱,缺乏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即使是在具有优势的资源型产业领域,也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强、配套企业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

许多转移企业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配套部门,当地的产品和原料常常达不到转移企业的要求,这些部分抵消了湖南在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

同时,该省物流产业规模小,运行方式落后,物流时间长、成本高。

据了解,一个货柜从郴州运到广州黄埔港需6000元,到深圳盐田港需6600元,比珠三角地区运输费用增加5000元。

企业运输成本在珠三角只占总成本的3%左右,搬迁到湖南后占到10%。

(4)“两型社会”建设的约束

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不能来者不拒。

湖南是国家开展两型社会建设试点的省份之一。

发展加工贸易无疑将受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约束。

如湖南省的湘潭市“沪洽周”期间发布、推介了120个投资前景好、投资回报高、发展后劲足的优势项目,总投资379亿元。

这些项目均涵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交通和基础设施、商贸流通和现代服务、高新技术、园区建设、旅游休闲、社会事业、产权经营转让等投资领域。

共签约投资项目21个,总投资额117亿元。

这批项目大多都要求符合“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两型产业”特色明显。

五、当前湖南发展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当前湖南省发展加工贸易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政府层面

第一,认识模糊,重视不够。

加工贸易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对于境外加工贸易,许多的认识还很不足。

现在湖南省各市州(县)政府普遍对加工贸易缺乏认识,即使有所了解,也片面认为加工贸易不过是转手生意、保税生产,对地方财政不能带来实质性好处,对发展加工贸易重视不够,热情不高,动力不足。

第二,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应对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和沿海加工贸易转移,中部其他省市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加工贸易扶持政策,而湖南省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健全,行动落后。

湖南省政府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文件直到今年8月才出台。

第三、口岸联检机构不全,通关不便捷。

2000年以来湖南省进出口贸易增长了近3倍,但口岸、海关联检机构、人员仍然停留在原有规模,难以适应发展要求。

兄弟省份江西省赣州市有2个海关办事机构,而湖南永州市目前还未设海关办事处,成为正在形成中的蓝山――宁远――道县加工贸易走廊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

由于没有搭建好区域快速通关平台,湖南郴州企业的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