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美术鉴赏要点.doc
《自考美术鉴赏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美术鉴赏要点.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术鉴赏
1.艺术起源的种种解释,如模仿说、表现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等。
2.美术作为具有认识功用、教育功用和审美功用等社会功能的基础
3.美术分类:
绘画、雕塑、设计艺术、建筑与园林艺术、书艺和摄影艺术(可归并为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两大类)
4.美术的艺术语言包括点、线、面、形、体、空间、光、色、材质和肌理等。
5.中国古代人物‘十八(描)’举例:
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马蝗描、钉头鼠尾描、混描、撅头丁描、曹衣描、折芦描、橄榄描、枣核描、柳叶描、竹叶描、战笔水纹描、减笔描、柴笔描、蚯蚓描
6.任伯年绘画特点:
字伯年,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
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
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
7.北宋山水画特点:
在构图上取“全景”,从题材上看,荆浩、关仝、范宽多表现西北高山峻岭,画面正中安排突兀而起的巨山,山脚处再详加描写林间小道、山泉水脚,远处多有赶路的行旅,远处隐约着山村茅舍。
气势磅礴而富于大自然的真实生活感受。
北宋中期的山水画家以李成、郭熙、王诜为代表。
郭熙是画院画家,王诜是王室的驸马,他们都师承过李成,因此从他们的作品中也能体会到李成的成就。
他们的作品选材于中原地带,画面中没有迎面矗立的庞大山体,却多表现平面幽深的境界,而且树石的表现形式也有程式化的特色。
8.吴伟绘画特点:
善画水墨写意、人物、山水。
取法南宋画院体格,笔墨恣肆,神韵俱足,为明代中叶创新画家。
早年画法比较工细,中年后变为苍劲豪放、泼墨淋漓一格。
吴伟是戴进之后的“浙派”名将,追随者众,形成兴盛一时浙派山水中的“江夏派”。
画法与戴进相似。
精山水,落笔健壮,最长于白描人物。
时与杜堇、沈周、郭翊齐名。
用笔奔放,画时泼墨如云,旁观者骇,巨细曲折,各有条理,人皆为之叹服。
9.宋徽宗赵佶的审美趣味:
宋代皇帝对绘画重视“理”的关系,又重视“立意”的新奇巧妙。
在对画院画工进行业务指导时,常常以此为标准。
在前者,有“孔雀升高”先举左腿还是右腿、画月季花蕊叶有“日时”、“朝暮”的不同特点的实例,都是对“理”的正确的极端要求。
在后者则有以诗句为题作画的,如出题“踏花归来马蹄香”,得第一名的作品画一人乘一马,马后有数只蝴蝶追觅。
出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画工多画空舟泊岸或在舟上画鹭、鸦。
但第一名画舟尾卧一舟人,表示不是舟中无人,乃是无渡人,深合诗意。
又出题“蝴蝶梦中家万里”第一名画苏武牧羊假寐,借苏武这个特定人物体现“万里”的含义。
这种考察和培训方法在客观上都推动了画院画家的文学修养,对院画的“文学”趣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10.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成立于1870年的一个进步艺术组织,代表人物克拉姆斯科伊、列宾、苏里科夫、希什金。
11.现代艺术之父,塞尚,现代派作品以静物画为重要代表,《静物》
12.《考工记》提出材美工巧
13.唐代是楷书的天下,但行书也颇有成就。
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杜牧。
颜真卿的《争座位贴》和《祭侄稿》,字体挺拔,笔势奔放,更为里带书家所称颂。
14.宋四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书法特点:
宋代文人吧书法作为抒写灵性的工具。
苏轼的书法,笔画较粗,不拘偏锋、正锋,侧意取妍,笔圆而韵胜。
黄庭坚笔力雄健,气势开张,点画有波动感,放纵中合乎法度。
米芾为人倜傥不羁,书法潇散爽朗,气格雄健。
蔡襄长于行草,笔力劲,姿态楣,用笔细谨有余而豪放不足。
15.张旭书法特点:
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是‘可喜可愕’的,他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中同时反映出或暗示着自然界的各种形象或借着这些形象的概括来暗示着他自己对这些形象的情感。
这些形象在他的书法里不是事物的刻画,而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像中国画,更像音乐,像舞蹈,像优美的建筑
16.1839年,法国政府向世界宣告了达戈尔的发明,摄影诞生。
17.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
18.罗可可风格起源与法国。
名词解释:
1.模仿说:
人们最早探索艺术起源的学说,由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首先提出来:
“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都是(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那里学会了织布,从燕子那里学会了造房子,向啼唱婉转的天鹅和夜莺模仿唱歌。
”
2.黄金律:
古希腊时期,约公元前580-前500年,毕达哥加斯创立了他的学派,他们主要用自然科学观点研究哲学和美学问题。
他们把“数”、“和谐”、“秩序”的概念带进美学研究,着重探求事物形式上的比例关系,提出了“美在和谐”的观点,如认为最美的图形是圆球形,最美的线形为长与宽成一定比例的长方形,这就是“黄金律”。
3.美术的艺术语言:
是指各类美术所具有的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段。
它的重要作用是创造艺术形象。
同时,美术的艺术语言本身也具有审美价值。
所以,了解和熟悉美术的主要艺术语言,对于美术鉴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艺术风格:
是艺术作品整体上呈现出来的独特面貌,是艺术家作品成熟的标志。
艺术风格和人的风度一样,不仅是具有独特的外形特点,而且显示出内在的精神气质。
所以法国布丰在其《风格论》一书提出著名警句:
“风格即人”
5.现实主义美术:
广义指美术家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在作品中再现生活,是直接以真实的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特征的美术。
狭义的现实主义美术,是指19世纪中期由画家库尔贝等人提倡而兴起的现实主义美术流派。
6.抽象艺术:
抽象,原指艺术创作中提炼取舍的一种手法,任何作品即使写实作品中都包含抽象因素。
这里所谓抽象,是指把一种形体有意分解、提炼,再重新组合成一幅完整作品,其目的是创造一种永恒的、稳定的形式美。
抽象派画家俄国康定斯基《哥萨克人》
7.蛋彩画:
使用的是水溶颜料,因为使用蛋黄(或蛋清)为主要调和剂而得名。
早在3000多年前就曾在埃及墓室壁画中使用,由罗马传至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成为最重要的绘画形式之一。
意大利画家G.乔托、达芬奇及提香等都用过蛋彩画技法创作过著名的壁画作品。
8.月份牌画:
这是二十世纪初兴起于上海的一种绘画,是将炭精擦笔画与水彩结合的画法,画面细致淡雅,有的类似照片,以表现仕女为主,深受群众欢迎。
因最初带有广告性质,并印有年历月份表,故习惯称作“月份牌画”
9.漫画:
漫画是一种带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他的表现范围很宽,从生活趣味到时事政治都有所触及,而且形式风格多样,即有简笔写意的,也有工整装饰的,还有连环性的漫画。
10.三彩:
唐三彩的简称,低温色釉陶器。
所谓三彩,并非指只有三种色彩。
实际上三彩是多彩的意思。
常见的色彩是以黄、绿、白为主,也有深绿、翠绿、褐色、棕色、蓝色等。
这类陶器盛行于唐代,故称这类釉陶为唐三彩,它主要用于随葬品
11.巴洛克:
巴洛克一词本与建筑无关。
18世纪中叶,人们开始用这个词来指称在1600年前后取代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那种风格,具有讽刺、贬斥之意。
完全突破了文艺复兴式严谨、和谐的法式,在审美趣味方面,标新立异、追求新奇
12.工业设计(工业艺术设计):
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它是专注对产品之有用性与美以及整体环境方面的设计活动,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融合、发展的学科,是各种学科、技术和审美观念相交叉的产物,是人——产品——环境的中介,是以机械化生产为手段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13.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14.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15.皮影:
皮影又称灯影,是一种“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的傀儡艺术,是皮影道具与皮影表演的笼统称谓。
皮影道具一般用牛皮、驴皮雕刻而成,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
表演时,以灯光照射的白色幕布为舞台,艺人在幕后一边操纵道具,一边唱述故事,并配以器乐,曲调唱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16.“文人画”是士夫文人“独抒胸臆”的作品,是朋友之间或官场应酬时互相表露心声的“载体”,因此,是他们“诗画”和“书法”之余的继续和补充,也唯因此,诗书画三位一体是文人画最基本的形式特征
论述:
1.为什么说美术是社会上层建筑的反应?
由于美术创作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是客观现实对象在艺术家心中的审美物化,这样,一方面,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哲学思想和潮流、统治阶级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以及各种习俗,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意图;另一方面,艺术家所创作的美术作品不知不觉地反映着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
因此,美术作品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广泛、非常密切的,绝不仅局限于上述古代巫术、宗教、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等方面。
2.如何理解美术的审美功用?
对美的憧憬是人类以及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一个本质特征,人们在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壮观景象的同时,唤起了人类一系列的内心感受,产生了抒发愿望,把美感变成听得见、看得到甚至摸得着的艺术形象的愿望。
人类可以发现美、理解美、体验美,甚至去创造美。
人类创造的、物质形态的美,就是艺术美,犹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列举人自由的、有意识的生产与动物的不自由的本能的生产之间的一系列区别之后,得出的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结论。
因此,艺术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
艺术品既是审美创造的产物,又是人类意识形态性的审美对象:
“一件艺术品往往具有审美意义,无论其是否服务于某些实用目的,也无论它是好是坏,艺术品都要求被人们审美地感受。
”
3.如何理解(有意味的形式)这一命题?
这里所指的“形式”是艺术的整体面貌。
英国美学家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这一命题。
主张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感情和理智的内容,而在于线条、色彩或体积等要素所构成的纯关系。
这一命题把审美感情同社会生活割裂开来,带有很大的片面性。
但它却给我们一个启发,不能用两分法把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简单化地分开,被李泽厚称为“贝尔那不食人间烟火的‘有意味的形式’,那高级精神贵族式的独特的‘审美情感’。
”
4.摄影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纪实性二科学的认知与认证作用三光与影的合奏,真与美的统一四瞬间性与机缘性
5.如何理解民间艺术在审美上的根性?
民间艺术产生于生活,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起到了深远而独特的作用和影响。
要理解民间艺术在审美上的“根”性,就得首先从它与生活土壤的关系入手。
艺术之根是生活,这一点无须多说。
需要强调的是,民间艺术恰恰是作为艺术的一个基础层次与生活最为贴近、最为直接地发生联系,因而也是最典型地体现艺术与生活关系的层次。
从生活的视角去审视民间美术不仅有益于我们探讨民间艺术自身的性质和特征,也有益于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艺术的普遍规律和本质属性。
鉴赏:
1.捣练图:
《捣练图》工笔重彩,亦系宋徽宗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
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
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
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执绢的妇女身躯稍向后仰,似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