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及官方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07588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及官方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及官方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及官方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及官方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及官方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及官方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及官方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及官方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及官方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该书内容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

从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

A.道家的无为而治B.史学的通古贯今

C.儒家的伦理纲常D.理学的格物致知

4.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

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

此举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

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5.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

图2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

图2湖北抢修长江、汉江堤工图(局部)

A.长江水患已被根治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测绘技术世界领先D.水利修防管理优化

6.晚清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其课程内容既有西方科学知识,也包括中国旧学。

对此,船政大臣沈葆桢在奏折中说:

“今日之事,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可也,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不可也。

”这体现的思想是

A.君主立宪B.中体西用C.民主共和D.实业救国

7.博览会是观察社会生活发展演变的窗口,又是汇聚物品和传播知识的平台。

表1可以看出近代中国

表1武汉劝业奖进会和西湖博览会征集展品类别对比

武汉劝业奖进会(1909年)

西湖博览会(1929年)

征集

展品

类别

天然产品(饮食或制造之原料),工艺品、美术品、教育品、古物品

染织工艺类、工艺品类、机电工业类、化学工业类、矿产品、医药用品类、教育用品类、文艺品类、农产类、饮食制类、动物类、革命纪念品类、外国参考品

A.物质文化生活变迁B.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C.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现代科学知识普及

8.沁源围困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的一场战役。

太岳《新华日报》社论曾评价:

“沁源不是靠飞机大炮打下来的,它是靠八万老百姓和正规军、游击队、民兵的一致团结,经过长期围困与最后的围攻斗争,而将敌人赶走的。

”这表明

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B.抗日根据地彻底摆脱了国民党的影响

C.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D.人民群众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

9.1957年,外国专家沙博理参观西安时,获悉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

在访问已建成的六家国营纺织厂中的一家时,他得知“该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

他由此感到这座古城“重新兴盛起来了”。

这说明

A.“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B.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0.1981年,中国女排经过顽强拼搏勇夺第三届世界杯冠军。

亿万人民通过电视机、收音机收看、收听了这一盛况。

女排夺冠后,很快收到数万件海内外的贺信、贺电。

全国各地群众纷纷表示,要以女排为榜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由此可见

A.电视机在家庭普及B.女排精神激励国人

C.排球运动推广全国D.体育强国梦想实现

11.在苏格拉底看来,城邦最需要的是织工、农民、鞋匠和建筑工人;

在这些人仍不能使城邦自给自足的时候,还需增加冶工、牧人、商人和小贩,这种设想蕴含着

A.专制主义理念B.自由主义精神C.法律至上原则D.小国寡民情结

12.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人发明的玻璃镜风靡欧洲。

相比之前的铜镜,玻璃镜让人们能够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极大地影响了个人的自我认同,这反映了

A.禁欲观念的消亡B.实用主义的流行C.人文主义的兴起D.启蒙思想的传播

13.1808年,一位英国人在印度孟买购买棉布时,惊讶地发现至少有一半产于英国,且价格比劳动力低廉的印度所产的便宜,而棉花却来自印度,这说明

A.印度开启工业革命进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英国海上霸权初步确立D.机器化大生产更具竞争优势

14.图3为二战期间五国军火生产情况,其中的变化反映出

图31940~1944年五国军火产值(单位:

10亿美元)

A.美国军事优势逐步确立B.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建立

C.冷战对峙态势初步形成D.多极化世界格局已出现

15.1957年《罗马条约》签署时,条约文本因故无法打印。

为免迁延生变,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代表决定先在空白纸上签名,这就是著名的“空白页面”故事。

这一违背常规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

A.西欧货币同盟建立迫在眉睫B.欧洲各国形成高度政治互信

C.与会各国实现联合愿望迫切D.共同应对石油危机刻不容缓

16.1960年,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发表小说《动荡》。

小说主人公奥比在伦敦街头遇到可以用本部族语言交流的尼日利亚人时感到高兴,为与不同部族的尼日利亚人只能用宗主国语言英语交流而感到羞耻。

作者通过该情节表达了对于

A.民族文化认同的忧虑B.殖民经济霸权的批判

C.国家日渐开放的欣慰D.大国政治对抗的不满

此资料来源于: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财税体制与国家治理](14分)

材料一

北宋前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原则上一切财赋都属于中央。

但实际上国家财赋分为以两税收入为主的直属中央的“上供”部分,和以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经费为主的拨留于地方的“留州”部分,自北宋中期起,由于中央征调频度的持续增长与地方开支的扩大,加之中央收缴原属州县的大部分盐茶之利,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至南宋更趋困窘。

为解决财政困难,地方州县巧立名目,新增税费,赋敛于民。

对于这种制度之外的税费征收,朝廷只得默许。

——摘编自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

材料二

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以“起运”“存留”的方式,将征收的钱粮按比例划分。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为解决军费紧缺的问题,清廷认可地方督抚抽取厘金等“就地筹款”的措施。

至此,财权下移。

其后,“无论田赋、盐茶,一切征榷悉归地方督抚”。

1906年清廷改户部为度支部,旨在“综理全国财政”。

1909年初,清廷颁布《清理财政章程》,在度支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在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以统一财权,并划分国家税与地方税。

——摘编自陈锋《清代中央财致与地方财政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宋代至晚清不同时期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特征。

(8分)

18.[思想观念与社会生活](12分)

晚清以来,伴随着西风东渐,星期制传入中国。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视星期制为文明之制,主动仿行。

而湖广总督张之洞规定两湖书院的学生只准休旬假(十日放假一日),不得过星期日。

1902年至1911年夏,由于清政府推行新政,各学堂、中央各部和地方衙门陆续实行星期日公休制度。

1912年民国肇建,南京临时政府“期与世界各强国同进文明”,采用了星期日公休制度。

与此同时,星期制也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渐成都市生活中新的工作与休闲的节奏。

合理的休息与适度的休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的精神面貌。

——摘编自湛晓白《时间的社会文化史》

1949年之后,新中国沿用近代以来形成的星期日公休制度。

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布第174号令,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

利用和过好双休日,对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消费休闲和社会风尚都有很大影响,从星期日公休制到一周双休,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为个人自由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摘编自《人民日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晚清至民国星期制普及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近代以来星期“公休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9.[科研组织与技术进步](14分)

19世纪晚期,西方科技发展出现新趋势:

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如德国西门子等;

科学研究走上集体攻关道路,1873年德国“国立物理研究所”、1876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室即在此背景下创立;

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

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1901年,美国82%的专利颁发给个人,18%颁发给公司;

1932年,公司所获专利数超过国家颁发专利总数的一半。

——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

以文明演进为线素》等

二战以来,科学研究出现一种新模式——“大科学”。

它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尖端工程联系起来,以解决重大问题。

“大科学”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或政府资助和组织。

到1965年,美国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学研发,科研资金的3/4来自政府。

苏联也大致类似。

二战以来,美苏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军用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大科学”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

——摘编自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晚期以来科学研究主体的变化及其影响。

20.[历史的“变与不变”](12分)

小楚同学参加了以“历史的变革与延续”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

◆于不变之中,而寓变之制;

因已变之势,而复创造之规。

——顾炎武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马克思

材料

◆赵宋官制虽承前代,如宰相大抵类似于唐,而宋则又以枢密使、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若外官,则宋与唐大有别。

藩镇(节度使)之权既夺,大约统率所部者有安抚使、转运使诸官职。

——摘编自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鼎革之义;

对于临时政府组成人选,宋教仁等主张全用革命党,不用旧官僚,但最后不得不妥协。

临时政府各部总长名单中,同盟会会员仅居陆军、外交、教育三部,其余六部均为立宪派或旧官僚。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789年7月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之后,国民自卫军总司令拉法耶特侯爵将象征法国王室的白色与巴黎民众武装的色彩(红色与蓝色)结合,创设三色徽章作为国民自卫军帽徽。

不久,法国国王到巴黎接受了三色帽微,表示对革命形势的认可。

此后,红白蓝三色配置在全国流行,三色帽徽、三色服饰成为革命者的标志。

几经演变,三色旗成为法国国旗。

——摘编自沈坚《三色旗和高卢雄鸡》

通过研读,有的同学看到了历史的变革,有的同学看到了历史的延续,有的同学看到了二者间的复杂关系。

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A

D

17.(14分)

(1)来源:

①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

(3分,一点一分)

②制度外的税费。

(3分,答新增税费只给2分)(全抄材料给一分)

(2)特征:

①北宋前期,财权高度集中,但中央拨留部分经费给地方;

②北宋中期至南宋,州对地方税费征收的控制有所松弛;

③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划分税赋收入;

④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廷认可地方自筹经费,财权下移;

⑤清末新政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管,并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

(任意一点3分,两点6分,三点8分。

若答出元代财政高度集权等相关特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8.(12分)

(1)背景:

①西学东渐;

②戊戌维新;

③清末新政;

④民国建立;

⑤政府示范与推行。

(任意一点2分,答对三点及以上6分。

关键词错别字不给分,只答新政不给分,国民政府不给分)(全抄材料给2分)

(2)影响:

①人们获得较为充分的休息时间;

②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③促进社会消费;

④促进旅游与休闲经济发展;

⑤提升社会文明、改变社会风尚等。

(任意一点2分,答对三点及以上6分)

19.(14分)

(1)特点:

①科学与生产直接结合;

②科学研究集体化;

③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大量创办;

④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提高。

(2)变化:

①19世纪晚期,企业逐步取代个人成为科研主体。

②二战后科研主体由企业上升到国家层面。

(2分)

影响:

①推动了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②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推动了一系列重大领域的突破;

④导致了美苏实力的增强,强化了美苏争霸的格局。

20.(12分)

示例

论题:

历史在承继中变革。

论证:

许多思想家深刻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如顾炎武认为传统中蕴含着发展变化的因素,应该顺应这种变化的趋势适时变革。

揆诸史实,历史总是在赓续中嬗变。

如北宋建立初期,为改变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统治,沿用唐制并有所创设。

在中央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同时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宰相之权;

在地方保留节度使,但剥夺其实权,改派文臣知州事并设转运使等加强监管。

由此,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

结论:

综上所述,承继传统、顺应时势的变革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

10—12分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紧密,材料充分,论证严谨,表述准确

7—9分

观点比较明确,史论结合比较紧密,材料比较充分,论证比较严谨,表述比较准确

4—6分

观点不够明确,史论结合不够紧密,材料不够充分,论证不够严谨,表述不够准确

0—3分

观点不明确,史论结合不紧窑,材料不充分,论证不严谨,表述不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