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07374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9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

(1)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答。

(2)学生尝试后汇报不同的算法。

【预设】预设1:

3=3.5+3.5+3.5=10.5(元)。

预设2:

3.5元=3元5角,3元×

3=9元,5角×

3=15角,9元+15角=10.5元。

预设3:

把3.5元看作35角,35角×

3=105角,105角=10.5元。

预设4:

3.5元=3元5角,4元-3元5角=5角,4元×

3=12元,5角×

3=15角,12元-15角=10.5元。

师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解题思路。

观察黑板上几种主要的解法,大家看懂了吗?

谁能分析一下每种解法的思路?

【预设】学生会说出:

方法一是根据加法与乘法的关系,3.5×

3表示3个3.5相加的和,利用连加来计算;

方法二是分别算出3元×

3、5角×

3,再将两部分结果合并起来;

方法三是把3.5元转化为35角,再计算35角×

3,然后将结果105角转换成10.5元;

方法四是先算出4元×

3的结果,再减去多算的部分。

这些方法中,你们更欣赏哪一种方法?

为什么?

【预设】学生通过比较可以得出,这些方法都是合理的,但是方法三更简便。

方法三通过单位换算,将小数的“元”转化成整数的“角”,也就是将小数乘法转化成了整数乘法,将新知识与我们所学过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了。

那么下面我们通过实际问题来练习巩固这种方法。

(4)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P2“做一做”。

第2题你是怎样想的?

50元够吗?

【预设】学生可以算出具体的钱数再判断,也可以直接通过估算来解决:

一个燕子风筝的价格超过6元,7个就超过42元,所以40元不够。

一个燕子风筝的价格不超过7元,7个不超过49元,所以50元够。

2.教学教材P3例2。

课件出示教材P3例2。

0.72不是钱数,又该怎样计算?

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请同学们根据导学提纲的内容自学教材P3例2的内容。

(课件出示导学提纲)

【预设】由学生结合竖式的写法讲解算理,教师予以帮助和补充。

第一步:

将0.72×

5转化为72×

5,因数0.72转化为72,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可用“×

100”表示;

另一个因数5不变,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是360。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这里的积360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第二步:

确定积的小数点,将360除以100,商是3.60。

根据小数的性质,末尾的0可以去掉。

3.梳理、总结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要点。

(1)完成教材P3“做一做”第1题。

指名板演,全班订正。

对比每组中的两道题,大家能说说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吗?

【预设】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说出不同点:

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小数的位数一般与因数相同。

(2)完成教材P3“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说一说,通过这几道题的练习,你认为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预设】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尝试归纳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时的要点:

①把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②处理好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去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3“做一做”第3题。

指名板演,全班练习。

检查、订正时着重关注小数点的位置。

2.根据教材P2例1情境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决。

如:

让学生写出竖式笔算的过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大家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1)

3

方法一:

3=3.5+3.5+3.5=10.5(元)

方法二:

3=15角,9元+15角=10.5元

方法三:

3=105角,105角=10.5元

方法四:

3=15角,12元-15角=10.5元

②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去掉。

【教学后记】

 

第2课时小数乘整数

(2)

完成教材P4“练习一”第1~5题。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实际问题。

一、基本练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这节课来巩固一下。

小数乘整数

(2)]

完成教材P4“练习一”第1题。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指导练习

1.完成教材P4“练习一”第2题。

请学生查看各科教材的单价并汇报,填在相应的表格中,再分别计算5本、12本、23本的总价。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名学生进行板演。

集体订正后,教师追问: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大家有什么发现?

(同桌之间议一议后再汇报)

【预设】学生会说出当数量不变时,总价随着单价的变化而变化;

当单价不变时,总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板书)

2.完成教材P4“练习一”第3题。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收集题目中包含的信息,根据题目要求解决问题,明确“先估后算”的方法,最后逐一解决问题。

教师着重提问:

在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程时可以用什么方法?

怎样做到尽量准确?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步测的方法进行估计,测出自己的步长约为0.6m,估计出自己家到学校大约走了多少步,用0.6m去乘所走的步数,就是自己家到学校的大致路程。

3.完成教材P4“练习一”第4题。

如何根据第一列的积写出其他各列的积?

要用到什么规律?

【预设】学生会说出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来确定其他各列的积。

写积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3.2×

15和32×

1.5的积中应该有几位小数?

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却是整数呢?

【预设】学生会说出积的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1.5的积中本应该有一位小数,但因为小数末尾的0去掉了,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整数。

大家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规律?

(学生自由发言)

4.完成教材P4“练习一”第5题。

雷电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我们通常是先看见闪电,再听到雷声,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预设】学生可能说得不够准确,教师顺势拓展:

这是因为在同一介质中,光速比声音传播的速度快得多。

那么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呢?

【预设】学生根据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进行计算。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四、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2)

当数量不变时,总价随着单价的变化而变化;

第3课时小数乘小数

(1)

教材P5例3和P6相关内容,完成教材P5“做一做”和P8“练习二”第1~5题。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确计算小数乘小数,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与归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想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一、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习题。

【预设】第1题:

学生口算出得数后可能会说,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教师引导学生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算式之间的联系。

第2题:

学生做完后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在集体订正时关注学生的错误,并强调:

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检查积的小数位数是否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相同,如果不同,检查哪一步计算出了错误,找出原因及时改正,如果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1.收集信息,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P5例3。

从题中大家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要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应该先算什么?

【预设】学生观察情境图,说出已知宣传栏的长、宽和每平方米要用的油漆质量,要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必须先算宣传栏(长方形)的面积。

列出算式2.4×

0.8。

这个算式与前面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预设】学生发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小数

(1)]2.尝试计算,引导推理。

先估计一下2.4×

0.8的积大约是多少。

【预设】把2.4和0.8分别看成整数2和1,所以算得的积大约是2。

根据计算小数乘整数的经验,想一想,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可以怎样计算?

【预设】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点上小数点。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交流不同的算法。

2.4m=24dm0.8m=8dm24×

8=192(dm2)192dm2=1.92m2

积是19.2还是1.92?

【预设】学生可能有两种解释:

一是把2.4m和0.8m分别改写成用分米作单位,算出面积是192dm2,再换算成用平方米作单位,所以积是两位小数。

二是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点移动规律,计算时把2.4和0.8分别看作24和8,两个因数都乘了10,算出的积192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

为了让积不变,就要把192除以10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析推理图:

观察分析图,引导学生完整叙述整个推理过程。

师小结:

两个因数都乘10后,得到的数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现在的积除以100,从积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

通过推理,我们验证了2.4×

0.8=1.92,和估计的结果十分接近,宣传栏的面积确实约是2m2。

3.巩固计算,归纳法则。

(1)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能计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和刚才一样,先估一估,再用竖式计算。

【预设】学生列出算式1.92×

0.9,先估计,确定积的范围:

把1.92和0.9分别看作整数2和1,估算出积大约是2。

然后写出竖式,说一说算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析推理图。

(2)完成教材P5“做一做”。

比较一下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谁能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预设】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填写教材P6方框中的关键词,尝试归纳算法:

(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完成教材P8“练习二”第2题。

(1)教师出示台秤图片,向学生介绍这种称量工具。

(2)让学生准确读出台秤刻度盘上表示物品质量的千克数,再列竖式计算各种商品的总价。

(3)指名板演,全班练习。

(4)学生互相评价竖式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指出原因并改正。

2.完成教材P8“练习二”第3题。

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并把错误的小数点位置改正过来。

让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3.完成教材P8“练习二”第5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学生自主计算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4.完成教材P8“练习二”第1、4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2)集中交流,展示评价。

四、课堂小结:

你们有哪些收获?

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第4课时小数乘小数

(2)

教材P6例4,完成教材P6“做一做”第1、2题和P9~10“练习二”第9~12题。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乘小数,知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应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结合计算发现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数感,增强估算和验算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会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稍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

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以及小数乘小数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学生用竖式计算后回顾计算法则:

小数乘整数与小数乘小数都是小数乘法,都是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上小数点;

点小数点时,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小数

(2)]

1.教学教材P6例4。

课件出示教材P6例4。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并小组交流。

计算时大家发现了什么?

【预设】学生先按一般方法计算,发现并引出问题:

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积应该是四位小数,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

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师生共同完成以下运算过程。

(板书运算过程)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

第一,要数清楚两个因数中小数的总位数,弄清楚应补上几个0;

第二,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2.探究积与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1)完成教材P6“做一做”第1题。

说一说,哪几题最容易出错?

【预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反思,重点分析后三题的计算需要注意的问题,即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情形,其中第2、4小题还要注意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2)完成教材P6“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

指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

大家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后汇报。

【预设】学生可以发现:

在小数乘法中,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左边4道题),积比第一个因数大;

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右边4道题),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这个规律怎样总结更为严密?

引导学生补充条件:

这里的第一个因数不包括0。

师生交流并板书: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教师帮助学生小结:

应用这个规律,可以初步判断积的计算是否正确。

1.完成教材P10“练习二”第12题。

要求学生不计算,直接填出结果并口答。

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预设】学生应用上面探索出的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来进行判断。

如第1小题,因为0.9<1,所以756×

0.9<756。

2.完成教材P9“练习二”第9题。

(1)先说出三个图形的名称及面积计算公式,再列式计算。

(2)指名板演,全班练习。

(3)集中评价。

3.完成教材P10“练习二”第11题。

(1)读题后让学生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速度×

时间=路程”,再列式计算。

4.完成教材P9“练习二”第10题。

要求学生去超市、水果店等地实际调查这几种水果的单价,并计算总价后填表。

四、课堂小结

第5课时小数乘小数(3)

教材P7例5,完成教材P7“做一做”和P9~10“练习二”第6、7、8、13、14*题。

1.通过学习,理解“小数倍”的含义,能运用小数乘法解决与小数倍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和验算小数乘法。

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小数倍的数量关系,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3.提高应用意识,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理解小数倍中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小数乘法的验算。

课件出示教材P7例5情境图。

谁能用图中的信息编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

让学生自主阅读,收集信息,理解题意后简单叙述故事内容。

【预设】学生观察情境图,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如:

小红和小明骑着鸵鸟在非洲大草原上游玩奔跑,忽然一只非洲野狗从后面冲上来,小红和小明吓坏了,大叫:

“哎呀,它追上来了!

”没想到鸵鸟镇定地说:

“别担心,它追不上我!

大家知道鸵鸟为什么这样说吗?

【预设】学生会说,一定是非洲野狗奔跑的速度比鸵鸟慢,所以追不上。

那么鸵鸟的速度究竟是多少呢?

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这也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小数乘小数(3)]

1.教学教材P7例5。

(1)引导学生继续读题。

大家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找出题中已知的数学信息: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可提出问题:

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题中给出了一个倍数关系,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有时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那么你们能画线段图表示这个倍数关系吗?

【预设】学生根据已学过的“倍的认识”和“小数的意义”,尝试画线段图: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

鸵鸟的最高速度:

1.3倍是什么意思?

你会列式计算吗?

【预设】学生结合线段图,说出“1.3倍”的意思是将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看作1份,鸵鸟的最高速度与它比较,除了相同的1份外,还多出一部分。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56×

1.3。

(2)列竖式计算。

指名学生板演,用竖式计算出56×

1.3的结果,全班练习。

2.教学验算方法。

师(指着黑板上学生列的竖式):

怎样知道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预设】学生提出可以想办法验算一下。

同学们说得很对,验算可以帮助我们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是不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有哪些方法可以验算呢?

【预设】小组讨论,说出不同的验算方法。

可能有:

(1)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2)用计算器验算;

(3)用上节课所学的规律大致判断——积比56大。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并对比学生的板演和教材上计算的对错。

这些验算方法都可以,其中用上节课所学的“积与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规律只能对结果进行估计和初步判断,不能准确知道结果到底对不对;

计算器验算则需要带上相关的工具;

而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与以前整数乘法相同,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1.完成教材P7“做一做”。

(1)观察算式中的因数和积,判断正误并说出理由。

(2)计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完成教材P9“练习二”第6题。

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难、最容易错的两小题进行练习,用竖式计算并写出验算过程。

(1)指名板演,全班练习。

(2)集中评价。

3.完成教材P10“练习二”第13题。

引导学生逐一解决3个小题。

第(3)小题让学生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

普通冰箱和节能冰箱一天共耗电多少千瓦时?

普通冰箱和节能冰箱一天共用多少电费?

普通冰箱比节能冰箱一天多耗电多少千瓦时?

普通冰箱比节能冰箱一天多用多少电费?

普通冰箱一天的耗电量(或电费)是节能冰箱的多少倍?

只要是合理的数学问题,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学生可按照所用的方法进行分类,如:

前两个问题都是用加法解决的;

“比多少”的问题是用减法解决的;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用除法解决的。

4.完成教材P10“练习二”第14*题。

(1)学生独立填一填。

(2)汇报交流。

可以怎样填?

还有不同的填法吗?

填得完吗?

【预设】学生展示不同的填法,发现填不完。

各自思考并表达填不完的原因。

5.完成教材P9“练习二”第6题剩下的4个小题和第7、8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你们有什么收获?

第6课时积的近似数

教材P11例6,完成教材P11“做一做”和P13“练习三”第1~3题。

1.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根据要求与实际需要取积的近似数。

2.经历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过程,能运用迁移的方法主动学习新知识。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实践能力和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要求与实际需要取积的近似数。

指名学生口答。

【预设】学生能够正确说出75.805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分别是76、75.8、75.81;

1.9736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分别是2、2.0、1.97、1.974。

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

【预设】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时,保留时看下一位上的数,如果比5小就舍去,如果是5或比5大就向前一位进1。

例如将75.805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75.805的十分位是8,比5大,向个位进1,所以保留整数就是76。

2.0末尾的“0”可以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