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5737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镇江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镇江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镇江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镇江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镇江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镇江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江苏镇江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镇江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镇江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悠悠,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⑥俗子胸襟谁识我?

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

⑦是故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礼记》)

⑧子曰:

“___________,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答案】2.①山气日夕佳②感时花溅泪③心忧炭贱愿天寒④柳暗花明又一村⑤不尽长江滚滚来⑥英雄末路当磨折⑦学然后知不足⑧君子和而不同

3.名著阅读。

(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我有充分的证据认为小王子来自一颗小行星,这颗小行星是一位土耳其天文学家发现的,比一幢房子大不了多少。

B.想到没儿子继续自己的事业,又不愿家业被祥子占有,得知多数祝寿礼金数目很小,刘四爷开始咒骂,并与虎妞吵起来。

C.格列佛醒来发现自己被利立浦特人缚在草地上,后来,士兵们让他吃肉喝酒,他再次陷入昏睡,被抬上机器捆紧送往京城。

D.蒋一轮带学生捡麦穗,在返回学校的途中被大河阻挡,桑桑跳入河中,游到对岸,请来了毛鸭的船,载着大家过了河。

【答案】3.

(1)D

【解析】D项,出自《草房子》,“桑桑跳入河中,游到对岸,请来了毛鸭的船”表述有误,应该是杜小康用黑板上的欠账,逼迫毛鸭用渡船渡同学们过河,桑桑跳河请求毛鸭没起作用。

其它三项表述正确,所以答案为D。

(2)阅读《西游记》选段,在横线上写出一个四字成语。

(1分)

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扇起锻炼。

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

他即将身钻在“異宫”位下。

異乃风也,有风则无火。

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煼(chǎo,熏的意思)红了,弄做个老害病眼,故唤作“______”。

【答案】火眼金睛

【解析】孙悟空常说他老孙有火眼金睛,可以识得妖怪,但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真的能识得妖怪吗?

其实真的能,只是不能识别到底是什么妖怪而已。

悟空的火眼金睛识别妖怪的方法是看云,他能够看清笼罩在唐僧头上的祥云,和笼罩在妖怪身上的妖气。

这一点唐僧、八戒和沙僧是办不到的。

所以悟空往往一眼就能看出站在面前的是妖怪、神仙还是普通人。

只有一次走了眼,就是牛魔王变成猪八戒的样子骗走芭蕉扇那一回,后来悟空自己也承认了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得手后不曾防备,没有留意看云气,才着了牛魔王的道。

火眼金睛的缺点在于它不能看出妖怪的原形,所以他每次都不得不四处奔走询问妖怪的出处。

这也不能怪孙悟空,以如来佛祖无边的法力,不求助于太上老君的话,也有像偷了老君金刚镯的青牛精这样的降不了的妖怪,何况他翻不出如来佛祖手掌心的孙悟空和只在八卦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火眼金睛?

所以“火眼金睛”是神话传说,今通常用作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看清事物真相。

(3)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3分)

  林冲就伏在庙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声,且奔庙里来。

用手推门,却被林冲靠住了,推也推不开。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

“这条计好么?

①林冲为什么来庙里安身?

【答案】

(3)①林冲居住的草厅被雪压倒了,只好来庙里安身。

(意思对即可)

②简要概括画线句中“这条计“的内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派林冲看管草料场,(1分)火烧草料场,置林冲于死地。

(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水浒传》第10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相关内容的能力。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讲的是:

陆虞候再次设计(派林冲看管草料场,火烧草料场,置林冲于死地)陷害林冲,管营派林冲管草料场,但林冲居住的草厅被雪压倒了,只好来庙里安身,管营欲烧死林冲。

曾被林冲救过命的店主人李小二向林冲报告了消息,林冲怒寻陆谦不遇,最终林冲杀死了差拨、富安、陆谦。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地势升高,空气层变薄,空气密度变小,在5000米的高度,1升干燥空气的质量大约0.7克左右。

②由于空气的密度和压力适宜,使低海拔的平原地区成为人口密集的地方。

③在极高海拔地区,空气十分稀薄,气压非常低,人类难以生存,也感到不适。

④比如说,登山运动员攀登海拔8848.43米高的珠穆朗玛峰,在到达一定高度后,吸入携带的氧气,补充氧气奇缺带来的不适,正是这个道理。

(1)第①处语意重复,应把________删去。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把________删去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与________互换位置。

(4)第④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4.

(1)“大约”或“左右”

(2)“由于”或“使”(3)“难以生存”“感到不适”(4)“补充”“缓解”(或“减少”“清除”等)(改对一处得1分,满3分为止)

【解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1)第①处“大约”和“左右”语意重复,应把“大约”或“左右”删去;

(2)第②处成分残缺,介词“由于”和“使”淹没了主语,应把“由于”或“使”删去;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将“难以生存”“感到不适”互换位置;

(4)第④处“补充不适”搭配不当,应将“补充”改为“缓解”(或“减少”“清除”等)。

5.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6分)

  【材料一】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的塔尖在一场突发大火中轰然倒塌。

16日,法国消防部门宣布,巴黎圣母院大火已经全部扑灭,目前进入调查和损失评估阶段。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和世界遗产之一,这场大火在令法国陷入悲痛的同时,再次为全世界敲响了文物保护的警钟。

  (摘自2019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

……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

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摘自2019年4月16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官方微博)

【材料三】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

为了各国人民。

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民的。

(摘自雨果《给巴特勒的信》)

(1)巴黎圣母院大火引发了怎样的反响?

【答案】5.

(1)法国人悲痛;

中国人为之惋惜;

敲响文物保护的警钟。

(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得2分,意思对即可)

(2)被雨果称为“世界奇迹”的圆明园遭到“人为践踏”,具体指什么事件?

(2)英法联军火烧(或“洗劫”)圆明园。

(3)根据材料,说说为什么要保护文物古迹。

(3)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

(1分)文物古迹是人类(或“各国人民”“全世界”)共同的财富(或“宝贵遗产”“瑰宝”“结晶”)。

(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阅读题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能力。

(1)题“巴黎圣母院大火引发的反响”由材料一中“这场大火在令法国陷入悲痛的同时,再次为全世界敲响了文物保护的警钟”和材料二中“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提取概括:

法国人悲痛;

(2)题被雨果称为“世界奇迹”的圆明园遭到“人为践踏”,具体指:

英法联军火烧(或“洗劫”)圆明园。

第(3)题根据材料二中“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和材料三中“谁而建?

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民的”得出答案:

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

文物古迹是人类(或“各国人民”“全世界”)共同的财富。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6~8题。

过李处士山居

姚合①

闲居昼掩扉,门柳荫蔬畦。

因病方收药,寻僧始度溪。

少逢人到户,时有燕衔泥。

萧洒②身无事,名高孰与齐。

【注】①姚合:

唐代诗人,元和十一年进士,初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

②萧洒:

同“潇洒”。

6.诗人拜访李处士是在什么季节?

(1分)

【答案】6.春季(春天)。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中虽然未点明季节,但从首联“门柳荫蔬畦”和颈联“时有燕衔泥”可以轻易看出诗人拜访李处士是在春季。

7.结合前三联内容分析李处士的形象特点。

(3分)

【答案】7.①从门前柳树成荫、菜畦成行可以看出李处士热爱田园生活;

②从白天关门、少有人来可以看出李处士不喜与人往来(或:

从有病在身边不得已才接受别人馈赠的药可以看出李处士不喜与人往来);

③从愿与僧人交往,可以看出李处士超脱(或“厌倦”)尘世的特点。

【解析】此题考查评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要结合写作背景、全诗内容和诗歌的主旨来考虑。

诗人姚合,元和进士,授武功主簿,官秘书少监,世称姚武功,其诗派也称“武功体”,其所作诗篇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

诗人诗歌的主旨是表达对诗人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的厌倦。

从首联“闲居昼掩扉,门柳荫蔬畦”门前柳树成荫、菜畦成行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李处士热爱田园生活;

从“少逢人到户,时有燕衔泥”可以看出李处士不喜与人往来;

从愿与僧人交往,可以看出李处士超脱(或“厌倦”)尘世的特点。

8.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8.蕴含了诗人对李处士潇洒生活的羡慕之情(或“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1分)以及对李处士高洁声誉的赞美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

尾联“萧洒身无事,名高孰与齐”中的“潇洒”一词赞美李处士生活潇洒,“名高孰与齐”的反问句强调的是李处士声誉的高洁。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

(13分)

余东园有小山,环山为池,畜①鱼苗二千,比年②视之,头可一斤许,明年可二斤,又明年有三斤者。

仅取数头,即池无遗育矣。

但见残鳞朽骨,零落山隈③。

伺之,见一獭④于沟中,捕之不能得,余谓獭食吾鱼数千斤矣。

余别畜鱼一千八百于塘桥池,池可二亩,一年有二斤者。

明年六月暴雨后,死而浮者三,各四斤许,明日浮者十七,又明日浮者二十四,急取粪清数桶入池中,乃止。

至冬则二年矣,举网捕之,余谓当得鱼数千斤,时有西乡人在旁曰:

“可得三百斤耳。

”网之,果得三百斤。

余问其故,曰:

“鱼多则水色带赤,此水色白,故知之。

”问鱼苗几何?

余谓一千八百石。

西乡人曰:

“多矣!

”此池止可畜二百石,入草六七担,暑月大雨后,勿入草,草入鱼腹即胀,不能堪,头插泥中死矣。

夏热,鱼不甚长,春秋长驱,冬长脂,一年即大者五斤,小者四斤,一无所损。

若畜多即渐消谢,鱼亦不复长矣。

西乡人盖养鱼为生者,故知之甚悉。

余始悟向者园池之鱼,盖亦畜多消谢耳。

獭固食鱼,岂至数千斤?

若非西乡人言,獭亦冤哉。

(选自明·

冯汝弼《佑山杂说》,有改动)

【注】①畜(xù

):

蓄养。

②比年:

到了一年。

③隈(wēi):

山或水弯曲的地方。

④獭(tǎ):

水獭。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①头可一斤许()②网之,果得三百斤()

③问鱼苗几何()④余始悟向者园池之鱼()

【答案】9.①表示约数②用网捕③多少④从前(意思对即可)

【解析】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注意第

(1)题“许”属于一词多义;

(2)题“网”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

第(3)题“几何”属于古今异义;

第(4)题“向”古今异义。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余谓獭食吾鱼数千斤矣。

②獭固食鱼,岂至数千斤?

【答案】①我认为是水獭吃掉了我的几千斤鱼。

(“谓”译错扣1分,倒装句式没译出扣1分。

意思对即可)

②水獭固然(或“本来”“确实”)吃鱼,怎么(或“哪里”“难道”)能吃掉几千斤鱼?

(“固”译错扣1分,反问句式没译出扣1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注意第

(1)句是定语后置的倒装句,“吾鱼数千斤”翻译时应调为“吾数千斤鱼”。

(2)句是反问句,“岂……?

”应翻译成“怎么(或“哪里”“难道”------)”。

答案为:

①我认为是水獭吃掉了我的几千斤鱼。

11.“我”两次养鱼犯了同样的错误,这个错误是什么?

【答案】11.养的鱼太多。

(答“畜多消谢”或“畜多”“鱼苗太多”也可得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我”两次养鱼所犯的错误,可用尾段“余始悟向者园池之鱼,盖亦畜多消谢耳”提取重要信息“畜多消谢”来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为:

养的鱼太多。

12.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述西乡人的养鱼经验。

【答案】12.从水色可以知道池塘中鱼的多少;

能根据池塘大小确定放养鱼的数量;

能根据放养鱼的数量确定投放草料的数量;

知晓暑月大雨后不能给鱼喂食;

知晓一年四季鱼的生长规律(或“状况”)。

【解析】此题考查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的能力。

回答此类题目,要.整体阅读材料,全面把握材料;

要准确审读题干,明确解题方向;

要理清文章层次,认真分条回答。

注意要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由原文第二[余问其故,曰:

]可分条概括:

①鱼多则水色带赤,此水色白,故知之-----从水色可以知道池塘中鱼的多少;

②此池止可畜二百石-----能根据池塘大小确定放养鱼的数量;

③若畜多即渐消谢,鱼亦不复长矣---能根据放养鱼的数量确定投放草料的数量;

④暑月大雨后,勿入草,草入鱼腹即胀,不能堪,头插泥中死矣----知晓暑月大雨后不能给鱼喂食;

⑤夏热,鱼不甚长,春秋长驱,冬长脂--知晓一年四季鱼的生长规律(或“状况”)。

【参考译文】

我家东园有一座小山,小山四面是池塘,(我)在里面畜养了两千石鱼苗。

到了一年的时候查看,每条鱼一斤左右,第二年两斤左右,第三年就有三斤的鱼了。

(可我)只获得了几条鱼,池塘里就没有剩余的鱼了。

只看见残缺的鱼身和腐烂的鱼骨散落在山弯曲的地方。

我仔细探察,发现一只水獭藏在水沟中,(却)无法捕获它。

我认为是水獭吃掉了我的几千斤鱼。

我又在塘桥池畜养了一千八百石鱼苗,池塘大约两亩,第一年就有了两斤的鱼。

第二年六月的一场暴雨过后,有三条死鱼浮在水面,每条约四斤,第二天又浮起来十七条鱼,第三天浮起来二十四条鱼,我急忙取来几桶粪汁倒入池塘中,这种情况才停止。

到这年冬天,塘中的鱼就养了两年了,张网捕鱼,我认为应当捕到几千斤鱼,当时有一个西乡人在旁边说:

“大约能捕到三百斤鱼。

”捕上来后,果然只有三百斤鱼。

我问其中原因,他说:

“鱼多水的颜色就会发红,这里的水色发白,所以知道。

”他问我放了多少鱼苗,我说一千八百石。

西乡人说:

“多啦!

”这个池塘只可以畜养两百石鱼,投放六七担草。

夏天大雨之后,不能再投放草料,鱼吃了草,肚子就发胀,受不了就会把头插在淤泥中死去。

夏天炎热,鱼不怎么生长,春秋季长身体,冬天长脂肪,一年下来大鱼五斤,小鱼四斤,一条都不会减少。

如果畜养太多,鱼就会渐渐死亡,(存活的)鱼也不再生长。

西乡人因为是以养鱼为生的,所以知道得非常详尽。

我这才明白以前东园池塘里的鱼,原来也是因为畜养太多而死亡的。

水獭固然吃鱼,怎么能吃掉几千斤鱼?

如果没有西乡人的话,水獭也要蒙冤了啊。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

(10分)

训练语感(节选)

叶圣陶

①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

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

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②夏丏尊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到语感,有下面的一节说:

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理,“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

“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

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③夏先生这篇文章提及的那些例子,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

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

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④譬如作者在作品中描写一个从事劳动,末了说那个人“感到了健康的疲倦”,这是很生动很实感的说法。

但是语感欠敏锐的人就不觉得这个说法的有味,他想:

“疲倦就疲倦了,为什么加上‘健康的’这个形容词呢?

难道疲倦还有健康和不健康的分别吗?

”另外一个读者却不然了,他自己有过劳动的经验,觉得劳动后的疲倦确然和一味懒散所感到的疲倦不同:

一是发皇的、兴奋的,一是萎缩的、委靡的,前者虽然疲倦但有快感,后者却使四肢百骸都像销融了那样地不舒服。

现在看见作者写着“健康的疲倦”不由得拍手称赏,以为“健康的”这个形容词真有分寸,真不可少,这当儿的疲倦必须称为“健康的疲倦”,才传达出那个人的实感,才引得起读者经历过的同样的实感。

⑤这另外一个读者自然是语感敏锐的人了。

他的语感为什么会敏锐?

就在乎他有深切的生活体验,他知道同样叫做疲倦的有性质上的差别,他知道劳动后的疲倦怎样适合于“健康的”这个形容词。

⑥看了上面的例子,可见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

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

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选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有改动)

13.在如何训练语感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

首先要明确主要观点即中心论点的特征,其次,掌握寻找中心论点的方法。

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文章标题、开头、结尾。

结合文章第6段“可见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并结合标题和全文内容分析可知本文的主要观点是“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14.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论证了什么观点?

【答案】1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2分)论证了“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挙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井记准确的内容。

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

本文第④段列举“感到了健康的疲倦”的具体事例,进行举例论证;

以劳动后的疲倦确然和一味懒散所感到的疲倦作对比,进行对比论证。

两种论证方法相结合,具体有力地突出论证了“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的观点,増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5.作者对如何训练语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请结合加点的字回答问题。

(5分)

(1)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

——萧红《呼兰河传》

(榆树怎么会“啸”呢?

“冒烟”是怎么回事?

)(2分)

【答案】大风吹在榆树上,发出响声,就像榆树在“啸”。

(1分)雨打树叶,腾起雨雾,就像冒烟一样。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院子里怎么会有“积水”?

又怎么会有“藻荇”?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3分)

【答案】照亮庭院的皎洁月光,就像注满池塘的清水。

(1分)竹柏的影子,看上去就像交错纵横的水草。

(1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恬静(闲适)的心境。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

(1)小题句子,把吹在榆树上的风声比作“啸”,把雨打树叶腾起的雨雾,比作冒烟,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2)小题句子,把照亮庭院的皎洁月光比作注满池塘的清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草,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恬静(闲适)的心境。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作用:

1、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

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2、进行说明或讲道理时,不叫“比喻”,而叫“打比方”。

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

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共16分)

塑料花

路明

①上午最后一节课,班主任说,中午大家回家,换白衬衫、白球鞋,每人带一束塑料花来,下午有外宾。

②我们都欢呼起来。

外宾的到来意味着停课。

那几年,合资、独资企业一家接一家入驻小镇,每年总有一两次,有重量级外宾来我们小学访问,我们穿上整齐的服装,挥舞着手中的花束,在校门口列队欢迎。

③和九十年代所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