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05323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实验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实验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实验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实验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

《实验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

D.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等特点,化学模拟生物酶对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

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

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B.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

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D.阴极射线、

-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8、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CCl4

B、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在的甘油

C、纸层析实验中,须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

D、实验室中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过滤后再蒸馏的方法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过程后可变为清洁能源,这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

B.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元素分析仪是一种可用于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色分析仪器

D.纤维素、PLA(聚乳酸)、硝化纤维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旋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再从上面倒出

B.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

C.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酸和碱正好反应、取2—3次的实验平均值,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D.固体药品取用:

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转移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牛胰岛素、蚕丝、人造奶油充分水解后均可得到氨基酸

B.李比希燃烧法、钠熔法、铜丝燃烧法、纸层析法都是元素定性分析法

C.测定有机物结构方法较多,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同位素示踪法等

D.色谱法通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

纸层析法就是一种简单的色谱分析法。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或实验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沉淀的颗粒较大时,可用倾析法将固体与溶液分离。

B.制备阿司匹林时,将反应物置于水浴85~90℃的锥形瓶中充分反应5~10min,冷却后,向锥形瓶中加一定量的水可以促进产物的析出。

C.牙膏中的安息香酸钠、氟化钠溶于水,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可以预防龋齿。

D.由Zn-Cu/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H2O2能提高电池的放电效率。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和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利用红外光谱法或核磁共振氢谱法均可鉴别两者

B、木糖醇(C5H12O5)是一种甜味剂,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糖尿病病人食用后不会使血糖升高

C、用新型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代替聚乙烯作食品包装袋,以防止白色污染,减缓能源危机

D、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可以减少SO2和烟尘的污染,且燃烧效率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点样时应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滤纸条的原点处轻轻点样,晾干后再点,重复3—5次

B、吸滤瓶内液面高度将达到支管口时,应拔掉吸滤瓶上的橡皮管,并从吸滤瓶支管口倒出溶液

C、在Zn—Cu原电池实验中,用海绵隔离Zn片和Cu片,其目的是降低电极之间的内阻,增强放电效果

D、制备摩尔盐实验中,将(NH4)2SO4饱和溶液与FeSO4饱和溶液混合后,在蒸发皿中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然后冷却、抽滤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居室装修材料如化纤地毯、三合板、花岗岩等均会释放出污染空气的甲醛气体

B.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有机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

C.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晶体主要以内盐形式存在,调节溶液的pH可改变它的溶解度

D.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因此裂化、炭化属于化学变化,风化、老化则属于物理变化

16.下列实验操作可行的是()

A.将氢氧化钠稀溶液逐滴滴入氯化铁饱和溶液中,边滴边搅拌,可获得氢氧化铁胶体

B.滴定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移液管,在使用前均需干燥或用相应的溶液润洗,容量瓶、锥形瓶则不应润洗

C.硫酸亚铁铵晶体制备实验的最后一步是将溶液蒸发到有大量晶体析出,用余热蒸干即可得产物

D.抽滤结束后,不必拆下布氏漏斗,滤液可直接从支管口倒出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晶、玛瑙、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的生物活性首先取决于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C.同位素示踪法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红外光谱法可用于研究有机物分子结构,滴定法不能用于测量盐类物质溶液的浓度

D.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稀硫酸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

B.在中和滴定实验中,既可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液,也可用待测液滴定标准溶液

C.实验中需用2.0mol·

L-1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为950mL,201.4g

D.减压过滤的原理是抽气泵给吸滤瓶减压,造成吸滤瓶内与布氏漏斗液面上的压力差,从而加快过滤速度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宁波从2012年3月25日起公布了空气中的PM2.5,PM2.5是指空气中细颗粒物直径≤2.5pm的颗粒物

B.“可燃冰”的燃烧、从海水中提取镁、铜的电解精炼、石油分馏全都是化学变化的过程

C.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依靠肽链中-NH-上的氢原子与羰基上的氧原子形成氢键而实现

D.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可表示为: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3—4个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AgNO3溶液、稀硝酸和NaNO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元素

B.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将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量热计中,立即读出并记录溶液的起始温度,充分反应后再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

C.在试管中将一定量的浓硝酸,浓硫酸和苯混合,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几分钟,即可制得硝基苯

D.溶质的溶解度越大,溶液的浓度越高,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溶液的冷却速度越快,析出的晶体就越细小。

21.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明矾与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与消毒,这两者的作用原理是一样的

B.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的富脂食物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里放生石灰

C.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该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酸雨就是pH<

7的雨水,主要是由大气中的SO2、NO2等造成的

22.辨析以下的说法①l6O与l8O的转化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实现;

②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那是发生了化学反应;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⑤石墨与金刚石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⑥糖类、蛋白质、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④⑤B.①②④C.③⑤D.①③⑥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2年环保热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

10-6米)的颗粒,“PM2.5”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B.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用“撕裂”方法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用这种方法从C60、金刚石等中获得“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也必将成为研究方向

C.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核外电子和核内中子、质子组成的

D.分类方法、统计方法、定量研究、实验方法和模型化方法等是化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旋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再从上面倒出

B.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新制氯水pH值

C.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酸和碱正好反应、取2—3次的实验平均值,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D.固体药品取用: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纤维素制火棉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B.红宝石、水晶、玻璃、陶瓷等都是硅酸盐制品

C.光导纤维、醋酸纤维、铜氨纤维、玻璃纤维等的主要成分都是糖类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纳米的颗粒物

2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氯化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由蓝色变为粉红色

B.已知

,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人适量CCU,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红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C.向火柴头浸泡液中滴加AgN

O3、稀HNO3和NaNO2,可检验火柴头中的氯元素

D.制备摩尔盐时,.最后在蒸发皿中将溶液蒸发至有大量晶体折出时趁热过滤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尔顿、李比希、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研究不断更新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B.塑料袋在全球“失宠”,有偿使用成为风尚,是因为塑料袋填埋占用土地,且难以降解

C.炼铁高炉中的主要反应是高温下焦炭和氧化铁直接作用生成铁

D.木糖醇(C5H12O5)是一种甜味剂,它属于多羟基化合物,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28.下列实验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快速分离氢氧化铁胶状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可用抽滤法

B.常温下,苯酚与水形成的浊液静置后会分层,上层为溶有水的苯酚溶液

C.甲装置可用于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如下:

仪器组装好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针筒活塞向外拉一段距离,然后松手,观察针筒是否能回到原来刻度处

D.乙装置可用来制取和检验二氧化硫气体漂白性,待滤纸颜色褪去后立即用浸有碱液的棉花堵住试管口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肽、油脂、纤维素、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棉、麻、蚕丝、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

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倾析法分离时,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分离

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C.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D.一旦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

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研究物质的结构,常利用模型、假说等方法

C.牙膏中含有甘油,起到保持湿润和杀菌的作用;

添加的二氧化硅则用于增强牙膏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

32、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1ml无水乙醇和1.5g苯酚固体,再加等量等体积的钠,,比较乙醇、苯酚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

B、向少量的火柴头浸泡液中滴加AgNO3、稀HNO3和NaNO2,检验火柴头中的氯元素

C、在2ml紫色的COCl2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可使溶液显蓝色

D、制备摩尔盐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加热至液体表面出现晶膜为止,不能将溶液全部蒸干

33.化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

B.液氯罐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加入生石灰

C.由石英制取单晶硅的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34.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室温下,含有CoCl2的干燥变色硅胶呈蓝色,在潮湿的空气中变粉红色,放在干燥的空气中又恢复为蓝色

B.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硫酸洗净并灼烧

C.中和滴定实验中,如用于盛放待测溶液的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

D.纸层析中,滤纸作为固定相,展开剂作为流动相

D.Cu2+与过量氨水反应无沉淀生成,而是生成深蓝色透明溶液;

牙膏中的甘油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验,现象是变为绛蓝色溶液

3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是三种常见的化学电源

B.分馏、裂化、裂解是利用化学变化来炼制加工石油的三种重要方法

C.人造丝、人造棉、铜氨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

D.钢化玻璃、有色玻璃、光学玻璃是适用于不同场合的特种玻璃

38.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剐Ca(OH)2和NaHCO3溶液

B.取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液滴入水中,判断皂化反应是否完全

C.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和水D.用氨水清洗试管内壁附着的银镜

3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B.凯库勒的“基团理论”尽管存在缺陷,但仍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D.乳糖、人造丝、油脂、PE、淀粉、醋酸纤维均为可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40.下列实验装置合理,操作正确,并且实验能成功的是()

4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硝化纤维、铜氨纤维、玻璃纤维的主成分都是糖类

B.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C.红外光谱仪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官能团、1H核磁共振仪可确定H所处的化学环境

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到达水果保鲜的目的

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牙膏中的甘油,现象是看到产生蓝色沉淀。

B.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的离子反应式:

SO2+ClO-+H2O=SO42-+Cl-+2H+

C.加热NH4Cl晶体时,在坩埚上方有白烟,其成分是NH4Cl,说明NH4Cl受热升华

D.著名的侯德榜制碱法是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足量CO2、NH3析出Na2CO3晶体。

43.国家环保部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重新作了修订,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截止期是2011年12月5日。

本次修订的内容有多项,其中有“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监测规范”“增设了颗粒物(PM2.5)浓度限值,增设了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监测规范”等等。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臭氧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后会产生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植物生长等有严重危害

B.高空中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

但低空的臭氧是污染气体,会给人体造成伤害

C.化石类燃料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的生产等过程中都是造成二氧化硫污泥的重要原因

D.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直径为2.5μ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纸上层析属于色谱分析法,其原理跟“毛细现象”相关,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吸附水作为固定相

B.将两块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分别投入1mol∙L-1CuSO4溶液、1mol∙L-1CuCl2溶液中,铝片表面都观察不到明显的反应现象

C.将20g硝酸钠和17g氯化钾放入100ml烧杯中,加35mL水,并加热、搅拌,使溶液浓缩至约为原来的一半时,趁热过滤即可得到硝酸钾晶体

D.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伸入容器里面,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4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2.5微粒虽然比胶体粒子小,但由于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入肺后对人体会产生

很大的危害。

B.页岩气是一种新型的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和少量液态烃及CO2,使用页岩气可以有效地降低碳排放量,减少温室效应。

C.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

D.阴极射线和α-粒子散射现象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食醋总酸含量测定”实验中,将食醋稀释10倍后再滴定是为了减少食醋的浪费。

B.在“牙膏中某些主要成分的检验”实验中,在牙膏与蒸馏水搅拌、静置分离后的澄清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新制Cu(OH)2,当产生绛蓝色沉淀时,说明牙膏中含有甘油

C.在“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中,把从盐酸中析出的晶体进行抽滤,用蒸馏水洗涤晶体1~2次,然后抽滤,将晶体转移到表面皿上,干燥后称其质量,计算产率。

D.进行铜锌原电池实验时,灯泡变暗是由于化学能已接近转化完。

此时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灯泡变亮是由于去极化现象。

47.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13年初,全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造成部分高速入口关闭,现积极开展PM2.5项目的检测对预防雾霾天气发生有重要意义。

B.泡沫灭火器是最常见的灭火器之一,其内筒为塑料桶,盛有碳酸氢钠溶液;

外筒为铁桶,外筒和内筒之间装有硫酸铝溶液。

C.质谱法是测定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现代分析方法之一,质谱法是用高能电子束轰击有机物分子,使之分离成带电的“碎片”,并根据“碎片”的某些特征谱分析有机物结构的方法。

D.石油加工工艺除常见的裂化外,还有催化重整和加氢裂化等工艺,它们都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品质;

催化重整还是获得芳香烃的主要途径。

48.下面关于实验操作、现象或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硝酸钾晶体的制备”实验中,蒸发溶液至体积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时,趁热过滤,承接滤液的烧杯应预先加2mL蒸馏水,是为了防止硝酸钾晶体达到饱和而析出。

B.晶体颗粒的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溶质的溶解度越大,或溶液的浓度越高,或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细小。

C.向一支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铁粉,然后加入3mL0.mol·

L-1的盐酸,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两滴K3[Fe(CN)6],会得到蓝色透明溶液。

D.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废渣应分类集中处理,不得任意排放;

对未知废料不得任意混合。

酸碱或有毒物品溅落时,应及时清理及除毒。

4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塑料袋在全球“失宠”,有偿使用成为风尚,是因为塑料袋填埋占用土地,且难以降解

B.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等特点

,化学模拟生物酶对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C.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

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

克比尔卡,以表彰他们在“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中取得的重大成就

D.道尔顿、李比希、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研究不断更新人们对原子结构认识

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丙酮与盐酸的混合液作展开剂,对Fe3+与Cu2+用纸层析法分离时,Fe3+移动较快

B.阿司匹林制备实验中,将粗产品加入饱和NaOH溶液中以除去水杨酸聚合物

C.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可以向一定体积的果汁中滴加碘水,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

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D.快速分离氢氧化铁胶状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可用抽滤法

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针对H7N9禽流感的扩散情况,要加强环境、个人等的消毒预防,可选用含氯消毒剂、活性银离子、酒精、双氧水等作为消毒剂,这种处理方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核心

B.同位素示踪法、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技术都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重要手段

C.防弹玻璃、氧化铝陶瓷、硅藻土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PLA、PET、酚醛树脂、铜氨纤维都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

D.李比希基团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范特霍夫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三维认识都为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5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滴加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观察是否产生蓝色溶液来检验Fe2+的存在

B.重结晶过程中产生的母液虽然含有杂质,但仍应将母液收集起来,

进行适当处理,以提高产率

C.硫酸亚铁铵晶体要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