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项目新技术应用方案1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04783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高层项目新技术应用方案1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超高层项目新技术应用方案1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超高层项目新技术应用方案1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超高层项目新技术应用方案1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超高层项目新技术应用方案1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高层项目新技术应用方案12Word下载.docx

《超高层项目新技术应用方案1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层项目新技术应用方案12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高层项目新技术应用方案12Word下载.docx

塔楼

8

3.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钢筋工程

9

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10

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11

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模板工程

12

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

13

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14

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15

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

住宅楼

16

5.钢结构技术

5.1深化设计技术

整个工程

17

5.2厚钢板焊接技术

塔楼钢结构

18

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19

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

20

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机电安装工程

21

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通风与空调工程

22

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

23

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

24

6.6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方式

给水管道安装

25

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

26

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

塔楼电缆敷设

27

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强电井电缆施工

28

7.绿色施工技术

7.2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

整个过程

29

7.3预拌砂浆技术

砌筑、抹灰工程

30

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

砌筑工程

31

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

幕墙工程

32

7.11供热计量技术

机电工程

33

8.防水技术

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

防水工程

34

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

后浇带

35

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

36

9.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

9.1消能减震技术

37

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基坑支护工程

38

9.8结构安全性监测技术

结构工程

39

10.信息化应用技术

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

40

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

41

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

施工现场

42

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

43

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

44

10.6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

45

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

46

10.8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塔吊管理

40.2.2主要应用新技术简述

40.2.1.1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本工程钢管柱中浇筑混凝土,考虑提高钢管柱柱芯混凝土质量,其混凝土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以确保钢管柱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40.2.1.2轻骨料混凝土

本工程非结构混凝土墙、屋面保温等部位拟推广应用轻骨料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和耐火等特点,可减轻结构自重、节约材料用量、提高构件运输和吊装效率、减少地基荷载及改善建筑物功能等。

40.2.1.3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整体厚筏板基础,属于大体积混凝土。

混凝土的抗裂十分重要。

5号楼塔楼地板厚度为1.5-2.8m不等,其余地下室、地下室筏板厚度为0.8m~1.0m。

混凝土裂缝控制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多个环节相关,其中选择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是控制裂缝的重要途径。

本工程将从混凝土材料角度出发,通过原材料选择、配比设计、试验比选等选择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并在施工中采取一些技术措施。

40.2.1.4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本工程5号楼塔楼结构总高度为273.8m(底板至主屋面),混凝土为超高泵送。

本工程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将从混凝土制备与性能要求、泵送设备的选择和泵管的布设、泵送施工的过程等对超高泵送混凝土进行控制。

40.2.1.5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本工程应用高强钢筋主要为HRB400,高强钢筋具有强度高、延性好、性能稳定,应变时效敏感性低、焊接性能良好、抗震性能好、冷弯性能好等优点,可节省钢材10%~15%。

40.2.1.6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本工程钢筋用量大,钢筋直径大于16mm时拟采用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可节约大量钢材。

40.2.1.7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钢筋的锚固是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一项基本技术。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为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锚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机械锚固方法,将螺帽与垫板合二为一的锚固板通过直螺纹连接方式与钢筋端部相连形成钢筋机械锚固装置。

其作用机理为:

钢筋的锚固力由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和锚固板的局部承压力共同承担或全部由锚固板承担。

40.2.1.8铝合金模板技术

铝合金模板是一种模数化、定型化的模板,具有重量轻、通用性强、模板刚度好、板面平整、技术配套、配件齐全的特点。

40.2.1.9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本工程拟采用铝合金模板,铝合金模板属于早拆模板。

该模板体系包括墙、柱、梁、板等所有模板,面板和模板骨架全为铝合金材料;

模板间的连接采用专用销钉;

模板体系可实现早拆,墙体模板标准规格为400mm*2550mm和400mm*2700mm,顶板模板标准规格为600mm*1200mm。

铝合金快装拆模板体系由楼板模板、梁底模、梁侧模、梁板顶撑、梁板支撑梁、阴角模、连接紧固销、钢支撑等构件组成。

这些构件均由铝合金型材或型钢焊接而成,焊接质量好,强度高,外观形象好。

铝合金模板具有环保、施工周期短,施工方便、效率高,稳定性好、承载力高,混凝土成型质量好,铝合金建筑模板系统所有材料均为可在生材料,符合国家对建筑项目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的规定。

40.2.1.10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根据本工程5号楼(塔楼)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速度,核心筒剪力墙采用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爬模装置通过承载体附着或支承在混凝土结构上,当新浇筑的混凝土脱模后,以液压油缸或液压升降千斤顶为动力,以导轨或支承杆为爬升轨道,将爬模装置向上爬升一层,反复循环作业的施工工艺,详见《第十六章核心筒爬模施工方案》

爬模能够提高混凝土核心筒的施工速度,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使核心筒施工超前,为后面的钢结构柱、梁和钢筋桁架模板施工留出工作面,形成立体交叉的施工局面,提高施工速度,节省工期。

爬升脚手架依靠电子控制设备升降主框架;

外围护架搭设一次成型;

楼层施工过程中,不用进行外架搭设。

40.2.1.11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装修工程及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等拟采用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

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适应性强,除搭设一些常规脚手架外,还可搭设悬挑结构、悬跨结构、整体移动、整体吊装架体等。

40.2.1.12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

本工程住宅拟采用附着升降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是一种用于高层和超高层的外脚手架。

它只需搭设4-5层的脚手架,随主体结构施工逐层爬升,也可随装修作业逐层下降。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建筑物已浇筑混凝土的承载力将脚手架和专门设计的升降机构分别固定在建筑结构上,当升降时解开脚手架同建筑物的约束而将其固定在升降机构上,通过升降动力设备实现脚手架的升降,升降到位后,再将脚手架固定在建筑物上,解除脚手架同升降机构的约束。

如此循环逐层升降。

40.2.1.13深化设计技术

本工程钢结构采用深化设计技术,深化设计是在钢结构工程原设计图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钢结构加工、运输及安装等施工工艺和其他专业的配合要求进行的二次设计。

其主要技术内容有:

使用详图软件建立结构空间实体模型或使用计算机放样制图,提供制造加工和安装的施工用详图、构件清单及设计说明。

40.2.1.14厚钢板焊接技术

本工程采用大量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钢材等级主要为Q345,部分钢板厚度超过40mm。

40.2.1.15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

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技术是一项先进的钢结构与大型设备安装技术,它集机械、液压、计算机控制、传感器监测等技术于一体,解决了传统吊装工艺和大型起重机械在起重高度、起重重量、结构面接、作业场地等方面无法克服的难题。

采用该技术施工安全可靠、工艺成熟、技术先进、经济效益显著。

该技术采用“柔性钢绞线承重、液压油缸集群、计算机控制同步提升”的原理。

提升或顶升施工时应用计算机精确控制各点的同步性。

40.2.1.16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本工程塔楼地下室部分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SRC)。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承载能力高,刚度大且抗震性能好。

40.2.1.1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

本工程采用的高强度钢材等级主要为Q345。

40.2.1.18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本工程应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可极大缓解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存在的各种专业管线安装标高重叠,位置冲突的问题。

不仅可以控制各专业和分包的施工工序,减少返工,还可以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成本。

40.2.1.19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本工程通风空调工程金属矩形风管拟采用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传统角钢法兰连接方法需要采用手枪钻钻孔、上铆钉、防腐等工序,采用法兰连接工艺可以加快施工进度,不必采用以上多项工序,提高工效三倍以上。

法兰与风管间一体,无缝隙,减少了漏风量,保温时处理也较容易。

节约了角钢、铆钉等材料和钻孔、防腐等施工措施,降低了工程成本约15%。

40.2.1.20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

本工程拟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

变风量系统是一种通过改变进入空调区域的送风量来适应区域内负荷变化的全空气空调系统。

主要用于办公和其他商用建筑的舒适性空调。

变风量空凋系统运行成功与否,取决于空调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性能优劣以及控制系统的整定和调试。

其中合理的系统设计是基础,末端装置的性能优劣是关键,控制系统调试是重点难点。

40.2.1.21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

管道在施工过程中,管道内难免落进砂、砾石、砖块、电焊条、电焊渣等杂物,残存在管道内壁的底层,而管道内壁因氧化、腐蚀而残存在管道壁面的氧化铁皮等,在管网投入运行前,必须将这些杂质清除掉,而最好的、既环保又节能的方法就是采用闭式循环冲洗法,能够清除掉管内一切杂物。

40.2.1.22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方式

本工程给水管拟采用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方式中的卡压式连接技术。

本工程所有给水管都采用不锈钢管,接头全部采用卡压连接技术。

薄壁不锈钢管采用专用的卡压工具卡压、瞬间即可完成连接作业,施工便利快捷。

能使管道施工综合成本大幅度减少,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0.2.1.23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

本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拟采用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

现代建筑机电安装正朝着工厂化和装配化方向发展,其基本特点是将全部工作分为预

40.2.1.24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

本工程塔楼拟采用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

在超高层供电系统中,有时采用一种特殊结构的高压垂吊式电缆,这种电缆不管有多长多重,都能靠自身支撑自重,解决了普通电缆在长距离的垂直敷设中容易被自身重量拉伤的问题。

它由上水平敷设段、垂直敷设段、下水平敷设段组成,其结构为:

电缆在垂直敷设段带有3根钢丝绳,并配吊装圆盘,钢丝绳用扇形塑料包覆,并与三根电缆芯绞合,水平敷设段电缆不带钢丝绳。

吊装圆盘为整个吊装电缆的核心部件,由吊环、吊具本体、连接螺栓和钢板卡具组成,其作用是在电缆敷设时承担吊具的功能并在电缆敷设到位后承载垂直段电缆的全部重量,电缆承重钢丝绳与吊具连接采用锌铜合金浇铸工艺。

40.2.1.25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分支电缆是近年来的一项新技术产品,该产品根据各个具体建筑的结构特点和配电要求,将主干电缆、分支线电缆、分支连接体三部分进行特殊设计与制造,产品到现场经检查合格后可直接安装就位,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材料费用和施工费用,更好地保证了配电的可靠性。

40.2.1.26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

本工程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为搅拌桩止水帷幕的地下水封闭措施,阻截基坑侧壁及基坑底面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同时采用降水措施抽取基坑开挖范围内的现存地下水的降水方法。

40.2.1.27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

本工程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包含两种技术:

一是利用自渗效果将上层滞水引渗至下层潜水层中,可使大部分水资源重新回灌至地下的回收利用技术;

一是将降水所抽水体集中存放,用于生活用水中洗漱、冲刷厕所及现场撒水控制扬尘,经过处理或水质达到要求的水体可用于结构养护用水、基坑支护用水,如土钉墙支护用水、土钉孔灌注水泥浆液用水,以及混凝土试块养护用水、现场砌筑抹灰施工用水等的回收利用技术。

40.2.1.28预拌砂浆技术

本工程用砂浆主要为砌筑及抹灰工程,砂浆采用预拌砂浆,减少施工现场环境污染。

预拌砂浆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水泥、细骨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水以及根据性能确定的其他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运至施工现场,并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

另一种是由水泥、干燥骨料或粉料、添加剂以及根据性能确定的其他组分,按一定比例,在专业生产厂经计量、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在施工现场按规定比例加水或配套组分拌和使用。

40.2.1.29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

本工程砌筑工程采用可回收利用的容重小于等于7KN/m³

的混凝土蒸压加气块,混凝土蒸压加气块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强度高、抗震性能好、加工性能好,具有一定高温性、隔音性能好等优点。

40.2.1.30铝合金窗断桥技术

本工程外墙均为幕墙,采用铝合金断桥技术。

隔热断桥铝合金的原理是在铝型材中间穿入隔热条,将铝型材断开形成断桥,有效阻止热量的传导,隔热铝合金型材门窗的热传导性比非隔热铝合金型材门窗降低40~70%。

中空玻璃断桥铝合金门窗自重轻、强度高,加工装配精密、准确,因而开闭轻便灵活,无噪声,密度仅为钢材的l/3,其隔音性好。

40.2.1.31供热计量技术

供热计量技术是对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供热量、热用户的用热量进行计量。

包括热源和热力站热计量、楼栋热计量和分户热计量。

热源和热力站热计量应采用热量计量装置进行计量,热源或热力站的燃料消耗量、补水量、耗电量应分项计量,循环水泵电量宜单独计量。

40.2.1.3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

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采用的材料是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断裂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胶膜的耐水性好。

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时,在卷材表面的胶粘层直接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固化后,与胶粘层形成完整连续的粘接。

这种粘接是由液态混凝土与整体合成胶相互勾锁而形成。

高密度聚乙烯主要提供高强度;

自粘胶层提供很好的粘接性能,可以承受结构产生的裂纹影响;

耐候层既可以使卷材在施工时可适当外露,同时提供不粘的表面供工人行走,使得后道工序可以顺利进行。

铺设方法:

卷材使用于平面时,将高密度聚乙烯面朝向垫层进行空铺;

卷材使用于立面时,将卷材固定在支护结构面上,胶粘层朝向结构层,在搭接部位临时固定卷材。

防水卷材施工后,不需铺设保护层,可以直接进行绑扎钢筋、支模板、浇注混凝土等后续工序施工。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未凝固混凝土与卷材的耐候层和胶粘层接触、作用,在混凝土固化后卷材与混凝土之间形成牢固连续的粘接,实现对结构混凝土直接的防水保护,防止防水层局部破坏时,外来水在防水层和结构混凝土之间窜流。

该技术在提高防水层对结构保护可靠性的同时大幅度降低可能发生的漏水维修难度和费用。

40.2.1.33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

遇水膨胀止水胶是一种单组份、无溶剂、遇水膨胀的聚氨酯类无定型膏状体,用于密封结构接缝和钢筋、管、线等周围的渗漏。

具有双重密封止水功能,当水进入接缝时,它可以利用橡胶的弹性(以压缩应力止水)和遇水膨胀体积增大(以膨胀压止水)填塞缝隙,起到止水作用。

40.2.1.34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

本工程地下室迎水面为柔性防水层,卫生间、厨房等水湿房间为聚氨酯(Ⅰ型)防水涂膜。

40.2.1.35消能减震技术

高层建筑中将结构的某些构件设计成消能构件,或在结构的某些部位装设消能装置。

在风或小震作用时,这些消能构件或消能装置具有足够的初始刚度,处于弹性状态,结构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以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当出现大风或大震作用时,随着结构侧向变形的增大,消能构件或消能装置率先进入非弹性状态,产生较大阻尼,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或风振能量,使主体结构避免出现明显的非弹性状态,且迅速衰减结构的地震或风振反应(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保护主体结构及构件在强地震或大风中免遭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抗震的目的。

40.2.1.36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本工程基坑深度较深,且与周围建筑物距离较近,拟采用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通过在基坑支护结构上布设凸球面的钢制测钉作为位移监测点,使用全站仪定期对各点进行监测,根据变形值判定是否采取何种措施,消除影响,避免进一步变形发生危险。

40.2.1.37结构安全性监测技术

为保证型钢混凝土柱等构件及结构的安全性与质量,采用结构安全性监测技术。

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是指,通过对结构安全控制参数在一定期间内的量值及变化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评估判断或预测结构安全状态,必要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以保证结构安全。

监测参数一般包括定位、变形、应力应变、荷载、温度、结构动态参数等。

40.2.1.38虚拟仿真施工技术

本工程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进行虚拟施工和施工过程控制。

运用三维建模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该模型能将工艺参数与影响施工的属性联系起来,以反应施工模型与设计模型之间的交互作用,施工模型要具有可重用性,因此必须建立施工产品主模型描述框架,随着产品开发和施工过程的推进,模型描述日益详细。

通过BIM技术,保持模型的一致性及模型信息的可继承性,实现虚拟施工过程各阶段和各方面的有效集成。

40.2.1.39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

该技术是应用工程测量与定位信息化技术,建立特殊工程测量处理数据库,解决大型复杂或超高建筑工程中传统测量方法难以解决的测量速度、精度、变形等技术难题,实现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

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变形等监测可采用此技术。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

本工程将在施工现场安装监控设备,用于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

利用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和基于射频技术的非接触式技术或3G通信技术对工程现场施工情况及人员进出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工程的监控和管理。

该技术的应用不但要能实现现场的监控,还要具有通过监控发现问题,能通过信息化手段整改反馈并检查记录的功能。

工程项目远程验收是应用远程验收和远程监控系统,通过视频信息随时了解和掌握工程进展,远程协调与指挥工作能够实现将施工现场的图像、语音通过网络传输到任何能上网的地点,实现与现场完全同步、实时的图像效果,通过视频语音通讯客户端软件,对工程项目进行远程验收和监控,并能实现将现场图像实时显示并存储下来。

40.2.1.40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

本工程结构复杂,采用人工的方式对工程量进行计算将极具难度,在实际计算工程量的时候拟采用广联达及斯维尔软件进行工程量的计算,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40.2.1.41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

本工程采用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或集成应用技术是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项目的业务处理与管理,或进一步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项目管理的各业务处理与管理信息系统模块进行应用流程梳理整合或数据交换整合,形成覆盖项目管理主要业务的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项目管理过程的信息化处理和业务模块间的有效信息沟通。

统一的基础信息规范分类和编码技术是有效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及集成应用的基础。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从过去的单项业务处理过程应用发展到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或集成应用,必须首先实现工程基础信息的规范,才能使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和集成化处理有据可依。

40.2.1.42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

该技术以管理的规范化为基础、管理的流程化为手段、项目财务成本处理的透明化为目标实现对建设工程资源的有效管理。

建设行业的管理基础是工程项目,无论管理面多宽、链条长短,最终都要落实到工程项目管理这一层级上来,因此如何实现各级管理层次对工程项目主要人、财、物等资源的分权管理,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实现项目管理的透明化,保障项目的工期,保障项目的投资成效,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的核心。

40.2.1.43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

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是以Internet为通信工具,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大型服务器和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为支撑,以协同管理理念为基础,以协同管理平台为手段,将工程项目实施的多个参与方(投资、建设、管理、施工等各方)、多个阶段(规划、审批、招投标、施工、分包、验收、运营等)、多个管理要素(人、财、物、技术、资料等)进行集成管理的技术。

40.2.1.44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建筑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由工作显示系统、专用传感器、数据通信传输系统、安全软硬件、工作机构等组成。

监控系统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塔机的管理方式,做到事先预防事故,变单一的行政管理、间歇性检查式的管理为实时的、连续的科技信息化管理;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最终达到减少乃至消灭塔机因违章操作和超载引起的事故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