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地理试题浙江卷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4585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冲刺地理试题浙江卷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冲刺地理试题浙江卷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冲刺地理试题浙江卷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冲刺地理试题浙江卷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冲刺地理试题浙江卷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冲刺地理试题浙江卷2Word格式.docx

《高考冲刺地理试题浙江卷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冲刺地理试题浙江卷2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冲刺地理试题浙江卷2Word格式.docx

海运比陆运的运量大,②正确;

选择海运方式,运输较平稳,可减少货物的破损,③正确;

选择陆运方式在沿途可进行瓷器的贸易,而选择海运方式只有在船只靠岸后才能进行贸易,故陆运方式贸易更为灵活,④错误。

故C项正确。

考点: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难度:

容易

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B、乙处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B

由题中信息,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借助风力和洋流出行,半年到达非洲,可知船只在北半球的冬半年出发,在乙处时借助北印度洋的东北季风和逆时针流向的洋流航行,B正确;

甲处位于赤道附近,在此地观测到的北极星位于地平线上,故不能用其来判断方向,A错误;

船只到达丙处时为冬季,而丙处位于南亚附近,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此时为枯水期,C错误;

丁处附近非洲大陆为热带草原,此时为冬季,草木枯黄,D错误。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较难

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

下图中北纬30°

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下图为北纬30°

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

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B、甲-②、乙-④

C、甲-③、乙-①D、甲-④、乙-③

D

甲图为附近沙漠中的绿洲景观,可判断甲处为热带沙漠气候,则甲地气候对应④图;

乙图中远处景观为高山且有冰川分布,植被以草类为主,由此可知该地水热条件较差,③图年降水量小于400mm,且气温较低,适合草类生长,故乙处气候对应③图;

①图年降水量大于1500mm,其对应的植被应为森林,①错误;

②图年降水量为800mm左右,其对应的植被应为森林,②错误。

故D项正确。

世界主要自然带的特征

中等

4、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距海远近C、洋流性质D、海拔高度

甲地为沙漠中的绿洲景观,乙地为高原山地景观,故影响两地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拔,海拔造成了两地水热条件的差异,D正确;

影响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热条件差异,与太阳辐射关系较小,A错误;

沿30°

N附近地区有沙漠气候也有高原山地气候,由材料信息不能判断两地距海远近及洋流性质。

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下列各题。

5、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其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山地,A,B错误;

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C正确,D错误。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6、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大理岩B、花岗岩流纹岩

C、大理岩石灰岩D、安山岩玄武岩

A

图中岩层为沉积岩,四项中只有石灰岩和砂岩为沉积岩,故丙处山峰岩石可能是石灰岩和砂岩,A正确;

沉积岩的形成需要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过程,所以丙处不可能有大块的岩浆岩或变质岩。

花岗岩、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均为岩浆岩,B,D错误;

大理岩和石英岩为变质岩,C错误。

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7、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丙地与乙地相比,湿地大面积变为耕地,说明丙地地形更加平坦开阔,土地面积相对较大,B正确;

丁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形崎岖,海拔较髙,甲地位于河流中游,地势相对低平,地形平坦开阔,故甲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丁地,A,C,D错误。

土地资源问题

8、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减轻农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大规模经营,①正确;

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增加耕地面积来大规模发展农业,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②错误;

增加农业资金投人,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有利于农业大规模经营,③正确;

耕作制度是由该区域的气候条件决定的,改变耕作制度与农业大规模经营无关,④错误。

故B项正确。

农业发展方向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

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

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京华平均结果。

9、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10月下旬,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南方昼短夜长,日落在18时前,日出在6时后,所以逆温现象在日落后出现,日出后消失,C错误;

逆温强度在22时达到最大,后减弱,B错误;

由图可知,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降速慢,D错误;

逆温是在日落后和日出前出现,这段期间地面失去了热量来源而迅速降温,此时大气温度高于地面温度,故热量由大气传给地面,离地面越近大气热量损失越多,逆温强度越大,向上则减小,A正确。

大气受热过程

10、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离地面越近,逆温强度越强,向上则减弱,强逆温层上界峰值出现的时间较逆温层上界峰值出现的时间早,其主要原因是强逆温层上界距地面较近,与地面的热量传递时间快,故C正确。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1、下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

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

,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

A、47°

B、43°

C、°

D、°

图中甲、乙分别为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和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设该地纬度为α,太阳直射点的讳度为β,则最大正午太阳高度H大=90°

-(α-β),最小正午太阳髙度H小=90°

-(α+β)。

已知H大+H小=90°

,则计算可得该地讳度为45°

,乙地为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通过计算可得H小=°

,故D项正确。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本卷共2大题,共56分。

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

(1)—(3)题(30分)

材料一:

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图2为图1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

图3为图1中乙地的气候统计图。

图1中丙第广泛栽植可作为优良造纸原料的辐射松,生产纸浆出口。

材料二:

我国新疆吐鲁番出产的甜瓜深受市场欢迎。

某企业欲咋乙地开辟海外甜瓜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

(1)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

(12分)

(2)简述乙地种植甜瓜有利的自然条件。

(8分)

(3)简述丙地栽植辐射松和发展纸浆出口的自然优势。

(10分)

(1)水位特征:

全年水位高(全年水位在3m以上高水位在冬季(6月至7月),低水位在夏季(12月至次年1月)水位年内变化较为和缓。

成因:

降水量丰富;

河流的上游有大面积沼泽,滞留径流使高水位比多雨季节推迟数月;

调节径流使水位变化和缓。

(2)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冬季温度低,农作物病虫害少;

气候干旱(降水量少),光照充足;

有髙山冰雪融水,灌溉水源稳定。

(3)栽植辐射松优势:

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辐射松生长;

宜林山地广;

人口较少,土地资源充裕。

纸浆出口优势:

水资源丰富;

距海较近,出口便利。

(1)读图2,甲地河流全年水位在3m以上,全年水位高。

该地在南半球,根据图中月份,高水位在冬季,图中6-7月,低水位在夏季,图中12月-次年1月。

水位年内变化较为和缓,降水重丰富。

根据图1,河流的上游有大面积沼泽,滞留径流使高水位比多雨季节推迟数月。

沼泽湿地调节径流,使水位变化和缓。

(2)读图1,乙地位于河流源头附近,说明海拔较高。

位于山脉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乙地纬度较高,冬季温度低,农作物病虫害少。

气候干旱,降水重少,光照充足。

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源稳定。

有利于甜瓜种植业发展。

(3)读图1,根据纬度,丙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有利于辐射松生长。

丙地的宜林山地广,人口较少,土地资源充裕。

水资源丰富,距海较近,出口便利。

所以有利于林产品发展。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农业区位因素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3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

(1)-(3)题。

(26分)

材料一图1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

图2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

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

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

(2)长江江苏段_____________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理由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3)苏州某组织制造企业研究是否前往安徽的方案。

如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

若不迁移,其需要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1)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

地势低平;

旱涝灾害多发;

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等。

(2)北;

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

用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利;

环境容量较大。

(3)变化:

生产成本降低;

配套不完善;

运输成本上升。

措施:

提髙自动化生产水平;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1)江苏省是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所以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

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旱涝灾害多发。

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等,需要众多引排工程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

(2)根据图2,长江江苏段北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

根据图2的图例判断,北岸一级、二级岸线里程长,三级岸线较少。

说明江苏段北岸环境容重较大,所以适宜布局在北岸。

资金密集型工业的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

该类工业用水重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利。

(3)如迁移到安徽,则劳动力工资水平低,生产成本降低。

但迁入地区配套不完善,距市场远,运输成本上升。

如不迁移,则应采取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地形对交通路线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