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商帮Word文档格式.docx
《周宁商帮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宁商帮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ZpBH;
{.,
银行更看重的库存质押、互保联保或是担保公司的担保,这更是部分三材企业的“强项”。
“在目前已有牌照的担保公司里,钢贸担保占据了半壁江山”,一位沪上担保行业人士前不久向本报透露,“而且他们中的小部分,说白了就是‘自产自销、自保自用’”。
“自产自销”是指,某些贸易企业出资成立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再为出资者提供担保。
rKO*A_7vE
事实上,在三材企业的各种担保行为中,往往出现业主之间互相担保、互通资金;
融资方、担保方、交易方之间内部关联。
“相比他们的‘自己人’关系,贷款银行间则是竞争对手,缺少通气机制,难以看清这个资金暗箱”。
金垚表示。
SJr:
I,uu>
-
据某业内人士透露,三材企业中,还有虚假注册公司“自体”互保联保,从而成为银行“合格”贷款者的现象。
据介绍,目前“一条龙”服务虚假注册公司的行规是注册资本的1%~1.5%收费,即“制作”一个注册资本为1000万的公司需花费10万~15万。
通过这个模式,四个暗中关联人“开”4间公司花费不超过60万,其中A公司向银行申请贷款,B、C、D公司作为联保,就可从银行贷出600万~800万资金;
接着,另三家公司再以同样方法从不同银行贷款。
这样,最多60万的投入,就可以获得2400万以上的资金。
8-lY6M\R\
!
`U<
RlK7
不过,随着银行逐渐发现了其中“猫腻”,对联保企业的营业资质要求和经营交易查验要求也逐渐提高。
对此,上述人士透露,三材企业“见招拆招”,通过让关联人购买有一定经营年资的企业,再对企业进行虚假增资的方法,重复以上招数;
而对于银行要求的“真实贸易”,这部分企业则通过商会等签订虚假买卖合同,再将虚假交易的钢材、木材等质押给银行。
此间,一批质押品往往可能被反复质押。
a<
36`#N
vw6FvE`lC
螺纹钢质押量达社会库存2.79倍nx_]b\A
.+?
lID
三材企业有潜在风险,中小银行前几年为什么还要抢滩这块业务呢?
@]3Rw[%zLK5H~FK
“首先是贷款量大”。
金垚坦言,“这类业务做一单就上千万,做一组就几千万,有一个商会当客户,就相当于开拓了其他中小企业几十单业务了”。
c'
qM$KN9G_b(Xg6
他表示,两三年前,在一个银行内部,凡是盯着做这一业务的支行都成了明星支行;
而在业务量大的银行,比如兴业、中信、民生、深发展等,也都成了最赚钱的银行,以至于一些城商行也“眼馋”偷师。
?
{IvA:
KYW1<
Wcp
“其次是有抵质押物,贷款容易通过上头审批”。
然而对此,金垚叹了口气,“虽然房产都做足了余值抵押,钢材、木材、石材也出现了重复质押”。
R}oXSVT
t"
Hrn3w对于钢贸企业的钢材质押,某钢市老板向本报透露,他的秘诀是通过“托盘”走虚假存货报表。
这里的“托盘”是指贸易企业的上游,部分是知名大型国有钢企。
也就是说,市场里的某些钢材货物所有权其实是上游公司的,供贸易企业应付银行盘货审查。
该老板说,最夸张的时候,同一批托盘货会被两三家钢贸企业重复“借用”。
%Q~Lk]B?
t
}('
'
|z#UE本报记者独家获取权威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上海用于质押的螺纹钢总量为103.45万吨,达到其社会库存的2.79倍。
在钢材的重复质押下,据内部人士透露,已经有个别银行出现了在风险处置时无法对钢材质押品主张权利。
SLo/7$rct
#"
JU39e
某些企业已成套贷“空壳子”?
!
Esiq<
_Yh
6vA5;
a@“贷款都流去其他地方了,炒地、炒期货、放高利贷或拆借给同行还款。
”RJ44o>
L4O
金垚透露,某些三材企业已经成了套出银行贷款的“空壳子”。
就今年情况来看,银行的贷款部分流入民间借贷,年息在30%~100%不等;
而传统的资金流向则是以建钢材市场为名进行圈地或购置商业地产,之后再将这些地产“超额评估、二次抵押”,以循环获贷。
N'
;
lc:
Ah~7'
/&
mX>
比如,某公司从银行获得800万贷款后投资等值地产,将地产评估成1000万后抵押,二度从银行获得700万贷款,并将剩余300万余值抵押给小贷公司,或通过担保公司三度从银行贷款,即可再套出至少200万。
即公司的800万最后“变出”了900万,而这900万又可再一次投资地产。
在房地产上涨时,这样的投资年收益可以翻番。
$z]l4Hj
u{,^#I}除了上述保守做法外,坊间还流传着一种“空手套白狼”的做法,即某公司看中地产项目,就问同业借钱购置,之后以“进货”为由将地抵押给银行换贷款,再将贷款还给同业。
Y."
[k&
P-
^B9wmxe当“三材”企业手里的贷款雪球越滚越大,他们要怎样偿付到期贷款呢?
“拆东墙补西墙”和“只还利息、不还本金”已是公开的秘密。
当A银行的贷款到期,企业一般以B银行的贷款还上或者拆借同业的钱款还贷;
而这所谓的“还贷”,其实不过是个头寸调动,因为一般情况下,能还贷就说明企业资信情况良好,可获下一期贷款。
91XHz14
Vi_|m?
E
“宏冶”覆辙通往温州式资金链断?
=3ph:
不难发现,三材企业与温州故事里有不少相似元素:
资金暗箱运作、风险集中、高杠杆、循环和过度抵押、依赖房地产市场、参与民间借贷、只还息不还本。
H>
]x<
#uz)
M{QNpoM
上海宏冶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宏冶”)是一家注册在沪的钢贸企业,去年年底因挪用银行信贷资金炒期货,账面浮亏一度高达2亿多元,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业内哗然。
%XeU4yg\e
oSoG&
4然而,宏冶巨额的资金缺口居然没有造成银行坏账。
业内人士透露,这笔贷款因有行业内联保互保、加上商会中各家企业“义务”出资为保全信誉,终将巨额资金如数填上。
由此,宏冶事件从一个丑闻被演绎成了一个传奇,本报记者从数位银行业人士处了解到,他们反而因此事件更“敢”放贷了。
4o8!
p\a
S}E@*t2h金垚分析,宏冶的问题出在炒期,这可以理解成偶然事件,然而,这些企业的共性是,资金或多或少都流入房地产市场,而房市正在下跌。
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未来走向与这批信贷质量密切相关。
wkGF&
U
DxBt83e
“周宁商帮”沉浮录钢铁流通业的图腾
摘要:
自1996年企业家周华瑞在上海创办第一家集交易、仓储、物流、加工、信息为一体的逸仙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开始,周宁人创办大型钢材现货市场的拓展性便一发不可收。
聚焦上海钢铁流通领域——
1990年至2000年期间,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腾飞,周宁在沪企业数量开始剧增。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已有300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多达两万人。
业内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后,周宁人在上海及其周边的昆山、苏州、无锡、江阴等地创办的大小钢铁流通企业有5000多家,年销售总额达800亿元,年创利税达30多亿元,已经发展成为上海闽商圈内一支重要的引擎力量。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尤其是90年代以来,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成为国内经济新的增长极,焕发出惊人的活力。
这其中,以“周宁商帮”为代表的新闽商也在悄然崛起。
多年来,他们凭借着自身“不懈拼搏”的创业精神,以及勇于利用沪地独特经济优势、良好投资环境和广阔市场空间的胆识,正在逐步将经营和投资触角广泛延伸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托起了闽商在沪蓬勃发展的一片蓝天。
七万周宁人弄潮上海滩
如果不是经过专门调查,难以想像出,“新闽商”在外的影响有多大,单就闽籍周宁人在外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情况来看:
迄今为止,周宁人在上海、江苏、广西等地创办的经销钢材、塑管、木制品、铸件、活性炭等产品的各类企业已经达到了8000多家,兴办的大型钢材、木材等专业市场达40多家,年销售总额达1000多亿元,从业人员更是多达7万余人。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数字已占到周宁县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
尤其是在钢铁流通领域,自1996年企业家周华瑞在上海创办第一家集交易、仓储、物流、加工、信息为一体的逸仙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开始,周宁人创办大型钢材现货市场的拓展性便一发不可收。
据记者了解,现今周宁藉商人在上海创办的大型钢材市场已有30多个,经销钢材的企业遍及上海各个区域。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已有300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多达两万人。
事实上,“周宁上海商帮的崛起与上海的改革开放进程是基本同步的,他们准确大胆把握了这一机会。
”福建省周宁上海商会秘书长林平告诉现代物流报记者,1985年至1990年,正是福建人起步创业的阶段。
当时上海正处于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时期的关键时刻,或者说,是对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的经济运行方式的探索阶段。
然而,究竟是什么让周宁人有了如此大的魄力与勇气呢?
他们成就的背后又蕴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创业申城苦尽甘来
“80年代初期,在沪周宁企业仅有15家,经商人员不过80人,主要经营上下水管道,大多是前店后库的形式”,福建省周宁上海商会会长、曹安钢材交易市场董事长周培建告诉记者说,“肯吃苦、讲诚信、乡亲团结”是我们当时打拼市场、站稳脚跟的惟一信念,当然这也为后来周宁商帮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可以从被尊称为“闽商红娘”的黄容干身上寻得一些佐证。
黄容干,原宁德地区驻沪联络处主任,曾兼任福建省在沪企业协会副会长,现兼任宁德市上海商会顾问,周宁、屏南等县区上海商会顾问、名誉会长。
“在圈里提起他,没有一个闽商不表示感激和钦佩”。
他的事迹曾入选中共中央为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年而出版的《改革开放二十年地方回顾和展望》。
一位周宁商人激动地向记者解释说,“是他的吃苦耐劳精神感动了我”。
这位商人表示,从到上海来就与黄容干打交道,当时驻沪联络处条件十分简陋,没有厨房。
到上海来的乡亲不计其数,不论是办企业还是遇到困难,只要找到他,哪怕是三更半夜,哪怕是刮风下雨,他都会骑着自行车赶来……
回想过去这一切,现今创办起上海居斋贸易有限公司的这位“闽商红娘”——黄容干感言道,早期,闽东企业或个人在沪创业挣钱不容易,他们需要一个平台、一个乡亲联络处、一个能站出来帮助他们协调与解决异地困难的“红娘”。
为了使大家在沪不再孤独,初到上海不久的黄容干便开始选择骑单车走街串巷,登门拜访闽东籍县市在上海各条战线工作的老乡,不断征求意见,一心为搭建这样一个特殊桥梁,一个值得乡亲信任、依靠的家而不懈努力。
“他就这样每天早出晚归,饿了就在途中买两个包子、馒头充饥,渴了就随便弄点水喝。
”上述人员如此描述着。
上海聚集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立胜感叹道:
“我有今天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当年原宁德地区驻沪联络处主任黄容干的鼎力帮助。
”据介绍,1995年,林立胜初到上海创办钢铁贸易企业时,由于注册资金(50万元)一下无法拿出,便在黄容干的帮助下,挂靠在了原宁德地区驻沪联络处下属企业东澳公司。
“当时来上海创办企业的闽东人,许多都无法提供房产证明,而且资金都不多,达不到成立公司的要求,成立东澳公司主要就是便于解决他们的这一难题。
”黄容干介绍说。
其实,像这样的事例并非个案。
在感叹这位“闽商红娘”付出的艰苦卓绝与发挥的积极作用时,我们亦要想到的是,异地创业任重而道远,未来的困难远不止于此。
虽说改革开放是一个机遇,但当所有的创业者都涌进某一领域时,机遇也将随即演化为挑战。
一面机遇一面挑战
在机遇面前,一个企业的成功发展能否拥有良好的融资信贷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企业只有有了资金渠道,才能不断注入活力,尤其是在创业初期或者投建新的项目之时,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如何解决资金问题,时刻摆在每一个周宁企业家面前。
福建省周宁上海商会会长周培建介绍,或许这也正是每一个周宁人值得庆幸的地方。
福建省周宁县有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银行政策。
“简单来说,早期,福建省、市、县政府及银行十分鼓励家乡人在外创业,对外出创业的周宁人投以大力的金融信贷支持。
”
周宁上海商会成立之后,又通过积极促进银企对话,建立融资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解决了贷款难的问题。
“在沪企业联手成立担保公司,并做到笔笔贷款安全履约,诚信经营,各银行纷纷对‘银广企’等担保公司增加授信额度。
”周会长对记者说,现今周宁在沪企业已先后联手成立了7家担保公司,总注册资金达14亿元人民币。
这对在沪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助推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乃至抵御金融危机均起到很好的作用。
可以说,“周宁籍人士创办的钢材经营企业,几乎主宰了整个上海乃至长江三角区域内的钢材供应”。
沪地资深钢铁研究人士傅林章对此感言道。
追忆1996年,由周华瑞创办的第一家钢材现货市场——上海逸仙钢材现货交易市场(现为“第一钢市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周宁人便在上海钢铁流通行业异军突起。
不仅一改传统钢材现货交易的模式,首尝集交易、仓储、物流、加工、信息、网络于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而且依托当地便捷交通物流条件和钢铁生产企业所形成的聚集效应,努力实现了钢铁流通的业态提升,由此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好评。
据了解,上海逸仙钢材现货交易市场,是上海首家前店后库式的“钢材超市”,早期有近900家公司,年钢材成交量达到450万吨,交易额达308亿元,位居全国黑色金属现货交易之首。
异地复制领先突围
除了融资环境的便利外,周宁商圈内创建的成功钢材市场模式的案例,被业内竞相效仿。
一时间,上海钢材交易市场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出来,据悉,上海江扬、曹安、砖桥、铁闵等钢材交易市场均是在此背景下相继诞生的。
当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前些年钢市行情的红火,均成了在沪钢铁流通企业崛起不可或缺的条件。
但伴随着上海一批新兴票据市场与电子市场的不断崛起,部分失去竞争力的原始摊位式钢材现货市场必将迎来巨大冲击。
尤其是近两年,伴随着上海地区钢材交易市场的逐步“饱和”,以及上海市政府对民营企业投建项目扶持政策的减弱,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把投资目标转向江、浙地区,并试图覆盖整个长三角区域,成功实现这一模式的异地复制。
据统计,2007年之后,仅江、浙一带就有七八十家。
自最早的上海龙纳实业投建的天津国际物流园区起,2008年12月6日,上海恒钢实业等闽籍钢贸企业创立了湖州中钢钢铁交易中心,随后无锡振兴钢材市场、常州龙成钢材城、苏北大丰上川钢市、江苏桃源钢材市场、江苏龙之杰钢铁交易中心等钢材现货市场纷纷开建或开业。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异地复制钢市模式,这是钢铁服务业外地推广与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上海钢铁服务业协会秘书长叶黎明告诉记者。
另外,可以想像的是,在拉动其他省市区域经济、提高自身企业盈利空间的同时,周宁商帮已经成了钢铁流通业的图腾。
他们与时俱进、不畏艰辛的创业精神正在我国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上创立着“独立涛头”的周宁模式。
记者札记:
周宁商帮的样本意义
事实上,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复杂的条件下,“善观时变、顺势有为”一直以来都是周宁人所具有的显著个性。
效仿、拷贝是闽商经商的表象,而善抓商机、适时出击、不畏艰难、务实挺进更是周宁商帮的内涵。
回忆第一批探路者,他们创业伊始,备尝艰辛。
从小规模、分散的门脸到集聚乡亲同仁,建立大型钢市,再到上海钢市饱合的开始“突围上海滩,走向长三角”的冲动。
他们在推进钢市业态变革的同时,最终演绎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成功榜样。
一位市场资深分析人士在评语中这样说,这些新的钢材市场在形式上看似是上海钢市的“拷贝”,但在其手段上却已实现了内涵的大幅提升和转型。
譬如,为入驻商户提供融资担保、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
采访中记者不时发现,周宁商帮有一种不事张扬的做事风格,他们坚持合群团结、整体联动的原则。
这大概也是其能够在上海悄然而稳健地崛起,并最终获得事业成功的真正秘决。
周宁人的“钢材帝国”调查
周宁县,闽东的一小县城,这个环县城走一圈还用不了30分钟的山区小县,人口不过20万人。
这几天却吸引了十多家来自福州的期货公司的老总们汇聚在此。
原因很简单,对于明天即将在上海亮相的钢材期货,周宁人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左右盘面的走势。
之所以在这个时节如此关注周宁人,因为有一份数据表明,近6万周宁人在上海从事钢材贸易,把持了长三角最大的六十多家钢材市场,控制了上千亿的建筑钢材交易,占批发份额约70%,零售份额的80%。
特别是上海期货交易所即将推出上市线材和螺纹钢品种,周宁人有着相当分量的定价权。
杨坚,银河期货福州营业部的总经理。
这两天他都不在福州,而是特意跑到上海认周宁老乡。
“业内有句行话说‘全国线材定价看上海,上海看西宁’,而上海西宁钢材市场里面有90%的商户是周宁人,就连西宁钢市,也是周宁人兴建的。
”杨坚说。
周宁人的钢铁商帮,已经形成了一个金字塔似的产业链,一家钢材现货商,底下可能有好几层的中间商,而维持这个金字塔屹立不倒的地基,自然是周宁人建立的钢材市场。
那么即将推出的“钢材期货”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周宁人所掌握的定价优先权?
还是一个新钢材帝国崛起的催化剂呢?
行业霸主:
迫于贫困抢滩上海
20年从翻砂打铁到掌控绝对话语权
今年60岁的周宁人周华瑞1993年放弃了闽北的翻砂生意,孤身到上海开了个小店铺卖铸铁管。
到上海开始做钢材生意,周华瑞算是周宁人中比较早闯上海的那一批,正好赶上了上海浦东大开发,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周华瑞已经在上海买了两套房,全家也都“移民”到了上海生活。
“不过比起和我同名,周宁人人皆知,首创逸仙钢材现货市场的那个周华瑞,我可差远了。
”周华瑞笑言相较于周宁几个在上海闯出名堂的“大人物”,自己的经历更接近大多数普通的周宁钢材商人。
“在上海逸仙钢材市场,每天早晨我打开店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门前‘信筒’中各厂家的线材报价,通过比对各家价格决定当天的价格。
紧接着,其他各地的钢材市场贸易商,都等着参照逸仙钢铁市场的报价,再定价。
”周华瑞说。
现在,像逸仙这样由周宁人创办的钢材市场多达60多家,包括著名的西宁钢材市场、上海松江钢材城等,当然,其中80%的商户都是周宁人。
而在20年前,当地的贫困逼得周宁人走出山区北上上海,做起老手艺活翻砂(即“铸造”打铁)。
1992年,上海浦东开发,到处都是工地,走北闯南一直跟铁打交道的周宁人嗅到里面的商机:
钢材生意好做。
但当时钢材属于重要建设物资,由政府统一调配。
周宁人一般先从卖铸铁管(下水道和自来水管用材)开始,随后才逐渐转向钢材市场。
“那时钢材货源不好拿,只好腆着脸到钢材企业去要货,只能他们剩余什么货我们拿什么货。
”周说,所幸的是,当时钢材热销,只要有货有门店,就有客户找上门来。
但在当时,周宁人在上海滩还是打游击式的经营。
直到1996年,第一批闯荡上海的周宁人周华瑞,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前店后库的钢材现货市场,才奠定了周宁商帮如今在上海滩的地位。
“逸仙钢材现货市场创建非常关键,这之前是浙江人掌握了钢材市场的大头,但他们都是通过零散店铺来经营,往往要先开单再到偏远的仓库提货,一般两三天后才能见到货。
而钢材现货市场前店后库,可以马上看货交货。
1998年周华瑞也把自己的店铺搬到了逸仙钢材,随着现货交易市场的优势慢慢显现,周宁的钢材市场迎来了井喷时期。
到目前,周宁人在全国各地的钢材市场80多家,商户8000多户,其中资产达200万以上的有1000多家,上亿元资产的有10来家。
也是在1998年,在周华瑞的支持下,最早跟他打工的侄儿和表弟也都另起炉灶做起钢材生意。
“在周宁当地有个说法,打工不过三年。
如果打了三年工还不能自立门户就说明这人没本事,会被人瞧不起。
每个周宁人出去,都是一穷二白,给亲戚朋友打工跑业务。
但一旦熟悉了门路有自己的客户资源后,就到老家借高利贷融资。
融得钱多就在钢材市场租个门店、少的话就租个散席。
钱不够进货的话,就暂时给现有的门店当中间商,赚点价差。
靠着这种亲朋好友间的相互扶持周宁钢材商帮不断发展壮大。
一个钢铁帝国已隐隐浮现。
发家之路:
疯狂的融资链
人不在钢材市场,钱也在钢材市场
钢材是大宗商品,资金量不足,做不了现货交易,融资对钢材贸易如同血液之于身体一样重要。
周宁人的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和钢材贸易商能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上海滩上扎下根,靠的当然不仅仅是机遇和互帮。
“周宁的民间借贷利息,从来不低于2分,短期的拆借,一般都要5分、6分,足以看出周宁商帮的民间融资之兴盛。
家里绝大多数亲戚都从事钢材生意的周宁人张辉(化名)向记者透露了“周宁钢帮”特有的融资链。
“开钢材贸易店面,至少要有一笔数额不小的自有资金。
这笔自有资金,基本上都靠高利贷向亲戚朋友或者其他商户融资,低的2分、高的5分,有钱都借。
周宁当地有种说法,人不在钢材市场里钱也在钢材市场。
因为当地许多老百姓都将资金委托上海的亲戚“放高利”,有的甚至向银行贷款,或者以1.5%-2%的利息向其他县市的亲戚借钱再到上海“放高利”。
筹备了部分自有资金后,周宁人便开始通过银行贷款进行更进一步的融资。
“每成立一家钢材市场,都会配套成立一家担保公司,以钢材市场的土地固定资产等为抵押向银行申请配比额度,再由担保公司出面为商场里的商户进行担保,例如押100万的现金,一般的商户都能贷出200万、300万的资金。
若没有融资服务,商户根本就不会进驻。
除了由担保公司出面担保,商户互保也是现货市场里周宁商户融资的主要方式。
“就是商户间以手上的钢材为抵押向银行为对方互相担保。
说白了,互保、互借才是周宁人的融资秘方。
借钱的商户等银行贷款放下来后,先还民间借贷,降低成本,积累信誉。
“第二件事就是买辆好车充门面。
”张辉说,在周宁县,每到春节,上千辆挂着沪牌的私家车就挤满了城区的大街小巷。
“由于私家车太多,当地有位富豪,担心刚买的劳斯莱斯被别的车刮伤,特意请了位保镖来看车。
这个过程只是融资第一环,如果银行借贷到期还不了,就又要靠朋友亲戚间的高利贷或者商户间的拆借去填补。
通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