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04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

1、没有其它仪器,只有量筒,要取出500g煤油,正确的取法是(  )

A、用量筒量出500mLB、用量筒量出400mL

C、用量筒量出625mLD、用量筒量出375mL

2、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A、刻度尺、细线、烧杯、水B、天平和砝码、量筒、细线、水

C、溢水杯、天平和砝码、烧杯、水、细线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3、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的密度,只要测量出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积雪冰层

4、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

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考生

小梦

小满

李明

张扬

小石块的密度

2.45g/cm3

2.52g/cm3

2.56g/cm3

2.60g/cm3

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

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5、小明为了测盐水的密度,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⑤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⑥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误差最小的是(  )

A、①⑤②③④

B、⑤②③⑥④

C、⑤②③①④

D、⑤⑥②③④

6、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应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这里的“适量”的含义是指(  )

A、水的体积不小于量筒的分度值

B、水的体积不大于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C、水能淹没石块且浸没后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实验室有如下四种规格的量筒,应用密度知识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l00g酒精(ρ酒精=0.8×103kg/m3),可以选用的量筒是(  )

A、测量范围0~100mL,分度值1mL的量筒

B、测量范围0~200mL,分度值10mL的量筒

C、测量范围0~250mL,分度值5mL的量筒

D、测量范围0~400mL,分度值10mL的量筒

8、小明用量简量取液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小于6mL

B、大于6mL

C、等于6mL

D、无法确定范围

9、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主要原因是(  )

A、细而高的量筒便于操作,也不易因摔倒而打碎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定性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比较,其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

D、粗矮的量筒中液体较多,需用较厚的玻璃制作,因而不便读数

10、只测一次,并能较准确地量取100g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取出适当的量筒:

(  )

A、总容量50cm3,分度值5cm3

B、总容量100cm3,分度值2cm3

C、总容量250cm3,分度值5cm3

D、总容量500cm3,分度值10cm3

11、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

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考生

小梦

小满

李明

张扬

小石块的密度

2.45g/cm3

2.52g/cm3

2.56g/cm3

2.60g/cm3

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

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12、在实验室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下列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人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1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g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cm3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kg/m3

14、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

(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

(ρ水已知)①ρ=

②ρ=

③ρ=

,你认为较合理且误差较小的表达式是(  )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二、填空题(共4题;共9分)

15、(2017•赤峰)如图所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_______cm3.

16、(2017•宿迁)用天平测量一形状不规则物体的质量,所用砝码及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 g;将该物体放入原来盛有25mL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17、小芳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g,密度为________kg/m3.

18、小明用天平和刻度尺测一块正方体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正方体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正方体的质量为________ g,再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如图丙为________ cm,则它的密度是________ g/cm3.

三、综合题(共1题;共5分)

19、小明想利用所学的知识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过程中经历过如下步骤:

A、将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甲所示.

B、取出酱油样品倒入玻璃杯,称出酱油与玻璃杯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C、称出剩余酱油与玻璃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D、利用测得的数据,求出酱油样品的密度.

(1)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

乙图中酱油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________g,倒入量筒中的酱油质量为________g.

(3)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________cm3,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

20、张磊同学在河边捡到一精美小石块,他想知道小石块的密度,于是从学校借来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再借助于水,就巧妙地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请你写出用这些器材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并得出和实验方案相一致的密度的表达式.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考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

因为ρ=

;所以500g煤油的体积V=

=

=625cm3=625mL.故选C.

【分析】已知煤油的质量和密度,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求出煤油的体积,即为用量筒所取煤油的质量为500g.

2、【答案】A

【考点】设计实验测密度

【解析】【解答】解:

A、用刻度尺可以测量出金属块的边长,计算出体积,但缺少测量金属块的质量的工具,也就无法求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符合题意;

B、用天平可以测量金属块的质量,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根据公式求得金属块密度,不符合题意;

C、

(1)用天平和砝码测量金属块的质量m;

(2)在烧杯中倒满水,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m1;

(3)把金属块用细线拴好,缓缓放入烧杯内浸没在水中,当水溢出后,称量此时烧杯、水和金属块的总质量m2;

(4)溢出水的质量为m溢=m+m1﹣m2;

小石块的体积和溢出水的体积相等:

小石块的密度:

利用选项中的器材可以完成实验,不符合题意;

D、用刻度尺可以测量出金属块的边长,计算出体积,用天平和砝码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从而可以求出金属块的密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密度计算公式

,要测出长方体金属块的密度ρ,需测出其质量m和体积V:

(1)长方体金属块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或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长方体金属块的重力,再来计算质量;

(2)长方体金属块体积测量方法很多:

①因为长方体金属块形状规则,可用刻度尺测出边长,然后计算体积;

②用量筒测量长方体金属块体积;

③或用同体积的水等效替代的方法,将长方形金属块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测量溢出水的质量算出溢出水的体积;

④或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测量,算出长方体金属块完全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3、【答案】A

【考点】设计实验测密度

【解析】【解答】解:

设脚印的面积为S,积雪的厚度为h,脚印的深度为h1,冰的密度为ρ冰,则由

可得,脚印下积雪的质量为m雪=ρ雪V雪=ρ雪Sh,

被挤压变为冰后的质量:

根据m雪=m冰得:

ρ雪=

ρ冰。

故选A。

【分析】“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注意脚下的积雪被挤压变成冰层质量相等,根据密度的变形公式m=ρV=ρSh列出关系式求解出积雪的密度。

4、【答案】D

【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

在实验中,只要操作正确,数据便是真实的.几个组数据的不同,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的原因.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

【分析】在实验测量过程中,由于实验数据和实验者的原因,都会造成读数上的误差.

5、【答案】B

【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

先测空烧杯质量,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液体烧杯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体积,这种做法因烧杯壁粘液体,测出的体积偏小,算出的密度偏大.因此测盐水等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⑤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⑥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④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故选B.

【分析】先测烧杯和盐水的质量,再测烧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这样算出的质量便是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从而避免因烧杯中盐水倒不干净而使盐水的体积偏小.

6、【答案】C

【考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

石块能浸没在水中,否则无法读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并且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故选C.

【分析】用量筒和水测量石块的体积时,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水要能浸没石块,并且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水和石块的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