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量利分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333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量利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本量利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本量利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本量利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本量利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量利分析.doc

《本量利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量利分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量利分析.doc

1、什么是成本?

如何理解成本信息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重点)

第一节成本概念及其基本分类

一、成本的概念

1、从管理会计角度看,成本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2、成本信息在管理会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开展经营决策、制订竞争性策略、改善经营行为、评价经营业绩的基本前提之一

二、基于财务会计系统的成本分类

(一)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GAAP)

1、制造成本(生产成本):

指企业内部发生的所有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成本

包括:

直接制造成本——可将成本形成原因追溯至形成这些成本的产品当中,例如:

原材料、工人工资等

间接制造成本——很难将成本形成的原因追溯到某一具体的产品中去,

例如:

折旧费用、机器维修费用、车间的管理费用等

2、非制造成本:

指成本的发生与产品的制造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支出

包括:

配送成本——运费、运输工人工资

销售成本——销售人员工资、销售费用

营销成本——广告费、促销费

售后服务成本

研究与开发成本

管理成本——高管薪酬、法律会计等部门的费用

(二)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明确成本对象)

1、直接成本:

是指仅用于单个成本对象的资源或者活动的成本

包括: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例外:

某些管理费用也属于直接成本(例如,某管理人员被雇佣来监督餐桌的生产,其工资)

2、间接成本:

是指不能直接归集到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而是由多个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分担的资源成本

包括:

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销费用

例外:

如果生产产品所耗的指导费用仅仅是为了生产一种定制产品,那么这种制造费用就属于直接成本,而不是间接成本。

(三)生产成本、营销成本和管理成本(我国财务会计对成本的分类,按其经济用途)

2、成本按经济用途应怎样分类?

这种分类有什么优缺点?

1、生产成本

包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其他制造费用(固定资产折旧、保险、维护、修理)

2、营销成本(销售费用)

包括:

广告费、展览费、推销费、运输费、销售人员的差旅费和工资等

3、管理成本

包括:

行政管理部门和职能科室的相关费用

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通常被认为是财务会计中对成本的基本分类方法。

这种分类具有如下优点:

1)能清楚地反映产品成本结构,用来评价和考核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

2)有利于“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划分,贯彻“配比”原则

3)有利于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划分,以便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进行成本分配

缺陷:

1)没有同企业的生产能力挂钩,不利于企业实现控制产品成本和进一步挖掘企业内部的生产潜力

2)看不清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变动关系,不利于准确分析业务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三、基于管理会计系统的成本分类

(一)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1、按照成本的产生方式,将成本定义为:

生产能力资源、弹性资源

1)生产能力成本在工作完成之前就需要获得并预先付款。

生产能力成本取决于所取得的生产能力资源的多少而不是取决于所使用的生产能力的多少。

生产能力成本的多少与计划生产相关,与实际生产无关。

2)弹性成本则是指其成本能够按照所耗费资源量的比例予以分配的资源

2、在我国:

生产能力成本——固定成本

弹性成本——变动成本

突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3、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混合成本

1)变动成本,指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关系变动的

2)固定成本,指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与业务量变动无关的成本

3)混合成本,指虽然会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不保持正比例关系的成本,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难点:

直接成本、间接成本VS固定成本、变动成本P30

l直接成本且变动成本:

资源的耗用和成本的发生与产品的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l直接成本且固定成本:

该项资源的耗用是为了特殊的生产经营目的的成本。

如:

仅用于某项特殊产品进行定制生产所耗费的经理人员的工资

l间接成本且变动成本:

资源的耗用和成本的发生与产品的数量成正比例,但是按照直接成本计量该项成本代价过高。

如:

制造桌子的胶水

l间接成本且固定成本:

是指生产的耗用是为了一般生产经营目的而发生的成本,生产能力作用于多个成本对象。

如:

仓库成本

(二)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按其实际发生的事态)

1、历史成本(沉没成本):

指已经发生或本期刚刚发生的成本

2、未来成本:

指预先测算的成本,又称预计成本,实际上是一种成本目标

(三)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按其与决策的相关性)

1、相关成本:

与某一特定决策有关的成本

2、无关成本:

与该决策无关的成本

(四)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按成本的可靠性)

1、可控成本,是指一个会计期间内能够合理地为负责该成本的管理人员所能控制的成本

2、不可控成本,反之

注意:

可控与否是对于特定时期和空间范围而言的

“特定时期”——会计时期

“空间范围”——责任中心

(五)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按成本的可调整性)

1、长期是指生产能力能够被调整的期间,长期成本是指成本对象的全部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和)

2、短期是决策者无法调整其能力的期间,也就是在相关范围内生产能力成本保持不变的期间,实际上短期成本

即是弹性成本、变动成本

注意:

管理会计中的长期短期与会计周期没有必然联系

四、“目的不同,成本不同”的含义

1、成本信息是用于指导决策的,而决策又会限定所需成本的性质,也就限定了计算成本的方法以及成本的价值

度量。

一种成本信息可能对一种决策目的有作用,而对另外一种决策目的没有丝毫作用。

2、“目的不同,成本不同”不会导致管理会计上的成本混乱,相反,却揭示了管理会计中成本管理的真谛,因此有助于在生产经营决策中加强成本管理。

3、例如:

责任会计——可控成本

3、什么是成本性态?

成本按成本性态应如何分类?

这种分类有什么优越性?

第二节成本形态的意义及其分类

一、成本性态的概念

1、成本性态(成本习性):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对业务量总数之间的依存关系 

 1)在业务量:

指企业在一定的生产经营期内投入或完成的经营工作量的统称。

通常指生产量或销售量

2)成本总额:

指一定时期内,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包括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

3)一定条件:

指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和一定的业务量变动范围内,即相关范围

2、通过成本性态分析,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把握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与业务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有助于企业优化管理决策,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4、什么是固定成本?

如何理解固定成本的特征、分类和性态模型?

二、固定成本

(一)固定成本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1、概念:

在企业全部成本中,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部分,称为“固定成本”

成本

业务量

2、一般包括:

行政管理人员薪金、直线法计提的折旧、保险、职工培训、

差旅费、租金、不动产税、科研经费等

3、特征:

1)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保持不变

2)单位业务量的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成反比例变动

(二)固定成本的分类:

根据其支出额是否可以在一定期间改变而分为与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1、约束性固定成本(经营能力成本)

1)含义:

指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数额的那部分固定成本。

2)举例:

直线法折旧、保险费、管理人员薪金、照明费、取暖费

3)特点:

l这类成本是一种提供和维持企业基本生产经营能力而支出的成本,也是企业经营业务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又称经营能力成本

l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其支出额的大小取决于生产经营能力的规模和质量,一旦形成,长期存在,管理当局的短期决策行动无法改变。

l体现企业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是企业实现长远目标的基础,如果稍加削减,将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长远目标。

即使业务经营发生中断,该项固定资产成本仍需保持不变

l要想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只有从经济合理地利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通过提高产品的产量等方面入手,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酌量性固定成本(选择性固定成本)

1)含义:

是指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能改变其数额的那部分固定成本

2)举例:

广告宣传费、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职工培训费等

3)特点:

l一般有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财务承担能力,对下一年酌量性固定成本数额作出预算

l该类成本虽与该企业业务量水平没有直接关系,但对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扩大企业产品的销路,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l要想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只有在预算时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消灭浪费,在不影响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其支出的绝对额。

5、什么是变动成本?

如何理解变动成本的特征、分类和性态模型

三、变动成本

(一)变动成本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1、概念:

在企业的全部成本中,其成本总额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部分成为变动成本。

2、一般包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中随产量成正比例变动的费用、

按工作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业务量

成本

销售费用中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佣金、装卸费、包装费等

3、特征:

1)变动成本总额一般随着业务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

2)单位变动成本是固定不变的,即它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

(二)变动成本分类

依据:

变动成本降低的正确途径

1、技术性变动成本

1)含义:

是指在其单位成本受客观因素决定,消耗量由技术因素决定的那部分变动成本

2)举例:

受设计方案影响的、单耗相对稳定的外购零部件成本;流水作业的生产工人工资等

3)降低方法:

改进设计、工艺技术,提高材料综合利用率、劳动生产率,避免浪费、降低单位消耗

6、什么是相关范围?

如何理解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2、酌量性变动成本

1)含义:

是指其单位消耗受客观因素决定,单位成本主要受企业管理部门决策影响的那部分变动成本

2)举例:

在保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不同价格的某种材料;计件工资制下的计件单价

3)降低方法:

通过科学决策、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或优化劳动组合,以及严格控制开支的手段来实现

3、要降低变动成本,主要应通过技术革命革新,降低单位产品内的材料消耗量或工资含量等

业务量

固定成本

相关范围

四、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一)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1、它是指某一特定的期间。

从较长时期看,所有成本均是可变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

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规模和质量都将发生变化

2、它是指特定的业务量水平,一般指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水平。

业务量超过这一水平后,势必要增加固定成本的投入

(二)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业务量

变动成本

相关范围

1、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成正比例变动的关系(即完全的线性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