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专家为什么得罪全国老百姓 非要搞延迟退休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3122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科院专家为什么得罪全国老百姓 非要搞延迟退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社科院专家为什么得罪全国老百姓 非要搞延迟退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社科院专家为什么得罪全国老百姓 非要搞延迟退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社科院专家为什么得罪全国老百姓 非要搞延迟退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社科院专家为什么得罪全国老百姓 非要搞延迟退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科院专家为什么得罪全国老百姓 非要搞延迟退休Word文档格式.docx

《社科院专家为什么得罪全国老百姓 非要搞延迟退休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科院专家为什么得罪全国老百姓 非要搞延迟退休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科院专家为什么得罪全国老百姓 非要搞延迟退休Word文档格式.docx

这是一个统计口径,这时候会把15岁到64岁的人看作是劳动人口,从这个人口中减去在校生、减去失业的、低收入的,64岁以前提前退休的,政府说我们现在还有9亿劳动人口,把四种人减掉,我们还是9亿吗?

剩下的才是真正有供养能力的人,我们做了一个实际赡养比的研究,实际上我们现在不是5:

1,基本上是3:

1。

现在企业养老保险是3.2:

1,但是1959年到1961年,中国是三年灾害饿死人,1962年吃饱了,1963年开始生孩子,一直生到十年,一直到文化大革命那些年一直在生,从2003年开始,1963年出生的人,50岁了,50岁的女职工现在开始退休,中国未来几年里会有一个50岁女职工退休高峰。

这个苦果,我们政府也必须把它吃掉,因为你现在阻止他们退休是来不及的。

等这个人群退休高峰一结束,基本上两个养一个。

当一个国家进入超老龄社会之前,这个国家必须做好准备,改变未备先老,什么准备呢?

老年人有资产,老年服务业成熟,老年社会文化成熟,必须做好准备。

正因为这样,我们把时间算在2030年之前。

这还是说,我们从现在开始,生育政策能有所调整,如果生育政策还是这样,而我们年轻人养孩子、买房子负担太重,因为税率、费率太高。

总的生育率继续下将,也就是2030年之后,情况变得更糟,所以我们现在根据这个时间表来算到2030年。

算到2030年,关于延迟领取养老金是这样的问题,作为养老金制度,只规定缴费年限和领取时间,养老金制度不规定退休年龄。

现在老龄化的国家基本上缴费年限都在35-40年了,所以作为一个劳动者,你工作了,一工作肯定要缴费,这个系统西方国家是很健全的。

当你满足了,比如说这个国家规定35年,最低缴费年限35年。

当你满足35年,你还要不要继续工作,继续缴费,这实际上是自己的事情。

所以,作为一个初中生来讲,16岁就进入劳动力市场了,他要缴费35年,他51岁就到了,这时候他要不要继续工作是他自己的事情,一个博士生二十七八岁才工作,缴35年,他的年龄比较大,每个人进入劳动力的时间是不一样的,退出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公务员必须被退休,因为拿的是公共预算。

农民、个体户,从来都是自己干,干不动了,自己决定退休,中国从国有企业开始被退休,这是计划经济可能最后一块饽饽了。

因此,当一个人满足缴费年限以后,但是他距离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怎么办?

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这个人有足够的收入了,或者回家给儿子看孩子了,儿子供养,或者自己有足够的收入,他开始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

这是比较美好的一段,比较好的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他一定要去工作,可能他家庭困难,或者老伴没有工作,他需要继续干,这样他比别人缴费增加,增加的缴费年限是可以领取奖励养老金的。

所以,我们现在在新加坡的机场、纽约的机场,你可以看到70岁的人在那里推行李车,现在我知道还没有哪个国家把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已经提到70岁的,为什么有70岁的人还在那里推行李车呢?

可能要挣超养老金缴费的奖励的人,这是为了要奖励,这是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他实在没有能力就业了,健康问题等其他的问题,我觉得只要有劳动能力,我们前面说了,还可以转为养老服务业等等。

确实有些人健康的原因、其他的原因,实在没有就业能力,这个时候国家用公共政策引导,人口老龄化了,公共政策得引导人们多工作,让能够多工作的人尽力去多工作,社会不养懒人,但是社会政策保底。

所以,这些人可以有一段时间领失业保险,还有一段时间领低保,甚至提前领取养老金。

最近有一些网友给我发信,给我上课,我觉得挺好,有人讲您为什么讲67岁,美国67岁领养老金,还有62岁领70%的养老金,这很好,美国是这样的,你可以提前领,提前领65%,岁,到65拿不到全额养老金,到时候是赚还是亏了,是提前领还是等拿到全额呢?

还是认同拿一个比较低,老百姓也是一个低。

有网友说提前领取是部分养老金,退后领取是部分养老金,美国还有401K计划,这是个人账户的钱,还有人给我上课,为什么不讲这个东西呢?

我觉得很感动,这些东西在过去都是研究生课程的东西,现在变为网友讨论这么专业的东西,我觉得是一场养老金在中国社会的革命,真的很好,经过这样的教育,就可以看到,你要提前领取到底合不合算,每个人有选择。

三重情况,第一种人选择不工作,等着领养老金;

第二种人选择继续工作,拿超额养老金,也叫奖励养老金。

第三种人没有工作能力,政府要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者提前领取部分养老金。

唐老师,您之前曾经提出对提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评价,您是说经济理性过甚,人文关怀欠缺,您对杨老师的阐述,您自己有什么看法?

在养老金的缴费年限和领取年龄上,您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唐钧]:

杨老师刚才说得不多,但涉及的方面特多。

看了提纲以后,我觉得还是有点遗憾,就是清华方案谈了八个方案,但是总是讨论一个方案,我还有一点担心,最近人社部又透露出一点信息,好象说你们搞的方案全部不作数,他们有他们自己心里的底。

我倒是觉得很有可能,你们八个方案,其他方案都没有被接受,被接受的可能就是延迟退休年龄,或者叫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

我对领取养老金年龄评价是经济理性过甚,人文关怀欠缺,我始终觉得养老金的问题,我们不要老是把自己放在几个人养几个人的框框里。

因为放在这样一个框框里面,我们可能永远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养老金的问题,本质上应该是一个社会分配的问题,它取决于两个因素。

到你退休的那个时候,这个社会生产的物质财富有多少,这是第一个。

第二,我们这些物质财富怎么分配,这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当然,我们现在的劳动生产率其实是非常低的,我们只有美国的十二分之一,日本的十分之一,我们提高的空间还很大。

第二,中国的劳动力的一个绝对数是非常庞大的。

因为绝对数,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的有两个因素,如果一个国家小了,它的劳动力的绝对数也小了,在这个时候,它的周旋余地小了不少,现在是中国历史上劳动力最多的时候,九亿多,到中国劳动力人口最高峰的时候,我们还有8亿多。

杨老师刚才讲到四种人,但讲得不太清楚,其实第一个,16岁以上是在读高中的,中国读高中的有多少人?

从高中到大学,中国在上学的有多少人,这是一个横向的比例。

第二,失业的人,将来会很多,我认为中国就业实际上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如果老的不退休的话,肯定会影响到年轻人的就业。

然后,你曾经提到过病人和残疾人,其实残疾人这个数,中国有八千万残疾人,这很了不得,但是残疾人里面60%实际上是老人,在劳动年龄阶段的残疾人并不多。

其实杨老师觉得刨去一大块,我觉得刨去不太多,在8亿里面刨掉1个亿,已经是天大的数了。

不算失业的,我刚才讲的那三部分,其实人并不多。

因为失业的,我们将来的目标,应该是发展生产业,让更多人就业。

将来有人要失业,把这个作为你的理由。

我们讲到第二个问题,你让这些人退休以后不拿养老金,等于就失业了。

绝大部分人应该是处于失业状态的。

失业状态的,你算他是失业吗?

如果算失业的话,他要拿失业保险金。

因为他已经退休了,按照你现在的说法,50岁退休,其实到65岁才拿养老金,他已经退休了,怎么算失业了,拿不到失业保险金,只能去拿低保。

一下子有多少人拿低保呢?

要增加多少呢?

其实我算过一笔数,按照现在推迟的退休年龄,就算有20%的话也不得了。

与其给他低保,为什么不给他拿养老金呢?

养老金的钱是几方面筹集起来的,低保的钱纯粹是纳税人的钱。

我觉得还有很多方面都是这样,我们是否用得着这样去折腾。

我最近想到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比如50岁退休,你刚才讲是相当大的一个数字,但是他们这个时候退休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去了,最近北京电视台做了一个节目很有意思,就是访问了小区里面刚刚生完孩子的哺育孩子的妈妈,也访问了一下老人。

访问的刚生完孩子的母亲,问她多大岁数了,我忘记她多大岁数了,一般来讲是比较偏大,问她为什么才现在生孩子?

她的回答说,因为我的母亲去年退休,所以我今年生孩子。

就是说,母亲什么时候退休,跟她在什么时候生孩子,这已经联系起来了。

问一些老人的话,我现在50岁退休,我可以给我的孩子去带孩子。

但是,问到60岁的老人的时候,老人说我现在60岁的时候带孩子已经很吃力了。

带孩子的老人,没有一个是65岁的。

也就是说,到65岁肯定是带不动孩子。

我讲这个是带孩子的问题。

其实反过来讲,退休以后回到家,照顾老人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考虑我们不去推迟退休年龄,而让这些人退休了以后,实际上他们是在照顾老人、照顾孩子。

如果说我们动一动的话,就像杨老师刚才讲的,要让他们去养老院干什么的,网上对这一点是有感冒的。

你让他退休回家去带自己家的孩子,或者服侍自己家的老人的话,一般比较容易接受,而且现在已经形成习惯了,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想,一个月给他一千多块钱或者二千多块钱,就把它看成是一种社会工资,咱们这个社会给它的一个社会工资,让他去服侍老人和养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呢?

为什么非要做这样的动作。

反过来讲,我们一年又能节省多少钱呢。

按照杨老师的说法,60-65岁之间的算法,算出来一年全下来是二千多亿,这是最大的数,一般现在和平算的是200多亿,这是很小的数字。

到2020年的时候,我们的GDP要翻一番。

我觉得与其做这么大动静的一个折腾,如果推迟退休年龄,在全社会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一个很大的折腾。

这一折腾,我们必须去算值得不值得,真的不值得。

现在要这样的话,这个折腾挺大的,而且影响太大。

关于养老金的缴费年龄,我们现在15年。

你们说15年太短,我讲两个,

第一,我觉得15年是太短,这个缴费年龄是太短。

按国际上一般的标准,应该是30年。

当时,不知道是怎么定下来的15年。

第二,我们还要看到一个问题,实际上交了15年就不交的人是很少很少,我看到过很多例子,都是交满了15年以后,其实像北京、上海、浙江、江苏这些规定里,都是必须交到退休的。

你起码是必须交到退休的,你想你交满15年就不交,实际上这不是一个事实。

如果我们现在都比较正常的话,应该交30年,但是要考虑的就是失业的时候怎么办,失业的人怎么办,我觉得这是需要去考虑的。

还有领取年龄或者退休年龄,其实杨老师是有一个假设,养老金只可以给付15年。

这个假设,我个人认为它是来自保险公司的精算的生命表,30年以前,我们刚刚搞农村养老保险的时候,1990年左右,我们刚搞的时候,生命表是10年,现在是15年。

这个也是随着时间在变的,随着各种因素在变。

这15年一定是铁律的话,理由是不充分。

保险公司考虑的问题和社会保险考虑的问题,我觉得在很多地方是不一样的。

所以,保险公司的可以拿来做参考,因为商业保险考虑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在里面,比如说盈利,社会保险肯定不能考虑盈利。

到2030年、2035年,中国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的话,我问过很多科学家,大家都说是不可能的。

2011年美国还没有达到80岁,美国是七十几岁。

这么短时间内,人均预期寿命能涨这么多吗?

我当时提出过疑问的,我写过一篇文章提出疑问,当时钟南山也说过这样的话,质疑这个东西怎么可能增长那么快,人均预期寿命,到80岁是一个发达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大概在80岁左右,越接近那个极限的话越慢,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你们假设80岁是没有道理的。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既然你们把人口结构的问题看得这么严重的话,为什么现在不改变计划生育政策。

我们为什么把自己放在养几个人框框来拼命讨论一些东西,一放开计划生育,16年后就是一条好汉了。

为什么讲经济理性过甚呢?

因为老在这里算这几个死数,其实你算不出明堂。

我们打开思路的话,解决问题的办法多得是,为什么得罪几乎全国老百姓,非要做一个延迟退休呢?

返过来讲,不仅人文关怀不够,经济理性也是不够的。

这是从理性的角度来讲。

唐老师,您刚才也谈到了就业的问题,我们现在再聊一聊就业这个话题,现在谈到养老,谈到调整退休年龄的时候,都和就业能紧密的联系,而且现在舆论中,特别是老百姓反对调整退休年龄的,一个主要的核心的声音就是认为会影响就业,因为现在就业形势还是很严峻的,但是各方各种研究机构有不同的观点,比如有的人认为,现在许多退休的老年人仍然在就业,调整退休年龄只是让理性的就业显性化,不会对现有就业产生明显冲击。

还有人说增加老年人的就业时间也能创造出新的岗位,请问一下?

现在是一些退休的老年人在就业,但数量不是他们想象得那么多,在家里带孩子和伺候老人的,这还是多数。

另外,有一个老人退休了,空出一个岗位来,因为老人在外面从事这个工作都是没有编制的,不占编制的工作,但是你毕竟在体制内的话,你占编制的工作,你退出一个就要进一个。

按照人社部现在的说法,一年一千到一千二百个工作岗位,其中有三百万,也就是一千到一千二百万的工作岗位,其中有三百万到四百万的实际上是叫自然更替。

我们还可以看一个问题,在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了推迟退休年龄以后,发达国家的年轻人的失业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说全国的失业率是一个数,年轻人的失业率,一般来讲是大的。

我只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我不能说它一定有关系。

但这个现象是能够说明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岗位的多和少是由什么决定的?

它不是教室里的50张椅子,就那么多,它是静态的东西。

就业市场里的岗位是由需求,我们老百姓的需求越大,企业订单越多,就业岗位越多,需求带动的,因为现在我们已经是产能有一定程度的过剩,是买方市场,现在的经济是需求推动,取决于需求量。

就业岗位第二个原因,取决于产业结构,像刚才唐老师讲到欧洲失业率上升,主要原因还是一产、二产替代的问题,资本对劳工的替代,就是计算机生产线,这在一产二产发展非常快。

现在在服务业,以IT、金融、医疗、物流、理财这些现代服务业,它的资本对人工替代率是比较弱的,是小型的研发型的企业。

就业岗位多少的第二个原因,取决于产业结构。

所以,我们现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在于拉动老百姓的需求,还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服务业。

40、50困难人群,我们说过了,向老年服务业转移,家庭生产只能照顾一个,还有七十、八十的老人谁照顾,我们50岁的人回去给孩子带孙子了,70、80岁的老人真的丧失能力,没有孩子照顾他们怎么办。

所以,现在养老服务靠家庭的方式生产已经不足,所以得变社会化生产,这样,40、50、60困难人群是要转向养老服务业,这是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

在需求拉动的条件下,推迟领取养老金,当然对那些已经65岁了还要向66、67推迟的话,这可能不明显,我说的带动需求不明显。

但是,中国50岁领取养老金,如果像51、52、55、60去推迟,澳大利亚研究院一个大学的研究所,看中国讨论这方面很激烈,有毕业的大学生在那里做研究,把他们研究的数据给我,我看到他们像60-65岁提高的过程中,每推迟一年领取养老金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是零点几,还是很明显的,因为现在是消费拉动,所以这样就业就有很多消费需求,还有就业收入毕竟要比养老金高,像我们有些地方倒挂,这是很反常的现象,这样收入增加了,购买力强了,需求多了,反而对就业是一个带动。

所以,推迟比较年轻的养老金领取年龄,国际上是60推到65岁,带动作用很明显,我把它比作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前面往后推,后面促进就业,两个轮子一起动,自行车才能前行。

如果两个轮子不能动了,把它看为静态的东西,我们就很难进步了,因为我们毕竟处在社会的转型期,我们必须要转变。

你讲的是理论化的东西,刚才你强调中国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人来再进入劳动市场的话,其实我觉得恐怕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它毕竟在家里带孩子,在养老人的话,因为家家都可以做,虽然他带到的老人只有一个,反过来讲,也只有这样数量的老人需要服侍,如果50岁退休的话,带孩子,带到65岁,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现在中国人一般到75岁以上、80岁以上,就不能完全自理。

退休几年后是照顾孩子,然后就是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照顾老人身上去,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如果要靠社会服务来做的话,我觉得将来问题是很大的。

因为至少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我们始终有两个问题,我们“十二五”的老年服务规划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绝口不提非盈利,要按市场去做。

按市场去做,中国能够用得起市场化老年服务的话,我估计是百分之二三十。

第二,根本没有考虑农村的养老问题。

所以,我认为家里的老年服务未来的发展怎么样,我心里是没有底的。

因为我已经老了,我很关注这个问题。

但是,我从全国跑了一圈回来以后,我觉得心里是没有底的。

我们让这些人不拿养老金,也许我们做一个规定就做到了,如果让这些人还去就业,就不是一个规定所能做到的,在中国来讲,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因为你还要想到一点,如果你现在就开始做这个事情,90年代下岗失业的那一代人,还有尾巴,尾巴正好碰到你这头。

那就是困难人群得到帮助。

这块是非常麻烦的事。

困难人群的界定又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大不了推迟一年帮一年,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很多问题其实是纠葛在一起,你不动可能没有问题,一动的话,很多问题都出来了。

50岁回家照顾孩子和照顾老人,我也知道你说的现象,像我们家兄妹三个,我们照顾一个母亲,我父亲不在了,我们觉得还可以,但是我们现在做的是未来计划,到2030年以后那一代人他们可能没有三个两个姐妹,就是一个人要对双方爸爸妈妈和双方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就不一样了。

这要到80、90后这代人轮到。

我说是2030年以后的事情,你说是今天的事情,我们有时差。

2030年是谁退休呢?

应该是70后在退休。

靠自己供养肯定是不行的,现在的养老服务业也是要发展的。

但是,要有一个人,起码得有一个人在家里主事,这是很重要的。

20年以后还有三个孩子养一个老人。

不是三个孩子养一个老人,是得有一个孩子来照顾。

那时候一对夫妻养双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你所想象的很多失业人口,尤其是农村的人口,把它吸收到这里面来,还是一个问题嘛。

你发展的时候,其实这些人占了,哪些人进不来。

还有一个问题,劳动部给我们的数字,从“十一五”开始,仍然是每年一千到一千二百万,我觉得很搞笑,它的计划总是900万,然后每年完成1100万到1200万,所以它的计划是超额完成了。

我也问过人社部部长这样的问题,你们超额这么多,每年才决定这么一点,一是政策稳定,二是留出余地。

也就是超额。

我们现在讲的一千到一千二百万,也许是一个极限,不是我们岗位在增长,我们经济好的时候是这样,经济不好的时候也这样,上下相差一百万。

养老金缺口的问题,现在有很多机构,包括养老改革调整的方案,包括调整退休年龄,老百姓解读这个背后认为是养老金不够发了,养老金有缺口了,究竟养老金是不是有缺口呢?

各方的说法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人社部多次公开场合的表述,养老金不存在缺口,我们当期支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也有很多人怀疑它的说法,现在想请教两位专家,我们的养老金是不是存在缺口?

对于缺不缺有什么样的看法?

关于养老金缺口得看我们说问题的口径,人社部每年在人大上报告,这可能是一种政治需要,它只说的是一年,上一年,当期,比如这届政府说去年,我收了1.9万亿,我支了1.5万亿,还有四千亿的余额,政府去年补了四千亿,就说明它基本收支平衡。

所以,这是一种说法。

当年收支是不是平衡,有没有支付缺口,这也是一种说法。

当然,作为养老金来讲,就讲这一年收支平衡,那以后怎么办?

所以这样说,只能说政府回答问题的时候,它的一种说法。

但是作为养老金制度安排来讲,不能停留在一年收支平衡上。

所以,作为养老金来讲,通常从理论上讲,它收支平衡的测算模型一般用70年或者更长,因为一个人20岁工作,谁都希望寿命到80岁、90岁,所以这个时候你要一升,收支平衡,这叫平滑消费理论,获得诺贝尔奖,你工作的时候,不能我挣了就吃了花了,你还想退休以后怎么办,让政府给,就得交税,让自己给就存,所以这叫养老化以后要考虑一生的收支平衡,为此获得诺贝尔奖。

如果两代人互相赡养,现在一般工作40年,你至少要35年都在缴费,刚才唐老师也讲了很多老龄化国家缴费年限都在30多年了,两代人互相赡养,每人拿出35年缴费做贡献。

一般养老金如果精确的话,要用一个70年收支平衡模型,但是未来的时间太远,有很多事情的变化,各种数据,人们都想尽可能地准确界定,但是总是有误差的。

所以,让中国现在算70年有点大可不必,美国是算75年,数据有百分之几的误差,中国大可不必也做不到。

但是,我想我们起码得到2020年小康社会,还有到2035年,我们进入超级老龄社会,这是眼前的事情,这些事情还是要想一想的,所以只讲一年确实不够。

讲未来,我们就需要全社会共同来讨论这个问题,对养老金的未来我们怎么测算,大家有一个统一口径,通过这次讨论,非常高兴就是网民都参与了,而且把养老金的一些特专业的问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和退休的年龄是不是一回事,我提前领取养老金,我少拿点行不行,我推后多缴费,领超额养老金核算不合算,美国401K怎么领取,这么多问题拿出来讨论非常的好,哪怕是骂街,以前不关心,现在都关心了,这是社会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