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期末考试题型分布及复习范围.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270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题型分布及复习范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题型分布及复习范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题型分布及复习范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题型分布及复习范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题型分布及复习范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题型分布及复习范围.doc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题型分布及复习范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期末考试题型分布及复习范围.doc(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题型分布及复习范围.doc

2012年成本会计期末考试题型分布及复习范围

主要复习参考书为教材例题、课后习题和学生指导用书

整理人:

付锦鹏

一、成本会计期末考试题型分布: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1’=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0×2’=20分)

3.判断题(每小题1分,10×1’=10分)

4.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5×2’=10分)

5.计算分析题(共4题,10×2’+15×2’=50分)

二、名词解释范围:

1、成本的经济实质:

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

2、产品生产成本项目:

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或成本项目,就是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核算的项目。

3、直接生产费用:

是指由生产工艺本身引起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

4、间接生产费用:

是指与生产工艺没有联系,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

5、直接计入费用:

是指可以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6、间接计入费用:

是指不能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7、低值易耗品: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的单项价值比较低或使用期限比较短,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劳动资料。

8、职工薪酬:

是企业因职工提供服务而支付或放弃的所有对价。

9、制造费用:

是指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10、废品损失: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11、停工损失:

是指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内发生的各项费用。

12、约当产量:

指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或投料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

13、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

这种分配方法是将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来分配费用。

(不太能考)

14、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是按照预先制定的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然后从某种产品全部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中减去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就是完工产品成本。

15、品种法:

亦称简单法,是按照产品品种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16、分批法:

是按照产品的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17、分步法:

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18、成本还原:

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本月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进行成本还原,直到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19、广义在产品:

所谓广义在产品,不仅包括本步骤正在加工中的在产品,即狭义在产品,还包括本步骤已完工转入半成品库和以后各步骤继续加工但尚未最后完工制成产成品的半成品。

20、分类法:

是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21、系数比例法:

在分类法中,按照系数分配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叫系数比例法。

22、定额法:

以产品定额成本为基础,通过加减脱离定额的差异、定额变动差异和材料成本差异来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3、成本报表:

是企业根据日常成本费用核算资料及其它有关资料编制的,用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各项生产耗费、产品成本水平、产品成本构成及升降变动情况,分析和考核企业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及结果的内部报告文件。

三、计算题考点:

第三章

1.材料费用分配(定额比例法);

2.外购动力费用分配;

3.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交互分配法(15分)、计划成本分配法;

4.制造费用分配---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5.废品损失;

第四章

6.约当产量比例法

7.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8.定额比例法

第六章

9.分批法:

简化的分批法;

10.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法及成本还原15分);平行结转分步法

四、计算题考点具体讲解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1.材料费用分配(定额比例法)

(1)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分配程序及计算公式:

第一:

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第二,计算单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即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第三,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第四,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单价

(2)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计算程序及分式:

第一:

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

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

第二:

计算单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即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各种产品原材料/各种产品原材料

实际费用总额定额费用总额

第三:

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例3-1

长江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某月共同耗用原材料60000千克,每千克10元,共计600000元(为了简化,假定该原材料的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一致)。

生产甲产品1200件,单件甲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30千克;生产乙产品800件,单件乙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5千克。

原材料费用分配计算如下:

(1)甲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1200×30=36000(千克)

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800×15=12000(千克)

(2)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60000÷(36000+12000)=1.25

(3)甲产品应分配原材料数量=36000×1.25=45000(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原材料数量=12000×1.25=15000(千克)

(4)甲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45000×10=450000(元)

乙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15000×10=150000(元)

例3-2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领用A、B两种主要材料,共计3762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150件,乙产品120件。

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A材料6千克,B材料8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A材料9千克,B材料5千克。

A材料单件10元,B材料单价8元。

计算分配如下:

(1)甲产品:

A材料定额费用=150×6×10=9000(元)

B材料定额费用=150×8×8=9600(元)

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18600(元)

乙产品:

A材料定额费用=120×9×10=10800(元)

B材料定额费用=120×5×8=4800(元)

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15600(元)

(2)材料费用分配率=37620÷(18600+15600)=1.1

(3)甲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8600×1.1=20460(元)

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5600×1.1=17160(元)

【材料定额耗量比例分配材料法】

练习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材料2700千克,每千克3元,生产甲产品100件,单件消耗定额20千克,生产乙产品200件,单件消耗定额5千克。

要求:

分配材料费用。

(2007年1月考题)

答案: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20=20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5=1000(千克)

材料分配率==2.7

甲产品材料费用=2000×2.7=5400(元)乙产品材料费用=1000×2.7=2700(元)

练习册P26—1,2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直接材料费用共计6240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220件,乙产品256件。

单件直接材料费用定额:

甲产品120元,乙产品100元。

要求:

采用直接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

(1)直接材料定额费用

甲产品:

220×120=26400(元)乙产品:

256×100=25600(元)

(2)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62400/(26400+25600)=1.2

(3)分配直接材料实际费用。

甲产品分配直接材料费用=26400×1.2=31680(元)

乙产品分配直接材料费用=25600×1.2=30720(元)

2、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直接材料费用10500元。

单件产品直接材料消耗定额为:

甲产品15千克,乙产品12千克。

产量分别为:

甲产品100件,乙产品50件。

要求:

按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用直接材料费用。

(1)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

甲产品:

100×15=1500(千克)乙产品:

50×12=600(千克)

(2)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10500/(1500+600)=5

(3)分配直接材料实际费用

甲产品分配直接材料费用=1500×5=7500(元)

乙产品分配直接材料费用=600×5=3000(元)

2.外购动力费用分配

练习册P27—6

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进行两次分配:

首先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归集的费用,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

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按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例3-6

长江公司200×年6月耗电合计67125度,金额26850元,每度电0.4元。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耗电42750度,金额17100元,没有分产品安装电表,规定按机器工时分配。

甲产品机器工时为5550小时,乙产品机器工时为3000小时。

该企业设有“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甲、乙产品动力费用分配计算如下:

动力费用分配率=17100/(5550+3000)=2

甲产品应分配动力费用=5550×2=11100(元)

乙产品应分配动力费用=3000×2=6000(元)

3.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A.交互分配法

例3-25长江公司设有供水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6月有关资料如表3-20所示。

(1)交互分配

水费分配率=139200/139200=1(元/立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