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题研究报告与实验方案Word下载.docx
《心理健康课题研究报告与实验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课题研究报告与实验方案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召开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会。
<
二)2000年9月——2002年9月实验阶段
1、研讨并论证实验点的实验方案。
2、开展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调研。
3、培训实验点的有关人员。
4、每年举行一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不定期举办研究与实验课题的专题研讨活动。
5、拟定2002年4月研究与实验领导小组对各实验点的研究与实验工作进行中期评估。
三)2002年9月——2003年9月研究与实验情况的总结和推广阶段。
1、实验点对各自所承担的研究与实验工作进行总结。
2、研究与实验领导小组对各实验点的研究工作进行终期验收和评估。
3、召开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工作总结和推广大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
2000年3月27日
崇文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
课题指导计划
一、研究背景
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并且多次向各级各类学校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建立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育部1999年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素质要求的需要。
因此,在中小学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奠基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素质教育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已全面展开,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育也已受到学校和家庭的重视。
我区作为北京市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验区,是全市最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县之一。
几年来,区教委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与指导体系当中,并在我区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中提出明确的要求,为了使指导更具针对性,还特别指定了《关于加强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了进一步贯彻全教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的精神,落实我区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区教委、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从我区几十所中小学中挑选了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的实验校作为北京市“十五”课题的重点实验基地,并通过课题研究为全区乃至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提供经验、树立典范。
二、研究目标
一)总目标:
以提高我区中小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出发点,以区教委、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实验校各项工作为载体,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探索并实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及有效方法。
二)分目标:
1、通过开展课题活动,逐步探索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创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环境,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2、通过各项课题研究活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和自觉性,同时通过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修养,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生,以良好的人格影响学生,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3、通过课题研究,以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学生成长为“身心俱健”的合格人才。
4、通过课题研究,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营造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使之成为与学校教育相一致的教育途径。
三、研究内容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及实施途径。
由崇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委及各实验校承担)
1、探索并实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2、探索并实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3、探索并实践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目标。
二)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选拔、培养、资格认定及评价模式。
由崇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教委等有关部门承担)
三)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立、管理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督导模式。
由教委及崇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有关部门承担)
四、研究原则
统筹规划、建章建制,
统一指导、分头实验,
发挥优势、形成合力,
及时总结、稳步推进。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2001年3月至2001年7月1、各实验校进行课题申报、审批工作。
2、制定崇文区实验研究方案并进行研讨、论证。
3、指导各实验校制定实验方案。
4、召开实验校课题研究工作会议。
第二阶段:
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
1、各校开展实验研究。
2、对需要建立心理档案的实验校进行“亲子关系诊断测验”
等有关测试。
3、定期举办实验课题的专题研讨活动、现场会、论文交流会
4、对各实验点的研究与实验工作进行中期总结。
第三阶段:
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
1、各实验点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
2、接受终期验收和评估。
3、召开实验研究推广现场会。
六、研究实施指导细则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渠道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科教案相渗透
2、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3、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管理工作相结合
4、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
5、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建立“以班级为本”的学校心理辅导模式
6、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建构
7、教师心理健康与成长研究
8、学校与社区、社会的协同
9、心理辅导室的规范化运作
10、有计划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11、有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12、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管理与使用
13、个案研究
14、学校与家庭心育的协同<
亲子教育)
1)、通过宣传讲座提高家长的认识、形成共识
2)、推荐心育读物,提高家教艺术水平
3)、通过老师家访、家长校访、信函、电话、作业批语、家长签字等途径相互沟通情况,共同研究、互商对策、分工负责、明确努力目标、掌握指导方法
4)、学校及班级可运用家长顾问制的方式提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及兴趣
5)、对有同一性质问题学生的家长进行团体辅导、互帮互学、互相激励
6)、开展各项亲子活动,如:
亲子运动会、亲子班会、共读活动等,加强亲子交流与沟通
7)、建议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8)、深入开展专题科研活动,如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指导等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习动机辅导学习态度辅导
学习方法辅导学习兴趣辅导
学习习惯辅导学习能力辅导
考试心理辅导学习困难辅导
人际关系适应辅导
生活辅导社会生活适应辅导
(消费、休闲、娱乐、自理、自护……>
良好行为养成辅导
问题行为辅导<
说谎、逆反、嫉妒、攻击……)
人格辅导
自我意识辅导
情绪辅导
青春期辅导
自我了解辅导
人生探索辅导
升学辅导
择业辅导
六、课题组成员名单
负责人:
李耀华、刘永胜、童长江
成员:
李娜新、胡靖、夏珺、赵晓颖、朱虹及实验校教师
小学实验校:
光明小学、永生小学、革新里小学、法华寺小学、花市小学、一师附小、金台小学、宝华里小学、崇文小学、景泰小学、板厂小学等
中学实验校:
汇文中学、103中学、178中学、49中学、50中学、114中学、179中学、92中学、96中学、11中、59中学、现代职业学校等
崇文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组
二零零一年九月
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能力与心理素质
课题研究方案
崇文区永生小学
一、实验研究的背景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基础教育”,并多次向各级各类学校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建立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我校1996-2000年独立承担的《小学生性格特点与学习策略》“九五”市级科研课题,就是从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完善性格,提高学习成绩开展研究的。
三年的实验课题,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实验教师的教育教案能力,推动了课堂教案的改革。
课堂教案改革的实验证明,课堂作为小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堂教案的改革要有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托,因为以现有的课程体系为元素,采用渗透式的教案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策略中的最好选择。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通过课堂教案活动,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内化为智能,不仅有效提高学习能力,而且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还缺少实质性的研究。
另外,学生的心理发展,还需要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科技、文体和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如何促进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如何通过兴趣、意志、能力、性格的变化,促进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都有待于教育工作者进行实践研究。
方兴未艾的学生团体辅导和统合训练,还远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它对改变学生的心境和克服学习障碍的有效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以证实,考虑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与心理素质的现实和长远的意义,决定确立此课题。
二、实验研究的目的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与心理素质的研究》,采用学科渗透和课外活动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优化学生的内在素养,使学生在学习上能够掌握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帮助学生内化为智能,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
三、实验研究的内容
1、根据学科特点在教案活动中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
2、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内在规律,建构创新性的教育活动。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模式的探讨。
4、关于提高部分儿童感觉统合功能水平的研究。
四、实验研究的方法
1、采用学科渗透法,通过各科教案,优化师生关系和学生的学习心理,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2、采用教育活动法,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优化学校和家庭的心理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采用心理辅导法,通过咨询服务、团体辅导、统合训练等有效形式,强化学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促进踏实、刻苦学习习惯的养成。
五、实验研究原则
1、启发自觉原则:
指教师在考虑教育、教案效果时,不仅要有思想政治方面和知识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要求,还要有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
同时,要把这种要求明确写进教育、教案计划中,并有一定的措施和方法。
2、学生主体原则;
指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心理教育效能的高低,是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转移的。
因此,必须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并通过重复参与各科训练活动,优化心理素质。
3、个别差异原则;
指心理教育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表现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因为只有这样,心理教育才能收到理想效果。
4、平等尊重原则:
指心理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尊重学生人格,努力建立友好信赖的关系。
5、促进成长原则:
指心理教育不宜主观进行指示,而是以开发人的巨大潜能为目标,启发促进其成熟与成长。
六、实验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2001年7月—2002年3月
⒈确定课题收集资料。
⒉对课题对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并完善。
⒊召开课题实验组会议,正式开题。
第二阶段:
2002年3月—2003年3月
⒈进行相关工程的前测。
⒉各年级教师成立实验研究小组,按照课题规划制定小组计划,并指导家长参与。
⒊改变评课要求,建立新的评课体系。
⒋实验教师结合学科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心理品质的研究。
⒌在任课教师中发现和培养典型经验,上好研究课,推进展示课。
广泛进行突破点、结合点、课后小结和体会的交流。
⒍开展创新性教育活动研究,营造学校和家庭的和谐心理氛围,促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⒎开展团体辅导和提高部分儿童感觉统合功能水平的研究。
⒏进行中期实验总结。
第三阶段:
2003年3月—2003年7月
⒈学校开展对比性调查,实验教师集中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撰写研究论文。
⒉学科实验组统筹本组实验教师的研究论文,教育活动和辅导训练活动也要完成论文,学校成书。
⒊学校系统整理课题资料,对课题进行总结,撰写课题实验报告。
⒋召开课题实验组会议,吸收相关家长,通报课题实验结果。
⒌接受终期验收和评估。
七、实验具体操作
⒈实施前测。
进行《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以提高学习能力因素的研究为切入点。
⒉通过《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向教师和家长提供“在学校的学习方法”、“在家里的学习方法”、“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与老师关系”、“家庭环境”六个方面的资料。
⒊通过个人诊断卡,使学生和家长了解除“与老师关系”和“家庭环境”两项以外的,其他方面的测验结果和说明,作为家长了解学生和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进行自我教育的启示。
为创建学习型家庭提供测查依据。
⒋通过班级分析表测查结果的5个等级显示,使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内容量表和整个测验结果,了解班级特点或倾向性,从而科学制定学科渗透和教育活动的指导计划。
⒌通过班级问题工程分析表,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或倾向性,有的放矢地开展咨询服务、团体辅导和统合训练工作。
⒍将《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与智力测验和学习成就测验,结合起来进行,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指导。
同时,通过后测对比科学做出本课题的结论。
八、课题组成员名单
余英杰<
校长)
成员:
谭庆林<
副校长)等9人
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崇文区光明小学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它不仅仅单纯的指对学生的教育。
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的思想、观念、情感和行为方式都要受到周围人群和环境的影响。
如果把学校和家庭看作是与学生发生密切联系的生态系统,教师、家长和学生是这个系统的要素,要素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有时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但根由在家长和教师。
教师和家长的心理、行为健康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行为的健康。
所以,教师学会心理调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家长懂一些心理保健的常识,掌握一些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给孩子以良好的行为示范,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反映了当代进步的教育潮流。
作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又是一项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它的引进是学校教育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我校自1996年提出:
让每个孩子从小说“我能行”的口号,拉开了“我能行”教育的序幕。
“我能行”教育的宗旨: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满怀信心地迎接明天。
“我能行”教育的目标:
让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都能说:
“我能行”;
让每位教师在教育教案活动中都体验“我能行”;
让每位家长在培养孩子中相信“我能行”。
几年来,“我能行”教育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适应国际国内教育发展形式的需要、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原则、切实解决日趋严重的学生心理问题;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能行”教育,提高我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努力探索并实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模式。
我们结合区课题计划在本学期就《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方法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目前国内外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国外的研究主要在于心理治疗技术的应用,如M尔瑞斯--艾兰阅读疲劳综合症及其治疗等。
其社会背景与研究的出发点与我国有很大的区别。
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集中在学生的行为矫正或是改变教师的观念,则较少地进行系统的研究,缺乏对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复杂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生成性的认识和思考,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微观分析不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
目前,许多中小学及教育研究部门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如,杭州市教科所心理辅导中心推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经验;
上海市虹口区进行的区域性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南京晓庄学院青少年心理卫生研究所开展的教师自身成长活动等等。
所有这些有益的实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的重点、难点
本课题研究重点在于“我能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的探索;
研究的难点在于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总之,我们将本着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完成“我能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建立健全“我能行”教育。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探索教师的自身成长,学校心理辅导中的重要课题
(1)探索通过参与式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的研究
2)让心理学顾问融入到班主任工作之中
3)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式
4)教师情绪调节技巧
2、探索“家校社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亲子活动使家长、孩子都得到快乐
2)专题讲座——家长喜欢的课
3)社区是学生成长的大课堂
3、探索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发展自身健全人格
1)团队辅导促进学生成长的研究
(2)以读书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
4、运用有效的心理辅导技术,使心理辅导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技术现代化<
电脑化、网络化)
2)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专职化与“全员参与”相结合
3)特需生档案的建立、管理与使用
4)心理健康教育普及课与小组辅导
五、研究计划实施的步骤
2001年5月——2001年7月
1、成立课题小组,研究制定课题计划
2、做好课题的申报审批工作
3、召开课题组工作会,布置课题实施方案
4、课题组成员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2001年7月——2002年7月
1、在学生、家长、教师中进行前测
2、实施各项计划
3、进行课题研究的讨论交流会
4、进行实验研究的总结
2002年7月——2003年7月
1、继续研究
2、定期交流
3、进行中期量表分析
第四阶段:
2003年7月——2004年1月
1、课题实验研究的个案交流
2、进行后测
3、召开课题研究总结研讨会
4、接受上级终期验收和评估
5、出版“课题成果论文集”
六、预期结果与评估方法
家长尊重儿童,民主平等地对待儿童;
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教师提高教育行为的理智性,摆脱学生行为的消极影响,在思想观念上充分认识到教师角色的特殊性,并对这一问题予以足够重视,在长期、繁重、琐细的教育工作中,自觉调控自己的教育行为,随时纠正自己不当做法。
而且,也只有充分认识到教师角色的特殊性与实践难度,社会、家长、领导、理论与研究工作者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支持教师,并真正地尊重教师。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了宽松、愉悦的氛围。
七、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名单
1、课题负责人:
、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称
职务
本课题组承担任务
刘永胜
男
55
大专
特级
校长
总负责
刘世芬
女
47
小高
主任
负责家教课题的组织实施工作
周树珍
中专
中高
负责学生课题的组织实施工作
田莹
29
心理辅导教师
负责心理辅导课题的组织实施工作
2、课题组中心组成员:
王平
26
大本
小一
大队辅导员
负责家教课题的实施工作
张倩
孙艳
班主任
负责课堂课题的实施工作
刘晓黎
32
负责班主任课题实施工作
李妍
23
赵连萍
44
品德教师
负责品德课题的实施工作
翟红
负责学生课题的实施工作
夏敬华
小二
王见汀
体育教师
负责教师成长课题的实施工作
3、课题组成员:
全体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崇文区宝华里小学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二十一世纪的教育重心正在悄然转移,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育新的重点。
面对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各种危机问题和信息全球化问题等等,教育的四大支柱是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为此,要唤起对知识的好奇心,要进行注意力的训练、记忆力的训练、思维能力的训练;
要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