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试题新闻学专业模拟题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223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等学力试题新闻学专业模拟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同等学力试题新闻学专业模拟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同等学力试题新闻学专业模拟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同等学力试题新闻学专业模拟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同等学力试题新闻学专业模拟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等学力试题新闻学专业模拟题答案.doc

《同等学力试题新闻学专业模拟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等学力试题新闻学专业模拟题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等学力试题新闻学专业模拟题答案.doc

2011同等学力试题:

新闻学专业模拟题答案

万学海文

新闻理论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广义上是指公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和呼声,通过社会舆论对权力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实行的检察和督促。

表现为言论自由权、结社权、知情权、对政府机构或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进行举报、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狭义指新闻舆论监督,即一般公民和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组织在公共论域的言论空间中通过公开指控、评论,提出改进建议等手段,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2.新闻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新闻职业道德是如何影响记者行为的。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新闻规范和准则,是社会道德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新闻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等四个基本方面。

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维护新闻工作的严肃性和声誉,对于发挥新闻舆论和引导作用,对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保证新闻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应该是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操守和富于敬业精神的新闻工作者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2.简述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

党性原则的内涵: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

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党性原则是指导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

坚持党性原则,才能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充分反映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发挥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功能。

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思想上,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新闻宣传的指针。

2)政治上,正确、全面、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使之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组织上,要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纪律。

三.论述题(20分)

结合实际,谈一谈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答案略。

新闻史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梁启超与《时务报》

梁启超,清末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新闻思想家。

他主编或参与办的报刊前后有十多种,在国内外新闻出版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撰写了30余篇编辑出版学论文,形成了其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编辑出版思想。

《时务报》:

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

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创办。

梁启超主笔,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

以变法图存为宗旨。

连载梁启超著《变法通议》,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保守。

由于议论新颖,文字通俗,数月之内,销行万余份。

对推动维新运动起了很大作用。

终于1898年8月8日停刊。

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2.曾格案件

也称“曾格事件”,美国新闻史上关于争取新闻自由的著名案件,影响深远。

美国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开始于此。

曾格事件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出版自由的一次成功的斗争。

曾格是一个穷人出身的出版商,因在其创立的《新闻周刊》上批评殖民当局,而受到总督的起诉。

后经过律师汉密尔顿的抗诉,被无罪释放。

3.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

黄色新闻,或黄色新闻学,是新闻报道和媒体编辑的一种取向,指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

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销数之目的的新闻报道。

而以黄色新闻为主的报纸,自然就被称之为黄色报纸了。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谈谈中国早期广播事业创办的情况。

1923.1.23中国境内第一座电台奥斯邦(美)在上海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1926.10.1中国人第一座官办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奉系刘翰)

1927.3.19中国人第一座民办电台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

1928.8.1中国国民党第一家全国性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南京)

2.简述两派报刊大论战的经过和主要内容。

1905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联合组织——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接着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革命派报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该刊是一份大型的时事性政论月刊,宣传"三民主义"是该报的办报宗旨,后因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相勾结,民报于1910年终刊。

《民报》创刊后,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担负着清除保皇派思想的影响,扫除革命发展的障碍。

在创刊号上,就指名道姓地批判君方立宪的主张,《新民丛报》起而应战.论战甫始,梁启超下笔动辄数万言,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观察确实比较细致深刻,常常抓住《民报》在论战中的一些弱点穷追猛打.但是随着论战的深入,梁启超单枪作战,越来越感到力不能持;而《民报》阵营中的小将真理在手,越战越勇,自第7期起章太炎接编《民报》,并充任论战阵营的主将。

这场论战主要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是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第二,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这场论战一直持续到1907年科《新民丛刊》停刊,为时一年半,以《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三.论述题(15分)

1.论述《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新青年》:

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主编。

它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5年9月—1918年11月):

《新青年》高举科学和民主大旗,发起批孔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激进民主主义者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舆论阵地。

总体来说,它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但它猛烈的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觉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了思想舆论准备,开辟了道路。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第二阶段(1918年12月—1920年8月):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中国最早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献,标志着《新青年》从民主主义刊物向社会主义刊物过渡。

李大钊歌颂十月革命,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向中国民众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编发“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了陈独秀《劳动者的觉悟》和李大钊的《MayDay运动史》,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重要起点,为后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1920年9月—1922年7月):

中共上海发起组将《新青年》改组为自己的机关刊物,从此进入无产阶级报刊时期,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成为党成立后的理论刊物。

新闻业务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概念诞生于40年代,是报纸为抵挡电子传媒竞争发展而来的。

在西方有解释性调查性报道体裁基本属于深度报道范畴,如电视中的焦点新闻,新闻透视。

它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

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

着重揭示原因WHY和怎么样HOW两个新闻要素。

2.新闻体裁

新闻体裁作为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也是新闻内容最常用的分类方式,它往往依据新闻内容的基本性质对新闻进行分类,有消息、新闻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分析评论等。

消息包括动态新闻和综合新闻。

深度报道包括解释性报道和述评新闻。

通讯包括一般纪实性通讯、新闻故事、访问记和散文体通讯。

新闻特写是一种“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的形象化报道。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隐性采访的优缺点,以及在隐性采访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

所谓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

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隐性采访是隐藏记者的身份与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

只适用于某种特殊场合、特殊题材或特殊采访对象。

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务必十分慎重,一般应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或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切勿滥用。

隐性采访得以成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记者隐去了记者身份而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

第二,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

第三,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

2.简要谈一谈消息、通讯、评论之间的异同。

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一般来说,通讯有五大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弱的时间性。

(相对新闻消息而言)(4)描写的形象性。

(5)议论色彩较浓。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

新闻和评论,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

新闻评论的特点:

一与其他评论一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二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三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四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三.操作题(20分)

将下面一则新闻改写成消息(倒金字塔结构)

龙潭庙会一小吃摊拍出5.16万被去年标王竞得创庙会历史纪录

8000元、3万元、4万元……昨天上午8点半,第24届龙潭春节庙会摊位经营权在崇文区工人文化宫举行竞拍,一小吃摊位以5.16万元的身价,飙升成为本次拍卖会的“标王”。

这个价格比去年的最高价高出2万余元,创龙潭庙会有史以来最高。

本届庙会参与竞拍小吃摊位168个,百货摊位293个,游艺摊位36个。

其中小吃类摊位竞拍价位较高,竞拍底价从3000元到8000元不等。

上午9点,摊位竞拍刚开始,东区1号小吃摊位就拍出了2.8万元的高价。

与去年相同,紧邻儿童游乐场,又是三条路交汇处的南区1号小吃摊位被视为“标王”摊位。

今年,这个“黄金摊位”的起拍价就达到8000元,比去年上涨了2000元。

当拍卖师刚刚说出南区1号摊位开拍时,台下就有人直接把价格抬到了3万元。

紧接着,竞标者们纷纷抬价,拍卖师的手也频频举起,价格继续一路攀升。

这时,坐在中间位置的76号竞标者,居然双手将号牌举过头顶,一副志在必得的表情。

任凭台下如何加价,他的号牌始终不落下来。

最终76号竞标者马先生以5.16万元拍到这个“黄金摊位”。

会后,记者采访本届“标王”马先生时发现,他同时也是去年的“标王”。

他曾连续三年在龙潭庙会摆摊卖烤肉,去年以3万元拍下标王摊位时,7天的流水就达到13万元。

这让他喜出望外,他说,“今年一定要再占住这个黄金摊位,继续大干一场。

”马先生称,“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