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194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制订日期2011年9月

课程名称:

平面构成

课程代号

1067011002

学时/学分

52/3

课程所在系

艺术系

教研室

广告设计教研室

适用专业

广告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服装设计

撰稿人

钟卓丽

审核人

批准人

一、课程的性质

《平面构成》是广告设计与策划的专业课,是学生进入专业设计前必须具备的重要专业设计能力之一,在本专业课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和美学、心理学的高度去研究在二维里的平面、空间的组合和构成方式,形式美的构成法则,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基础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设计表现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判断力,开阔学生的设计视野,加强创意思维的训练。

教学中结合实际和专业应用方向,强调手绘为主计算机辅助的平面构成练习与教学。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本本课程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广告设计与策划实际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以研究设计构成的原理、规律、法则、技法为专业设计提供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为教学目的,以广告设计与策划实际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采用循序渐进与并列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现教学内容,通过情境模拟,提出课题任务书(教师布置)→看图思考(学生主导)→理解与交流(老师引导,学生集体分析)→分析图例的构成技巧(老师引导学生集体分析,课题知识在图例分析中进行讲解)→课堂练习(学生练习、老师指导解决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解决课题任务书中的要求)→课题任务书课后完成,加强创意思维的训练整个流程来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运用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平面构成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并表现设计构成作品。

整个课程教学设计由4个项目与13个任务组成,项目之间的设计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任务的布置先静后动、动静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相关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的职业教学理念。

本课程注重技能考核,采用项目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项目考核在每个项目完成后进行,综合考核是整个课程结束后进行,主要让学生运用在各个项目中学会的技能进行综合项目的制作。

该门课程为52学时,4学分。

三、课程目标

1、学会用点线面元素设计平面构成作品

2、学会用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设计构成作品

3、学会用平面构成的构成基本形式计构成作品

4、学会肌理构成的表现方法与技巧设计构成作品

5、能在电脑上设计平面构成作品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工作任务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学时

1

项目一

设计点线面造型元素构成作品

1、认识并表达自然界中点、线、面的形态。

2、能掌握点、线、面的特点和性格特征

3、能理解单形的造型元素关系并用点、线、面的造型元素设计构成作品

1、理解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包豪斯、构成、三大构成、设计、艺术设计、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的特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单形的造型元素关系)

2、理解点、线、面的概念与其性格特征并设计构成作品;

3、通过看图简单理解点、线、面的造型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4、掌握手绘的表达技巧;

5、掌握点构成元素的设计技巧

12

2

项目二

设计构成基本形式构成作品

1、认识并表达自然界中重复、近似、渐变、发射、变异、密集、对比、空间的形态。

2、能用重复、渐变、发射、变异、空间构成形式设计构成作品。

1、理解构成形式和形式美法则的区别

2、了解当代艺术形态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3、理解重复、近似、渐变、发射、变异、密集、对比、空间的概念与其特征并能熟练用手绘和软件设计方法;

4、学会赏析重复、渐变、发射、变异、空间构成形式的平面设计作品。

16

3

项目三

设计形式美法则构成作品

1、认识、表达自然界中形式美法则的各种形态并归纳其特点。

2、能理解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分割与比例)的特点及其表达方法

3、能运用形式美法则设计(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分割与比例)构成作品。

1、了解形式美法则与美的区别

2、掌握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分割与比例)的性格特征及其表达方式;

3、掌握平面设计软件制作作品的方法(常用工具、处理效果)

4、赏析形式美法则构成作品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5、掌形式美法则素的设计技巧

16

4

项目四

设计肌理构成作品

1、认识、表达自然界中触觉肌理、视觉肌理、综合手段肌理构成的形态。

2、能赏析构成形式作品,并能用手绘、使用触觉肌理、视觉肌理、综合手段肌理形式设计构成作品。

1、理解视觉肌理、触觉肌理、综合手段肌理构成的概念与其特征;

2、熟悉制作肌理的素材,学会制作肌理的技巧(笔触的变化;印拓;喷绘;印染;刻刮;纸张加工;渗开或枯笔技法;纹理涂擦技法;大理石纹表现技法;蜡之排水性技法;

3、掌握平面软件制作肌理的技巧;

4、理解触觉肌理、视觉肌理、综合手段肌理构成形式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8

其它

主要设备:

一体化教室、机房

项目考核为课外考核

总课时

52

五、实施建议

1、对教材的选用与编写的建议

《平面构成》文健、钟卓丽、李天飞著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978781123939339.00元

2、对教学方法的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通过大量的实例训练,使学生掌握运用平面构成元素设计与制作构成作品的方法与技巧;多进行构成作品赏析,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上优秀的设计网站,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3、对教学条件的建议

实训所需的主要设备:

教室和实训机房,主要设备有——双核以上电脑、内存2G、硬盘120G以上,17寸显示器,网络教学系统,安装好“CorelDraw14中文版”、“PhotoshopCS4中文版”、操作软件。

教学参考资料《平面构成》毛溪,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7-5322-3608-038元

4、对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议

1.注重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共享,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3.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企业资源,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5、对学生成绩考核的建议

序号

典型工作任务

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

分值

1

项目一

设计点线面造型元素构成作品

作品

构成元素有创意、作品具有艺术表现力、画面整洁。

10

2

项目二

设计构成基本形式构成作品

作品

版式设计有创意、作品具有艺术表现力、画面整洁。

10

3

项目三

设计形式美法则

构成作品

作品

构成元素有创意、版式设计有创意、作品具有艺术表现力、画面整洁。

20

4

项目四

设计肌理构成作品

作品

肌理元素有创意、版式设计有创意、作品具有艺术表现力、画面整洁。

10

5

综合考核

以书面测试形式,完成综合考核。

以试卷标准答案为准。

30

6

出勤

20

合计

100

六、必要的说明

运用教室结合电脑机房一起进行教学,教室每周2课时,电脑室每周2课时,在教学中让学生制作手绘和电脑作品。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