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177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oc

《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oc

河南大学研究生课程作业

论文评分

教师签名

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姓名:

席许苛

学号:

104754140136

专业:

学科教学(地理)

方向:

地理教育

课程名称:

地理案例教学研究

任课教师:

张广花

上课时间:

2015.03—2015.07(周六1-2节)

7

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席许苛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

随着我国中学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越来越多,案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老师将案例运用进来,能够让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不断提高实践和创新的能力,保证课堂效率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首先探讨了案例教学的内涵以及在中学地理课堂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然后讨论了在中学地理课堂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具体步骤,最后分析了中学地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

中学地理;案例教学;实施;问题与对策

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寻找理论和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于1870年首创,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

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通过广大地理教师的种种实践探索,案例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理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并极大地丰富了地理教学内容,提升了地理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1中学地理课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1.1案例教学的内涵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路,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有实践性强、结果多元化、教学过程具有明显的师生互动性、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等主要特征。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的主角地位转为配角。

教师要发挥好指导作用,忌经常插话,长篇大论,不要频繁地、急切地对学生的见解和活动横加指责和干涉,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创造性见解。

学生要从配角转变为主角[2]。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有强烈的主角意识,做到充满自信,满怀热情,积极主动。

真正将自己融入到案例的角色中去,亲身去感觉、体验和作为。

1.2中学地理课传统的讲授法的局限性

首先,在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教学的知识创新功能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以被动接受为特征的传统讲授法受到知识日益更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挑战,函待其他创新教学法的补充。

其次,当代社会要求人不仅在智力方面发展,还应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地理学科主要承担着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任务。

能力的形成必须要有主体的亲身实践,仅靠传统的讲授法是不可能完成的。

1.3地理课堂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3.1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更加直观地传授地理知识、揭示地理规律、论证地理原理

地理案例既是地理知识的一种载体和呈现方式,也是一种情境化的学习材料,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典型性等特点,有利于学生获得地理知识[3]。

1.3.2案例教学更加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多采用生活中的事例,是学生熟悉或了解的,因此,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

经过编写形成的案例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紧密相连,或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而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认真参与案例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

1.3.3地理案例教学有助于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更加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是模拟真实问题,让学生综合利用的所学的知识进行诊断和决策,通过教师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1.3.4有利于以案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地理教学案例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通过对地理事象的分析,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并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地理课堂中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2.1地理教学案例的选编来源

地理教学的案例既是教学的素材,亦是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又是提供学生进行思维的认知材料,它的科学性、严谨性是案例教学有效实施的关键。

因此,选编案例是实施地理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2.1.1来源于真实的地理事件地理知识源于客观世界。

地理教学服务于社会现实,地理教学案例应来源于真实的地理事件,多选取学生身边的案例,案例应使学生体验到其实用价值,易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4]。

2.1.2具有典型的地理特征

不是任何一个事例都可信手拈来,案例必须具有鲜明的、典型的地理特征,并能生动地反映地理规律,能揭示地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和地理原理。

不典型则难以代表同类地理事物,会误导学生以偏盖全,甚至步入思维误区。

强调典型性也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和知识迁移。

2.1.3适应时代的发展

以当前社会中发生的事例为素材选编案例,更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富有时代感的地理案例还能使教学更加鲜活生动,适应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显示地理教学的强大生命力。

2.1.4切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地理案例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并不是去选择案例,而是要确定让学生掌握哪些基本原理,据此再选择出相应的案例,并对所选案例做文字修改,或做图像截取和补充,使案例贴近教学内容,满足开放性教学需要。

在选编系列案例时,还要注意案例的编排顺序,使之符合教学内容的进展,更好地体现案例传承知识和训练思维的功能。

2.1.5内容、形式和来源的多样化

案例的多样性是揭示地理规律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需要。

不同的地理原理要求由不同内容、形式和来源的案例来推导和证明。

如果案例全部来自教材,形式千篇一律,会误导学生去死记教材中的案例内容,淡化对规律性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案例的多样性还表现为根据学生情况、当地实际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案例。

2.2案例教学的实施程序

2.2.1案例的呈现

地理案例教学中案例的呈现方式和内容是否能引起学生兴趣是成功实现案例教学的关键,教学案例来源是多渠道、多样式的。

有来自教材编写的文字案例,有发生在老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故事,更有来自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的时事新闻,除此还有选自于网络媒体的音频视频资料[5]。

其呈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文本材料的案例。

以文字描述形式呈现的案例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地理教材中大多数案例就是采取的这种方式。

一般这些案例都是篇幅较短,通俗易懂,文字生动,可读性强,使学生读起来兴趣盘然。

口头描述案例。

基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思维,作为教材案例的补充,教师可以把自己从报纸杂志等课外媒介择取的案例以口头讲述的形式传递给学生。

这种方式对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口头描述案例一定要选择那些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又能说明问题的案例。

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展示案例。

目前在我国中学课堂上已经基本配备了投影仪、电视机等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声文并茂的案例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听觉与视觉器官,能让学生更加设身处地的感受到案例创设的教学情境。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技术。

2.2.2案例的分析

在案例教学,教师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采取文本材料、口头描述或多媒体影像资料等方式把教学案例呈现给学生后,教师要结合呈现的案例设置相关疑难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案例后,结合设置的案例问题分析案例、向着既定的学习目标探索。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符合以下要求。

首先,问题的设置要在总体上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案例问题的设计要建立在新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基础之上[6]。

设计的问题的最低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与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

问题的提出和设计进一步要强调有利于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养成用地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更深一步还要使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的态度,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形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意识。

其次,案例问题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比如学生的阅读水平、学生现有的知识量、学生现阶段的认知理解能力等。

要从教学实际情况设定案例问题的思维深度、广度以及题量的多少。

问题难易度适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也才能开发学生的潜力。

最后,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该遵循由表及里、由易入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8)问题要有梯度,有层次的展开,呈现步步深入的态势。

避免因前面问题的难度系数较大,学生难以找到思路,打击他们继续分析问题的信心。

2.2.3案例的讨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分析案例的环节后,接下来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开展案案例的讨论。

小组讨论。

进行小组讨论时,小组内部要有分工协作,既要有同学负责组织其他同学各抒己见,也要有同学负责记录、整理大家的意见。

小组讨论的目的不是为了统一大家的认识,形成统一答案,而是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使讨论结果更加详细全面。

班级讨论。

班级讨论交流是一次全班范围的集思广益、是新一轮的思维大碰撞,主要任务是教师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解决前面案例预设的问题,保证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班级讨论是师生互动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发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力争实现全班同学都能有效参与[7]。

2.2.4.课堂总结

实施完上述几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案例教学的过程已基本结束,教学目的也基本实现,接下来要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评价。

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教学最后的课堂总结评价都是必要而必须的。

首先,它是对一节课教学内容系统化的梳理、总结与归纳。

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刚刚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系统化梳理,对知识进行査漏补缺,突出重点、难点,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理顺知识获取的思路与方法,帮助学生建构起知识体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科学、完整,并且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其次,它也是对本节课的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在案例分析学习、参与讨论时的表现进行的评价。

在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时要坚持多激励、多赞扬的原则。

案例教学在讨论案例环节考察了学生合作学习、言语表达的能力,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良好表现要施加表扬,表现不好之处也要指出纠正。

3当前中学地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地理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不合理

现如今,应试教育仍然扎根在学生和老师的心目中,案例教学等科学教学法仍然替代不了题海战术。

众所周知学生的参与是案例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和前提,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一节课的主导,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校评价制度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些都不利于开展案例教学。

3.1.2.案例教学在使用中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一定实践经验,还应有很强的组织才能及问题处理能力[8]。

许多地理教师已经长期养成“以书本为指导”的固定教学思维模式,教师这种定性思维的不改变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学习,如何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中国教育事业即将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3.1.3案例教学在传授知识上缺乏系统性

地理学科具有自身的系统性,需要学生掌握其中必备的知识和基本的体系,单纯依靠案例教学难以传授系统的地理知识,无法全面达成教学目标地理知识类型多样、涉及面广,难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