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01684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意识和目的的。

由此便形成一种假象,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决定的。

以往社会历史理论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原因,就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马克思主义的是辩证唯物住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区别:

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

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

(1)唯物主义历史观: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唯心主义历史观:

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①要么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②要么认为是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

其实质:

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考点二: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1)在生产方式中,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关系的,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

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

当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作用;

当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作用。

考点三: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含义:

经济基础:

指的总和。

上层建筑:

指一定社会的,以及该社会的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

当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状况时,它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反之,当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状况时,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考点四、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1、基本矛盾

,,它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基本规律

,,是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意义: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考点五: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内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

(2)性质

这一矛盾是的矛盾

(3)实现方式

其性质决定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

加以解决,即改革。

2、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改革

(1)性质

改革是。

(2)根本目的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

(3)作用

※我国改革是以维护社会主义根本的经济、政治制度为前提的,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性质,而只是改革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具体形式。

※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考点六: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含义

(1)含义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既包括,也包括。

(2)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

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3)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地位、作用)

(1)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

①原因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必须的生活资料

②地位

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

(2)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

③人民群众还了社会精神财富。

(3)人民群众是的决定力量。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

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实现的。

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历史是由英雄人物创造的是什么观点?

考点七: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观点

(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2)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党的群众路线

(1)群众路线的地位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3、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

(1)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者的回答完全不同。

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它决定其他的区别。

(2)二者对“谁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个问题的回答完全不同。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把人的思想、人的主观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特别是把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二者对“人类社会有没有自身的客观规律”这个问题的回答完全不同。

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现象是没有规律的。

【易混易错点】

1.社会存在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

2.凡是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人民群众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住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4.“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全面概括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5.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6.我国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的彻底变革。

7.我国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

8.人民群众就是指劳动群众。

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人民群众决定社会历史的方向的趋势。

10.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1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创造者。

1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

13.社会存在的变化和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同步进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价值与价值观

指一对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注意:

(1)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它不等同经济学上的价值。

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1、内涵:

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人既是价值的,又是价值的。

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贡献)即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和奉献。

这也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自我价值(索取)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2、评价: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

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2、价值观导向作用:

价值观作为一种,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

表现:

首先,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其次,价值观对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考点四:

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含义

(1)价值判断是指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2)价值选择是指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

2、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客观依据)

①原因:

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人民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民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价值判断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不同。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最高的价值标准)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我们想问题、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的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

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②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利益关系?

a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b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c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

d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1、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1)在实现人生价值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实现人生价值

社会提供的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实现人生价值

具体措施: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易混易错点】

1、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2、哲学上所讲的价值是指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价值观并非人皆有之。

3、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人们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4、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的,人们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5、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就越大。

6、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

一切索取都是不道德的。

7、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手段。

8、人个与社会是统一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典例感悟】

1.(2011·

北京)毛泽东指出: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这段话强调中国共产党要

A.善于运用统一战线B.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C.发挥人民首创精神D.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2.(2011·

天津)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

这说明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2011·

广东)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④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2011·

福建)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的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

“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材料表明

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

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

5.(2011·

浙江)20XX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

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

这表明

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

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

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6.(2011·

江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房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到,观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其推动作用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

7.(2011·

江苏)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

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

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B.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

C.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D.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

8.(2011·

江苏)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

“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生?

为一次奉献而忍耐寂寞?

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

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

C.价值判断是价

值选择的基础

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XX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9.(2011·

山东)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

  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10.(2011·

海南)“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

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这首家喻户晓的《娘子军军歌》歌颂了1931年在海南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特务连。

红色娘子军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积极发动群众,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先后参加了伏击沙帽岭、火烧文市炮楼等50多场战斗,为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红色娘子军的光辉事迹反映出人民群众

①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

②自己解放自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④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1.(2011·

海南)不久前,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建立了嗅觉艺术中心,拟于20XX年11月举办首场香气作品展,展示过去百年历史上著名调香师的经典作品,将香气作为一种艺术品呈现给世人。

该艺术中心之所以能够将调香师调制的香气作为艺术品,是因为调制的香气

①是人为的客体,不具备天然香气所具有的物质属性

②凝聚了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了主体的审美需要

③是人脑加工和改造的产物,能满足主体的客观需要

④是主体按照审美需要制作的,具有使人愉悦的属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2.(2011·

海南)邓小平说:

“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

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

②马克思主义

是革命和建设中的强大精神支柱

③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④先进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3.(2011·

海南)斗牛是西班牙的历史传统。

近年来,人们就斗牛运动的存废问题发

生了激烈的争论,反对斗牛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继1991年西班牙加那利自治区禁止斗牛之后,20XX年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决定自20XX年1月1日起禁止斗牛。

而支持者认为,斗牛代表西班牙的国家形象,应当发扬光大。

人们之所以对斗牛运动持不同的看法,是因为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是客观的

②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总是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③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导致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不同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⑨C.②④D.③④

14.(2011·

重庆)2010中国年度公益人物L说:

“公益不应该仅仅是出现灾难的时候的援手,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

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处处皆公益”这表明

A.个人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B.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的态度

C.拥有高尚思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D.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现实

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

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回答15—16题。

15.(2011·

全国旧课标)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6.(2011·

四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XX,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人生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③个人的人生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可自然转化为现实

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2011·

全国新课标)(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

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

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XX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

(12分)

18.(30分)(2011·

安徽)《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了安徽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聚焦‘十二五’,心系安徽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目标解读

在讨论《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同学甲向大家出示了下表:

表二安徽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部分)

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