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村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01410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溪村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大溪村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大溪村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大溪村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大溪村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溪村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

《大溪村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溪村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溪村村庄规划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

境内水源充足,磻溪穿村而过。

5、对外交通:

潘溪村对外交通主要为磻佛公路(磻溪至佛岭),现状路面宽7-8米,沥青路面,对外交通方便。

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一、产业结构特征

2009年磻溪村农村经济总收入约9634.4万元,其中一产收入为2084.4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21.6%,二产收入为6750万元,占70.1%,三产收入为800万元,占8.1%。

产业收入中第二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比例明显高于一、三产比例,反映出磻溪村处于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阶段;

第三产业比例偏低,档次不高,以消费型为主,生产型服务业较少。

2008年磻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981元,低于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0343元的平均水平。

1、第一产业

主要以经济林为主,全村经济林品种主要为毛竹、板栗、花卉、黄枯竹和苗木。

全村山林总面积24221余亩,其中毛竹林为18210亩,平均每度亩产值约为900元;

小竹林、黄枯竹、杂竹面积为4320亩,荒山大约700余亩,板栗590亩。

全村耕地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其中以天竺、龟甲竹等各种苗木为主。

磻溪村的天竺在附近镇区已有相当的知名度。

天竺系亚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良好草花景观苗木。

种植天竺经济效益较好,亩产净产值可达1万元,2010年全村种植面积达2000亩。

2、第二产业

主要以加工业为主,全村共有大小企业39家,去年工业产值达6750万,产品主要是竹木制品工艺生产,扫帚加工和水泥预制加工、转椅配件加工等,其中规模企业4家(产值500万以上)。

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工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规模企业较少,工业层次比较低,主要以家庭小型加工业为主,科技成分含量低。

3、第三产业

以零售业为主,商业主要沿磻佛线布局。

全村现有商店、旅店、饭店等近50家,全年营业额在800万元左右;

运输行业10家,年收入约为30万元。

4、劳动力

全村劳动力1484人,在外地务工者为320人,其余劳动力均在本镇范围内企业上班或自办家庭作坊内打工,以及在家经营农田山林。

二、村域土地利用结构

磻溪村域土地总面积19.5平方公里,合29250亩;

山林面积2422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8%,其中毛竹林面积18210亩,板栗590亩;

耕地面积160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5%;

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约为678亩,占总面积的2.3%。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村庄工业用地分散,土地浪费严重,建设用地指标较高,人均建设用地达167.1平方米/人,而人均耕地偏低。

赤坞村村域现状土地利用构成表

类型

面积(亩)

构成比例(%)

耕地

1600

5.5

林地

24221

82.8

村庄建设用地

678

2.3

水域及其他

2751

9.4

总用地面积

29250

100

第三节村庄分布及人口概况

至2010年底,磻溪村共19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有住户855户,户籍人口2707人。

其中磻溪、石壁中心村布局较为集中,其他自然村建筑主要依山而建,布局分散。

磻溪村现状自然村概况一览表

行政村

现状自然村

户数(户)

人口(人)

备注

磻溪村

磻溪

91

263

中心村

高路山

30

99

自然村

太平桥

21

71

周家山

25

83

张家坞

47

152

桥头

24

75

石壁

125

418

远溪坞

32

105

岘头坞

34

127

溪磻寺

84

西坑坞

65

197

石湾里

9

28

桃坞坑

16

57

银场

62

192

上兴旺

239

中兴旺

59

194

下兴旺

60

183

祠山庙

15

50

北车坑

33

90

总计

855

2707

 

第四节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由于磻溪村原为磻溪乡政府所在地,公共设施配套相对齐全,村域现状公共设施有卫生服务站、小学、幼儿园、信用社、电信、大会堂、村委、老年活动室等。

商业设施主要沿磻佛线两侧布局,商品种类较齐全,不仅服务于磻溪村范围,还能辐射到原磻溪乡辖区范围和周边村庄,包括桐杭、杭河、文岱、姚村、松坑、吴村、桐坑等行政村。

磻溪小学和幼儿园的服务范围包括文岱、杭河、桐杭、姚村、松坑、吴村等原磻溪乡辖区范围行政村和周边村庄;

磻溪小学在校人数350人,总用地面积7650平方米,建筑面积3320平方米;

幼儿园在校人数40人,总用地面积65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村委办公楼,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平方米;

卫生服务站用地面积925平方米,建筑面积720.3平方米;

老年活动室用地面积55平方米,建筑面积55平方米。

信用社用地面积1490平方米,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

第五节工程设施概况

1、交通:

磻佛线穿村而过,道路宽4-10米,是进出浙皖的交通要道。

联村道路基本硬化,但大部分道路宽度为4米左右,两车交汇困难,各自然村内部道路有待完善;

2、供水:

村域自来水覆盖率达100%以上,中心村内自来水为杭垓镇统一供应,村域内用水主要为周围山水,设有3个高位水箱,通过净化过滤,水质优良;

3、污水:

磻溪中心村内现状建有能服务100户农户的污水处理池,沿主要道路敷设污水管管径在200mm-300mm之间,其他自然村无污水处理设施。

4、雨水:

雨水通过水渠收集,就近排入河道;

5、供电:

村域供电电源由杭垓镇区35KV变电站供给,村内设有变电箱;

6、燃气:

主要以液化气罐为主;

7、电信、广播电视:

本村现状固定电话普及率100%(门/户),有线电视普及率100%,通讯设施比较完善。

广播电视信号源由杭垓镇广电站引来,电话、广播、电视线路同杆架设;

8、环卫设施:

目前磻溪中心村内建有垃圾收集房一处,占地8平方米,公共厕所一座,占地47平方米。

村域现状有垃圾箱30处,每日由车辆统一运送至杭垓镇垃圾中转站中转。

9、防洪:

磻溪村地处西苕溪支流北侧,现状西苕溪支流水面较少,主要作为山洪泄洪通道,现状防洪主要采取抬高地坪。

第六节现状条件综述

一、优势

(1)磻溪村原为磻溪乡所在地,中心村集聚能力相对较强,村庄产业基础较好,区域内有企业近39家。

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齐全,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对原磻溪乡辖区村庄仍有一定的辐射能力。

(2)磻溪村山林资源丰富,水环境资源良好。

毛竹资源丰富,种植业有一定程度发展,特别是天竺苗木种植,在周边地区已有相当知名度。

(3)磻溪村域对外干道磻佛线为进出浙皖的交通要道,随着未来两地的开发,将为磻溪村服务业等的发展提供契机。

(4)随着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为村庄环境的改善和村民生活品质的提高提供了较好的政策优势。

二、劣势

(1)受地形条件限制,各自然村主要依山而建,分布较散,公共服务设施和工程设施的布局存在一定的困难,缩并较困难,影响整个区域中心村的辐射和集聚。

(2)中心村缺乏统一规划,建筑布局参差不齐,土地浪费较严重;

村庄内缺少公共活动场地,难以满足村民的交流及文化娱乐需求;

许多低矮的紧靠主建筑的砖房被用来堆放杂物,既影响主建筑的日照,又不满足消防要求;

工业用地、居住用地混杂。

(3)村域道路系统不完善,除进村主路外,其余道路狭窄、弯曲,消防车无法进入;

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无停车场,车辆乱停乱靠现象严重。

(4)从农业生产结构分析,目前全村主要以竹、苗木培植、毛竹种植等为主,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不太重视;

规模企业较少,村办企业不成规模,且停留在粗放型生产阶段,科技含量较小。

第二章规划总则

第一节规划目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确定产业发展模式,根据村庄发展要求,合理迁村并点,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节约利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整合农业、工业生产和生态空间,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美丽乡村”建设。

第二节基本任务

在杭垓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优化磻溪村生产、生活空间,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连片整理农业空间,保护和优化生态空间,继承和彰显历史文化。

第三节规划依据

(1)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

(2)建设部《村庄规划编制办法》

(3)浙江省建设厅《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4)《湖州市新农村建设村庄消防规划编制要点》湖公通[2006]100号

(5)《安吉县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

(6)《安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7)《安吉县县域村庄布局规划》

(8)《安吉县杭垓镇总体规划》(2010-2020年)

(9)国家有关法规、法律及相关技术规范

第四节规划原则

1、合理引导,逐步完善

村经济实力有限,自然村的撤并、中心居民点的集聚、公共设施的配套、工业用地的整合等并不能一蹴而就,将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因此,需要控制引导,逐步完善,保证可操作性。

2、节约土地,因地制宜

以土地集约化为原则,根据区域资源条件和社会发展情况,制定适宜的村庄发展要求。

3、保护生态、协调发展

注重对河流、山林等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协调保护与生产建设的关系。

第五节规划目标

结合“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做到村域内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分区布局合理,道路、给水、排水、消防、卫生等基础设施服务到位,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第六节规划重点

1、合理缩并村域居民点,引导区域人口适度集聚发展。

2、整合村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土地。

3、完善村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居住环境。

4、保护生态环境和河流资源,对脏乱差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协调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第七节村庄性质

1、因素分析

(1)磻溪村取名“磻溪”,为五水磻旋之地,有着浓郁的水文化;

(2)赤坞村山林资源丰富,水环境资源良好,天竺苗木培育在周边地区已有一定知名度。

(3)磻溪村原为磻溪乡所在地,对原磻溪乡辖区村庄仍有一定的辐射能力,村庄产业基础较好,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齐全。

(4)村域对外干道盘佛线为连通浙皖的交通要道。

2、村庄性质

以竹木加工为主导产业,以特色种植为辅助产业,辐射杭垓镇的区域中心村。

第八节规划范围

本次总体规划范围为赤坞村村域范围,约19.5平方公里。

中心村范围为中心居民点用地,面积为10.9公顷。

第九节村庄规模

1、人口规模预测(户籍人口)

年份

迁入(人)

迁出(人)

机械增长率(‰)

出生(人)

死亡(人)

自然增长率(‰)

2008

2688

7

2.98

19

-1.86

2009

2695

12

1.86

17

2010

2.59

10

5.54

2010年村域户籍人口2707人,总户数为855户,户均人口3.17人,通勤人口180人(包括外来打工者与磻溪小学就读的非本村学生),总人口为2857人。

根据2008-2010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分析,村域人口总量近几年呈缓慢增加的趋势。

从表中可知,2008-2009年与2009-2010年,磻溪村人口迁入量均大于迁出量,平均机械增长率2.48‰,自然增长率1.85‰。

综合考虑受县城和孝丰城镇集聚、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规划到2020年,磻溪村村域人口自然增长率按1.0‰计,机械增长率取-2.0‰。

考虑村庄商贸、工业和特色种植业的发展,近期通勤人口取150人,远期通勤人口取150人。

规划期总人口预测为:

近期2015年:

P2015=2707*(1+1.0‰)5(1-2.0‰)5+150=2840,规划常住人口以2690人计,总人口以2840人计;

远期2020年:

P2020=2690*(1+1.0‰)5(1-2.0‰)5+150=2825,规划常住人口以2675人计,总人口以2825人计。

规划期末磻溪村域常住人口规模达到2675人,户数786户,户均人口3.4人,通勤人口150人,总人口规模为2825人。

中心居民点总人口近期以1800人计,远期以2000人计,其中户籍人口1850人,通勤人口150人。

2、用地规模控制

到规划期末村域范围内建设用地为33.01ha,人均用地规模为114.1平方米/人,中心居民点建设用地为23.6ha,人均用地规模为118.1平方米/人。

第十节规划期限

近期:

2011—2015年;

远期:

2016—2020年。

第三章村域发展规划

第一节上位规划解读

1、《安吉县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构筑“一中心、五重镇、六十中心村”众星拱月型城乡居民点体系框架。

杭垓镇为南部特色镇之一,磻溪村为“六十中心村”之一。

2、《安吉县杭垓镇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形成中心城镇、中心村和一般村三级居民点体系,选择交通条件和现状基础较好、居住集中度较高、产业特色鲜明的村庄规划为中心村。

新建中心村人口规模应达到2000人以上,其中处于山区的中心村人口规模可保持在1500人。

村庄建设要突出“美丽乡村”特色,体现生态环境特点,营造山地人居示范区。

规划杭垓镇有五个中心村,分别是:

缫舍、磻溪、桐杭、尚梅、姚村,磻溪为其中之一。

3、《安吉县县域村庄布点规划》确定磻溪村为村级中心村,规划未撤并石壁村,原潘溪村保留毛竹湾、张家坞、高路山、周家山个自然村,撤并黄芳竹园、小白沙坞、大白沙坞3个自然村,原兴旺村、石壁村也为村级中心村。

第二节村域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利用地缘优势和自然资源条件,依托公共设施、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整合村庄工业用地,在原周家山自然村南侧规划80亩工业平台,将家庭小作坊集中规范管理,同时注重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形成村庄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竹木制品业;

加强对天竺、白茶等特色种植业的技术及资金投入,发展高效农林业,完善配套服务业,发展观光农业,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带动村庄的休闲旅游业。

形成以竹木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特色种植业为辅助产业的发展格局。

结合村庄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规划产业的发展方向是:

1.加大对特色种植业的培育。

由于天竺苗木为草花景观植物,每亩净产值可达10000元,相对于其他经济作物产值较高,磻溪村将土地进行整合,集中连片种植,利用山林资源优势,种植安吉白茶,通过特色种植业的培育,结合配套服务业,将农业进行提升,发展色彩农业、观光农业,带动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促进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的增效。

2.重点发展竹木制品工业,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加大科技含量,在注重环境效益的同时使产业向纵深发展,将其做精、做细,要围绕天竺、白茶等特色种植业发展景观植物种植及食品加工业,拓展销售渠道。

3.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及商业服务设施,发挥磻溪村在杭垓镇区域的辐射作用,沿磻溪线发展商业服务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村域居民点布局规划

一、村庄撤并

(一)村庄选址原则

1、区位条件和交通优势

村庄应该有较为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尤其是具有便捷对外交通条件,以利于村庄今后的发展。

村庄还应该处在周围村庄相对中心的位置,并有相对便利的交通道路连接,有利于周围农户的集中。

2、有一定的基础

有一定的社会服务设施。

社会服务设施是该类居民点发挥集聚功能的必要条件。

所以,村庄选择过程中要重视现有的社会服务设施,如幼托、商业点等,这些设施已经对周围地区有一定的吸引作用,周围居民点向设施所在村庄集聚的潜力比较大。

3、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布局相对集中

由于村庄的建设必须涉及到一些村庄的搬迁,村庄应该具有较大人口和经济规模,村庄布局相对集中,以免搬迁成本过高。

而且,人口和经济规模较大,布局集中的村庄,往往服务设施较为齐全。

通过村庄规划,使其可以起到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村庄撤并的原则

村庄的布点必然涉及到部分村庄的搬迁。

需要搬迁的村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规模较小的且没有历史文化遗存或特色的自然村庄,应作为搬迁的对象;

2、区位条件差,用地分散、对外交通不便,用水困难,服务设施配套困难的村庄。

这种条件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向主要道路沿线、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庄搬迁;

3、影响水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自然村庄,规划予以撤并,应该积极搬迁;

4、靠近中心村已纳入中心村范围的村庄,应逐步集中到中心村;

5、考虑合理的耕作半径,村庄积聚范围原则上以不大于1平方公里为宜。

二、布局规划

北车坑、祠山庙、溪磻寺、桃坞坑、石湾里、西坑坞、岘头坞、远溪坞自然村沿山体成条带状布局,居住分散,村庄主干道虽已基本硬化,但宽度仅为4米左右,两车交汇困难;

太平桥、张家坞、高路山、周家山自然村包围在中心村周边,村民实际已享用中心村的在公共设施;

上兴旺、中兴旺、下兴旺、石壁、银场、桥头自然村相对集中;

磻溪中心村主要沿磻佛线与磻溪集中布局,人口集中,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齐全。

规划综合考虑各自然村现状条件,为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集约利用土地,规划撤掉北车坑、祠山庙、上兴旺、下兴旺自然村,并入中兴旺居民点,另设兴旺居民点;

撤掉西坑坞自然村,并入岘头坞居民点;

撤掉石湾里、远溪坞、桃坞坑、桥头、溪磻寺自然村,并入石壁中心村,整合石壁土地,另设石壁居民点;

将太平桥、张家坞、高路山、周家山自然村撤并至磻溪中心居民点;

整合银场建设用地及住户,形成银场居民点;

总体形成“一心四点”的布局结构。

“一心”:

即磻溪中心居民点,依托中心村集聚功能,规划撤并太平桥、张家坞、高路山、周家山4个自然村,原石壁中心村部分人口纳入中心居民点,集聚兴旺部分人口,以及其他自然村部分人口,同时辐射原属磻溪乡辖区的其他村庄,形成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商业设施集中、产业发展的村域中心,规划总人口2000人,其中户籍人口1850人,来自非本村的赤坞小学就读学生及厂区外来打工人员在内的通勤人口15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20.4公顷以下。

“四点”:

即保留形成4个一般居民点。

1、岘头坞居民点:

规划保留岘头坞自然村,撤并的西坑坞自然村至本居民点,规划总人口120人,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在1.32公顷以下,拓宽村主干道至5米左右。

2、石壁居民点:

规划保留石壁自然村,撤并石湾里、远溪坞、桃坞坑、桥头、溪磻寺自然村,规划总人口3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3.3公顷以下,拓宽村庄主干道至7米左右。

3、银场居民点:

规划保留银场自然村,集中规划总人口105人,用地规模控制在1.16公顷以下,拓宽村庄主干道至5米左右。

4、兴旺居民点:

规划保留中兴旺自然村,撤并北车坑、祠山庙、上兴旺、下兴旺自然村,整合中兴旺自然村的土地,规划总人口3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3.3公顷以下,拓宽村庄主干道至7米左右。

居民点布局规划一览表

序号

居民点

规划总人口(人)

户籍人口(人)

规划村庄建设用地(公顷)

人均建设用地

(平方米/人)

自然村合并情况

1

2000

1850

20.4

110

规划撤并太平桥、张家坞、高路山、周家山4个自然村,原石壁中心村部分人口纳入中心居民点,集聚兴旺部分人口,以及其他自然村部分人口

中心居民点

2

300

3.48

116

规划保留石壁自然村,撤并石湾里、远溪坞、桃坞坑、桥头、溪磻寺自然村

一般居民点

3

1.17

112

规划保留银场自然村

4

兴旺

3.44

114.5

规划保留中兴旺自然村,撤并北车坑、祠山庙、上兴旺、下兴旺自然村,整合中兴旺自然村的土地

5

120

1.32

规划保留岘头坞自然村、撤并西坑坞自然村

合计村域总人口

2825

2675

29.81

112.5

形成“一心四点”布局结构

三、居住模式

根据村庄的规模和特点,选择不同的居住模式引导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