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关注和读懂学生Word下载.docx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关注和读懂学生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关注和读懂学生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样,学生觉得自己问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就激发了学生探讨数学问题的兴趣。
但是此时如果忍耐不住,发起火来,就会损伤她的自尊心,打消她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一切教学活动都要落实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应该让每个学生受到老师同等的关怀。
师生的交流越多,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会提高。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导入,练习的设计等要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提高思维水平。
三、要关注学生的求异思想
创新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
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创造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培养他们创新的精神,使教学过程成为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创造能力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脸上的笑容会缓解学生的紧张心情,消除学生的厌烦情绪,使学生在心理上接受老师、认可老师,进而达到想学、乐学的境界。
教师对学生合作过程中出现理解错误,当即做出是非判断。
就会阻碍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求异思想的保护。
老师在上课和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
但不管怎样老师都要认真加以思考,一定会发现一定的道理。
如果学生思考是正确的,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思和探究能力,当即给予肯定。
如果思考的是错误的,也可以把这个错误过程让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好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数学课上老师看问题的角度、思考方法不可能与学生完全一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能出现一题多解,有时很多看是荒诞的答案里面蕴藏着精彩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意见。
四、要关注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当学生积极地投入并获得劳动成果的时候,他们非常希望老师能够重视、能够给他们一次展示的机会!
但当这种希望落空的时候,他们怎么还会参与课堂教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思想、方法、技能等存在着不成熟,这是正常现象。
有一个学生,做几何题时,总要比别人多写好几步,绕了一个大圈子,结果还是错误的,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业,真想给一个叉,但又不得不在作业本上勾出有用的地方,还得批注:
“你勤于思考,只是路子走偏了。
”对于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不能一概否定,要弄清楚为什么会这样,也许他做这一切的时候是怀着极大兴趣去做的,也许他做这一切的时候已经尽力了,也许他认为自己做的不错,正等着你的夸奖……。
若不分青红皂白的斥责,是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的,甚至也许因为你的粗暴的否定,扼杀了一个人的兴趣。
所以,当收到你并不理解的数学作业的时候,先别一棍子打死,而要慎重处理。
让学生树立起一分自信的力量可以达到难以估量的效果。
事实证明,一个遭到打击而自卑的人是永远与成功无缘的。
所以,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一定要用认真倾听的态度来对待,这样不仅能缓解起来回答同学的紧张情绪,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尊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懂得尊重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不同见解和劳动成果,尽最大能力,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
学生将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轻松、愉快、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这种关注将会在数学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新课改下,我们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同行者。
我们不仅要一个好的结果,更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劳动,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如何读懂和关注学生
(2011-10-1420:
01:
33)
转载▼
标签:
孙雪林
英国
基本功
字母表示数
教育教学
教育
分类:
学习园地
第一讲读懂学生的意义和价值
【张老师】老师们好,我是北京教育学院的张丹,也是本讲的主持人。
参与我们今天这个主题讨论的
主讲专家是北京教育学院的王长沛教授,还有来自海淀教研室的孙京红老师,以及北京大学附属小学
的孙雪林老师。
美籍匈牙利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认为:
“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而学生想什么更是千
百倍的重要。
”这就告诉我们,作为数学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开始的
新的培训模块的主题——如何关注学生读懂学生。
这个模块的课时安排大致如下:
内容学习方式学时
自我测试问卷作答1学时
视频讲座3讲视频观看3学时
拓展资料学习自主学习2学时
知识拓展张教授讲座1学时
自我实践作业实践1学时
集体交流作业交流2学时
前面,老师们已经完成了自我测试,相信每个人对于“关注和读懂学生”的看法是不尽相同的。
下面即将开始的视频讲座学习,将围绕下面的三个话题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和老师们展开讨论。
话题一:
为什么要读懂学生?
(读懂学生的意义和价值)
话题二:
从哪些方面去读懂学生?
(学习基础;
学习困难;
学习轨道;
思路想法)
话题三:
怎样才能真正读懂学生?
(常用的方法和过程)
【张老师】有这样一个《用字母表示数》的课堂教学案例。
案例一:
教师用父子年龄的情境入课,让孩子们观察父子年龄的数据变化特点,学生很顺利的发
现年龄差不便,很自然的引出用字母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父亲儿子
311
322
355
4010
AA+10
看上去,学生理解的都不错,但是在后测中教师发现,面对一个相对复杂一点的用字母表示数的
情境时,却只有个别学生能够正确作答。
这位老师感到十分困惑,为什么会这样呢?
难道学生没有真
正理解?
他们是怎么想的呢?
他们的学习困难是什么?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请老师再来另一个案例,这是另一位老师上的《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片
断。
观看这个教学案例的同时,请老师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关注学生和读懂学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
么?
赵东《字母表示数》案例
【张老师】从这节课可以看出,学生的想法有时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的。
只有真正研究学生、读懂学生,
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除此之外,读懂学生还有那些意义和价值
呢?
新的课程理念特别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也要求我们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略了对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的研究,一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学生。
以前我们普遍比较忽视这个问题,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是把学生的认知看成一张白纸,教学活
动的设计则是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进行。
而实际上现在学生认知的渠道绝不仅仅是教材与课堂的学
习,他们有很多的认知渠道。
现在学生的个性化也越来越明显,主体意识也越来越强了。
这都要求我
们认真做好学生研究工作。
那么,关注学生和读懂学生的意义和价值到底存在于哪些方面呢?
1、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孙京红、孙雪林)
2、从学生的学习与认知发展看(学生原有的认知是发展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的基础。
王长培:
以字母表示数为例,英国的一些研究成果)
3、从数学学科的特点看(孙雪林)数学知识之间充满联系,最基本的模式就是数学化,这些都离不开
对学习对象的把握。
4、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孙京红)对教师基本功的新的认识
以上四点的话题展开内容参考:
1、有效性
【孙雪林】如果问一线老师“为什么要读懂学生”的话,一般会认为,读懂学生可以使“教育教学
更有针对性”。
因为在一线教学当中,老师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
为什么学生会提出一些课前没有想到的古怪的问题?
这个知识点好多学生早就知道了,课还怎么上?
没想到在这个知识点上,学生的差异如此之大?
为什么反复强调某一知识点,但学生还是经常出错?
如果能够真正读懂学生,这些困惑就应该能够解决了。
而且不仅仅是教师,学生有时也存在困惑。
在一次对学生的随机采访中,三名学生谈了他们心
中的数学课是什么感觉:
生1:
数学课上,老师都讲了半天了,我也不明白。
生2:
今天老师让我们做了好多题,重复的题都已经做了N次了,脑袋都大了,手都酸了,还让我
们练习。
生3:
今天老师讲了这样一道题,让我们连线,可是还没来得及连线,老师又开始讲上了,老师讲
完了,我还是不明白什么意思。
我真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这三名学生都有探究的欲望,尤其是第三位同学的想法在学生中很普遍,很有代表性。
这说明,
在不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的情况下设计的教学活动未必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如
果读懂学生的这些想法,我们就可以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孙京红】比较容易理解老师们为什么会认为读懂学生使“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
常常会有这
样的情况:
教师一节课辛辛苦苦上下来,学生却说这些内容早就会了;
或者,明白的早就明白了,
不明白的还是不明白。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我认为,恰恰是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
教师只有
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才能解决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落实“以学生为本”
的新课程理念。
【孙雪林】有的教师说:
“进到班里,我最怕两类学生,一类是尖子生,我教以前他们就全会了,
另一类是跟不上的学生。
”
【孙京红】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学业极为关注,提前学习的现象非常普遍,两极分化的起点不断降
低。
这种现状使得因材施教更加困难,同时也说明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调研更为必要。
虽然这种
社会现象不是教育工作者能够左右的,但学生坐在教室里,我们就不得不关注他们的生命状态。
【张老师】是的,读懂学生的价值首先是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老师们认为读懂学生的意义在于“让教育教学会更有针对性”。
这没有错,但是学生研究的意义
远不止如此。
而且,这样理解其实仍然是站在教师教的立场上,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大家可以
想象“研究学生是为了更好地教学生”或者“研究你(学生),是为了我更好地教你”,这样的
语言蕴含着的不正是一种功利的立场吗?
如果把“读懂学生”仅仅理解为“教育教学会更有针对性”,至少是不够全面的。
读懂学生的意
义在于,读懂学生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学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摆正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的位置、
寻求与学生交往的更好的方式的过程。
这样的理解才能够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2、从学生的学习与认知发展看
【王老师】以字母表示数为例,英国的一些研究成果
3、从数学学科的特点看(孙雪林)
从直观到抽象,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数学学科自身的符号化系统和相应的规则,离学生的
生活实际比较远,有些东西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些时间,也是正常且必须的。
例如:
符号、运算顺序,法则
4、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
【张老师】再谈谈“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理解读懂学生的意义和价值。
【孙京红】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一直以来,教学基本功的内容主要指的是语言
流畅生动、板书设计美观、内容科学性思想性兼备等等。
近几年,在很多地方举行的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中,已经对教学评价标准、教学基本功的内容
进行了调整。
比如:
教师需要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需要有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教师
需要有在教学中实行学科综合渗透的能力等。
但是还比较零散,我们有必要对教学基本功从学生发
展的立场进行比较系统的重新建构。
那么,从学生发展的立场出发重新系统建构的“教学基本功”与已往的教学基本功相比,新
的教学基本功到底有什么变化?
我认为,变的应是立场和角度。
“从教出发”与“从学出发”是两种不同的立场。
过去的教学基本功主要是从教师教的立场出发的。
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准确把握教材;
教
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
教师的仪态要端庄大方;
教师讲解知识要科学、
清晰、生动;
板书设计要美观;
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这些基本功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是
非常重要的。
新的教学基本功则着重从学生学的立场出发,要求教师考虑与学生相关的更多的问题。
很多学生在幼儿园都已经学过语文、数学了——我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水平是高
于课标还是低于课标?
很多学生已经在课外班学过这个内容了,我的新课该怎么上?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经验基础
是什么?
面对一批不太爱学习的懒散的学生,我该怎么办—如何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
讲定义是从定义的演绎开始还是在问题探究中获得定义—是按知识体系的逻辑授课还是根据
学生的认知过程授课?
板书是按事先设计好的书写还是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书写—板书主要属于教师还是属于学
生?
是将学生的回答纳入教师预设的系统还是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指的是什
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用这个终极目的审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新的教学基本功的内涵就清
晰了。
既然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审视整个教学过程,那么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所做的研究—
—读懂学生,就是教师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和过程的依据,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
基本功之基本。
【孙雪林】老师们会不会认为,自己天天和学生在一起,毫无疑问对学生是了解的?
【孙京红】仅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和经验推断学生的发展需要,会造成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的差距,从
而导致教育教学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
要促进学生发展,就要到学生中对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进行比
较科学的调查。
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深入了解尤其是有意识有计划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发展需要的教师
并不多,能够科学地研究学生的教师更少了。
因此,我们在这里提出这样的观点:
读懂学生是教师必
练的一个基本功!
【张老师】读懂学生与教师的学科性知识密切相关。
这又是为什么呢?
【王老师】读懂学生能够拓展教师的学科知识。
有的教师抱怨,教初中时间长了,自己的学科知识都
变成初中水平的了。
教小学时间长了,自己的学科知识都变成小学水平的了。
可是,在我接触的教师
中,有的教师不仅水平没有降低,反而在不断提升。
原因是他们不断地回答、研究学生的各种问题。
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或提出的问题,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具体深入地了解学生,还能够促进教师学科知
识水平的提高。
【孙雪林】小学生问的问题可能会对一个大学毕业的人提高学科知识水平有作用吗?
【王老师】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常常与人类学科发展史中出现的问题有着惊人的相似。
举例:
质数与合数、圆周率、数的认识等。
我建议教师读一些学科发展史方面的书籍,对“极限”、
“函数”、“拓扑”等一些知识点可以做一些嵌入式的学习。
这对于理解学生的问题会有益处,同时
也会对学生所提问题的学科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
【张老师】看来还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原来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有“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这样的三个基本方式,现在看来还有一个更加基本、更加客观的方式,这就是读懂学生,做好学生研
究工作。
【张老师】谢谢各位老师。
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发
展,这是我们读懂学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关于读懂学生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在拓展材料中还为老师
们提供了一些专家和老师们撰写的文章。
请老师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