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目.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135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目.doc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目.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目.doc

1、地貌基本形态和地貌形态组合特征?

(1)通常把地貌中较小,较简单的小地貌形态称为地貌基本形态,如扇形地,阶地。

(2)把由若干的地貌基本形态组合而成的大地貌称为地貌形态组合,如塔克拉玛干沙漠。

2、内外地质营力的概念?

谈谈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在地貌形成、发展中的意义?

内力地质作用是地球内部深处物质运动引起的地壳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它们是造成地表主要地形起伏的动因,其发展趋势是向增强地势起伏方向发展。

外力地质作用是太阳能引起的流水、冰川和风力等对地表的剥蚀与堆积作用,其作用趋势是“削高填低”向减小地势起伏,使其往接近海洋水准面的方向发展。

意义:

(1)内营力主要形成地表基本起伏(巨型、大型地貌)向着增强地势的趋向发展;

(2)外营力趋向于削平地表基本起伏,向着减弱地势的趋向发展;

(3)当山地处于从弱到强的上升阶段,虽然伴有有弱到强的外营力作用,但不足以抵消内营力的上升,此时山地高度增加,岩石被剥露,发育各种构造地貌;

(4)当山地上升减弱或趋于稳定,外营力转而占相对优势,山地被剥蚀降低,发育各种外营力地貌。

3、第四纪的几大特征?

(1)地球发展的最近一个时期;

(2)这一时期地球上有显著的气候波动;(3)出现了人类及其物质文明的发展;(4)哺乳动物兴盛,被子植物发育,各种陆相沉积物发育的时期。

(5)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新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变化。

4、冰期,间冰期的概念?

冰期指第四纪地球上气候显著变冷时期,极地(或高山)冰盖扩大,并向中纬度推进(或高山冰川下移),从而引起生物迁移或部分绝灭。

间冰期是两次冰期之间的温暖时期,大陆冰盖缩小,并向极地后退(或高山冰川退缩),同样引起生物迁移,但伴之以生物繁荣。

5、第四系陆相沉积物一般特征?

(1)第四纪沉积物形成时间短,普遍呈松散或半固结状态,因而更容易探索其形成过程,也易于第四纪矿产的开采。

但易发生流动和破坏,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2)第四纪陆相沉积物分布于地表,易遭受风化作用,因此可以利用沉积物的风化来划分地层;

(3)第四纪陆相沉积物分布在起伏不平的地表,处于不同气候带,受各种地质营力的影响,故其成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

(4)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研究古代沉积物的成因和沉积环境,建立沉积模式,探索沉积规律和构造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将今论古”的方法。

6、确定第四系底界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1)广泛大陆冰川活动的最早出现;

(2)人类化石的最早出现;(3)在海相沉积中首次出现北方寒冷型的冰岛北极蛤和有孔虫波罗的透明虫;(4)第四纪特有的哺乳动物如真马、真牛、真象的出现。

7、残积物、风化壳的概念及风化壳的垂直分带?

残积物是地表岩石遭受风化作用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

风化壳是地表岩石在垂直剖面上,受到风化作用而形成了具有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多层残积物,由这些残积物所构成的复杂剖面。

风化壳的垂直分带性是因岩石在不同深度下,经受着程度不同的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的结果。

按化学作用方式自上而下分为:

氧化作用带、水解作用带、淋滤作用带、水和作用带。

8、研究古风化壳的意义?

研究古风化壳有利于了解某一地质时期的古气候,古地理特征和划分,对比地层的重要标志,即根据古风化壳确定气候、利用古风化壳判断古地形及利用古风化壳对比地层。

9、崩塌和滑坡的概念?

崩塌与滑坡的区别?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地、迅速地沿斜坡发生塌落的现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水的参予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作整体下滑的现象。

崩塌发生在坡度很陡的斜坡地带,陡度常为60度到70度以上,并且一般速度很快,是一种局部的但为严重的地质灾害;而滑坡的产生与地质构造关系极为密切,松土滑动坡度在20度以上,基岩的滑动坡度则在30度到40度以上,还需要地下水的作用、气候因素、地震及人类活动等营力作用而发生,是一种重要的工程灾害。

10、滑坡要素主要有哪些?

(1)滑体:

滑动的岩土体;

(2)滑动面:

滑体移动所经过的面;(3)滑动带:

在滑动面上、下,由于滑体的滑动所揉皱的结构扰动带;(4)滑床:

在滑动面之下,支持滑体而本身未经移动的斜坡组成部分;(5)滑坡边界:

滑体与滑床之间在平面上的分界线,即滑动面在平面上所圈定的范围。

11、鉴定滑坡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1)滑坡台阶:

每一台阶由滑坡平台及陡壁组成;

(2)滑坡陡壁:

滑体后缘与母体脱开的分界面;

(3)滑坡舌和滑坡鼓丘:

滑坡体前缘形如舌状伸入沟壑或河道中的部分,滑坡鼓丘:

被挤压鼓起成丘状者;

(4)主滑线:

滑坡体上滑动速度最快的纵向线;

(5)滑坡裂缝:

滑坡体内出现的裂隙,常发生在滑坡的初期、中期;

(6)鼓张裂隙:

在滑坡前端受局部张应力形成垂直于主滑线方向生物张裂隙。

12、滑坡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1)蠕动变形阶段:

滑坡形成的初期总是以某一部分岩土体的平衡先遭到破坏,出现了局部蠕动变形区开始的;

(2)滑动阶段:

滑动面形成后不断向前延伸并推挤下部,当抗滑的阻力被克服,滑动阶段即开始;

(3)稳定阶段:

滑动带抗滑部份增大,滑坡逐渐趋稳定。

13、泥石流的概念?

泥石流形成条件?

泥石流是斜坡上的厚层风化土石被水侵润饱和后,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缓慢流动的现象。

(1)具有丰实的固体堆积物(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崩塌和滑坡堆积物以及矿渣);

(2)大量的水体,足以使固体堆积物饱受含水分;

(3)适宜的地形,最易形成的坡度为20度,超过40度以上时,碎屑不易饱和分,不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4)暴雨集中区,植被覆盖稀疏易发生泥石流。

14、泥石流类型?

(1)粘性泥石流:

又称结构性泥流,固体物质总量占40%到60%,具有强烈的磨蚀作用;

(2)稀性泥石流:

又称紊流性泥流,水体含量多于固体颗粒含量,固体物质主要为粘土和粉砂土,含量10%到40%。

15、面状洗刷作用?

面状洗刷作用影响洗刷作用的因素?

面状洗刷作用是指片流沿坡面呈网状流动,对坡面冲蚀并使地面均匀降低的作用。

(1)气候:

主要是决定于降雨量或降雨强度;

(2)斜坡的形态:

一般来说斜坡越陡,洗刷作用越强;

(3)岩性:

主要接近于岩石的成分,岩石的粒度、岩石的坚实程度,一般来说与碎屑的颗粒呈反比,结构疏松,洗刷作用增强,质密洗刷作用减弱;

(4)植被:

植被与洗刷作用呈反比。

16、侵蚀沟的形成与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1)河谷发展阶段:

当侵蚀沟下切揭露到地下水位之后,暂时性流水得到地下水补充,即变为经常性流水,进入河谷发展阶段;

(2)“V”型河岩的发育阶段:

河谷的发展过程在由基岩组成的山区河谷中表现最明显,河谷切入基岩,最初的河谷在横部面上呈“V”型;

(3)箱型河漫滩河谷阶段:

随着册蚀作用的不断进行,河谷即从“V”型发展成为箱型的河漫滩河谷阶段。

17、侵蚀谷(V型谷)的发展分别是哪几个阶段?

(1)隘谷:

谷坡陡峭或近于垂直,谷缘与谷底宽度几乎一致;

(2)障谷:

是隘谷的进一步发展,两壁仍陡峭,但谷底较隘谷宽;

(3)峡谷:

隘谷和障谷的进一步发展,横部面上呈明显的“V”字型。

18、谈谈河漫滩的形成与发展?

(1)在河流侧向侵蚀作用下,河床发生迁移,在河流凸岸地段,由于流速较缓,首先成滨河浅滩沉积;

(2)浅滩不断展宽加高,以至在平水期大片露出水面形成雏形河漫滩,这时主要沉积粗粒河床相的推移质;

(3)雏形河漫滩发展到一定宽度,其上开始接受洪水泛滥的细粒物质沉积,这时就形成了真正的河漫滩。

19、河流阶地的意义及阶地成因?

识别和排除地滑、洪积扇和冲出锥价地、构造剥蚀台阶和人工陡坎等非河流成因阶地,研究各阶地的冲积物岩性。

结构、构造、沉积物成因和时代,横剖面资料作阶地纵剖面用以研究新构造运动。

成因:

阶地的形成必须是在原先宽广的谷底上河床下切侵蚀才能形成,引起河流侵蚀加强的原因,主要是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两个因素。

地壳运动的影响主要是升降运动;气候因素主要是冰期时,大洋中水量减少,造成全球性的海面下降而形成阶地,还表现为干湿冷暖的交替,长期干旱转为潮湿多雨,水量增加,侵蚀作用加强而形成阶地。

20、平坦型河漫滩与凸型河漫滩的区别?

平坦型河漫滩具有稳定的二元结构,冲积层比较稳定;而凸型河漫滩上河床以溃决形式作为改道的主要方式,河床冲积相冲积层呈透镜状分布在河漫滩相冲层中,并以加迭的形式形成加积冲积层。

21、漏斗的类型、漏斗与落水洞的区别?

类型:

溶蚀漏斗(是地表径流沿裂隙密集地段溶蚀而形成。

)和塌陷漏斗(地下流水将地表下部岩石溶蚀后,覆盖在溶洞顶上的岩层或土层,由于重力作用,向下崩塌而形成。

区别:

岩溶漏斗是一种小型封闭式洼地,直径从几米到百余米不等,起着汇集地表水的作用,有消水道把漏斗的汇水引向地下排走,常成群出现,是岩溶区的特征性形态之一;而落水洞的形成除溶蚀作用外,侵蚀作用、重力作用也相当严重,是开口于地面而通往地下深处的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也是消泄地表水的近于垂直的或倾斜的洞穴,作为连通地表河与地下河的通道,其形态不一,深度可达100m以上。

22、溶蚀残余堆积物的特点?

(1)溶蚀程度的不同导致其形状也不一,有时是均一的粘性土、含有尚未被溶蚀的灰岩角砾、尚见灰岩原始层里结构;能覆盖于溶蚀洼地、坡立谷及溶洞的底部,以及或充填于岩溶裂隙及通道中。

23、洞穴堆积物有哪些?

(1)化学沉积物:

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

(2)重力堆积物:

角砾岩;

(3)地下河、湖沉积物:

砂、砾、淤泥;

(4)生物及文化堆积物:

植物化石、哺乳动物化石。

24、岩溶发育分为哪几个阶段?

(1)幼年期:

在原始的可溶性岩地面上,岩溶开始发育,原始的河系切入可溶性岩之中,地表石芽,溶沟发育,漏斗及落水洞少量出现;

(2)壮年期:

分为早壮年期和晚壮年期,这过程中发育了溶蚀洼地、漏斗、波立谷、峰林等;

(3)老年期:

地表流水广泛分布,地表仅有少量残丘及孤峰,形成岩溶平原。

25、解释河流的侵蚀基准面与岩溶的岩溶基准面?

河流的侵蚀基准面:

河流下切到一基面后即失去侵蚀能力,此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对于任何一段河流或河段都存在一个侵蚀基准面,它既有一个下蚀的最终侵蚀基准面,又有若干地方性的侵蚀基准面。

它们控制河流的侵蚀和淤积。

岩溶基准面是岩溶向地下深处发育的下限面,一般认为岩溶的发育受地下水的循环控制,而地下水面的变化变质于该地区主要河谷的河水面或海面,一般认为河谷谷底及海面应是该区的岩溶基准面,有人认为而提出岩溶基准面应为碳酸盐岩体的底板。

26、冰川的类型?

(1)山岳冰川:

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受地形严格限制,还包括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平顶冰川;

(2)山麓冰川:

有数条山谷冰川在山麓地带汇合成为广阔的冰原;

(3)大陆冰川:

面积和厚度都很大,冰流不受下伏地形的影响,自中央向周围流动,主要发育在两极地区。

27、冰川侵蚀地貌有哪些?

(1)冰斗:

是冰川所塑造的地形,由冰斗壁、盆底和冰斗口处的冰坎所组成;

(2)刃背和角峰:

两个冰斗或冰川谷间的岭背不断变窄,最后形成薄而陡峻的山脊被称为刃背,当不同方向的数个冰斗后退,发展形成脊棱角状的陡峻山峰叫角峰;

(3)冰川谷又称为冰川槽谷、U型谷、幽形谷,是由冰川下蚀和展宽形成槽谷;

(4)悬谷:

支冰川谷常高悬在主冰川谷的底低上,形成悬谷;

(5)冰川三角面、羊背石。

28、风蚀地貌有哪些?

(1)风蚀柱:

垂直裂隙发育的基岩,经长期风蚀,形成一些孤立的石柱;

(2)风蚀谷和风蚀残丘:

风常沿着暴雨冲刷的沟谷吹蚀,使之进一步加深扩大形成风蚀谷,当风蚀谷不断扩展,使谷间地不断缩小而形成岛状高地或孤立小丘称为风蚀残丘;

(3)风蚀洼地或风蚀坑:

由松散物质组成的地表,经长期吹蚀后在局部地方形成的凹地。

29、荒漠的类型?

荒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