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上语文复习资料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六上语文复习资料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上语文复习资料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有《革命练习曲》、《悲伤》。
3、中外爱国音乐家有:
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聂耳。
4、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5、课后第4题:
a、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为的是让肖
邦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b、“弥留之际”指病重快要死的时候,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强烈的爱国情感。
6、悲愤欲绝:
欲,将要。
绝,死亡。
与世长辞:
辞,告别。
4、古诗两首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惊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2)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3)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却看妻子愁何在”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2、《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1)爱国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我自横刃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2)爱国诗篇: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汀洋》
3、背诵全诗及诗意。
4、带点字:
△妻子:
妻子和孩子。
△漫:
随意胡乱。
△漫卷:
随意地卷起来。
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青春:
明丽的春天◇示:
告诉◇元:
同“原”,本来。
◇万事空:
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但:
只。
◇王师:
这里指南宋军队。
◇九州:
指中原。
◇同:
全国统一。
◇定:
平定,收复。
◇:
家祭:
祭祀祖先。
无:
同“勿”,不要。
◇乃:
你的。
◇翁:
父亲。
新|课|标|第|一|网
5、诗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我的衣裳。
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
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在大晴天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故乡。
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之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
《示儿》:
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是为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等到宋朝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在祭祀祖宗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6、这两首诗的相同点:
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不同点:
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还乡的心情;
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练习1
1、《爱我中华》这首诗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的XkB1.com
会歌,这支歌真切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及对伟大祖国
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
如蒙古族(那达慕)、回族(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经节)、藏族(沐浴节)、维吾尔族(内孜节、库尔班节)、苗族(龙船节)、彝族(火把节)、壮族(三月三)、傣族(泼水节)、满族、朝鲜族、侗族(斗牛节)
5、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历史小话剧,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将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编的。
剧本共分为两幕;
第一幕侧重写的人物是蔺相如,第二部分侧重写的人物是廉颇。
剧本开头先写明时间、地点和人物。
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
情况;
剧中的内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
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受其侮辱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罚的故
事,揭示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肷襟和廉颇知错就
改、爽直磊落的可贵精神。
“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去请罪,现表
示愿意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2、与之相关的成语故事: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3、蔺相如:
深明大义宽容大度廉颇:
光明磊落知错就改
6、船长
1、《船长》是一篇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wWw.xKb1.coM
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船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2、课文作者是维克多·
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
兰西的莎士比亚”。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的世界》、《笑面人》、《九三年》。
3、课后第4题句子的含义:
(1)人们被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
性美和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品德所感动,没有一个人再违反他的命令,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有秩序地开展自救。
这句话蕴含着对船长忠于职宇、舍己救人崇高品格的讴歌与赞美。
(2)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德的赞颂,面对死亡的威胁,哈尔威船长作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又一次表现他的高尚品格。
4、背诵25-30自然段。
5、做人之道:
忠于职守、舍己救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
尊敬长辈、宽容大度等等。
7、爱之链
1、《爱之链》这篇课文是一首爱的赞歌,作者是美国作家杰尼·
巴尼特罗依·
李。
课文叙写了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不计报酬,老妇人帮助女店主,女店主关爱丈夫乔
依的故事,生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爱的链条,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告诉人们:
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的手。
1、课文为何用“爱之链”作题目:
课文中写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
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就是帮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
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着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就是爱之链。
2、乔依:
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我不期望回报》作者汪国真,他的诗集和小说集,多次获得全国图书“金
钥匙”奖。
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
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事情,
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练习2
1、《我不期望回报》作者汪国真,他的诗集和小说集,多次获得全国图书“金
2、学了课文《爱之链》,使我们想起了汪国真写的《我不期望回报》这首诗中的一句话:
人,不一定能使人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也使我们想到了一句歌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3、采访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较高层次的互动活动。
采访的注意点:
(1)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明确需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
(2)确定好采访的对象,列好采访提纲。
(3)提问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
(4)记录重要的内容。
8、小草和大树
1、《小草和大树》课文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夏洛蒂·
勃朗特在沉重的生活
压力下,坚持学习,尝试写作。
当她满怀希望得到大诗人指点时,却遭到了巨大的
打击。
但她没有失去信心,而是从羞惭与痛苦中昂起头来,与两个妹妹一起发奋努
力,改变方向,继续写作,三姐妹终于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
家,这个故事折射出夏洛蒂·
勃朗特和两个妹妹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
坚强意志,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她们在保守观念与陈腐偏见盛行的年代,敢于破旧
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2、夏洛蒂·
勃朗特《简爱》艾米莉·
勃朗特《呼啸山庄》
安恩·
勃朗特《艾格尼斯·
格雷》
3、课文为何以“小草和大树”为题:
夏洛蒂为理想而奋斗的顽强意志和不屈
的抗挣精神使自己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让我们感受并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4、课后第3题句子的含义:
(1)作者将夏洛蒂·
勃朗特比作“仙人掌花”,意
在突出她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的生命力。
(2)从作者比喻中可体会出夏洛蒂·
勃朗特姐妹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坚韧不屈的意志。
5、课后第4题。
从勃朗特三姐妹身上受到的启发有:
要敢于和保守观念、偏见作抗争;
要不畏生活的艰难,环境的恶劣,发奋努力;
要具备顽强的意志,不怕挫折,才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6、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7、节衣缩食:
节,节省;
缩,减少。
指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嗷嗷待哺:
嗷嗷,哀鸣声;
待,等待;
哺,喂。
指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要强好胜:
好,喜欢。
事事不甘落后,愿意为了成功付出努力,喜欢胜利、
成功。
大名鼎鼎:
鼎鼎,盛大的样子。
形容名气很大。
脱颖而出:
颖,尖子。
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
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寥寥无几:
寥寥,形容数量少。
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惴惴不安:
惴,忧愁,恐惧。
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孜孜不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
指工作、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9、轮椅上的霍金
1、《轮椅上的霍金》课文讲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史蒂芬·
霍
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人想象的艰难,仍
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
献的故事,赞扬了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抒发了由衷的敬
仰之情。
2、霍金: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被称为“宇宙之王”,科学著作《时间简史》
3、像他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
贝多芬、爱迪尔、张海迪、海伦·
凯勒、桑兰
4、说说霍金的非凡之处,即课后第4题。
从以下方面来组织语言回答:
(1)在受到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地行科学探索。
(2)取得的成就。
(3)忘我工作的事例。
(4)回答记者提问的事例。
5、年轻的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的太多,可霍金却觉得自己依然拥有很多:
手指还能活动;
大脑还能思维;
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亲人和朋友,有一颗感恩的心……从霍金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了:
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逝为了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而感到高兴。
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真不愧是令人折服的强者。
6、背诵课文1、2、8、11自然段。
10、生命的林子
1、《生命的林子》课文讲述了玄奘在方丈的开导下,放弃了去偏僻小寺的想法,
决心在法门寺潜心苦修,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名僧的事。
告诉我们“一个想要成才的
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哲理。
2、玄奘:
又名唐三藏,是唐朝名僧,宗教活动家、旅行家、翻译家。
著作有
《大唐西域记》。
唐三藏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
其他三部名著分别是: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3、课文为何以“生命的林子”作题目:
“林子”一般指自然界的树林,本文中
的“林子”是以自然界的林子喻指社会群体,作者借此及彼、托物寓意。
“生命”一般指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在本文中“生命”用来修饰“林子”,指的是这林子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即有着生存、发展的能力,没有生命的林子势必走向衰竭,只有富有生命力的林子才会使每一个成员蓬勃向上,最终在竞争中成材,作者以此为题目,意在告诉我们要想成才,是不能离开这充满竞争的社会群体的。
4、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最后一段在文章中起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的作用,
这句话的理解:
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在竞争中才能使自己更好地成长。
5、“水深龙多”课文中“水深”比喻法门寺是香火鼎盛的名寺;
“龙多”比喻法门寺集纳了天下许多名僧。
鹤立鸡群:
像鹤立在鸡群之中,在文中指远离群体的松树在灌木丛中显得高大。
6、文中有人劝说玄奘的话可用一句谚语归纳:
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在阅读中,“我”懂得了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成为一个英雄。
故事告诉我们《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一本告诉我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的书。
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概括起来,他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三方面:
荒凉与孤独、食物缺乏、住宿困难。
2、《鲁滨逊漂流记》作者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
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凶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陪。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
一个具有大无罪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课后习题2)
3、课文作者杨红樱,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有校园系列小说《女生日记》、《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与坏小子》。
4、《鲁宾逊漂流记》告诉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
5、背诵13、14自然段。
wWw.xKb1.coM
练习3
1、前人说: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当我们的草稿写好后修改的好方法是放开声音去读你的草稿。
正如老舍先生说:
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听不听由他),看念得顺不顺?
准不准?
别扭不?
逻辑性强不?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
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
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看。
2、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
我国小学生的生命财产、合法权益随时都国家法律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就是专门为保护我们少年儿童而制定的法律。
3、《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启示我们:
成才不光需要自己的努力,更离不
开亲人朋友的关心,因此,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12、姥姥的剪纸
1、(心灵手巧、乐于助人)的姥姥
2、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
3、剪纸是我和姥姥之间情感联结的桥梁。
4、课后第4题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长年累月的练习使姥姥技艺娴熟。
常言道: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只要肯花时间,肯花功夫,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5、背诵12、13两个自然段。
13、牛郎织女
1、《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四大民间故事:
《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
3、民间故事:
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4、(心地善良)的牛郎(心灵手巧)的织女
(心狠手辣)的王母(知恩图报)的老牛新|课|标|第|一|网
5、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安塞腰鼓
1、《安塞腰鼓》是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2、课文按“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的顺序呈现出“静—闹—静”的表演过程。
3、“好一个安塞腰鼓!
”中的“好”体现在:
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
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
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
好在变幻的舞姿。
4、“一声渺远的鸡啼”表现了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5、背诵课文12-16自然段。
6、课后习题4:
“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4次,着力强调,充分感叹,从强烈与视觉感受,到声音的震撼,到舞蹈的动作,再到心灵的搏击,层层深入,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独特激情。
练习4
1、课外俗语:
(1)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
2、当自己被别人误会时,态度要冷静、诚恳,要心平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向对方说清楚。
解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
(2)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误会说明原委;
(3)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
3、背诵俗语及成语(练习四)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1、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的敬畏和赞颂之情。
2、作者陈忠实,作品有《信任》、《白鹿原》。
3、有关“柳”的诗句: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贺知章《咏柳》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由这株柳你由想到哪些人物:
霍金、桑兰、张海迪、夏洛蒂……
5、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新课标第一网
6、本文不仅是写柳树,更是在写人。
启示:
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着顽强不屈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16、草原
1、老舍散文。
2、(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
3、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作品有话剧《龙须沟》、《茶馆》,小说《离婚》、《四世同堂》。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分别?
夕阳西下,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大家依依不舍地话别。
5、背诵1、2两个自然段。
17、麋鹿
1、《麋鹿》的内容:
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最大的麋鹿保护区: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县。
3、国家保护动物: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
4、“四不像”: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封神榜》中姜子牙的坐骑。
练习5
背诵风速歌及《秋》。
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1、书信格式:
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2、巴金原名李尧棠,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风》、《雷》、《电》。
3、中国著名的作家:
朱自清、闻一多、冰心、老舍。
19、钱学森
1、赞扬了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交响乐之父——海顿
炸药之父——诺贝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3、倒叙是为了引起读者兴趣,设置悬念,增强表达的效果。
20、詹天佑
1、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作者依次写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三件事,赞扬了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
3、居庸关:
两端凿进法。
八达岭:
竖井开凿法。
青龙桥路段:
“人”字形线路。
21、鞋匠的儿子
1、林肯:
民主主义政治家,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2、(宽容大度)的林肯
3、第一个“永远”体现了林肯宽容大度的胸襟;
第二个“永远”表达了林肯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自豪;
第三个“永远”表达了他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
4、参议人员的态度变化:
尴尬—羞辱—大笑—静默——赞叹
5、“裂开的房子”就是指被分裂的美国。
“完整的整体”指统一的国家。
6、有关“宽容”的名言。
(1)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屠格涅夫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练习6
《大风歌》是西汉刘邦所作,表现了他重新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
22、古诗两首
1、《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
道理:
见笔记。
2、《观书有感》-宋理学家-朱熹。
4、有关读书的名言。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3、学与问
1、《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2、哥白尼:
波兰天文天学家,创立“日心说”,巨著《天体运行论》
3、沈括:
北宋科学家,代表作《梦溪笔谈》。
4、背诵《大林寺桃花》
5、有关“学与问”的成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名言:
三人行有我师。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24、大自然的文字
1、《大自然的文字》-科普小品文。
2、作者:
伊林,前苏联科普作家,代表作:
《几点钟》、《黑白》、《十万个为什么》。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1、说明文,教育人们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2、读报的注意点:
第一、掌握读报的方法;
第二、讲文明,;
第三,阅读后洗手。
练习7
背诵关于读书的名言及古今贤文(读书篇)。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