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检测卷安徽省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99795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检测卷安徽省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单元检测卷安徽省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一单元检测卷安徽省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一单元检测卷安徽省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一单元检测卷安徽省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检测卷安徽省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一单元检测卷安徽省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检测卷安徽省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检测卷安徽省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

(1)~(4)题。

(12分)

多少过分的谀辞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名,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

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

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

(1)以上文段出自《 傅雷家书 》,作者最具代表性的翻译作品有《 欧也妮·

葛朗台(或:

约翰·

克利斯朵夫等) 》。

(2分)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自知之名 ”,正确写法是“ 自知之明 ”。

(3)“谀辞”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为了讨好他人而说的阿谀奉承的话 。

(4)请结合原著回答:

①如何理解文段中“坚强”一词?

②“你可以孤军奋斗了”寄予了作者对儿子怎样的期盼?

(6分)

①不为胜利冲昏头脑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也不因失败、挫折、打击而丧失信心,能够孤军奋斗。

(3分)②希望儿子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坚强、独立,勇于攀登艺术的高峰。

(3分)

3.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3分)

(1)同学们在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时,看到一件蜀锦展品,于是有同学提到, 成都 (城市名)就因出产蜀锦而被称为“锦官城”,我国唐朝诗人 杜甫 的《 春夜喜雨 》一诗中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

(3分) 

(2)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话,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7分)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

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列举也列举不完。

    。

①请用一个成语替换文段中画线部分:

 举不胜举 。

②文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将“海上丝绸之路”前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

③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C)(3分)

A.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B.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之中

C.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3)下面是一位同学为此次活动写的一副对联,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B)(3分)

上联:

驼铃 ① ,古道徐行,一路丝绸连 ②  

下联:

波涛 ③ ,汪洋横渡,千年文明耀 ④  

A.①滚滚 ②欧亚 ③悠悠 ④乾坤

B.①悠悠 ②欧亚 ③滚滚 ④乾坤

C.①滚滚 ②乾坤 ③悠悠 ④欧亚

D.①悠悠 ②乾坤 ③滚滚 ④欧亚

【解析】第

(1)题考查古诗文及相关常识的积累。

结合朝代和诗句,很容易答出。

(2)题,①考查根据释义写成语。

结合横线前的文字,较容易写出。

②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是两个并列的分句,中间应该用分号。

③考查补全语句。

根据语段的内容和横线前一句“展览中的精美文物……”可知,总结句的主语应该是“这些精美文物”,故选C项。

第(3)题考查对联常识。

首先,“驼铃”应该搭配“悠悠”,“波涛”搭配“滚滚”,排除A、C项。

然后,上联是从空间角度写的,下联是从时间角度写的,故选B项。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原创)(22分)

故乡的年戏

潘玉毅

①“明年过年村里会做戏文吗?

”与父亲闲聊的时候,我问他村里是否还会像往年一样上演年戏。

父亲淡定地回答:

“当然啦,年年都是如此,明年又岂会例外!

②过年演戏在老家好像是约定俗成的。

而滩簧则可算作每年的“年规戏”。

作为一个曲种,滩簧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

但于家乡人而言,它就好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熟悉。

每到年关,它更是乡民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

③起初,村民们请戏班子来只是为了图个喜庆,后来渐渐演变成了一种习俗,俗称“抬戏”,通常一抬就是好几场。

大概过了年初五,演滩簧的戏班子就该进村了,搭戏棚子,布置舞台,调试乐器,好一番忙碌。

俗话说,好戏连轴,这戏一般要唱到正月十五方才罢休,而且几乎村村如此。

可见,滩簧在村民中间有着多么深厚的“群众基础”。

④农村里的人大多爱看滩簧,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只要有戏可看,便会从大老远赶来。

每当戏曲开锣之后,看戏的人便搬着椅子、凳子,从四面八方汇拢来,从这个村到那个村,走路或是骑车,路途遥远但并不妨碍他们看戏的热情。

大人们多半是听得懂戏文内容的,不然不会那么专注。

孩子们虽然不懂戏文,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滩簧的喜欢。

因为每有新戏开演,他们便可以穿着新衣新裤,流连在卖零食的小贩中间。

于是,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

台上(  )地唱,台下(  )地笑,戏场里孩子(  )地跑,找相识的小伙伴,分享着自家锅里制作的兰花豆和冻米糖。

偶尔跑到后台去看演员化妆,却诧异地发现台上有个演小卒的演员嘴巴一鼓一鼓的。

想来,从晌午演到夜晚,她也饿了呢。

⑤我小时候并不爱看滩簧,但真的多年不看了,又无比想念,仿佛戏不曾上演,这个年便过得少了几分韵味。

那么对乡民来说滩簧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说早年对滩簧情有独钟是因为农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鲜有机会看到大型演出,那么如今更多的则是对岁月的一种回味,对传统的一种留恋。

⑥每一种戏曲都曾有一段辉煌的历史。

如果追溯源头,滩簧在清代乾隆年间便已产生,名唤“滩黄调”。

它的表演形式与越剧等戏剧相似,只是并无严格规定的唱词,“见什么唱什么”,因而曲调丰富、结构自由,听起来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郁。

在昆曲出现之后,滩簧移植昆曲里的折子戏等形式,与民歌小调的唱法互相融合,并改为化妆登台演出,完成了向戏曲的嬗变。

起初,只有男子可以登台演出,后来,绍兴女子文戏出台后,滩簧打破这一旧传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表演的内容和形式。

几经发展,便有了今日的“滩簧调”。

⑦江南多情自古即有,生旦净末丑的角色里,何尝不是我们人生的演绎?

戏里的多情,常常飘过江南的年味。

当余音袅袅,伴随着夜色无梦,消失的是声音,但永不消失的是回忆。

(选自《华人时刊》2020年第3期,有删改)

4.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3分)

A.嘻嘻哈哈 咿咿呀呀 三三两两

B.咿咿呀呀 嘻嘻哈哈 三三两两

C.三三两两 嘻嘻哈哈 咿咿呀呀

D.咿咿呀呀 三三两两 嘻嘻哈哈

5.请依据文章第③~⑤段,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

(4分)

 村民请戏班子 →戏班子备戏→ 附近老少村民看戏 →“我”想念滩簧,留恋传统 

6.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①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②运用人物对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每点2分,共6分)

7.请按要求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5分)

(1)但于家乡人而言,它就好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熟悉。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2分)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了家乡人对滩簧的熟悉程度。

(1分)

(2)偶尔跑到后台去看演员化妆,却诧异地发现台上有个演小卒的演员嘴巴一鼓一鼓的。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3分)

“诧异”一词写出了孩子们发现演员也饿了也需要吃饭时的惊奇心理,(2分)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

8.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消失的是声音,但永不消失的是回忆”的理解。

如今虽然听不到戏曲,但是过往的岁月、江南的年味,都铭记在“我”的心中;

表达了“我”对传统戏曲的留恋和浓郁的乡情。

(每点2分,共4分)

[二](18分)

材料一

(1)      

最近,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

由于缺乏优秀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

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这一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记者在调查时发现,目前的中小学生,大多数都会把语文的学习一推再推,甚至根本不为学习语文留出时间。

六年级的党子怡同学说:

“我周一到周五每天的课程几乎是排满的,好不容易盼来的周末也被妈妈替我报的数学提高班占用。

别说安排时间专门学习语文了,连想歇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问题确实很严重,现在很多人不再会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甚至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

一位四年级学生的一张字迹歪歪扭扭的请假条让老师哭笑不得:

“亲爱的老师,我因感冒去看‘衣生’,3KU,老师。

”很明显,“衣生”确实吓到了老师,“3KU”(THANKYOU)也让老师摸不着头脑,而经过多次纠正以后,他仍然认为自己是对的。

材料二

(2)      

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余光中

语文是母语,母语是母亲说的话。

每每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写字,不喜欢汉语言文字,不喜欢千古传诵至今的诗词歌赋,茫然无知于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看到黄河断流一样会凄然感慨,却欲哭无泪。

——杨启亮

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就不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雪雾

材料三 近来,数家西方大通讯社和主流媒体从各自的角度发表长篇报道,聚焦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现象,掀起一波介绍“汉语热”的热潮。

“汉语热”已经超越了语言版图,成为一种融合经济与文化的“全球现象”。

迄今为止,全球已有近百个国家、两千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开汉语课的中小学更如雨后春笋,不计其数。

中国教育部日前对外发布了近5年来外国赴华留学生年增两成的消息。

“汉语热”与“留学中国热”产生的原因,首先是经济层面的。

十年前,外国人学汉语,也许大多是为来中国工作做实际准备;

今天,他们学汉语,是看好中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相信汉语作为强势语言的未来地位,以期搭上全球范围内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

其次,是文化的期待。

中国经济20多年来GDP以年平均增长10%的高速发展,堪称奇迹。

但须知:

经济奇迹的背后,必有文化的支撑。

只有以汉语为工具,以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为依托,才能在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把握先机。

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在这一轮抢占先机的热潮中,自然有近水楼台之利。

但在与外国人的竞争中,能否先得月,还要看他们在文化上下的功夫如何。

进一步加深对祖国的了解,补上文化课,堪称当务之急。

9.请给材料一和材料二各拟一个小标题。

示例:

(1)中国学生汉语学习状况堪忧(2分)

(2)名人谈汉语学习的重要性(2分)

10.阅读材料三,说说第二段、第三段的顺序能否调换,并说明理由。

不能。

(1分)第二、三段分别从经济、文化层面阐述“汉语热”与“留学中国热”产生的原因,(1分)这是按照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来写的,(1分)也和上文“成为一种融合经济与文化的‘全球现象’”相照应。

11.阅读材料三最后一段,说说加点词的含意。

①“近水楼台”是指 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有着比其他国家青年更多的接触祖国文化和受其熏陶的机会与条件。

(2分)  

②“先得月”是指 以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为依托,在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把握(抢占)先机。

12.读完上述三则材料,你对汉语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分别有什么认识?

材料一:

 要重视汉语学习,能够使用汉语正确、流畅、优美地表达。

材料二:

 汉语是母语,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

 学习汉语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

[三](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①之曰: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论止盗》)

[注]①哂(shěn):

微笑。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阡陌交通交通:

 交错相通  

(2)便要还家要:

 同“邀”,邀请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

 详细  

(4)或请重法以禁之或:

 有的人  

(5)故不暇顾廉耻耳暇:

 空闲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和晋了。

(2分)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使老百姓穿的吃的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不会去做盗贼,哪里需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15.桃花源之所以美好,用【乙】文里的话来说,是因为那里没有“ 赋繁役重 ”和“ 官吏贪求 ”。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16.陶渊明虚构与当时黑暗现实相对立的桃花源,其目的是什么?

表达了对和平安定、自由平等、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2分)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

【参考译文】

【乙】唐太宗与群臣讨论防盗问题。

有的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盗贼,唐太宗微笑着说:

“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因为赋役(过于)繁重,官吏们贪赃枉法,(老百姓遭受)饥寒,因此没有空闲顾及廉耻。

我应当杜绝奢侈的花费,节省费用,减轻徭役,减少赋税,选拔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不会去做盗贼,哪里需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三、写作(55分)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5分)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道德经》)

有容德乃大。

(《尚书》)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

(《晋书》)

以上文字给你带来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和要求】

(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的意思是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汇聚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

“有容德乃大”的意思是有忍让宽容的胸怀,德行才能广大;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的意思是别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以从情理上原谅他。

所给材料都指向了“宽容”这一主题。

学生可以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见大,反映主题。

“宽容”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的意思。

“宽以待人”“宽大为怀”,这是中国的古训。

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在叙述亲身经历的基础上,适当地发表议论,点明“宽容”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写成议论文,可着重指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气度,是人际关系的良好的润滑剂。

如果学生文学功底比较扎实,本题还可以写成抒情色彩浓郁的散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