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电子电路设计训练模拟部分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917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训练模拟部分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训练模拟部分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训练模拟部分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训练模拟部分实验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训练模拟部分实验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训练模拟部分实验报告.doc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训练模拟部分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航电子电路设计训练模拟部分实验报告.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训练模拟部分实验报告.doc

电子电路设计训练

模拟部分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一:

共射放大器分析与设计

1.目的:

(1)进一步了解Multisim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2)通过使用Multisim来仿真电路,测试如图1所示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并观察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3)加深对放大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参数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4)观察失真现象,了解其产生的原因。

图1实验一电路图

2.步骤:

(1)请对该电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进而判断管子的工作状态。

(2)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入电阻。

(3)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出电阻。

(4)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5)请利用交流分析功能给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6)请分别在30Hz、1KHz、100KHz、4MHz和100MHz这5个频点利用示波器测出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并仔细观察放大倍数和相位差。

(提示:

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建议使用普通的2N2222A三极管,并请注意信号源幅度和频率的选取,否则将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3.实验结果及分析:

(1)根据直流工作点分析的结果,说明该电路的工作状态。

由simulate->analyses->DCoperatingpoint,可测得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为:

图2直流工作点

由V(5)>V(4)>V

(2),可知,晶体管发射结导通,且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2)详细说明测量输入电阻的方法(操作步骤),并给出其值。

图3输入电阻测量

使用交流模式的电流表接在电路的输入端测量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如图所示,可得输入电阻:

(3)详细说明测量输出电阻的方法(操作步骤),并给出其值。

图4输出电阻测量

分别测量空载时的输出电压和带载时的输出电压,得到输出电阻:

(4)详细说明两种测量幅频、相频特性曲线的方法(操作步骤)。

a.利用软件右侧栏的BodePlotter测量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将输入端连接仪器IN端,输出端连接仪器OUT端,共地后点击运行,得出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如下图。

图5幅频特性曲线

图6相频特性曲线

b.利用软件的交流分析功能测得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选择simulate->analyses->ACAnalysis,添加仿真输出点后,选择simulate,可得幅频、相频特性曲线,与前面用仪表测量得到的频率特性曲线相同。

图7交流分析频率特性

(5)根据得到的幅频特性曲线,利用作图器的标尺功能,指出该电路的fL和fH(3dB)。

根据图5可得幅频曲线最高点为17.794Hz,分别找两侧比最大值衰减3dB的频率值,如下图所示,可以得到。

图8fL测量

图9fH测量

(6)将得到的30Hz、1KHz、100KHz、4MHz和100MHz这5个频点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和刚才得到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对比,你有何看法?

图1030Hz

图111KHz

图12100KHz

图134MHz

图14100MHz

输入频率不同时,输出的放大倍数和相位差:

30Hz

1000Hz

100KHz

4MHz

100MHz

放大倍数

1.320

7.56

10

9.6

6.96

相位差(度)

37

180

180

180

221.7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测得的放大倍数与相位差与前面所测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相符。

(7)请分析并总结仿真结论与体会。

这是我们电子电路设计训练的第一次实验,第一次接触Multisim,感受到了该软件在电路分析中的强大功能,也把模电课上所学的东西用于实践,因此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次实验中,对于实验操作,收获最大的地方是要注意用仪表测量时哪些情况该用直流、哪些情况该用交流,选择错误就无法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

实验二:

射级跟随器分析与设计

1.目的:

通过使用Multisim来仿真电路,测试如图2所示的射随器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并观察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入输出特性的影响。

图15实验二电路图

2.步骤:

(1)请对该电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进而判断管子的工作状态。

(2)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入电阻。

(3)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出电阻。

(4)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5)请利用交流分析功能给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6)用瞬态分析法分析其电压跟随器特性,随意改变负载电阻阻值,观察输出特性有何变化。

3.实验结果

(1)请对该电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进而判断管子的工作状态。

用仿真-分析-直流工作点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V(5)>V(4)>V

(2),晶体管发射结导通,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故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图16直流工作点

(2)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入电阻。

图17输入电阻测量

如图,在输入端连接交流电表,得到输入电阻:

(3)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出电阻。

分别用交流电压表测量空载时的输出电压和带载时的输出电压,如下图所示。

可以得到输出电阻

可以看到,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电阻较大,输出电阻较小,因此在电路中常用于阻抗匹配。

图18输出电阻测量

(4)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利用BodePlotter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图19幅频特性曲线

图20相频特性曲线

(5)请利用交流分析功能给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图21交流分析频率特性

用交流分析功能得到的频率特性曲线与上面仪表测量的结果相同。

(6)用瞬态分析法分析其电压跟随器特性,随意改变负载电阻阻值,观察输出特性有何变化。

负载电阻为4.7时,simulate->Analysis->TransientAnalysis得到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如图22所示。

可以看到,输入和输出基本相同,具有良好的电压跟随特性。

图22瞬态分析

利用Simulate->Analysis->ParameterSweep功能对负载电阻R4进行参数扫描分析,即改变负载电阻阻值,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从结果中可以看到,当负载电阻较小,即与射随器的输出电阻接近时,负载电阻的变化对输出电压有较大影响,电压跟随性能下降。

而当负载电阻较大时,负载的变化对输出电压基本没有影响,在图中表现为各条曲线互相重合。

图23负载电阻参数扫描(小负载)

图24负载电阻参数扫描(大负载)

(7)请分析并总结仿真结论与体会。

这次实验中,我们利用瞬态分析和参数扫描功能对射随器进行了分析,对Multisim的功能有了更多认识,巩固了基本操作。

同时,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射随器的性质,了解了其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的特性,对其驱动负载的能力也有了深入体会。

实验三:

差动放大器分析与设计

1.目的:

(1)通过使用Multisim来仿真电路,测试如图3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2)加深对差分放大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

(3)通过仿真,体会差分放大电路对温漂的抑制作用。

图25实验三电路图

2.步骤:

(1)请对该电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进而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

(2)请利用软件提供的电流表测出电流源提供给差放的静态工作电流。

(3)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

(4)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单端出差模放大倍数。

(5)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6)请利用交流分析功能给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7)请利用温度扫描功能给出工作温度从0℃变化到100℃时,输出波形的变化。

(8)根据前面得到的静态工作点,请设计一单管共射电路,使其工作点和图3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一样。

利用温度扫描功能,给出单管共射电路工作温度从0℃变化到100℃时,输出波形的变化,比较单管共射电路与共射差分电路的区别。

3.实验结果及分析:

(1)根据直流工作点分析的结果,说明该电路的工作状态。

运用仿真-分析中的直流工作点分析功能,分析各点电压,得到的直流工作点如下图所示:

图26直流工作点

从上图可以看出,晶体管Q1、Q2均满足发射结导通、发射结正偏且集电结反偏,因此工作在放大区;而Q3、Q4均满足发射结导通、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正偏,因此工作在饱和区。

(2)请画出测量电流源提供给差放的静态工作电流时,电流表在电路中的接法,并说明电流表的各项参数设置。

图27静态工作电流测量

如图加入直流电流表,测得静态工作电流为0.708mA。

(3)详细说明测量输入、输出电阻的方法(操作步骤),并给出其值。

图28输入电阻

图29输出电阻

如上图搭建电路,得到电压和电流的测量结果,然后计算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其中电压表和电流表都工作在交流测量状态。

测量输出电阻时,要分别测量空载时的输出电压和带载时的输出电压。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4)详细说明测量差模放大倍数的方法(操作步骤),并给出其值。

图30单端出差模放大倍数

如图,用两个交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输入和输出电压,得到单端出差模放大倍数倍。

(5)详细说明两种测量幅频、相频特性曲线的方法(操作步骤),并分别画出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a.用BodePlotter仪器测量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如图31连接电路,调整坐标范围至一合适值,可以得到测量结果如图32、图33所示。

图31仪表测量频率特性曲线

图32幅频特性曲线

图33相频特性曲线

b.用仿真-分析-交流分析功能分析幅频、相频特性曲线,设置频率范围,可以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

图34频率特性交流分析

可以看到,交流分析得到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与仪表测量结果是一致的。

(6)对比实验步骤(7)和(8)的结果,你有何结论?

图35差分放大电路温度扫描

图36共射放大电路温度扫描

可以看出,差分放大电路抑制温漂的性能要明显好于共射放大电路。

(7)请分析并总结仿真结论与体会。

这次实验的电路比前两次复杂,并且最后的实验还需要独立调整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点,因此对我分析、设计和调整电路的能力都有很大锻炼。

通过各项实验,对差分放大电路的优越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实验四:

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

1.目的:

1.了解集成运放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功能、特点;

2.了解集成运放主要参数的定义,以及它们对运放性能的影响。

3.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4.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各种基本运算电路的方法;

5.掌握根据具体要求设计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方法,并会计算相应的元件参数;

6.学习使用示波器DC、AC输入方式观察波形的方法,掌握输出波形的测量绘制方法。

2.步骤:

图37实验四电路图

(1)按上图搭建运放电路,观测放大倍数,并通过调节反馈电阻来实现改变放大器的增益。

(2)调整运放的直流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