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自学笔记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99070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训诂学自学笔记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训诂学自学笔记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训诂学自学笔记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训诂学自学笔记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训诂学自学笔记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训诂学自学笔记Word下载.docx

《训诂学自学笔记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诂学自学笔记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训诂学自学笔记Word下载.docx

古人在语言表达中遇到触犯忌讳的人或事,常采用更改古书文字的办法回避,一般是用近义字、同音字代替。

或不言避讳字,或缺笔。

(6)无句读。

造成古书断句标点错误的原因大致有:

①古书文字有错、脱、衍、倒;

②不明通假不辨章法、不明史实;

③不解词义、割裂词语可能致误。

(错简:

指典籍段落或文句的次序颠倒错乱。

脱文:

指典籍传抄翻刻中漏掉的文字。

衍文:

指典籍传抄翻刻中多出的文字。

2.2造成词义障碍的原因:

1.不解古语(一般性古词语,古方俗语,成语,典故,古译语)2.词义演变。

词义增加和减少:

词由本义引申出新义之后,本义仍然保留,词的义项多起来,这是词义增加;

原来不止一个意义,后来其中某些意义逐渐消失了,即词的义项变少了,这是词义减少。

词义的扩大和缩小:

指词由甲义引申出乙义,而甲义的外延可以包含在乙义之中,即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

(反之,今义包含在古义之中,词的原义部分保留在今义中,就是缩小。

)词义的转移:

指一个词由甲义引申出乙义之后,甲义消失,或产生了正反、轻重、褒贬的变化,词的旧义被新义所代替。

2.3语法修辞障碍:

1.语法障碍包括:

词法障碍(词的活用)、句法障碍(倒装句)、虚词障碍(误虚为实)。

2.修辞障碍:

(1)互文见义:

指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或适应文体表达的某些要求,把一个意思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为两个形式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这两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互相呼应、互相补充的关系。

(互文见义在所表达的意义上和修辞手法上有两层意思:

一是上下两句的词语要相互补充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

如:

《左传》“公入而赋”“姜出而赋”是指两人在出洞入洞时都在吟赋。

二是上下两句交替使用不同的词语依避免行文单调枯燥。

《左传》“贄币不通,言语不达”“通、达”互文见义。

(2)倒文:

古人在行文时,为了强调某事,或者为了调音协韵,或者为了将就骈对,常不依正格而颠倒语序,今人叫“倒装”。

(3)变文:

又叫变文同义,是指古人行文时用同义词互相变换以达到修辞的目的。

(有变文以协韵,变文以成辞,变文以避复等情况),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增加文采,加重语气或感情,古人常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变换使用不同的字此来反复表达相同的意义内容。

2.4复合偏义:

把两个意义相对相反的词组合在一起,但在表义上只让一个词起作用,另一个词并不表义,仅仅是一种陪衬。

连类而及:

把两个意义相关相类的词组合在一起,也会产生偏义想象,我们称它为“连类而及”。

2.5人为因素造成的古书语言障碍:

讹字,通假、衍文、脱文、错简。

3.1训诂的内容:

就是训诂应当从事哪些工作。

既然训诂的任务是解释古代文献语言,扫除古书面语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障碍,那么凡是解释古代语言所涉及的问题都是训诂的内容。

包括:

解释词义、解释文意、注音辨字校勘等。

3.2解释词义包括:

解释1.本义与引申义:

在此的若干互相关连的义项中,能体现当初造字意图的而且又能在古代书面语言材料中找到引证意义的,就是词的本义。

由本义派生出来的其它意义就是词的引申义。

2.古语:

一是指某个时代通行的词语,后世不用了,因而难以理解;

二是某个词语的某个意义后世不用了,因而容易致误。

以今语释古语:

是指用注释者当时的语言去解释早于注释者的古代语言。

3.方言:

(1)以通语释方言:

是指用注释者时代的雅言(即古代的普通话)去解释古代的语言。

(2)以通语释方言同以方言证古语的区别:

①二者虽出发点不同,当方式上是相似的。

它们的释者和被释者都有一方是方言,另一方是通语或古语。

②它们的目的不同。

以通语释方言在于说明某个方言词语意义相当于通语中的某个词语,是方言与通语相通。

以方言证古语,是为了说明古语发展到当时在方言的遗留,表明当时方言是古语的地方变种,或者辨析古代事物在当时方言区的异名同实。

③它们的关系,以通语释方言是横的空间关系,以方言证古语是纵的时间关系。

3.3解释文意:

是对某一句、某一段甚至某一章的意思加以串释讲解,使原文的意思更加明了。

它包括①串讲大意:

是指对一句、几句或全章的大意进行解释。

②分析句读:

今人所谓“标点”,古人称作“句读”。

(所谓“离经”:

即点断文章句读。

辨志:

即审明文章的思想内容。

)③阐述语法:

包括解释虚词、说明语序、指点语气。

④显示修辞:

包括标明写作手法、说明比喻或者借代等。

⑤申述章旨⑥考证名物和典章制度、⑦引证史实和故事⑧评论原文等。

3.4注音的方法:

1.譬况法:

注音术语,多用“急气言”“缓气言”等术语。

2.读若:

训诂术语,用来注音,亦可用来破通假字。

有的完全同音,有的读音相近。

格式“甲读若乙”。

3.直音:

就是用同音字注音。

格式是“甲音乙”。

4.反切:

训诂注音术语,简称“反”或“切”,就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读音,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声韵合在一起,得出被切字的读音。

5.如字:

训诂注音术语,指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仍按字本来的一般的读音读.

3.5校勘的方法:

校勘:

有广狭二义,狭义是指对文字的订正和考异,诸如校订错字,乙正错简,删削衍文,补缀脱文,比较异同等;

广义的则包括对古书的辨伪和辑佚。

校勘的方法有:

1.对校:

是用同书的版本或别本互相对勘。

2.本校;

是用本书的前后文字互证,断定其中的错误。

3.他校:

是用他书勘定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

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

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4.理校:

根据文字、音韵、语法、文理等规律来推测其讹误。

4.1形训作用:

形训又称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

形训作用在于探求文字的本义,但不能说明语源。

1恰当地运用形训的方法,可把有些字的意义解释得更清楚。

2在揭示词的本义基础上,形训还可以探明词的引申义,从而整理出各词的词义系统。

3通过字形结构了解字的本义、引申义,还可进一步识别假借字。

形训局限:

刑训必须结合语音来加以分析,所以形训的作用有一定局限:

1在历史长河中,汉字形体已发生了大的变化,字形已失去了表义作用,所以形训必须借助于古文字的资料和研究成果。

2在汉字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词义的引申,文字的假借,字义和词义之间出现了复杂情况,所以在确定字的本义时,字形分析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惟一依据。

3形声字的形符只能能够揭示其意义范畴,而不能指明其本义。

形训条件:

1只有本义才直接和字形结合,近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只能见其端倪,而远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则模糊不清。

2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

3只有“笔意”才能与意义切合,“笔势”大部分已经游离了字义。

(笔意:

指能体现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

笔势:

指经过演变,加以符号化,从而脱离了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

4.2声训方式:

声训:

又称“音训”,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音近字来解释字(词)义。

声训方式:

1利用形声字。

2利用音同(田,填也)或音近字(干,涧也)。

3利用同形字。

(被训字和训字之间有声调和词性的不同,二者在词义上有必然联系。

蒙者蒙也。

声训作用:

1寻求本字。

本字是对借字而言的。

古人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音近字来代替,这个借字与它所记录的词的词义毫无联系,只是音同或音近而已,所以,训诂时应破除借字,寻求本字。

而寻本字的途径只能从声音入手。

如“选贤与能,”“与”本为“举”。

利用声训可以说明通假,寻求本字,防止望文生义,还可纠正某些注释和解说上的失误。

2.推求语源。

语源是就根词和赖以产生的派生词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由同一根词派生出来,因而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词,叫同源词。

所谓推求语源,主要是从同源词广泛联系派生词,即确定同源派生词之间的渊源关系。

运用声训的方法联系同源词,首先是指文字上同声符的。

其次,因汉语同源词并不总是用同样的谐声偏旁表示,就需要我们打破字形束缚,辗转联系其他音同、音近字,以确定它们的语源义。

“秩秩斯干”(干,涧也。

这条训诂方法作用就是在推求语源。

)探求名物来源是声训的一种特殊作用。

有些联绵词也可用声训的方法探求语源。

总之,探求语源,往往突出词义的特点,有助于对词义的理解;

还有助于探讨词义引申和语音变化的规律。

声训应注意的问题:

1所谓音同或音近,是指古音相同或相近;

如果以今天的读音来进行声训,当然是不可靠的。

所谓古音相近,是指声韵都相近。

2要有文献语言为佐证。

4.3义训及种类义训:

又称“直陈词义”,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的方法。

义训方式有以下几种:

1.同义相训:

是用同义词解释同义词,是义训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又分为:

①同训:

一个词用另一个同义词来解释,或是把若干个同义词类聚在一起,再用一个通用的词加以解释。

②互训:

用同义词互相训释。

③递训:

几个同义词辗转相训。

2.反义相训:

是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

词义的分化可能是构成反训的一个重要原因;

词义的发展由一个方面向它的对立面演变,是构成反训的又一原因。

3.歧训:

为避免训释词产生歧义而再加一个训释使词义更明确。

4.从词义的广狭来看,有①以大名(共名)释小名(别名):

就是指出被释词所表示的事物种类。

②以小名释大名,以狭义释广义;

指被释词的外延比较大,用来解释的词语概念外延比较小,并且都包含在被释词的范畴之中,但是往往具体。

5.从表达方式来看,还有:

①义界:

又称表明义界,是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表述词义的内容和特点。

②描写:

对词所表示的事物的形状、性能等加以描述。

③譬况;

用熟知的事物去比方类似的不熟知的事物。

④比较:

通过对比来释明意义相近或相关的词。

⑤举例:

即举其一,以见其他。

⑥由反知正:

是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阐明词义。

⑦增字足意:

是把被释词放在释词的地位,另外增加一个或几个词以完足词义的训释。

4.4右文说:

宋王子韶(圣美)所创,主张由声符推求语义,认为“声中有义”;

朦胧意识到“声中有义”,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存在严重缺陷,主要是过分拘泥于字形。

5.1训诂的两种基本体式:

随文释义的注疏和通释语义的专著。

随文释义的注疏有具体的训释对象,即针对某一古籍进行系统的训诂工作;

通释语义的专著并无具体训释对象,即训诂工作不限于某一古籍。

5.2随文释义的注疏名称:

1传;

由此达彼曰传。

1)内传:

随文释义的注疏之一,是与经义相比附的注解。

2)外传:

是与经义不相比附的注解。

3)大传:

是撰取大义。

4)小传:

与大传相对,是不贤识小,是一种谦词。

5)集传:

与集注相同,有两种:

一是兼解经和注的,一是采集各家解说,再加上自己的注解,以为一书的。

6)补传:

与补注相同。

可分两类:

一是补原文的阙略,一是补旧注的遗漏。

(诂与传的区别:

西汉时诂与传有区别,诂以解释词义为主,传以交代史实为主。

后世注、诂、传等已经不再有区别。

)2.解:

本义是剖析、分析,他是一个会意字,以刀分割牛角。

用在训诂学上,就是解释,与传、注没有区别。

3笺:

本义指在书上做记号。

注书叫笺,是从汉代郑玄开始的。

笺有补充订正的意思。

4注:

专门解释古书正文叫注,既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叫“疏”。

5校:

考核古书叫校,一是考辨源流,一是校改文字脱误。

6义疏:

是疏通其义的意思,简称义或疏,又称义注、义章、义赞、正义、讲义等。

疏取疏通和疏记两个意思,它既要疏通经文,又要疏通经文的注解。

7音义:

辨音的书叫音,释义的书叫义,合起来叫音义,又称释文、音训、音诂、音注、音隐等。

8章句:

是汉代流行的一种注解形式,意思是离章辨句,特点是不以解释词义为主,而是重在分析和串讲句意、章意、篇意。

5.3随文释义的注疏类别:

1注和疏的区别从训诂对象说,注和疏应分属两类。

专门解释古书正文叫注,既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叫疏。

2他注和自注:

自注的分类:

据章学诚所说,自注可分三类:

一是自明宗旨,二是区分纲目,三是举要考异。

(已有自注的书,如后人再加注解,那么自注便称本注或原注。

自注又名子注)3集注和补注:

①集注,又称集解,有两种;

②补注:

可分两类,一是补原文阙略。

一是补旧注的遗漏。

5.4训诂术语、作用、格式:

1也、者:

解释同义词或近义词,格式:

甲,乙也;

甲者,乙也。

2曰,为,谓之:

用来释义,还用来辨析同义词或近义词。

被释词放在它后面,格式:

乙曰甲;

乙为甲;

乙谓之甲。

3谓;

不同于“谓之”,被释词放在它的前面,格式;

甲谓乙。

有时,也用来串讲句意。

4言:

往往用来串讲文意,格式和谓相同。

5貌:

被释词往往是表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格式:

甲,乙貌。

6犹;

解释词义,包括同义相训、说明引申义、以本字释借字、以今语释古语。

格式:

甲犹乙也。

7之言、之为言:

用来表示声训,有时也用来说明通假字。

甲之言乙也;

甲之为言乙也。

8读为、读曰:

往往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格式:

甲读为乙;

甲读曰乙;

读若、读如:

一般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破通假字。

9当为、当作:

用于纠正误字。

10声;

用来指明象声词,格式:

甲,乙声。

11辞、词;

指明被释词是虚词。

12属,别:

说明某词所表示的事物种类。

13古声同,古字同:

也用来说明文字通假。

古声甲乙同;

古字甲乙同。

14古曰,今曰;

古谓,今谓:

不是用来说明古今字,而是用来说明古今异词,格式;

古曰甲,今曰乙。

15或为,或作,一本作,本作:

用来校勘文字的异同。

16今文,古文,故书:

今文经,指用汉代当时通行的隶书写的经书;

古文经:

指用古代的蝌蚪文字写的经书。

故书,专用于《周礼》。

17之;

表示被释词用为动词,格式;

甲,乙之也。

18乙:

校勘文字,表示将原文词序上下倒置,格式;

某某二字互乙”。

19浑言、析言;

散文、对文:

辨析同义词。

“浑言”是笼统地说,“析言”是分析地说。

“浑言”又称“统言”、童言、散文、散言;

析言又称对文、对言。

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作对文;

不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作散文。

对言,就是相对的说,散言就是不相对地说。

“浑言、散文”是异中求同,“析言、对文”是同种求异。

20互言,互文,互辞:

表示修辞,就是文章前后参互见义,互相补充。

6.1西汉训诂发展原因:

1语言文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般人对古音古义已经不能理解,由于隶书和“古文”的差异,文字上存在着种种复杂的情况。

2师说差异,就是西汉经师对经书的解释各不相同,各家弟子恪守师说,为后来学者留下比较研究的领域,从而推动训诂的发展。

3当时统治者处于政治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儒学经,就得精通训诂,所以,训诂得以兴盛。

西汉训诂特点:

1确定了随文注解和通释语义两种基本形式。

2开始由语文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

3把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4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之争对训诂的影响极大。

6.2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训诂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训诂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量有关经、史、子、集四部重要著作的训诂专著以及佛经的音义,标志着这一时期训诂学逐渐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扩大了自己的领域。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训诂特点是;

1扩大了训诂的范围。

2出现了义疏和集解。

3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和外国语的研究。

6.3宋代训诂的特点:

宋代是训诂的变革时期。

主要特点有:

1当时的训诂不依汉唐时代的“朴学”学风,往往脱离语言实际,按照自己的哲学社会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来解释经书。

2能对古代经书及传注大胆怀疑,因而摆脱旧注,创发新义,于创新中发展了训诂学。

3开创了古音学研究的道路。

4王圣美创立“右文说”认为字义寓于声符之中,主张要因声符推求语义,给清代训诂学家以很大的启发。

5对古代文献语法有了进一步理解,常用语法观点批评前人诗文得失。

6利用金石学成就,注疏中开始有征引彝器铭文以为佐证,使训诂学向前跨了一步。

6.4清代训诂发展原因内容:

1由于学术思想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是清代学者具备了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他们能够采用因声求义和综合比较的手法,对古书故注进行了专门和全面的研究。

2有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指导,在训诂工作中注意到了语言有古今之别,对汉字形音义的观察,都能从古今不同的角度去看。

3不墨守故训,有求实精神。

学者们既反对宋儒的望文虚道,又不像汉人那样墨守成训,十分重视考据工作,敢于发表自己的新解。

4由于古音学、文字学和语法学在这个时期取得了显著成绩和突破,自然为训诂学的发展和独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6.5清代训诂的特点;

1训诂学者重视证据,反对臆说。

2善于利用古音学的研究成果以解决训诂上的问题。

3确立了历史变化的观念,能注意语言各方面的古今差异。

4从语法角度来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在清代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5训诂数量大大超越前代,训诂体式也更加完善。

6.6说文四大家:

是指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位学者。

他们是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段玉裁(《说文解资助》《经韵楼集》)、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

7.1《尔雅》取名含义:

“尔雅”的意思是接近雅正,合符规范。

包含两方面:

一是沟通各地方言,一是沟通古今异语。

正如郭璞《尔雅注》说:

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

7.2《尔雅》的价值和缺陷:

价值:

为我国训诂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保存了上古词义和名物资料,可用来稽古证今,寻找词义变化的线索。

缺陷:

一是分类上不尽科学。

如《释宫》涉及道路桥梁。

二是释义上使用多义词,意义不够明确。

尤其是被解释的一组词中,有的词义本不相同,却硬把他们合在一起,用同一个词去解释,更易使人误解。

7.3群雅:

历代模仿《尔雅》的著作统称“群雅”。

如《小尔雅》《广雅》等。

雅学:

研究“尔雅”一类的学问,被称为“雅学”。

7.4《方言》全称:

《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著作。

作者,西汉杨雄。

绝代语;

指远代语。

别国方言;

指各国的方言。

7.5《方言》的内容:

《方言》的内容和体例和《尔雅》相似,但《方言》有时对同义词在意义上的差别进行了辨析,还注明了地理分布情况。

《方言》所载词语可分为五类:

1通语;

或称凡语,指没有地域限制的比较通行的普通词语或一般说法,类似后来的普通话。

2某地与某地之间的通语:

指通行区域较广的方言词。

3某地语:

或称某某之间语,指个别地区的方言词。

其范围比上一类狭窄。

4转语:

或称语之转,指因时代或地域不同而发生音韵差异的方言词。

5古今语:

或者称古雅之别语,指残留在当时汉语中用处有局限性的古词或者古代不同的方言词。

7.6《方言》的价值:

1对同义词的辨析,有助于对古汉语的词义认识和研究。

2保留下来的秦汉方言,有助于印证古代作品中的一些词义。

3书中收载不少名物词,有助于了解古代有关名物。

4书中记载有不少方言同源词,有助于研究古汉语的“声转”等问题。

5拿本书与现代汉语比较,可以看出古今语的联系,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

7.7《释名》的作者:

东汉刘熙。

性质:

是我国第一部具有语源学性质的训诂专书,也是第一部全面运用声训方法的训诂专著。

所收名词,除采自典籍外,还大量采自日常口语。

7.8《释名》的声训方法:

1以同音字为训,(亭,停也)2以近音字为训①以双声字为训(公,广也)②以叠韵为训(山,产也)

7.9《释名》的价值:

1书中广泛运用声训,保存东汉末年以前的语音资料;

提供了许多探求语源的线索,对后世“右文说”和“音近义通”论的成立有很大影响。

2收录名物词语较多,有助于了解汉代名物制度。

3书中的训诂可凭以印证经典传注的解说。

严重缺点;

单纯采用声训的方法,没有严格的限制,解释语源近乎猜谜。

2对复音词的完整性缺少认识,往往割裂为训,穿凿附会。

7.10《说文》作者:

东汉许慎,被誉为“五经无双许叔重”。

体例:

全书共15篇,按字形结构把文字分为540部,收小篆9353个,古籀异体重文1163个,540部首排列是“始一终亥”,部首的前后次序,是“据形系联”。

(据形系联:

《说文》部首排列的依据。

《说文》540部首的排列是“始一终亥”,部首的前后次序,就是“据形系联”。

7.11《说文》在训诂学上的贡献:

《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对文字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也是我国以及世界上的第一部字典。

《说文》在训诂学上的主要贡献是:

1奠定了“六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

2首创了汉字的部首分类法,其中的540部,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至今仍被使用。

3确立了分析汉字的本义的原则。

8.1旧训诂的弊病;

1穿凿附会;

就是把彼此无关的事物任意牵合强加比附。

往往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真理不能揭示,或者是由于主观的原因,在阐释词义或者句意时灌注了说者自己的观点所造成的。

例如:

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

2繁琐寡要。

3望文生训:

是就某字的字面加以解说,其实跟原文的意义毫不吻合。

它的实质,就是把文字和语言混为一谈,没有注意作为语言内在因素的语音。

①不明假借二望文生训;

②昧于古义而望文生训;

③误解联绵词而望文生训。

4随意破字:

破字,就是用本字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

有的学者解释古书,研究词义,滥用通转,随意破字,往往只是主观臆断,并无丝毫根据,这就产生了随意破字的弊病。

5增字强释:

增字,就是在解释古书正文时增加一些词语。

增字强释,就是在增字后,意思上与原文不符,增字者为了迁就己见,不惜违背原意而妄乱增字。

而增字足意,则是说解者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词语,以完足原书的意思,这是训诂工作者应作的事。

6不解语法。

9.1训诂学与音韵学的关系:

1从音变规律通“古今异言”。

如“兄之子”之,现代写作“的”。

也,现代写作呀。

2论证同音替代的问题。

同音替代,就是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同音或音近字来替代。

这就是通假现象。

3探索语源。

清代训诂学家凭借古音学的成果,研究语源问题、研究同源词里各个词之间的派生关系,取得了新的进展。

9.2训诂学与语法学的关系:

1词性影响词义。

误解词性就会误解文意。

2次序影响词义。

古汉语中宾语的位置,有些与现代汉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