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中考模拟优化卷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98193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中考模拟优化卷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泰州市中考模拟优化卷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泰州市中考模拟优化卷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泰州市中考模拟优化卷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泰州市中考模拟优化卷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中考模拟优化卷文档格式.docx

《江苏省泰州市中考模拟优化卷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中考模拟优化卷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泰州市中考模拟优化卷文档格式.docx

B.蛋白质遇可溶性重金属盐会失去生理活性

C.葡萄糖在人体内可转化为蔗糖、淀粉和纤维素

D.油脂与糖类组成元素相同,油脂能在人体内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低

B.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电解水产生的氧气、氢气质量比为8:

1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都能放出氨气

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向氯化钙溶液中通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有白色沉淀产生

D.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人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10.“冰毒”是毒性极强的毒品之一,其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冰毒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冰毒是一种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C.冰毒中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冰毒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24:

3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10分。

错选、多选不给分。

若有两个正确选项,只选1个且正确给1分)

11,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微粒观: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根据转化观:

铜可一步转化成硝酸铜

C。

根据结构观:

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

性质相似

D.根据守恒观:

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12.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

甲>

B.50℃时,在100g水中加入50g乙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3.3%

C.3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措施是降低温度或增加溶剂

D.50℃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1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

13.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可作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性质活泼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能跟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1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15.开发氢能源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工业上可用煅烧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产生的二氧化硫通过下图工艺过程制取氢气。

下列关于该流程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该流程可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

B.膜反应器中发生了置换反应

C.分离器中分离出的副产品是硫酸

D.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X是I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16.(10分)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化学。

(1)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氮原子:

②3个亚铁离子:

③化合价为+2价的镁元素:

④2个乙醇分子:

(2)电影《火星救援》再一次引燃了人们对火星以及太空探索的热情。

①影片中,主人公凭借种植土豆来缓解食品短缺危机。

土豆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实验室检验该物质的试剂是。

②种植土豆需要大量的水分,主人公利用火箭燃料——液态联氨(N2H4)制得氢气,再将氢气引燃得到了水。

联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为了抵御低温,主人公用含放射性元素“钚”的发电机取暖。

钚元素的相

关信息如图2所示,它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3)电视节目《荒野求生》中的生命吸管(如下图所示)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

用水的吸管装置,可以除去99.3%的细菌和病毒,但难以除去钙、镁等金属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

①生命吸管(填“能”或“不能”)使硬水软化。

家庭中使硬水软化一般采取方法。

②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吸管中活性炭主要用来除去。

17.(10分)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填空。

(1)D图中②的仪器名称为。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仪器①的作用是(写一点即可)。

(3)现有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选择合适的物质用C装置制取

CO2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反应过程中,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

(4)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则制取并收集甲烷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若用下图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填“a”或“b”)端导入。

(5)小明同学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小华认为小明制取的氢气不纯,杂质气体除了水蒸气外还含有(填化学式),基于以上问题,两位同学最终设计了如下方案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H中硝酸银溶液的作用是。

②I中液体是(填名称)。

18.(7分)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S、Cl、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其中,A、E为气态单质,D、F为酸且D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J为碱且J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C、I为可溶性盐且I俗称纯碱,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气态H常用于灭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

J的化学式为。

(2)若B+D+C,则C溶液的颜色为;

固态H俗称为。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与E;

F与G。

(4)A~J之间的转化关系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

19.(6分)某同学对CuCO3在溶解性表中不存在感到好奇,下图为该同学所做的验证实验及现象:

(1)实验开始出现蓝色固体,并且出现气泡。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补全甲图试管中生成蓝色固体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Na2CO3+=Na2SO4+CO2↑+Cu(OH)2↓

(2)一段时间后固体变成蓝绿色。

该同学对该蓝绿色固体的成分作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CuSO4与Na2CO3反应开始会生成Cu(OH)2,随后Cu(OH)2在碳酸钠溶液中会逐步转变为Cu2(OH)2CO3固体。

②80℃时Cu(OH)2。

开始分解为金属氧化物和水,Cu2(OH)2CO3分解温度为220℃。

【猜想与假设】

①蓝绿色固体为Cu2(OH)2CO3;

②蓝绿色固体为Cu(OH)2;

③蓝绿色固体为。

【实验验证】过滤乙试管中的混合物得到蓝绿色固体和无色滤液,为确定该蓝绿色固体成分,设计探究实验如下:

加热蓝绿色固体至100℃,出现黑色固体,则证明蓝绿色固体中含有(填名称)。

向加热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现象,则固体中含有Cu2(OH)2CO3。

【结论】猜想③正确。

【继续探究】过滤得到无色滤液中所含溶质为。

对该结论继续实验验证,取无色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确定了其中一种溶质,再向溶液中加入,确定了另外一种溶质。

20.(7分)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为了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人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人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3)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和。

泰州市2017年中考模拟优化卷答案

1.B解析:

铁钉锈蚀、粉尘爆炸、烧制陶瓷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

海水晒盐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B解析:

NH4NO3和CO(NH2):

都属于氮肥,Ca(H2PO)。

属于磷肥,K2CO3属于钾肥。

3.B解析:

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都放热,溶液温度升高;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氯化钠溶于水无热量变化,溶液温度不变。

4.D解析:

H2SO4属于酸,Ba(OH)2属于碱,BaSO4属于盐,H2O属于氧化物。

故选D。

5.D解析:

镁的元素符号应为Mg,A错误;

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B错误;

氢氧根的符号为OH-,C错误。

6.A解析:

取走热的蒸发皿不能用手拿,而应用坩埚钳夹取,B错误;

用量筒量液,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错误;

不能给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否则易引起火灾,D错误。

故选A。

7.C解析:

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葡萄糖在不同的植物体中可转化为蔗糖、淀粉和纤维素,C错误。

故选C。

8.B解析:

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B错误。

9.D解析: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A错误;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错误;

二氧化碳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C错误;

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稀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D正确。

10.B解析:

根据燃烧的规律及冰毒的化学式C10H15N,可推断其完全燃烧时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水及二氧化氮三种物质,B错误。

11.B解析: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A错误;

铜和硝酸银反应可转化成硝酸铜,B正确;

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相同,因为氦原子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性质稳定,而镁原子是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去电子,C错误;

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的质量大于10g,而10mL水的质量等于10g,混合后质量分数大于平均值20%,等质量混合时质量分数才是20%,D错误。

12.AD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20℃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

丙,A正确。

50℃时,乙的溶解度是40g,把5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40g+100g=140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8.6%,B错误。

因为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要使50℃时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升高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C错误。

由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知,溶解度大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50℃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时,甲、乙都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都是10℃时的饱和溶液,丙无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由图可知,1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50℃时丙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D正确。

故选AD。

13.B解析:

稀有气体性质很稳定,可作保护气,但可作保护气的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如氮气,A错误;

性质活泼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但能跟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如碳酸钙等,C错误;

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如二氧化碳等,D错误。

14.AB解析: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应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而不是氧化铜,A错误;

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Na2SO4,溶解,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会引入新的杂质硝酸钠,B错误。

故选AB。

15.B解析:

二氧化硫反应生成工业产品硫酸,所以该工艺能减少二氧化硫排放,A正确;

HI气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碘和氢气,不是置换反应,B错误;

由图可知HI气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碘和氢气,所以分离器中的副产品是H2SO4,C正确;

根据图示,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X是I2,D正确。

16.

(1)①2N②3Fe2+③Mg④2C2H5OH(或2C2H6O)

(2)①碘水(或碘酒)②N2H4高温2H2↑+N2↑③144

(3)①不能煮沸②色素、异味

解析:

(2)③钚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整数)-质子数=238-94=144。

(3)①“难以除去钙、镁等金属离子”说明生命吸管不能使硬水软化。

17.

(1)集气瓶

(2)2H2O2MnO22H2O+O2↑可控制反应速率(合理即可)

(3)CaCO3+2HCl=CaCl2+CO2↑+H2O关闭活塞

(4)AF(或AD)b

(5)HCl①检验氯化氢是否已除尽(或证明氯化氢已除尽)②浓硫酸

(3)用C装置制取CO2气体,在反应过程中,关闭活塞,试管中的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到长颈漏斗中,当液体与固体分离时,反应停止。

(4)由“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可知,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即装置A;

因为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即装置F或D。

由于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所以若用如图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b端导人,将空气从a端排出。

(5)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时,杂质气体除了水蒸气外还含有HCl;

两位同学最终设计了实验方案,目的是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所以G装置是用来吸收HC1气体,H装置中硝酸银溶液是用来检验氯化氢是否已除尽,I装置是用来干燥气体的,液体干燥剂是浓硫酸。

18.

(1)HClCa(OH)2

(2)黄色干冰

(3)2H2+O2燃烧2H2OH2SO4+2NaOH=Na2SO4+2H2O

(4)分解

D为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D为HCl;

J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J为Ca(OH)2;

I俗称纯碱,所以I为Na2CO3;

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所以B为Fe2O3;

气态H常用于灭火,所以H为CO2;

A、E为气态单质,且A能转化为B(Fe2O3),A能与E反应,结合提供的元素可知A为O2,E为H2;

F为酸且能与B(Fe2O3)、I(Na2CO3)反应,结合提供的元素可知F为H2SO4;

C为可溶性盐,且B(Fe2O3)、D(HCl)都能转化为C,则C为FeCl3;

G为碱,且能与C(FeCl3)、F(H2SO4)、H(CO2)反应,结合提供的元素可知G为NaOH。

将所推物质代入框图中检验,都正确。

(4)框图中涉及的反应有化合反应(如A与E)、置换反应(如F转化为E)、复分解反应(如F与G),没有分解反应。

19.

(1)H2O

(2)

【猜想与假设】③Cu(OH)2和Cu2(OH)2CO3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氢氧化铜有气泡冒出(必答),蓝绿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继续探究】Na2CO3、Na2SO4硝酸钡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③应为①②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即Cu2(OH)2CO3和Cu(OH)2。

【实验验证】“加热蓝绿色固体至100℃,出现黑色固体”,根据查阅资料②“80℃时Cu(OH)2开始分解为金属氧化物和水,Cu2(OH)2CO3分解温度为220℃”,证明蓝绿色固体中含有Cu(OH)2。

向加热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产生气泡,蓝绿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则固体中含有Cu2(OH)2CO3。

【继续探究】根据化学方程式CuSO4+Na2CO3+H2O=Na2SO4+CO2↑+Cu(OH)2↓,无色滤液中肯定没有CuSO4,一定含有Na2SO4,可能含有Na2CO3;

取无色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硝酸,产生气泡,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

再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或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硫酸钠。

20.

(1)2.2g

(2)解:

设6g试样中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44

x2.2g

解得:

x=5.3g。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100%≈88.3%。

答: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88.3%。

(3)NaClHCl

(1)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为6g+36.5g-40.3g=2.2g。

(3)当碳酸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但到B点时盐酸已过量,故溶液中的溶质除了有氯化钠外还有盐酸中的溶质氯化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