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创新班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97250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创新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创新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创新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创新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创新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创新班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创新班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创新班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创新班Word文档格式.docx

【答案】B

考点:

物体的平衡

【名师点睛】本题对物体受力分析后,可以用解析法求解出结果讨论,也可以用作图法分析。

4.如图所示,物块在力F作用下向右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Ff与拉力F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A.水平向右      B.竖直向上   C.向右偏上   D.向左偏上

试题分析: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摩擦力和力F,根据平衡条件则知,摩擦力Ff与拉力F的合力方向与重力、支持力的合力方向相反,而重力、支持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则物块受的摩擦力Ff与拉力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故选B.

【名师点睛】本题实质是平衡条件推论的运用,不能根据作图法分析摩擦力Ff与拉力F的合力方向,作图不准确。

5.如图,某杂技演员在做手指玩盘子的表演。

设该盘的质量为m=0.2kg,手指与盘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0.5,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盘底处于水平状态,且不考虑盘的自转。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手指支撑着盘,使盘保持静止状态,则手对盘的摩擦力大小为1N

B.若盘随手指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则手对盘的摩擦力大小为1N

C.若盘随手指一起水平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则手对盘的作用力大小为2N

D.若盘随手指一起水平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则手对盘的作用力大小不可超过2.24N

物体的平衡;

牛顿第二定律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物体的平衡及牛顿第二定律的考查;

注意当盘子水平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

盘子水平贾平加速运动时,靠静摩擦力产生水平加速度,竖直方向受力平衡;

手对盘的作用力是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

6.下列关于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速度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质点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质点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向西,加速度可能向东

【答案】C

质点的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比如质点以较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A错误.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还与变化的时间有关.故B错误.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故C正确.根据

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故D错误.故选C。

速度和加速度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以及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

7.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L+

m1g  B.L+

(m1+m2)g     C.L+

m2gﻩD.

【答案】A

胡克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是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的综合应用,关键是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选项是正确的.

8.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

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C.

时,

两物体相遇

D.在相遇前,

两物体最远距离20m

【答案】BD

v-t图线

【名师点睛】对于速度时间图象要明确以下几点:

(1)每一点的坐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速度;

(2)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3)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两个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结合初始条件进行分析处理。

9.“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

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度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点c点的过程中

 

A.人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C.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

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ABC

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故a点之前人只受重力,人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正确.b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故ab段绳的拉力小于重力,故人处于失重,故B正确.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故人处于超重,故C正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故c点速度为零,但人所受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合力不为0,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ABC。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重点在于依据给定的条件做人的受力分析,知道受力才好判定人的运动情况。

10.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lkg的物体,它的左端与一劲度系数为800N/m的轻弹簧相连,右端连接一细线.物体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

角,此时物体与水平面刚好接触但无作用力,弹簧处于水平状态,如图所示,已知sin37°

=0.6,cos37°

=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剪断细线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为7.5m/s2

B.当剪断弹簧的瞬间,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C.当剪断细线的瞬间,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D.当剪断弹簧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为7.5m/s2

【答案】AB

【名师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弹簧与细线模型的不同,根据不同的特点分析瞬间小球的受力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11.如图所示,一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不相等的物体,A、B叠放后.一起沿斜面下滑,已知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A、B一起匀速下滑,增加A的质量,A、B仍一起匀速下滑

B.若A、B一起匀速下滑,给A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A、B将加速下滑

C.若A、B一起加速下滑,增加A的质量,A、B仍保持原来的加速度一起加速下滑

D.若A、B一起加速下滑.给A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A、B仍保持原来的加速度一起加速下滑

【答案】AC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受力分析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出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进行分析讨论。

12.如图9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v0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根据图像可求出

A.物体的初速率v0=3m/s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

C.取不同的倾角θ,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xmin=1.44m

D.当θ=45°

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停在斜面上

【答案】BC

动能定理

【名师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动能定理、受力分析及竖直上抛运动;

并键在于先明确图象的性质,再通过图象明确物体的运动过程;

结合受力分析及动能定理等方法求解.

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把正确答案写在答卷相应位置上.

1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

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  。

(填入相应的字母)

(2)本实验中如何做到合力与两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 ▲    。

【答案】

(1)C;

(2)结点O的位置相同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名师点睛】在此实验中重点是作出力的图示,这样才能得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所以细线的方向与弹簧秤的示数是关键。

14.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

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11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16.6mm;

=126.5mm;

=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m/s(取2位有效数字)

(2)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用

和f表示)

(1)2.5;

(2)

(1)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隔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间的平均速度等于点的速度得

②匀加速运动的位移特征是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以aT2均匀增大,即△x=aT2,所以有:

xBC=xAB+aT2,xCD=xBC+aT2=xAB+2aT2,xBD=2xAB+3aT2,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

【名师点睛】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四、计算题:

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解答过程须写出基本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需要受力分析的须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并标出加速度的方向.

15.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它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

现对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使物块和斜面恰好保持相对静止。

不计一切摩擦,求:

(1)恒力F的大小;

(2)系统的加速度的大小。

(1)

(2)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掌握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16.如图所示的阿特伍德机可以用来测量重力加速度,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轻质定滑轮,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0.6kg和m=0.4kg的重锤.已知M自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经1.0s运动到B点.求

(1)M下落的加速度;

(2)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1.94m/s2 

(2)9.7m/s2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要掌握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并能熟练运用,第2题也采用隔离法求解。

17.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物体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5,已知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

g=10m/s2.根据以上条件,求:

(1)t=10s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

(2)t=10s时刻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t=10s时刻水平外力的大小.

(1)(30m,20m);

(2)5m/s;

0.4m/s2,沿y轴正向;

(3)1.7N

(1)t=10s时,物体在x轴方向运动位移:

x=3t=3×

10m=30m,

物体在y轴方向运动位移:

y=0.2t2=0.2×

102m=20m,

故这时物体的位置坐标为(30m,20m).

运动的合成;

【名师点睛】本题用分解的思想分别在x轴、y轴上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然后在运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分别求合速度、求合力。

18.如图所示,木板OA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某研究小组利用此装置探索物块加速度a与斜面倾角θ之间的关系。

已知物块始终受到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8N的力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物块的质量m=1kg,通过多次改变斜面倾角θ,重复实验,用测得的数据描绘了如图所示的a-θ关系图线。

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

试问:

(1)图线与a轴交点a0;

(2)图线与θ轴交点坐标θ1满足的关系式;

(3)如果木板长L=2m,倾角为37°

物块在F的作用下由O点开始运动,为保证物块不冲出木板顶端,力F作用的最长时间。

(取sin37°

=0.6,cos37°

=0.8)

(1)6m/s2

(2)

(3)3.1s

(1)对物块在

时有,

解得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象得出有效信息,难度适中。

五、附加题:

10分.

19.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物块用轻绳连接,绳跨过位于倾角α=30°

的光滑斜面顶端的轻滑轮,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第一次,m1悬空,m2放在斜面上,用t表示m2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

第二次,将m1和m2位置互换,使m2悬空,m1放在斜面上.如果

求m1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第一次,设m2的加速度为a1,对m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T-m2gsinα=m2a1

对m1,有:

m1g-FT=m1a1

两式相加得:

 m1g-m2gsinα=(m1+m2)a1

设斜面长为l,则有:

l=

a1t2

第二次,设m1的加速度为a2,同理可得:

m2g-m1gsinα=(m1+m2)a2

l=

a2t′2

联立解得:

【名师点睛】此题是牛顿定律的应用问题,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并能受力分析,用牛顿定律列得方程即可;

此题用动能定理解题比较简洁,如果采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较为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