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9647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2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精品教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精品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精品教案.docx

教材分析

《三大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

但当时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艰难发展,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

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标志。

本课与《土地改革》、《工业化的起步》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上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下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段历史,为下一课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大改造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里程碑事件,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

2.掌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

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综合分析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对比三大改造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三大改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及意义。

【教学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但是我国农业生产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

当时,个体农民平均每户只有十多亩耕地,贫雇农平均每户不足半头耕畜、半部犁,资金也很缺乏,根本无力抵御自然灾害。

面对这种情况,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又取得了什么效果?

【设计意图】采用问题导入法,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到新课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讲授新课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的改造——合作社

(1)农业改造的原因

土地改革给国人带来了巨大欢喜,但是,请同学们不要忽视了我们的国情。

建国之初,我国农业生产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

◆今天让我们跟随王老汉一起去了解那个年代的故事。

图片一:

王国范,河北省遵化市西留村乡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新中国的诞生使他翻身解放,笑逐颜开。

图片二: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出台更是令他喜出望外:

终于能够得到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土地了!

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动员起来,丈量田地,分牲畜、分农具,欣喜若狂地在田间地头竖起属于自己的地界碑——做了无数年的土地梦终于实现了!

图片三:

有了自己的土地,王国范生产时的干劲分外足,动员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从播种、耕种到灌溉,早出晚归,勤勤恳恳。

上天不负有心人,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让一家人都乐开了怀:

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收获!

图片四: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当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几乎滴水未降。

眼看着已经种下去的庄稼全都没有水灌溉,就要枯死,王国范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

附近的河流都已经干涸见底,周围十几个乡的庄稼全都没有水浇……自己身单力薄,根本没办法抗旱救灾,这可怎么办好?

【设计意图】通过老王的故事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对三大改造的背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引导学生思考:

你能不能帮他出出主意,该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团结就是力量,国家为此进行了三大改造。

◆教师提问:

三大改造的含义是什么?

“三”和“改造”各指什么?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本。

◆学生回答:

三大改造指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三”指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

义工商业。

“改造”指社会主义改造。

◆教师总结农业改造的原因:

①土地改革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农业改造的方式图片五: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号召农民联合起来,组成生产合作社,共同克服困难,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

有了党中央的指示,乡亲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于是在全县、全乡迅速掀起了加入合作社的高潮,王国范也积极响应号召,和23户贫农加入了本村的生产合作社,而且光荣地成为了这个合作社的领导——他们准备大干一场了!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明确,农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这种改造方式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①方式: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目的: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师补充:

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主要是:

土地入股、牲畜农具折价入社、统一经营、统一分配。

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

图片六:

为了抗旱救灾,县政府决定在本县修筑一座水库,涝时蓄水,旱时灌溉。

团结的力量在此刻尽显无余,全县各乡、各村的农民们热火朝天地大修水利。

王国范和他的社员们也来到了建设一线,为了保住自己的庄稼,他们不辞劳苦地奋斗着。

图片七:

不仅如此,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所以王国范的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呢!

图片八:

由于生产成绩突出,他们还被选为模范生产小组!

◆请学生结合老王的故事和课本,归纳相关信息:

①改造时间:

1953-1956年

②改造阶段:

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③农业改造的成效: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教师小结:

由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农民踊跃参加农业合作社。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都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被称为“农业生产合作社”,而这场改造运动,我们称之为“农业合作化运动”。

2.手工业的改造——合作社

◆教师提问: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什么方式?

分哪几步进行的?

请同学们参照农业改造的方式阅读课本进行学习。

◆学生思考后回答: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通过合作社的形式进行的。

采取的步骤和形式是从供销社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生产合作社。

◆出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图片。

◆教师提问:

手工业改造的结果如何?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设计意图】手工业的改造和农业的改造类似,这种类比学习法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过渡:

在农业、手工业改造的同时,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也采取措施进行了改造。

(二)公私合营

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不同的,这不仅表现在态度上,也表现在方式上,而且还有伟大的创举。

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请大家阅读“公私合营”一目的内容,对国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情况进行了解。

◆教师提问:

“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

“私”指什么?

在怎样的背景下改造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1)“公”指国家,“私”指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2)背景:

新中国初期,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国家何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2)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3)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何时出现改造高潮?

(4)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伟大创举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发言:

(1)改造时间:

1954-1956年。

(2)改造方式:

公私合营。

公司双方共同经营,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3)出现高潮:

1956年初,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4)伟大创举:

赎买政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师讲解:

为什么说这种针对资本家的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呢?

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因此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出示《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等图片。

◆教师讲解:

截止1956年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使他们不再是占有和经营原来企业的老板,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参加国家建设,这一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三大改造的意义

◆教师设疑: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有何意义与缺点?

◆学生思考、谈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

(1)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国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不足:

在改造的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总结

中国人民紧跟时代的步伐,用鲜血铸就新中国,用智慧建设新中国,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中国历史的赞歌。

从农民自发组成合作社,依靠集体搞生产;身单力薄的手工业者联合起来,他们不只是在刺绣,更是在描绘新中国的美好未来。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各界代表,农民的喜悦、手工业者的幸福、工商业者的心悦诚服无不证明改造的正确。

中国的老字号得以保存,王致和腐乳、全聚德烤鸭、同仁堂的灵丹妙药,享誉世界。

中国的发展道路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但我们要坚定信念“,华山再高,顶有路过。

解决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

【设计意图】以温家宝总理“华山再高,顶有路过。

解决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这句话作为总结,教育学生即使困难再大,也会有迎刃而解的办法。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老王的故事串联起重点与难点知识,以图片加解说的形式将本课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特别是多幅典型图片的穿插展示,较好地把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衔接起来,将年代久远的历史画面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效果显著。

本课有很多历史性专业名词,比较抽象,不好理解。

例如: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赎买政策等,学生既难理解,又觉得枯燥。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尽量采用简洁、通俗的语言来讲解和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