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制作安装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
《钢筋制作安装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制作安装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工程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
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存放的环境应干燥,延缓钢筋锈蚀,避免因钢筋浮锈影响混凝土表面效果。
(1)钢筋在钢筋加工棚内加工,应严格按施工翻样配料表进行制作。
钢筋加工要注意首件半成品的质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成批生产。
成批生产的钢筋半成品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按规格、品种及使用顺序,分类挂牌堆放,并由专人按需用计划发放。
(2)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严禁使用冷拉工艺除锈。
(3)钢筋的调直:
进场圆盘钢筋采用钢筋调直机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表面,检查无裂纹和局部缩颈。
(4)钢筋的切断:
钢筋采用钢筋切断机进行切断加工,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
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5)钢筋弯钩或弯曲:
1)钢筋弯钩。
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
钢筋弯曲前,应根据钢筋料牌上注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画出。
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
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
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2)弯起钢筋。
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3)箍筋。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按照抗震规范规定为135°
。
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
4)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①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②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③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5)Ⅰ级受拉钢筋末端需要作180°
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6)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
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钢筋作不大于90°
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8)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表
项目
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15(20)
箍筋内净尺寸
3(5)
箍筋135°
弯钩平直长度
0,+5
钢筋脚撑、马凳
2
注表中()内数值为规范中合格验收标准
四、钢筋连接
1.直螺纹套筒
由于本工程有做直螺纹套筒连接作业指导书及相应的技术交底,所以此处不作详述。
2.电弧焊
本工程Ⅱ级钢筋梁筋16≤直径≤22、Ⅲ级水平钢筋直径〈18的钢筋采用电弧焊或绑扎搭接。
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选择焊接参数→试焊、做模拟试体→送试→确定焊接参数→施焊→质量检验
(1)检查电源、焊机及工具。
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2)选择焊接参数。
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焊接层数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3)试焊、做模拟试体。
在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应焊接3个模拟试体做拉力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焊接参数成批生产。
(4)施焊操作:
1)引弧:
带有垫板或帮条的接头,引弧应在钢板或帮条上进行。
无钢筋板或无帮条的接头,引弧应在形成焊缝的部位,防止烧伤主筋。
2)定位:
焊接时应先焊定位点再施焊。
3)运条:
运条时的直线前进、横向摆动和送进焊条三个动作要协调平稳。
4)收弧:
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
拉灭电弧时,注意不要在工作表面造成电弧擦伤。
5)多层焊:
如钢筋直径较大,需要进行多层施焊时,应分层间断施焊,每焊一层后,应清渣再焊接下一层。
应保证焊缝的高度和长度。
6)熔合:
焊接过程中应有足够的熔深。
主焊缝与定位焊缝应结合良好,避免气孔、夹渣和烧伤缺陷,并防止产生裂缝。
(5)平焊:
平焊时要注意熔渣和铁水混合不清的现象,防止熔渣流到铁水前面。
熔池也应控制成椭圆形,一般采用右焊法,焊条与工作表面成70度。
(6)立焊:
立焊时,铁水与熔渣易分离。
要防止熔池温度过高,铁水下坠形成焊瘤。
操作时焊条与垂直面形成60度~80度角,使电弧略向上,吹向熔池中心。
焊第一道时,应压住电弧向上运条,同时作较小的横向摆动,其余各层用半圆形横向摆动加挑弧法向上焊接。
(7)横焊:
焊条倾斜70度~80度,防止铁水受自重作用坠到下坡口上。
运条到上坡口处不作运弧停顿,迅速带到下坡口根部作微小横拉稳弧动作,依次匀速进行焊接。
(8)仰焊:
仰焊时宜用小电流短弧焊接,熔池宜薄,且应确保与母材熔合良好。
第一层焊缝用短电弧作前后推拉动作,焊条与焊接方向成80度~90度角。
其余各层焊条横摆,并在坡口侧略停顿稳弧,保证两侧熔合。
(9)钢筋搭接焊:
1)钢筋搭接焊适用于Ⅰ、Ⅱ级钢筋。
焊接时,宜采用双面焊。
不能进行双面焊时,也可采用单面焊。
钢筋搭接长度L按下表要求。
钢筋焊接搭接长度(D为钢筋直径)
项次
钢筋级别
焊缝型式
搭接长度L
1
Ⅰ级
单面焊
双面焊
≥8D
≥4D
Ⅱ、Ⅲ级
≥10D
≥5D
2)搭接接头的焊缝厚度h应不小于0.3钢筋直径;
焊缝宽度b不小于0.7钢筋直径。
3)搭接焊时,钢筋的装配和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搭接焊时,钢筋宜预弯,以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
在现场预制构件安装条件下,节点处钢筋进行搭接焊时,如钢筋预弯确有困难,可不预弯。
②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拉焊缝应离搭接端部20mm以上。
③焊接时,引弧应在搭接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
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特别是在定位焊缝的始端与终端,应熔合良好。
(10)钢筋低温焊接:
1)在环境温度低于-5℃的条件下进行焊接时为钢筋低温焊接。
低温焊接时,除遵守常温焊接的有关规定外,应调整焊接工艺参数,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
风力超过4级时,应有挡风措施。
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2)钢筋低温电弧焊时,焊接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进行帮条平焊或搭接平焊时,第一层焊缝,先从中间引弧,再向双端运弧;
立焊时,先从中间向上方运弧,再从下端向中间运弧,以使接头端部的钢筋达到一定的预热效果。
在以后各层焊缝的焊接时,采取分层控温施焊。
层间温度控制在150℃~350℃之间,以起到缓冷的作用。
②Ⅱ、Ⅲ级钢筋电弧焊接头进行多层施焊时,采用“回火焊道施焊法”,即最后回火焊道的长度比前层焊道在两端各缩短4~6mm,以消除或减少前层焊道及过热区的淬硬组织,改善接头的性能。
③焊接电流略微增大,焊接速度适当减慢。
(11)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①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的牌号、性能均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②钢筋的规格、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截面内接头的百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
观察或尺量检查。
③弧焊接头的强度检验必须合格。
从成品中每批切取三个接头进行抗拉试验。
在工厂焊接条件下,以300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接头型式)为一批;
在现场安装条件下,每一楼层中以300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接头型式、同焊接位置)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时,仍作为一批。
检验方法:
检查焊接试体试验报告单。
2)基本项目:
操作者应在接头清渣后逐个检查焊体的外观质量,其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焊接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
②接头处不得有裂纹。
③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的数量和大小,以及接头尺寸偏差,不得超过下表所规定的数值。
钢筋电弧焊接头尺寸偏差缺陷允许值
检验方法
帮条沿接头中心线负位置偏差
0.5d
尺量
接头弯折
4度
用刻槽直尺
3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
0.1d且不大于3mm
4
焊缝厚度
-0.05d
用卡尺和尺
5
焊缝宽度
-0.1d
6
焊缝长度
-0.5d
7
横向咬边深度
0.5mm
目测
8
焊缝气孔及夹渣的数量和大小在长2d的焊缝表面上
2个、6(mm)
尺量、目测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经修整或补强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目测或量测。
(1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检查钢筋端头间隙、钢筋轴线偏移,以及钢材表面质量情况,不符合要求时不得焊接。
2)搭接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不得随意乱搭,防止打弧。
3)焊接时,引弧应在垫板或形成焊缝的部位进行,不得烧伤主筋。
4)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5)焊接过程中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平整,焊缝美观,加强焊缝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3、电渣压力焊
(1)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电源→钢筋端头制备→选择焊接参数→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安放焊剂灌填装焊剂→试焊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施焊→回收焊剂→卸下夹具→质量检查
(2)操作要点
1)焊机容量选择:
一般32mm直径及以下的钢筋焊接时,可采用容量为600A的焊接电源。
2)确定焊接参数:
钢筋焊接前,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接参数。
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电压和通电时间,见下表。
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应按较小直径钢筋选择参数,焊接通电时间可延长。
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表
钢筋直径
(mm)
焊接电流
(A)
焊接电压(V)
焊接通电时间(s)
电弧过程
电渣过程
14
200~220
35~45
22~27
12
16
200~250
18
250~300
15
20
300~350
17
22
350~400
25
400~450
21
28
500~550
24
32
600~650
27
36
700~750
30
40
850~900
33
9
(3)检查设备、电源,确保随时处于正常状态,严禁超负荷工作。
(4)钢筋端头制备:
钢筋安装之前,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的(150mm区段内)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应清除干净,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应予以矫直或切除,但不得用锤击矫直。
(5)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或钢板焊接部位和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
钢筋端部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6)焊剂筒的直径与所焊钢筋直径相适应,以防在焊接过程中烧坏。
电压表、时间显示器应配备齐全,以便操作者准备掌握各项焊接参数;
检查电源电压,当电源电压降大于5%,则不宜进行焊接。
(7)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
夹具的下钳口应夹紧于下钢筋端部的适当位置,一般为1/2焊剂罐高度偏下5~10mm,以确保焊接处的焊剂有足够的淹埋深度。
上钢筋放入夹具钳口后,调准动夹头的起始点,使上下钢筋的焊接部位位于同轴状态,方可夹紧钢筋。
钢筋一经夹紧,严防晃动,以免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
(8)安放引弧用的铁丝球。
安放焊剂罐、填装焊剂。
(9)试焊、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
在正式进行钢筋电渣压力焊之前,必须按照选择的焊接参数进行试焊并作试件送试,以便确定合理的焊接参数。
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10)施焊操作要点。
1)闭合回路、引弧:
通过操纵杆或操纵盒上的开关,先后接通焊机的焊接电流回路和电源的输入回路,在钢筋端面之间引燃电弧,开始焊接。
2)电弧过程:
引燃电弧后,应控制电压值。
借肋操纵杆使上下钢筋端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进行电弧过程的延时,使焊剂不断熔化而形成必要深度的渣池。
3)电渣过程:
随后逐渐下送钢筋,使上钢筋端都插入渣池,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的延时,使钢筋全断面加速熔化。
4)挤压断电:
电渣过程结束,迅速下送上钢筋,使其端面与下钢筋端面相互接触,趁热排除熔渣和熔化金属。
同时切断焊接电源。
5)接头焊毕,应停歇20~30s后,方可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
(11)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
在焊接生产中焊工应进行自检,当发现偏心、弯折、结合不良、烧伤、夹渣等焊接缺陷时,宜按下表查找原因和采取措施,及时清除。
电渣压力焊接头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
焊接缺陷
措施
轴线偏移
1矫正钢筋端部
2正确安装夹具和钢筋
3避免过大的顶压力
4及时修理或更换夹具
焊包不匀
1钢筋端面力求平整
2填装焊剂尽量均匀
3延长焊接时间,适当增加熔化量
弯折
2注意安装和扶持上钢筋
3避免焊后过快卸夹具
4修理或更换夹具
气孔
1
按规定要求烘焙焊剂
2
清除钢筋焊接部位的铁锈
3确保被焊处在焊剂中的埋入深度
咬边
1减小焊接电流
2缩短焊接时间
3注意上钳口起点和止点,确保上钢筋顶压到位
烧伤
1钢筋导电部位除净铁锈
2尽量夹紧钢筋
未焊合
1增大焊接电流
2避免焊接时间过短
3检修夹具,确保上钢筋下送自如
焊包下淌
彻底封堵焊剂罐的漏孔
避免焊后过快回收焊剂
(12)接头质量检验
钢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应分批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
质量检查应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
力学性能试验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随机抽取试样进行试验。
外观质量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
1)四周焊包应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应小于4mm。
2)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
3)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4)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
五、钢筋安装施工工艺
本工程吊钩、吊环、受力预埋件的锚筋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吊钩、吊环采用HPB300。
板筋及直径<16mm钢筋采用绑扎搭接。
轴心受拉构件及小偏心受拉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
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当同一构件内不同连接钢筋计算连接区段长度不同时取大值;
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混凝土结构中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柱、墙、梁、基础的钢筋连接形式、接头位置及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
采用绑扎搭接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11G101的要求。
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接头的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
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
1.基础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础垫层施工完成→弹底板钢筋位置线→钢筋半成品运输到位→按线布放钢筋→绑扎底板及基础梁钢筋
1)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
2)底板钢筋及基础梁钢筋绑扎
①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板底短向钢筋在下、长向钢筋在上,板面短向钢筋在上、长向钢筋在下。
混凝土现浇板底板纵筋锚固长度:
板底纵筋应伸至梁中心线,且不小于5d及100mm。
②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
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
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绑扎搭接连接示意图
③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混凝土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梅花型摆放。
④基础梁钢筋绑扎,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后安装就位。
⑤本工程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绑完下层钢筋后,在绑扎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钢筋脚撑(形状如下图所示),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脚撑下应垫在下层钢筋网上。
⑥底板钢筋绑扎搭接时,板下部钢筋不得在跨中搭接,上部钢筋不得在支座处搭接,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
⑦由于基础底板及基础梁受力的特殊性,上下层钢筋断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下层钢筋弯钩应竖直朝上,上层钢筋弯钩应竖直朝下,不得倒下一边;
⑧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柱底部插筋应满足伸入基础锚固长度要求,其角筋应伸至基础底面并弯折,弯折后的水平长度不小于10d,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2.剪力墙筋绑扎
剪力墙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
弹墙体线→剔凿墙体混凝土浮浆→修理预留搭接钢筋→绑纵向搭接钢筋→绑纵向钢筋→绑横向钢筋→绑扎拉筋
在底板混凝土上弹出墙身及门窗洞口位置线,再次校正预埋插筋,如有位移时,按洽商规定认真处理。
先绑2~4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画好竖筋分档标志。
然后绑其余纵向筋,最后绑其余横筋。
墙筋为双向受力钢筋,所有钢筋交叉点应逐点绑扎,绑扎时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斜歪变形。
双排钢筋之间绑拉筋,以固定钢筋间距。
拉筋绑扎采用梅花形布置。
在墙筋外侧应绑上带有铁丝的砂浆垫块,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各连接点的抗震构造钢筋及锚固长度,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
如首层柱的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地下室墙体深度;
墙端部、内外墙交接处受力钢筋锚固长度等,绑扎时应注意。
配合其他工种安装预埋管件、预留洞口等,其位置,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
(1)绑柱子钢筋
工艺流程:
弹柱子线→剔凿柱混凝土表面浮浆→修理柱子钢筋→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1)修理柱子钢筋:
弹好柱子线后,剔凿柱混凝土表面浮浆,然后调整下层钢筋插筋的位置,并调直下层插筋。
2)套柱箍筋:
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
3)竖向受力筋连接:
本工程竖向受力钢筋直径≤20mm的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连接;
竖向受力钢筋直径>20mm的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
4)画箍筋间距线:
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5)柱箍筋绑扎
①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如下所示:
②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其余处成梅花交错绑扎。
③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如下图所示:
④本工程为抗震结构,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
,平直部分长度应≥10d,如下图所示。
⑤柱基、柱顶、梁柱交接处箍筋加密区设置如下图所示。
6)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30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下图所示要求:
(2)梁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箍盘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
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
放主次梁的架立筋;
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
调整箍筋间距使问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4)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5)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如图4-23。
6)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
,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7)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
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如下图所示:
8)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0mm。
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