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数学教研组发言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3数学教研组发言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数学教研组发言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⑵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⑶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明注意事项;
⑷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并参与讨论;
⑸教师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结论作精
⒉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引导
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在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建立激励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
如教师可以适时地问:
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⒊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实践中抽象出数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形成能力。
如果就停留在动手操作阶段,学生只能做到“理解”,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无从谈动手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师经常让学生说说动手操作的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转化的过程。
如何根据不同操作类型采取多种方法,
促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形成
在培养费学生装的动手术操作规程能力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按照操作的不同目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自愿参加,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大纲的要求将学生装的动手操作能力分为认知型操作、形成型操作和发散型操作。
下面就这三种类型,具体谈谈训练的方法。
⒈认知型操作
认知型操作是指学生通过尝试的动手操作,对被研究的数学对象获取一定感性认识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认知型操作能力对于概念的教学有很大作用。
⑴自制学具。
在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制学具,可以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对对象的表象认识。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师要求学生以8个人为一小组,领取材料(橡皮泥,小棒,圆球)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正方体模型。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由长方体具有的特征所造成的,因而在观察自制模型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学生借助思维很容易找出结论。
⑵感知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等手段对实物进行感知体验,也可以直接获取概念的表象认识。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
教师拿出一个用三根木条钉成的三角形模型,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四边形模型。
先让学生说说它们的边有什么特点,然后请两位学生来轻轻拉这两个模型。
通过感知体验,学生便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⑶创设生活情景,引导操作。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来引导操作,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获得事物的表象。
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师创设情景:
这里有10支铅笔,你能助老师平均分给5个同学吗?
学生踊跃举手,根据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很容易就将10支钢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
教师再提问:
你是怎么样知道自己分对了呢?
生:
因为每个人手上现在拿的铅笔一样多,都是2支。
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很容易理解平均分就是每个人都分得同样多的概念。
⒉形成型操作
形成型操作是指在学生初步感辞职数学知识或结论后教师借助一些方法或途径,帮助学生将具体的实践操作形成的表象转化为数学知识或能力的过程。
⑴借助图式表象。
教师将学生的操作过程用图式表象抽象出来,帮助学生从具体操作中获取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9+2=11”。
盒子里有9个球外有2全球,求共有多少个球?
教师引导学生摆弄小球:
从2个球中拿出1个球放到拿来子里,凑成10个。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一看就知道共有11个。
但这还是直观感知阶段,教师再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图式表象并使其外化。
教师提出:
通过摆小球,知道9加2等于11,那么在算式上如何计算呢?
9与什么数凑成10?
2分成几和几?
9加1得几?
所以9加2得几?
再通过同一形式的几道题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图式表象,学生就能概括出“凑十法”口算,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法则。
图式表象还可以在几何形体的认识和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中得到运用。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有利于学生分析理解数学知识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⑵实物测量。
实物测量是指教给学生测量物体的方法和步骤,让其在生活中利用实物进行具体操作实践。
例如,在学习了“米的认识”后,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测量黑板、桌子、门、窗户、操场等的长度;
在学习了重量单位“克”之后,让学生用天平测量小物体的重量等。
通过实物测量,可以使用权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步骤,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感到数学知识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了学生数学意识的发展,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⑶画统计表和统计图。
画统计表和统计图可以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提高其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让学生实地统计上午7:
30~7:
50之间经过校门前公路的各种车辆数。
采用画“正”字立法记录,然后填写统计表,画出相应的统计图。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统计表和统计图,了解该时段中不同车辆的流量,并告诉他们要清单安全。
该活动既说明了统计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积极性,更形成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人画统计表和统计图分析问题。
⒊发散型操作
发散型操作是指在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后,教师再引导其作创造性实践的过程。
⑴游戏。
利用游戏中营造的轻松愉悦的环境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动手。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到图形后教师在课外活动中组织拼图游戏。
要求学生用纸或布剪一些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等,再以这些“图形”作材料,拼成自己想象的图案。
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非常认真地又是剪又是拼,最后拼成了各种不同的图案,如房子、机器人、孔雀等到,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价值和创造能力,更促进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⑵手工制作。
利用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指导其进行手工制作,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
它能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兴趣,培养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后,教师设计了一堂活动课,要求学生做一些圆柱型的实物模型。
教师提示:
制作圆柱时必须先画出圆柱底面和侧面的展开示意图,再沿线剪下拼贴而成。
学生通过想想画画、剪剪贴贴制作出各种不同的圆柱型模型,有油桶、水桶、口杯等。
有些学生还将圆柱民其他图形相拼,制作出火箭、电视塔、房屋等到模型。
(3)小设计。
利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的技能提出实际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解决方案。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后要求学生设计:
在一块空地上修一个面积为30平方米的花坛。
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出几种不同的方案:
当然,笔者归纳出的以上三种基本操作类型并非十分准确,所采取的方法也并非很周全、合理,旨在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灵活处理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
浅谈新课程中的评价
教育是一扇门,推开它,迎接你的将是阳光和鲜花。
这种境界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得以实现。
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
青少年认识自己需要经历较长的过程。
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参照物。
在新的课程中我认为要在以下几方面注重改革教学评价: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表现在课堂教学评价中。
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用得最多的就是课堂评价语言,如果我们进行评价时能做到准确得体、机智巧妙,随机应变及找到否定性评价的支点,就一定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挥洒自如,使学生信心十足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评价语言准确得体。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是激励学生不断前进的最好方法。
但要注意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这样的评价往往能给学生提醒或纠正。
在学生读课文时,不妨这样说:
“你读得很生动,若声音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
”“读得真好啊!
老师要感谢你的父母给了你一副好嗓子。
不过要是加上丰富的表情,那就更加传神了,不信你试试!
”“你读得太棒了,老师都甘败下风。
”“到目前为止,你是读得最出色的一个!
”
三、评价应随机应变。
教师的口语表达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巧妙应对,进行随机评价,你的课堂自然就会充满活力。
如果学生的回答很精彩,你不妨竖竖大姆指、鼓鼓掌或与学生握握手。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作为教师,还应积极与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养成,新课程特别强调尊重学生和赞赏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爱的阳光里求知、成材,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正如俗话说的好: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激励性的评价也正是源于这个道理。
评价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灵魂,教师怎样评,学生就怎么学,评价给于学生发展的方向,前进的动力和进步的台阶。
因此,我校在对学生评价上,力求做到评价语言简洁、生动、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教师特别关注的是评价学生的方方面面,如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采用“成长记录袋”以反映学生学习的进步历程,增强学习的信心。
(收集反映进步材料;
最满意的作业,影响深刻的问题、阅读读物)再入,课堂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量一量、画一画、摆一摆等,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由于有了正确的激励的评价方式,给学生自评、互评增加了信心,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评价是一种教育艺术,在运用过程中要讲方式方法,要准确地、恰当地去评价学生,应多找学生的优点,但也不能指出缺点,要做到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要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能欣赏别人,又会能欣赏别人,又会欣赏自己,使学生快乐地、健康地成长。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
“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使学生确实体验身边处处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一、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理验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善于创设情境,有意识地学习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
一年级新教材的第一页,出示学校校园的场景图,学生见到熟悉的场景,对学校有所了解,而且是学生喜欢的对方,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图中的人物和事物都与10以内的数有关,这就让学生数学无处不在身边。
又如:
在教学“比一比”时,我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进行比较,如我和妈妈比高低,小猪和大猪比长短,并比较的人和事进行分类。
有同类的比较和不同类的比,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从生活情景中不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生活的事例中寻找数学原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求知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处处有数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结合生活事例,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事例寻找数学原型,如在教学百分数意义和百分数应用后,分析“折扣”问题时,我就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课堂。
比如商店出售一台录音机,原件430元,现打九折出售,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引导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历,思考“折扣”是怎么回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同学们高兴的,主动的投入学习。
三、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背景联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课堂教学时可以运用电脑动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有滋有味的游戏,大胆合理的猜想等异彩纷呈的展示形式,创设教学背景;
并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悬验,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生活背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探究、发现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米和厘米的认识”时,我把米尺拿到教室,讲完课,要求学生每人量一量自己的身高,并让同桌与同桌之间相互汇报,比一比谁高些,高多少。
这样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本领”。
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
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
引导学生从情境教学中发现和探索数学问题,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获得成功。
四、从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让学生动手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和经历,促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汲收。
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先让学生动手画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把它们剪下来,然后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以“旋转平移”的方法,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在拼接过程中,在脑海里也会产生不少疑问,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什么?
高等于什么?
每个梯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回顾“旋转平移”的情景,从而发现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
高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
高÷
2
这样学生从生活经验与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保留时间长。
五、从上海实例中感悟数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充满着数学。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事例中感悟数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我要求学生小组讨论。
粉刷我们的教室需要多少钱?
你认为要准备哪些数据来预算?
学生讨论的很激烈,一致认为要度量出教室的长、宽、高、门窗的面积、一桶油漆的价钱、可刷面积等。
从他们的讨论来看,学生已能够活学活用,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生活事例,能从中感悟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言之,数学课堂应与学生的生活情景,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化简书本知识,下最深的功夫来研究数学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从而借助于鲜活的生活案例,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巧妙的方法去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各种能力。
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怎样设计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的角色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
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
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
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那么,怎样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享受学习的快乐呢?
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要把握好教师的导。
1、注意课堂中问题的设计
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难简适度,既要保证优生在课堂上不会因为太简单而没有学习兴趣,又要保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会因为太难而茫然失措。
所以课堂提问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最终才能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理想境界。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句话“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比较隐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可依序设计如下提问:
①小女孩曾经幸福吗?
为什么幸福呢?
②她跟着奶奶走向新年的幸福中,这个幸福是指的什么?
③这两个幸福的意义相同吗?
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读课文可以知道,小女孩曾经是幸福的,因为奶奶活着的时候非常疼爱她。
从课文中还可以看出,小女孩是在幻想、幸福与欢乐中死去的,所以她感到很幸福。
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小女孩跟着奶奶到了另一个世界,她没有了生命,没有了思想,所以也没有了痛苦。
第三个问题就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小女孩在有人疼爱的时候是幸福的,但当疼爱她的人死去后,她生活在贫富差别悬殊的资本主义社会,过着没有温暖,没有幸福的生活。
在大年夜这个本应得到欢乐和幸福的日子里悲惨地死去,这就使幻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加深了人们对小女孩的同情。
再如《穷人》的第二段中有一句话:
“没什么可抱怨的。
”老师先问:
“‘抱怨’是什么意思?
”帮助学生弄清词义后,进一步设问:
“桑娜为什么会感到没什么可抱怨呢?
”这一问题开始触及实质,但还可以在课文中找出原句回答,体现不出学生思维的过程。
于是再问:
“桑娜如此辛苦;
而得到的仅仅是‘孩子们都还健康’,她可以抱怨些什么?
现在为什么不抱怨?
这又说明了什么?
”这样,问题层层拓展,步步深入,由现象到本质,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总之,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语文课堂教学规律,而要坚决反对为图课堂热闹一问到底的形式主义的所谓“启发式”。
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独立思考、自能读书的能力。
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怎样设计
1、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设问激疑引发学生思维,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教师在创设情景时,不仅要注重课本的知识,还要注意联系课本以外的知识。
如《田忌赛马》一课,教师在让学生复述课文、比较田忌两次赛马的异同后,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你们认为齐威王、田忌、孙膑各是什么样的人?
这时学生的思维像打开的闸门一样。
有的认为齐威王是个骄傲的人,从课文中”洋洋自得”、“轻蔑”等词语中看出;
有人马上反驳,说他从课外书中得知,齐威王是个善于纳谏的人。
关于孙膑足智多谋的故事更多了,《围魏救赵》、《苦肉计》、《空城计》……特别是有人提出,孙膑教田忌赛马的计谋是他能胜齐威王的好办法,除此之外,别无他计。
同学们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巩固了课本知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
另外,在创设情境时,还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如《匆匆》一课,我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你每天是怎样过的?
你觉得你的生活充实吗?
学生们陷入了沉思,有的学生想了一会儿说:
“我学了这篇课文才觉得我的很多日子都白白地浪费了。
我每天玩的时间比做事的时间多。
”有的学生说“有时候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现在想想,就是因为我的生活太空虚。
”通过学生们自己的感受,他们认识到了时间的宝贵,从而要好好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
2、合理利用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在社会生活中逐渐普及,并且逐渐走进课堂,成为教师们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
确实,电脑课件对加深学生的理解,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电脑课件都能够发挥它的作用,而要看教师在运用课件时是否得当,是否必要。
如《詹天佑》这篇课文,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詹天佑在修筑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时使用的不同方法,就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学生们很容易明白为什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凿隧道。
如果不借助课件,学生凭空想象,很难想象出这两种不同的凿井法用在这两个地方有什么区别。
再者,在设计课件的时候要注意内容不要太多,在整个教学中的比例不能过大,以利于课件在教学中的合理利用。
当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方法很多。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教学要变“灌”为“导”,也就是“导趣、导疑、导思、导创”,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使其能在积极的参与中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导”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但如果没有第一个“教”,也无从谈“不教”。
巧妙的“导”的设计是指引学生自读自悟地最佳途径,正确、科学的使用教师的“导”,不仅不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力。
教师“导”的艺术,将是我们要致力研究的问题,愿每一位教育同仁能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艺术与学习方式。
用责任构筑爱的天空
“一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