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955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324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4页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4页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4页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4页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3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

第一编 社会运行概述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1复习笔记一、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1.社会学的提出

“社会学”一词最早由孔德在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中正式提出。

社会运行论认为,社会学是指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2.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

(1)英克尔斯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和恩格斯指出的根本途径

①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指出了给社会学下定义的三条途径:

a.历史的途径(创始人说了些什么);b.经验的途径(当代社会学家在做什么);c.分析的途径(理性指示什么)。

②恩格斯指出的根本途径:

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求而形成的。

因此,揭示社会学独特对象的根本途径,就是要说明这个决定社会学产生的时代需要。

(2)18、19世纪的两大革命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影响

18、19世纪的两大革命(从英国开始扩展到西欧、美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

①社会转型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突出

表现为工业化和都市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②社会转型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却暴露出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

环,如经济危机、贫富差距、劳资矛盾等。

这些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障碍和不协调,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

对于作为时代的实践要求的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问题,特别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

(3)思想材料在社会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①社会学的史前阶段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着社会思想。

西方社会学家的思想受古代哲学家、思想家、教

育学家的影响。

中国在翻译引进社会学时受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双重影响。

②近代社会学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西方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

思潮受到德国古典哲学传统以及社会科学历史学派的影响;韦伯的社会学既受德国人文科学观点的影响,又受英法实证主义的影响。

③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也促进了以孔德、斯宾塞等人为代表的用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

④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积累了经验观察材料,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特别是推动社

会学成为一门不同于过去思辨的社

会哲学的实证社会科学。

如涂尔干的《论自杀》。

3.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依据

(1)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三种类型(见表1-1)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类型

定义

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

社会的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良性运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行和协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发展 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

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特点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的体现,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理想模式;不是清一色的,它因程度不同而表现出多样性。

是一种良性运行和恶性

时期

我国50年代前期,是

处在一种初级的良性

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状况之中。

社会的

中性运

行和模糊发展

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运行之间、协调发展和

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畸形发展之间的中间状

我国1956~1959年期

间、1962~1966年“文

因素,但它们还未危害、破坏态;是一种不稳定状况,

化大革命”之前的时

社会的常态运行。

有可能向前者进化,也

有可能向后者退化。

期,总的说来,处于中

性运行状态。

1959~1961年三年困

社会的 难时期,我们初步感受

恶性运 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 到了这种恶性运行;

行和畸 轨、失控。

“文化大革命”时期,

形发展 我们更全面广泛地感

受到了它。

表1-1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良性运行的认识

①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总体上是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的,它与生产的社会化是一致的。

资本主义由于生产的社会性与

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它在根本上、总体上不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至多只能在局部上、微观上做到这一点。

②社会主义社会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还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如果搞得不好,社会主义社会也会经常处于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之中;如果再不注意,还会陷入恶性运行和

畸形发展,甚至达到崩溃的边缘。

③社会主义社会良性运行任重而道远推进和维持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长远、根本利益,关系到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发挥。

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不会自动地、自然而然地到来,需要我们研究我国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努力创造这种条件,按照这种机制去尽力加以争取。

(3)对社会学定义的理解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①“社会”,主要指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②“具体科学”,表明社会学不是哲学科学,而是对社会系统进行有社会学理论视野的、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研究的具体科学;

③“综合性”,表明社会学是以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为对象的,不是那种以社会的某一个子系统为自己研究领域的单科性学科;

④“条件”,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所需要的主要的内外部条件,即人口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与心理条件;

⑤“机制”,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带规律性的模式,可以有多种划分方式。

从功能上划分,社会运

行机制主要可分为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等五个二级机制。

从部门、区域、领域来划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城乡协调机制、区域协调机制、阶层划分机制、经济社会协调机制、

社会自然协调机制、国内发展对外开放协调机制等。

条件和机制的区分是相对的,二者又都与规律性有关。

因此上述定义也可表述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4.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

(1)与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社会运行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学术传统长期以来看待社会历史的角度的影响。

这个角度就是注重考

察社会的治乱兴衰。

诸子百家及以后学者的论述都注重从总体的、综合的角度来评估社会的治乱兴衰的原因与达到治的方法。

(2)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对建国以来社会运行状况,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恶性运行状况的反思,加上严复的社会学定义的启

发,形成了社会运行论。

(3)能够有效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改革开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它提供的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学角度,说明改革是我国社会由中性运行向良性运行发展的必由之

路,各个系统的改革应同步进行。

它是社会和谐的一种社会学的表达。

5.国内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分类

(1)国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其分类

①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孔德、斯宾塞、涂尔干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

②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韦伯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的学者中,既有主张第一种类型的,也有赞成第二种类型的

③不属于以上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派,其中有些观点影响不小,但都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

(2)国内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①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a.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兴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b.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c.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的。

②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a.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以孙本文为代表,将社会学定义为“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b.台湾学者龙冠海认为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研究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c.1978年后,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杨心恒等),有的认为社会学应该

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形式(庞树奇)。

③不属于上述两种类型的观点a.“剩余说”,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剩余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不研究的“剩余领域”;b.“学群说”,认为社会学“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c;.“调查说”,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

d.“问题说”,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e.“未定说”,认为社会学的对象现在还没有确定。

(3)正确把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①社会学是有独特对象的社会学实际上是以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又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为对象的;社会学家们都自觉不自觉地

在寻找这个东西,都有意识无意识地在沿着这条路探索。

②社会学研究对象问题上的众说纷纭这是对“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多方面的、积极的探索的表现,是社会学从不成

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③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理解上不应强求一致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判断、去比较哪一个或哪一些定义结合中国国情较好,能够提供社会学的视

角,能够易于把握社会学的内容,能够较好地做到理论上前后一贯。

6.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①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所以成为该学科的本质规定,即规律性。

社会学要从自己特有的视角揭示其中的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特别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条件。

②研究领域是指一门学科研究所涉及的范围。

不同的社会学科可以从自己特有的视角研究同一领域、同一现

象;没有哪一个领域能为哪一门学科所垄断,成为后者的专有品。

(2)联系不同的研究领域中确实存在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这是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内容。

会学的研究对象正是对不同领域中存在的规律性的理论概括。

社会学的理论范域可以看作通过变换多样的理论策略对现代性的具体过程及其特质做出的回应;社会学的研

究对象则恒久不变地指向现代社会生活的实质和规律,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条件与机制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

7

.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社会学基本问题

(1)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①从理论上说,这个问题贯穿于社会学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是每个社会学家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解决的问题。

a.定义社会学的对象或侧重社会,或侧重个人,都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b.区别社会学的学派,都是根据这个问题来划分的;c.确定社会学的属性,也是以这个问题为准绳的;d.社会学的主要内容都无一不是直接、间接地包含着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

在社会学史前史的社会思想史、社会学史和社会理论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发展的根本线索。

②从现实上说,这个问题也贯穿在实际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回答的问题。

实际的社会生活是社会资源的获取、分配的问题。

一个社会要正常运行,个人与社会必须保持适度平衡。

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处理得正确,社会的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