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研究报告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研究报告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研究报告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它既能够构成教案环境的一部分,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它本身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它在语文学科教案中运用情况的多样性。
我们进行这项研究,目的就是探索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案中使用的方式和规律,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案模式和方法,探索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模式。
二.研究目标和理论基础
<
一)研究目标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其宗旨是经过在语文教案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案方式和师生交流方式的变革,提供更符合认知规律的学习环境,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我校参与此项实验研究,着重要体现以下几个研究目标:
1.实施素质教育,经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实验的进程当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从传统教案环境下计算机辅助教案和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两方面入手,经过对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案各环节应用范围的研究,探索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规律,让信息技术为提高课堂教案效率服务。
4.探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模式。
二)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是一门研究学习心理规律和原理的学问,它揭示人类如何获得比较持久的行为经验和变化的经验,分析、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注1)。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离不开系统化的学习理论支持。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它强调学习者认知过程是在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经过意义构建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她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
相应地,学习不是简单的使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经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案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
因而很自然地,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案理论就成为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
A.Maslow)和罗杰斯<
C.R.Rogers)认为,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创造了“接受”的气氛,因此学习应注重学习的情感因素。
无论是计算机辅助教案还是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整合,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作者、学生与网络终端的陌生人的和谐交流。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把关注点集中在学习是人的个体需要与发展欲望,突出调动学习者的内在动力,这完全符合我们在语文课堂教案中经过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的出发点。
在人本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案中的角色更多地是处在协助者、伙伴的地位,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来说,教师是引导者、助手和环境的一部分。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具体指参与课题的研究者为研究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案使用效果及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课堂教案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这是我们在实验研究进程中最先使用到的研究方法,研究者运用观察法获得第一手感性资料。
2.行动分析法
“行动研究是在社会情境中<
包括教育情境),自我反省探究的一种形式<
注2)”,其基本内涵是:
由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景进行全程干预,并在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3.评价研究法
就是指依据明确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方法,测量对象的功能、品质和属性,并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性的判断。
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案各环节中的应用效果,我们主要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研究。
(二)研究内容
1.直接教案模式下整合情况的研究
直接教案模式下整合情况的研究是指以计算机辅助教案<
CAI)为手段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
课堂教案各环节整合的研究。
其目的是探讨在常规教案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
经过对信息技术整合于课堂教案各环节效果的评价,挖掘信息技术的最大使用效能,使之最大限度地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在实验初期这是我们主要的研究方式,其原因如下:
✧硬件环境还无法满足网络化教案的需要,可供网络环境下教案的软件相对匮乏。
✧教师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教育理论,对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上语文课缺乏轮廓上的了解,无法保证实验研究的高起点和有效性。
✧学生缺乏基本的信息素养。
我们是五年制小学,四年级才开设计算机课,无法大范围地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整合实验研究。
✧网络探究<
WebQuest)原来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很好的教案策略,但它们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服务于一定的教案目的。
为了系统准确地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估,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以学校领导、课题组成员、听课教师、授课教师和学生为评判者,建立了“教案效果横向对照表”、“教案效果纵向对照表”、“信息技术课堂应用实况分析”三种评价表<
详见课题工作报告附表1、2、3),在授课结束后,由课题组成员分别填写评价表,并对个别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此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案环节中的应用效果做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传统的教案设计模式实际上源自于系统工程对工程工程的设计方法,把教案过程看成是线性的、程式化的、确定的和预成性的,把教案问题看成是具有良性结构的问题,把学生学习过程等同于造房子的过程<
注3)。
”显然,这种教案设计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我们加大了对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案行为的权重。
2.网络环境下整合情况的研究
在实验研究的中后期,我们的软硬件环境相对得到了完善,经过与课题组及各实验校的交流和理论培训,课题组成员基本具备了进行网络环境下研究的理论基础,我校五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相应的信息素养,因此我们开始尝试在网络环境下整合实验的研究。
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环境和教案手段的发展,教案目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原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教案行为的权重<
详见工作报告附表4、5、6)。
与此同时,我们还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主要包括系统及应用软件的熟练使用程度、汉字输入速度、信息检索的速度及准确性、屏幕阅读速度与效果、网络文明等内容。
四.分析与结论
在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素材基础上,经过对各种数据调查表的统计分析,我们有如下收获:
一)直接教案模式下:
1.信息技术与识字教案的整合
小学低年级语文的识字教案主要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进行,认读和强化识记是其中的两个关键环节。
按照常规的教案模式,教师在指导学生认读时一般采用预习感知、认读交流、归纳识字方法三个步骤。
我们的教师在组织学生认读交流和归纳识字方法两个步骤运用自制的PPT课件和深圳鹏博士教案软件进行实验,在实验结束后,课题组对反馈的评价表、学生问卷及课堂观察记录进行了比对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
从横向与纵向的评价表来看,出于对信息技术的新鲜感,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浓厚,极易产生兴奋点,但不容易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从观察记录看,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时间相对缩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观察课件的演示上,在进行归纳识字方法的教案时,与传统教案方法相比较,由于软件给定了识记方法,极大地影响了
学生的识记创造性;
从学生问卷调查的反馈结果看,在排除教师个体差异的情况下,运用信息技术的班级并没有比采用传统方法的班级有明显的优势。
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我们得到了这样的结论:
在认读环节,传统教案的教案方法比运用信息技术更具优势。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案的强化环节在直接教案模式下主要经过重复读写、各种形式的评测、实际应用三个步骤进行。
在这三个步骤中,评测部分是最容易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的,在实践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触:
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识字评测具有速度快、灵活性强、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但也存在缺点,如不能开展小组之间的测评活动等。
至于重复读写和实际应用这两个步骤,统计表显示,信息技术只是用作任务驱动的工具,与教师巧妙的语言和组织相比,它已经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了。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案中,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过程还是非常恰当的。
在后来的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在许多学科的教案中把信息技术整合于学习效果的评估过程都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
2.信息技术与阅读教案的整合
Ø
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动机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源动力,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
科学的教案设计首先要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情境”是理想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因此,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和谐的情境氛围对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情境的创设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普遍的形式,也是最成熟的一种形式。
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声情并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增。
她们能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翁的主体作用。
我校的王晓航老师在讲授《荷花》一课时,首先采用展现荷花优雅姿态的flash课件导入新课,辅以一曲古筝,让学生仔细听,凝神看,细细体味荷花之美,从一开始就为整节课的教案定下了和谐的审美基调;
在授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又播放了一段flash动画,展现月光下荷花随风浮动的情景,又以《春江花月夜》作配乐,课件的美更增添了荷花的美,学生们在赞叹的同时,纷纷把自己想像成池塘中最美的那朵荷花。
能够说,这节课是我校采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情境教案的典范。
应用信息技术做问题驱动。
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创设恰当的问题驱动,让学生在对问题驱动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
“教案应该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一些现成的东西去学”,解决问题是学习目标,学生应该围绕问题去学,基于这种教案思想,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能得以最大的体现。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很多老师都将信息技术作为问题驱动工具,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然后进行交流与讨论,这种整合方法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模式。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案重点、难点。
解决教案重点、难点,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最大价值的体现。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信息技术对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能够起到其它电教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曾对小学语文五年制第十册的《詹天佑》一课做过对比实验,同是一位老师,在不同的班级分别采用直接教案模式和整合模式进行授课,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差很大。
《詹天佑》一课中,关于“人”字形铁路的设计是一个难点,从课后的调查问卷来看,直接教案模式下,学生真正理解了“人”字形铁路设计的占50%,而在采用信息技术的模式下,学生的正确理解率为90%以上。
针对这节课,我们的技术人员做了一个可交互的flash课件,可用鼠标操控火车的行进,在上课时,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经过合作交流去再现“人”字形铁路的设计方案,然后操控软件动手实验,达到了突出教案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设计课件的时候,我们曾把课件做成直接模拟火车按“人”字形线路行
进的形式,但在课题组的研讨中被否决了,原因是虽然从表面上看学生理解了课文的难点,但却缺少了学生主动思维的过程,对培养学生探究与想像能力不利。
按照这种思路概括信息技术在突破教案重点、难点的作用时,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信息技术只能是一架供学生攀登的阶梯,而不该是一个现成的果实。
(二)网络环境下:
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将低年级识字教案纳入到网络环境下研究的范围,因为低年级学生信息素养普遍不足,最主要的是:
从我们掌握的材料看,识字教案中的认读环节在传统教案模式下操作起来更具人性化,更具亲和力,更易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易于组织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强化环节中的评测过程虽然能找到信息技术的用武之地,但考虑到它只占整个课堂教案时间的一小部分,从综合效益的角度看,如果把整堂课都搬到网络教室来上,不免显得浪费资源,大材小用了。
因此我们认为,把低年级的识字教案置于计算机辅助直接教案的模式下还是比较合适的。
网络阅读更像一道典型的西式快餐,人们在“搜索”“浏览”的时候缺少了传统纸质媒介阅读时的“体会”“品味”。
这是经常进行网络阅读的人共有的体验。
然而,这种现象一旦出现在我们的网络化阅读教案中,其所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课题组在决定实施网络化教案实验的时候,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阅读教案的整合当前国内有一种相对比较成熟的“六步循环教案法”(预习、提问、讨论、讲解、练习、留作业>
,这是一种与现代教育思想、教案理论、学习理论及教育技术相适应的教案法,是一种能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紧密相结合的新型教案方法。
经过课题组内的评价分析,我们认为,这种教案法紧扣教材,与传统教案法关系密切,易于掌握运用。
最主要的是,采用这种教案法能够避免因网络信息资源过去庞杂而产生的漫无边际、不着重点的教案活动。
因此,“吸收已取得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推广”是我们进行网络环境下阅读教案实验活动的指导思想。
1.预习是“六步循环教案法”中的关键阶段。
研究实践表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预习活动能够说得天独厚,传统教案中的预习活动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对预习内容重要性的重复强调和纪律约束,学生从事此项学习活动时多数是被动的。
而在网络环境下,丰富的学习资源极大地调动和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很容易围绕预习目标自主地完成学习活动。
对实验调查表和问卷的对比分析也表明,由于预习资源中阅读材料的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游戏等因素的作用,网络环境下的预习活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强,兴趣浓厚,所了解的相关知识丰富,由大量阅读所产生的对基础知识的“反哺”现象明显,所有这些成效都为将要进行的提问、讨论、讲解环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进行网络环境下学生预习实验的时候,我们有意把学习资源分为两类:
一类是教师收集好需要阅读的相关材料,做成课件供学生学习;
另一类只提供学习目标,由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阅读。
学习活动结束后,我们做了问卷调查,统计表明:
使用资料课件进行预习的目的性强,学习内容集中,学生经过预习掌握的知识与教材结合紧密;
采用自己上网搜索的方式明显耗时,不但受网络传输速度的制约,而且学生还要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消耗在信息筛选上,效率低,所获得的知识面虽然较广,但有些与教材内容关系不大,实践证明,在后来的提问、讨论等环节中,学生在预习时提出的个别问题也造成了课堂教案的低效。
基于上述研究,我们认为,在进行有组织的预习活动中,需要教师首先对学习资源进行加工和整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使用Internet自由浏览的方式较适合学生在家庭中自由学习。
2.在直接教案模式下,课堂教案的提问和讨论活动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预习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预习中的问题,然后开展讨论。
一般流程是“引导提问——归纳筛选——分组讨论——集中汇报”。
我们认为,这种方式在网络环境下依然值得采用,需要我们探讨的是这种方式如何与网络环境整合。
在课题研讨会上,我们课题组成员认为能够采用聊天室、PowerPoint
幻灯片、word共享文档、论坛作为软件平台进行整合研究,在进一步的研讨中,我们决定采用论坛式和PowerPoint幻灯片与word文档结合式两种方法进行教案实践。
采用PowerPoint幻灯片与word相结合的方式我们依照这样的流程进行,由教师将学生归纳筛后的问题作为幻灯片显示在投影上,再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将成果写进word文档,小组审核完成后,采用复制——粘贴的方式写进公共word文档。
在进行集体交流时,各小组分别针对不同的小组讨论的问题进行评价补充,甚至发表异议。
采用论坛的方式进行讨论:
各学习小组先将领取的问题作为“新贴”发到论坛上,然后再开讨论,再将讨论结果作为“跟贴”发表,其它小组在进行研究时也采用“跟贴”的方式进行评价补充,甚至发表异议。
课题组成员采用课堂观察和课后对学生研究结果的调查等方法对这两种整合方式进行了比对研究,我们认为:
第一种方法反应问题集中,学生在对其它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审核时一目了然,而且还能够经过调整文字格式等方法进行强调,但操作起来麻烦,软件切换频繁;
采用论坛的交流方式除了具备上述优点外,操作明显要简单得多,而且学生不但能以小组名义发表自己的观点,还能以自己的名义发表观点。
在采用论坛进行讨论时,我们没有使用学校的公网论坛,而是采用了在多媒体网络教室服务器上临时搭建论坛的方式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访问层次,排除外界干扰,使教案活动更有目的性。
3.信息技术与教师讲解的整合。
所谓讲解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把问题引向本质和规律,并适时地组织学生对讨论进行评价,得出正确认识。
在整合课的教案中,教师的讲解要重注“精”,注重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应该从学习工具转变为演示工具,成为教案环境的一部分。
我校窦燕老师执教的网络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在课题组举办的优秀整合课中获得了一等奖。
这篇课文中,夏季林间景色这部分内容是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学生在理解这句话时很难想像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因此,教师在对这部分进行讲解时采用课件中的视频资源再现了文章所描写的情境,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信息技术与讲解环节的整合同直接教案模式下利用计算机辅助教案的作用类似,都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技术优势,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在接近实际的情境中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和对意义的建构。
讲解过程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另一种意义是作为原理演示工具。
例如,我们在《蝙蝠与雷达》一课的教案中就采用信息技术演示蝙蝠和雷达发现物体的原理。
4.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练习活动的整合。
课堂练习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强化的过程。
在直接教案模式下,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一般采用板书书写、投影或小黑板出示等办法,学生完成练习时采用口答或笔答。
这种练习模式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练习容量小,个体占用课堂教案时间长,缺乏交互性和趣味性。
比较而言,网络环境下无论是使用Word文档、静态网页还是使用论坛、Flash动画等软件工具都能够弥补这些缺憾。
在我们的语文教案实践中,我们最常采用的是运用Word文档提供练习题材的方法,由学生经过键盘输入完成,再将答题结果保存到服务器中,以备教师审阅或向全班展示。
在我们课题组的研讨会上,我们曾提出过这样的教案策略:
采用ASP技术提交动态表单到静态网页的办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每一课的课堂练习设计分为学生单独练习部分和合作完成部分,学生在完成练习后直接提交答案到静态网页,教师可根据需要向全体学生展示。
然而采用这种技术开发难度较大,技术成本太高,虽然成效会更好,但我们的研究人员不具备这样的技术条件,因此这项实验研究没有进行。
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案是传统阅读教案最有前途的未来。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被动听记转变为主动做,主动探究,这不但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符
合现代教育思想。
五.思考与讨论
1.在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浪潮中,中国几十年的应试教育在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方面,积累了许多非常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但需要我们继承,更需要我们在教育改革中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2.在实际教案中,如果讲授一堂课采用传统电教媒体也能够达到使用信息技术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是选择传统电教媒体还是信息技术?
在过去,从成本的角度考虑,我们认为应该采用传统的电教媒体,但从现在看来,我们更倾向于使用信息技术。
其原因有三:
一是信息技术操作起来并不比传统电教媒体更复杂;
二是信息技术的存储介质和存储方式通用性强,速度快;
三是信息技术集成度更高,空间占用小。
3.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可供使用的应用层面的教案资源严重不足,开发周期太长。
我们的资源库所能提供的大部分是素材,能直接服务于课堂教案少之又少;
商业化的无论是网络课件还是单机版演示课件除了费用高昂之外,都存在版权问题,不允许用户自行修改,而我们的课堂教案是灵活多变的,根据课件备课、安排课堂教案这种思想是根本性的错误。
因此我们需要与全国其它实验学校进行这种可修改的应用层面的教案资源的交流。
4.语文课堂教案的网络化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不均衡,其根源在于,我们没有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点学科在小学低年级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也没有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将信息技术作为纸、笔一样的常见工具提供给学生使用,以至于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案中所带的陌生感和新鲜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便于教师学生的组织管理。
参考文献:
《三种学习理论与现代远程教育》杨改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案的整合》刘茂森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论》蒋鸣和
《网络,拓展教案时空》鲍东明
《试论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案的整合》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