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学概论个人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广播电视学概论个人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学概论个人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趋势
第三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4学时)
第一节广播电视符号的划分
1.
1.符号的含义
2.广播符号的构成
3.电视符号的构成
第二节广播电视符号的表意
一、声音符号表意
二、画面符号表意
三、文字符号表意
第三节广播电视符号的整合传播
一、树立广播电视符号系统观
二、掌握视听语言的语法与技法
三、追求多层次的传播效果
第四章广播电视的节目构成(6学时)
第一节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
一、节目的含义
二、节目类型的划分
三、节目本位观
第二节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
一、新闻性节目的主体地位
二、新闻性节目的主要类型
三、新闻性节目的改革发展
第三节广播电视教育性节目
一、教育性节目的地位
二、教育性节目的分类
三、教育性节目的改革发展
第四节广播电视服务性节目
一、服务性节目的地位
二、服务性节目的主要类型
三、服务性节目的改革发展
第五节广播电视文艺性节目
一、文艺性节目的地位
二、文艺性节目的主要类型
三、文艺性节目的改革发展
第五章
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制(6学时)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采制特点
一、新闻类节目的采制特点
二、非新闻类节目的采制特点
第二节广播电视的采制流程
一、新闻类节目的采制流程
二、非新闻类节目的采制流程
第三节广播电视的采制要求
一、新闻类节目的采制要求
二、非新闻类节目的采制要求
第六章广播电视传者的素养(2学时)
第一节广播电视传者的地位与作用
一、广播电视传者的地位
二、广播电视传者的作用
第二节广播电视传者的素养
一、理论素养
二、专业技能
三、职业道德
第三节广播电视传者——主持人
一、主持人界说
二、主持人作用与素质要求
三、个性化主持风格
第七章广播电视受众的需求(2学时)
1.广播电视受众的地位与作用
2.广播电视受众的地位
3.广播电视受众的作用
4.广播电视受众的构成
5.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
6.广播电视受众的构成
7.广播电视受众的需求
8.广播电视受众视听心理
9.广播电视受众视听需求
第四节广播电视受众调查
一、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内容
二、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方法
三、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应用
第八章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2学时)
第一节广播电视体制界说
1.广播电视体制的含义
2.主要的广播电视体制类型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的广播电视体制
1.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历史回顾
2.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
一、世界主要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动向
二、我国近年来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态势
八、教材及参考书:
1、吴玉玲:
广播电视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徐志祥:
广播电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3、李幸、刘荃:
广播电影电视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蔡凯如、黄勇贤:
广播电视传播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
5、吕萌、左靖: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合肥工业出版社,2004年
6、欧阳宏生:
广播电视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7、黄匡宇:
广播电视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8、刘爱清、王锋:
广播电视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
9、陆晔、赵民: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施天权:
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九、考试方法
结业成绩=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
闭卷考试。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性质和作用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物质性质
一、广播电视的物质基础
广播电视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声像符号信息的大众媒介。
广播电视传播技术及其媒介物是广播电视传播的物质基础。
二、广播电视的物质属性
物质属性,即由广播电视物质基础决定的性质。
有学者也称之为自然属性。
广播电视的物质属性是即时形象性。
即时性是广播电视传播技术发展着的时效特性。
形象性是视听符号构筑的整体形象性。
三、广播电视的比较优势
广播电视的物质性质决定其传播优劣势
传播时效:
及时性、实时性
传播的空间:
无远弗届,“在场”传播
传播符号:
视听兼俱,整体性形象传播接收:
家庭接收,个人接收:
“随时、随地、随身”
作业:
结合一个个案,谈谈对在场传播的理解。
互联盛典,钱塘观潮直播,雅安地震报道~蒋林
四、广播电视的传播劣势
线性媒介,传播的易逝性。
视听符号传播带来的信息的浅表性
接收的随意性
(数字技术和全媒体运用,使得传统广播电视)
一、广播电视的阶级性
广播电视机构和广播电视事业具有阶级性,直接或间接地为一定的政党、阶级、或利益集团服务。
在我国,广播电视和其他媒体都具有党性,坚持党管媒体,坚持媒体的的“喉舌”性质
二、广播电视的大众性
广播电视受众面广
传播内容老少咸宜,雅俗共赏
一、信息传播
传播信息是广播电视的基本职能,受众接触广播电视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
“新闻立台”,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的主干。
(除专业频道外)
二、环境监测
三、文化传承
四、怡情悦性
五、广播电视的负面影响
用辩证眼光看待广播电视的正面运用与负面影响
信息过载造成的信息焦虑
简单理解文化传承功能,迎合低俗文化
煽情主义泛滥,满足于情感的宣泄,而少个理性的与行动的参与
第二章广播电视的发展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
一、广播的广义与狭义
1、广义的广播,包括声音广播和电视广播
2、狭义的广播,仅指声音广播
二、广播电视的划分
三、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和制式
第二节广播电视的技术发展
一、广播的发展经历三个时期:
1、初创时期: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
电磁波的理论及实验;
无线电波传送声音的实验;
首座广播电台。
2、发展时期:
二战前后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3、繁荣时期:
上个世纪60年代末直到现在。
技术不断发展,出现立体声广播、数字广播等;
出现窄播趋势。
二、电视的发展
1、电视的诞生:
保罗尼普库的机械扫描法(盘)
被称作“电视之父”的贝尔德
首座电视台:
BBC
2、电视发展的主要阶段:
黑白电视阶段
彩色电视阶段:
1954,美国
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阶段:
1962,美国“电星一号”
3、电视发展的趋势:
高清晰度电视:
1989年,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每天播出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国家。
立体电视
文字电视
交互式电视
网络电视
手机电视
第三节广播电视的事业发展
一、美、英、日等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二、我国广播电视事业
(一)我国大陆广播事业
1、旧中国的广播电视
境内第一家电台:
1923年,奥斯邦在上海开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国人自己办的第一家电台:
1926年,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
2、新中国的广播事业
(二)我国大陆电视事业
(三)港澳台的广播电视事业
数字时代电视在节目的传输制作的新晋形态
第三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
一、符号的含义
1,定义:
信息的载体
2,构成:
能指+所指
3,表意:
意指过程。
它是一个双向的动态的传播、分享经验与文化的过程。
二、广播电视符号的构成
1,广播符号:
有声语言、音乐、音响
2,电视符号:
画面、声音、屏幕文字“其他符号形式(如:
图画、动画、漫画、地图、图表、电子特技画面)”
一、声音的表意
1、有声语言:
包括结束吗哈、现场声音语言、同期声。
表意特点:
准确、不受现场时空的限制
交代基本事实
补充画面不足与不能
联结画面
2、音乐:
表情功能、联结作用
3、音响:
传达空间特征、渲染情绪、塑造声音形象(与音乐一道)
二、画面的表意:
1、影响画面表意的因素
构图
景别:
全、中、近、特
角度与高度:
平、仰、俯/正、侧、背
运动方式:
推、拉、摇、移、跟等
2、画面表意特点
形象性:
具体的人、景、物
纪实性:
只能记录镜头前的人物、事件
运动性:
镜头内景物的运动:
镜头的运动等
多义性:
含义模糊或多重意义
三、文字的表意
1、文字的运用(画内文字、后期加工上的文字)
2、表意特点
准确,清楚,可以由表及里跨越时空。
介绍、解释、补充
争抢时效(单独使用)
结构作用
一、树立符号系统观
声画符号构成有机系统。
不同类型的符号相互匹配,扬长避短。
音乐、音响、画面是非语言符号,擅长表达情感、塑造形象。
有声语言、文字则是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抽象的思想、情感。
二、追求多层次的传播效果
不同符号组合获得多层次的含义。
直接意指,主要运用声画合一获得。
声画合一:
声音和画面同时指向一个具体的形象的组合形式。
分为画内声画合一和画外声画合一。
具有声画同步出现,试听统一,高保真特点。
间接意指,主要声画对位获得
声画对位:
指声音和画面围绕同一个内容中心,在各自独立表现的基础上,又有力地结合起来的表现形式。
声音与画面具有一定的“信息差”,调动观众的参与。
三、掌握视听语言的语言与技法
声音语言:
物理性:
音调、音量、音色
心理性:
基于声音物理特性引发人们感知的心理因素
表情性:
基于声音物理特性引发的情感色彩
画面语言:
构图、景别、角度或高度,镜头运动方式,镜头的组接方式。
长镜头:
已写实性见长,多用于新闻报道或记录片摄制;
蒙太奇组接:
能够创造时空和节奏,多用于表现性风格的题材创作。
第四章广播电视节目的构成
第一节广播电视节目的划分
1、节目定义
具有一定内涵,有相应名称,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传播的,由声音和图像等要素组成的电子符号系统。
(这是从符号要素界定其系统,也可以从题材或类型方面界定节目。
)
2、节目类型
(1)新闻性节目
(2)社教性节目
(3)服务性节目
(4)综艺性节目
1、节目要素
2、广播新闻体裁
(1)体裁的划分(是否运用音响)
口播体裁:
单纯运用有声语言来表现内容的新闻体裁,包括广播消息、广播通讯、广播特写、广播评论等。
录音体裁:
运用的有声语言之外,还要运用实况音响素材来表现内容的广播新闻,包括录音报道、广播讲话等。
(2)广播新闻主要体裁例举
广播新闻(口播新闻)
录音报道:
指采制新闻现场音响对新闻事实进行简明扼要的报道。
现场报道:
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解释、访问和录音的新闻广播形式。
具有迅速及时、现场感强的特点。
实况广播(现场直播):
与新闻事件发生、发展以至结束同步直接播出的新闻报道形式。
具有传播时间上的同步性、报道事件的相对完整性。
3、电视新闻体裁
(1)体裁的划分
消息类:
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图像新闻、字幕新闻、现场报道、访谈新闻、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专题类:
专题新闻与专题报道、调查性报道、电视专访
言论类:
电视评论、电视论坛、编前编后、即兴点评,等等。
(2)体裁例举
电视现场报道。
它是最能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报道方式。
电视新闻调查就某件新闻事件、某个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作深入调查的节目形式。
《新闻调查》
电视专访:
《高端访问》
电视评论:
《焦点访谈》
4、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的发展
(1)早期新闻性节目:
信息量小、时效性弱、形式单一
(2)新闻性节目的发展:
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形式丰富
栏目化、杂志化;
播新闻、说新闻、演新闻;
民生新闻、公共新闻
1、特性
受教育者的广泛性
施教育者的权威性
教育内容的多样性
教学方式的形象性
2、作用
提高思想理论水平
普及科技文化知识
补充正规学校教育
3、类型
社会性教育节目
知识性教育节目、对象性教育节目、竞赛性教育节目
教学性教育节目
综合教学、专业教育、应用教学
1、服务性节目的定义
指那些实用性强、作通信息、作咨询、当参谋、反映群众呼声等方式,直接为社会各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为受众排忧解难,对受众的心理和生活需求产生直接影响作用的广播电视节目。
2、特性:
实用性、能直接产生影响作用.
3、类型:
独立形态的服务性节目:
单项性服务节目,如《天气预报》
综合性服务节目,如《为您服务》
非独立形态的服务性节目:
指其他类型节目中含有的服务性要素
1、文艺性节目的定义:
或是以音像形式传播其他文艺样式的作品、或是以音像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播电视节目。
兼融性、渗透性、综合性、连续性
直播节目类型:
音乐、戏曲、舞蹈、文学、电视小品、文艺专栏、综合性文艺节目
加工节目类型:
电影录音剪辑、MTV、LTV
六、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
立足媒介特性,张扬形象传播优势
借助新媒介技术,追求更深度的参与互动
面对竞争压力,求得个性化生存
适应受众需求,打造多元化的节目类型
第五章广播电视的采制流程
第一节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制流程
一、采制流程含义
1、采制:
即采访与制作的统称。
相当于广义上的制作,指包括节目内容选取、采录、编辑、合成等环节在内的整个生产流程。
2、采制流程:
(这里分作前期、后期。
随着数字技术、卫星技术、光纤技术的运用,前后期界限越来越模糊,形成“制/播合一”流程。
)
一般性制作流程:
前期:
策划、选题、脚本(撰稿)、录制
后期:
画面编辑、文字编辑、音乐音响合成,特技运用、节目包装等
新闻类节目采制流程
选题、采访(前期采访)、拍摄(现场采访,也叫实地拍摄;
现场报道)
画面编辑、文字稿(解说词)编辑、音乐、音响(包括同期声、实况音响)的合成、播出。
二、采制的重要地位
1、采制手段和方式构成了节目传播形态。
2、采制手段与方式影响着节目信息承载的数量与质量。
3、采制过程与节目本身融为一体。
三、采制理念:
采制既是技术手段,也是传播理念。
“媒介即信息”用到这里可以说采制即节目。
1、时空观:
实时在场
2、真实观:
记录、再现、虚拟
3、节目观:
策划、制作
第二节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的采制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录的特点
1、采录的含义:
采访与摄像/录音的统称。
2、采录的重要性:
获得新闻事实的素材;
形成报道的基础;
直接成为报道的表现形态,如无剪辑拍摄、现场直播。
3、采录的特点
采访手段的多样性
采、编、播一体化
记录现场的原生态
建立采访者、被采访者和受众间的交流感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录的要求
1、精心选材:
衡量选题的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
一是新闻性:
重大、影响,相关。
国外有人将三“I”。
二是可视性或可听性,它是广播电视媒介个性优势所在,决定着题材的可操作性。
选题的来源:
相关文件、其它媒体(同行)、新闻线人(报料)、跑线记者常规性、突发性题材、部门提供线索、社会提供、企业、事业单位提供
2、访前准备充分:
采录设备检查与准备
文字及其他相关材料准备
3、现场采录:
保持过程性:
音响与镜头段落记录过程
传达现场感与真实感:
注意镜头运动与构图要有空间感
捕捉细节
记者采访:
准备访问提纲(有形或无形)
导入性交谈
问题间应有一定的逻辑性
问题可开可合,因人而宜
善于发现访问对象谈话中的问题
记者(出镜/出声)的特殊要求:
口齿清楚,完成现场评述
举止装扮得体,与环境相适宜,丰富非语言信息
把握报道思路,善于场面调度,结构报道
三、广播新闻采录的特殊要求
1、精心采录现场音响
音响的作用:
真实性、可视性、现场感、说服力、吸引力(网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