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质不粘锅行业标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95034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质不粘锅行业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钢质不粘锅行业标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钢质不粘锅行业标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钢质不粘锅行业标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钢质不粘锅行业标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质不粘锅行业标准Word格式.docx

《钢质不粘锅行业标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质不粘锅行业标准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质不粘锅行业标准Word格式.docx

GB/T6807-2001钢铁工件涂装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

QB/T2174-2006不锈钢厨具

QB/T2421-1998铝及铝合金不粘锅

IEC62321Ed.1111/54/CDV,用ICP和AAS方法测定镉的含量

IEC62321Ed.1111/54/CDV,用ICP和AAS方法测定铅的含量

IEC62321Ed.1111/54/CDV,用ICP测定汞的含量

IEC62321Ed.1111/54/CDV,用比色法测定六价铬的含量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不粘涂层

4分类

4.1产品按用途分为:

汤锅、煎锅和炒锅三类。

4.2产品按涂层种类分为:

a)外涂层:

分不粘涂层和高温漆两类;

b)内涂层:

不粘涂层。

4.3产品按口径和锅体高分为多个系列,其中口径以厘米为单位取整数并采用偶数系列,特殊规格的产品按供需双方商定。

5要求

5.1材料

5.1.1钢质不粘锅应使用能够使成品满足于本标准规定的所有的性能要求的材料制造。

所选材料在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应释放出任何可能对健康有害的物质或对任何有机组织产生不良影响的成分。

5.1.2金属材料

5.1.2.1钢质不粘锅的基体材料应选用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符合GB/T5213-2001中的钢材或其他类似钢材,产品基材料最小厚度在0.4mm~1.2mm。

5.1.2.2钢质不粘锅锅沿包边应选用符合GB/T4237-1992不锈钢材料制造。

5.1.3非金属材料

钢质不粘锅的非金属部分可以采用尼龙、塑料、木质或其他能够达到本标准相关性能要求的材料、合成材料制成。

5.2尺寸偏差

按产品标示的尺寸,锅口内直径尺寸偏差为±

1mm,锅体高度尺寸偏差为±

2mm。

5.3外观质量

5.3.1产品及零配件的外露部分应光滑,不得有刺手的毛刺、裂边和锐边。

5.3.2锅体应端正、对称,不扭曲,在平面上放置稳固。

5.3.3锅体内外涂层应平滑、均匀、色泽均匀一致,不漏底,不得有明显的流痕、桔皮、气泡、划痕、颗粒、水渍和夹杂物,也不得有其他影响使用性能和外观的表面缺陷。

5.3.4把手安装正确、牢固。

5.3.5锅沿不锈钢包边应均匀一致、伏贴、牢固,表面光滑,不得有毛刺。

5.4涂层性能

涂层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涂层性能

项目

要求

不粘内涂层

不粘外涂层

高温漆

显微外观

10倍显微镜下观察应无露底和裂纹

——

涂层厚度,μm

10~40

10~50

涂层硬度

应通过2H铅笔试验

附着牢度

划格区内涂层不整格脱落

剥离牢度

涂层被剥离距小刀划痕边缘的距离应不大于6mm

抗划伤力性

涂层未被除去的总长度之和应不小于10﹪

抗冲击性

涂层应无开裂、皱摺、脱落

不粘性

被试食物应能用非金属铲从涂层表面无操作取出,并能用软布揩消涂层表面

耐热骤冷稳定性

(250±

5)℃,保温5min后立即投入室温水中冷却1min,涂层表面应无起泡、开裂

(170±

5)℃,保温5min后立即投入室温水中冷却1min,漆膜应无起泡、开裂及明显变色

耐碱性

涂层表面应无起泡、开裂

耐酸性

涂层表面应无起泡、开裂、缩孔

耐盐水腐蚀性

涂层表面应无起泡、侵蚀点等附加缺陷

注:

不粘涂层作外涂层时,不可用于与明火直接接触部位。

5.5塑料耐煮性

手柄及锅钮塑料经耐煮性试验后,应无裂纹、气孔、气泡及明显变色及刺激性气味。

5.6塑料手柄耐高温软化性

塑料手柄经耐高温软化性试验后,塑料手柄应不会发生松动或软化痕迹。

5.7手柄载荷强度

手柄经表2所规定的载荷力试验后,手柄支架不松动,不变形,手柄无裂纹。

表2手柄载荷力

名称

载荷力N

双柄锅

W=1/2W1+3/2W2

单柄锅

W=W1+W2

注1:

W——载荷力;

注2:

W——试件自重力;

注3:

W——试件最大容水重力。

5.8锅身渗水

锅身注入常温水至铆接部位以上,放置3min,铆接处应不渗水。

5.9盖与锅身配合

盖与锅身应吻合,转动自如,开合灵活,经盖与锅和锅身配合试验时,盖的径向移动距离不大于3mm。

5.10卫生要求

5.10.1不粘涂层应符合GB11678的规定。

5.10.2不锈钢包边材料应符合GB9864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基体材料的检验

在锅体未进行涂层处理前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

6.2尺寸偏差的检验

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或精度为0.5mm的钢直尺测量。

6.3外观质量的检验

用目测手感法检查。

6.4涂层性能的检验

6.4.1显微外观

用10倍显微镜的样本底部任取不同区域进行观察。

6.4.2涂层厚度

6.4.2.1内涂层厚度测量采用精度为0.1μm的涡流式涂层测厚仪测量试样内壁底部8点(见QB/T2421-1998图4),取其平均值。

6.4.2.2外涂层厚度测量采用精度为0.1μm的涡流式涂层测厚仪按QB/T2421-1998附录A的规定进行。

6.4.3涂层硬度

按GB/T6739-2006的B法进行,用样品代替试板。

6.4.4附着牢度试验

按QB/T2421-1998中6.3的规定进行。

6.4.5剥离牢度试验

按QB/T2421-1998中6.4的规定进行。

6.4.6抗划伤力性试验

将连接到气动笔的空气压力调节到0.12MPa,然后按QB/T2421-1998中6.5的规定进行试验。

6.4.7抗冲击性试验

按GB/T1732-1993的规定进行。

6.4.8不粘性试验

按QB/T2421-1998中6.6的规定进行。

6.4.9耐热骤冷稳定性试验

6.4.9.1不粘内涂层耐热骤冷稳定性试验

按QB/T2421-1998中6.7的规定进行。

6.4.9.2不粘外涂层和高温漆耐热骤冷稳定性试验

按QB/T2421-1998中6.15的规定进行。

6.4.10耐碱性试验

按QB/T2421-1998中6.8的规定进行。

6.4.11耐酸性试验

按QB/T2421-1998中6.9的规定进行。

6.4.12耐盐水腐蚀性试验

按QB/T2421-1998中6.10的规定进行。

6.5塑料耐煮性试验

按QB/T2421-1998中6.22的规定进行。

6.6塑料手柄耐高温软化性

按QB/T2174-2006中7.7的规定进行。

6.7手柄载荷强度试验

按QB/T2421-1998中6.1的规定进行。

6.8锅身渗水试验

按QB/T2421-1998中6.21的规定进行。

6.9盖与锅身配合试验

按QB/T2421-1998中6.23的规定进行。

6.10卫生要求的检验

6.10.1不粘涂层按GB/T5009.80-2003的规定进行。

6.10.2不锈钢按GB/T5009.81-2003的规定进行。

7检验规则

7.1组批

以同一班次同一原料生产的同类产品为一批。

7.2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3出厂检验

7.3.1每批产品须由公司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

7.3.2出厂检验项目见表3。

7.3.3出厂检验按GB/T2828.1-2003规定进行,采用特殊检查水平S-3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AQL值和不合格分类见表3。

表3出厂检验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本标准章、条

按收质量限

AQL

不合格分类

检验方法

1

尺寸偏差

5.2

6.2

10

C

2

外观质量

5.3

6.3

3

涂层厚度

5.4

6.4.2

6.5

B

4

6.3.7

5

锅身渗水

5.8

6.8

6

盖与锅配合

5.9

6.9

7

标志

7.1

目测

A

注:

表中A类不合格项目不允许出现不合格。

7.4型式检验

7.4.1型式检验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品;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d)停产半年以上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7.4.2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全部技术要求和标志。

7.4.3型式检验按GB/2829-2002的规定,采用判别水平I的一次抽样方案。

7.4.4型式检验的样本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批中随机抽取(n=12),先按出厂检验项目检查,其中B类RQL值为6.5,C类RQL值为80,A类不允许出现不合格。

再按表4进行检验。

表4型式检验项目

组别

检验序号

检验项目

不合格质量水平

判定数组

AcRe

样本数

n

I

卫生要求

5.10

6.10

6块样板

内涂层附着牢度

6.4.4

30

01

6.4.5

II

6.4.1

65

12

6.4.6

6.4.11

手柄载荷强度

4.7

6.6

III

6.4.3

外涂层附着牢度

6.4.8

6.4.12

IV

6.4.10

外涂层耐热骤冷稳定性

5.4.9.2

V

内涂层耐热骤冷稳定性

6.4.9.1

塑料耐煮性

5.5

塑料手柄耐高温软化性

5.6

8标志、合格证、使用说明书

8.1标志

8.1.1产品上应有如下标志:

a)生产厂名称;

b)商标。

8.1.2销售包装上应有如下标志:

a)产品名称;

b)生产厂名称、厂址;

c)商标;

d)规格;

e)产品执行标准号。

8.1.3运输包装上应有如下标志:

b)商标;

c)规格;

d)数量、重量;

e)生产厂名称、厂址;

f)符合GB/T191-2000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和GB/T6388-1986的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8.2合格证

合格证上应有如下内容:

a)产品名称、规格;

b)合格证(字样);

c)检验员(签名或盖章);

d)生产日期;

e)生产厂名。

8.3使用说明书

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内容应包括:

a)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b)使用说明;

c)安全、清洗注意事项;

d)执行标准号;

e)生产厂名称、厂址。

9包装、运输和贮存

9.1包装

产品包装应牢固,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9.2运输

9.2.1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掷、翻滚和踩踏。

9.2.2运输途中应谨防受潮、挤压及雨雪淋袭。

9.2.3严禁与腐蚀性物品同时装运。

9.3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气体的仓库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