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4课时(3、4课时)讲义.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496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4课时(3、4课时)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4课时(3、4课时)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4课时(3、4课时)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4课时(3、4课时)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4课时(3、4课时)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4课时(3、4课时)讲义.doc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4课时(3、4课时)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4课时(3、4课时)讲义.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4课时(3、4课时)讲义.doc

专题题目: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有深入的理解,同时要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促进他们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联系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

【教学难点】

如何联系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增强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时数】

4课时(3、4课时)

【教学内容】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

3、当代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授新课】

课程回顾

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关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一、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导语:

十八大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字不同层面的价值目标。

第一个是国家层面,他的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层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追求的现实价值目标;第二层面是社会层面,它的内容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应当追求的理想价值属性;第三个层面是个人层面,它的内容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价值要求。

这三个层面的价值理念,从基本价值要求到现实价值目标,再到理想价值目标,体现了递进和升华的关系,体现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

下面我们就分别从这三个层面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一)国家层面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层面:

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所确立的国家现实价值目标,它包括了我国社会生活结构的基本领域,体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有机统一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总目标。

同时也明确了我国讲要走什么样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哪里,奋斗的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1、富强。

富强是从经济层面对国家价值目标的规定,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在展的现实目标。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国家强大和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富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贫弱是中国人的痛苦记忆,近代以来,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直怀抱这两个历史性追求,一是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

今天,把富强作为国家的价值目标,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民主。

民主是从政治层面对国家价值目标的规定。

民主是近百年来中国人孜孜追求的目标,五四时期提出的口号就是民主与科学,自甲午战争开始,现今的中国人就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的器物难以超越西方,必须变革制度。

于是,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可以说,西方的各种民主形式都在中国实验过,但都没有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终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之路。

这条民主道路就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同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还要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点,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

民主在制度上体现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有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同时在具体形式他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民主选举,是指人民根据自己的意愿,按照法定形式,选定国家各级代表机关的代表和某些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是人民行使和实现其基本政治权利的一种方式。

民主决策,指在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方面,保证广泛的人民参与,倾听意见并集中民智,使决策建立在民主和科学的基础之上。

民主管理,指人民作为政治主体参加国家事务和企事业的管理,行使宪法赋予的各项权利并承担宪法赋予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民主监督,指人民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力,对国家各级代表机关和公职人员进行监督,以纠正各种违法行为,其分为执政党的党内监督,其他党派的党际监督,人民代表的监督,人民舆论的监督和人民个体的监督等,它是人民民主的保障。

3、文明。

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追求的现实目标。

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在建设经济强国的同时也要建设文化强国,使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

发展社会主义先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把文明作为国家的价值目标,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创新发展当代中华文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和谐。

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追求的现实目标。

和谐主要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和谐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本质属性。

今天把和谐作为国家的价值目标,就是要把保障和改实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就是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国家,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久治安,中国民族永续发展。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体现了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追求。

(二)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是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观念,也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

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价值遵循。

1、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名诗,道出了古今往来人们对自由的热切向往。

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取向,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重要价值,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地发展。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在当代中国,自由的根本要求:

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这就包括了第一要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它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等。

第二要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和自由,它的具体内容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

第四要保障公民的财产权,就是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在当代中国,把自由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就是要确保公民自由权利,鼓励公民自由奋斗,营造有民主又有集中、有自由又有纪律、生动活泼、心情舒畅的社会环境,为每一个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社会条件。

2、平等。

平等是人的最基本权利,是处理一切社会关系的最基本准则。

党的十八大报告:

把平等问题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提到平等这一关键词的地方共有17处之多。

不仅在价值观层面强调平等,而且还提出了涉及各个方面的平等要求。

今天我们不仅强调城乡平等男女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也强调机会平等、权力平等,而且包括结果平等更多的平等。

在当代中国,把平等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通过平等的社会机制和价值引导,去尽量保障每个人的平等发展的机会。

3、公正。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是最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取向。

温家宝曾强调: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推进社会公正就是政府的良心。

在当代中国,把公平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加快建立以权力公正、机会公正、规则公正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正的社会环境,努力做到教育公平、竞争的公开公平、分配的公平,简单地说,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4、法治。

十八大报告指出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与德治是相对应的,我们说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要相结合,同时要更加注重法治建设,在全社会树立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的核心就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就是要任何个人或是组织在法律面前实现平等,就是实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同时法治他还要求要科学立法,立法过程中必须以符合法律所调整事态的客观规律作为价值判断,而不是依赖经验或是政绩来立法;第二严格执法,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做到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第三公正司法,司法主要指法院的审判活动,法院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第四落到每个公民身上就是要守法,不仅要守法,而且要懂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个人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根本道德准则。

它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

同时它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个方面。

它是集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有很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

1、爱国。

爱国就是要爱国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国的灿烂文化。

我们说国破则家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讲的就是国家的命运其实是和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爱国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历史上很多爱国志士为了国家牺牲自己,如古代屈原、苏武、岳飞、文天祥,近代有李大钊、孙中山、谭嗣同、当代有周恩来、朱德、焦裕禄、毛泽东等等,这些人都是大家心目英雄,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在当代中国,和平年代爱国最主要也最基本的要做到三点:

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同一切分裂国家的势力作斗争,忠实于民族整体利益,要学会舍小家为大家,同时要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去。

2、敬业。

敬业是公民的重要价值准则,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

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担任什么职务,只有做到兢兢业业才能在自己的岗位有所成就。

在当下我们弘扬敬业精神就是要做到四个尊重:

尊重创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

做为我们个人来讲,就是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职业道德,教师有师德,医生有医德,其他职业同样也有其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这都是需要每个从业者去共同遵循的。

3、诚信。

诚信是做人之本,中国古人是非常注重诚信的,人无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