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与中学生谈话沟通技巧.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326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与中学生谈话沟通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与中学生谈话沟通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与中学生谈话沟通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与中学生谈话沟通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与中学生谈话沟通技巧.doc

《浅谈与中学生谈话沟通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与中学生谈话沟通技巧.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与中学生谈话沟通技巧.doc

与学生谈话技巧之我见

俗话说,“药到病除,言至心开”,一个班主任,面对班上几十名学生,怎样才能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工作方法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就是与学生谈话。

谈话对于师生之间沟通思想、交流信息、解决矛盾、融洽感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并非每次谈话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实践表明,有的谈话收效甚微,学生听了入耳不入心,甚至适得其反,拉开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而有的谈话则效果显著,就象一把金钥匙,一下子就能打开学生心头的锁,原因何在?

谈话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

下面就如何提高与学生谈话的效果谈谈本人的看法,与各位共勉。

一、谈话前要有准备

找学生谈话,不能心血来潮,毫无准备。

要确实谈话的对象,要真正了解谈话对象。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谈话前要对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要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有些比较傲慢的学生。

他们大多自由散慢,对教师的劝导也往往拒不接受,或者言听心违;而口辨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大多思维敏捷,聪明灵活,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又喜欢钻牛角尖,犯了错误设法狡辩,为自己开脱;而胆怯、顾虑较多的学生,他们往往不善言辞,胆小怕事,或对老师存有戒心。

只要找他们谈话,他们要么满脸通红、紧低着头,一句话都不说;要么就流泪,以哭来掩盖一切,他们的内心世界不容被人了解。

总之,班主任在找学生谈话前,应全面了解学生,有准备地谈,才能临阵不乱。

二、把握好谈话时机,选择好谈话场合,运用好谈话方式,也就是使(时机+场合+方式)达到最优化。

捕捉谈话时机,地点、场合的选择对个别谈话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时间的选择要根据工作安排情况及学生思想状况与情绪表现。

如学生情绪不稳,容易激动发火,此时不宜谈话。

如学习太忙,学生也会心不在焉。

一般而言,应选择比较清静,不受外来干扰的场所,应尽量避开人多的场合,应选择学生感到亲切、自在的地方。

下列是我总结的一些经验,在此与同行切磋。

(1)考试前后的谈话很重要。

可以说,考试前后是学生心理波动较大的时期,例如考前紧张或无助,考中粗心大意,考后过于放松或者丧失信心等,而且通过考试可以发现很多存在问题,例如卷面不整洁影响了分数,偏科现象,没掌握答题技巧等,这时有必要采取个别或集体谈话的方式进行引导。

如期中考试前我分别和一些自信不足的学生谈话给他们打气,考试后及时给进步的学生表扬,给退步的学生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下次争取进步……

(2)突发事件的谈话要及时,即要“热处理”。

尽管突发事件有其偶然性,但是却可以“一粒沙里看世界”,它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和内心世界,如果不及时引导,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应该将某些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

(3)某些事件宜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压后再谈。

这里的“冷”有两层意思,一是对自己而言的,有时面对一些事情,特别是自己比较痛恨的一些现象或屡教不改的学生再次犯错,情绪容易激动,这样往往导致感性战胜理智,这时先用“冷处理”方法,能够避免谈话过程中感情用事的情况发生。

二是对学生而言的,他们激动的心情,短时是不会平静的。

如当两位发生纠纷的学生走到你的面前,互相告状时,你千万别发火,对他们大声的呵斥,只能加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隔阂,如果马上了解情况,学生只会你一言我一语地发生争吵,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会清醒地认识错误。

 这时候采用冷却法,先让他们的心情平静来,然后再谈话。

(4)针对性较强的个别谈话的场合要灵活化。

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在办公室与他们谈话是比较正常的,但对有恐惧心理的学生而言,不一定每次都要在办公室里作“正规”严肃的谈话,也可以在小路上、校园里作随便的交谈,以减轻他的紧张情绪;对于那些比较顽皮的学生,也不要一有什么过失,就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里来训一顿。

因为来多了,他也就无所谓了,他对办公室里严肃、认真的气氛产生了“对抗”心理。

凭你怎么“苦口婆心”,他总是“金口难开”,遇到这类学生,教师不妨在课外活动场地和他一起“玩”,玩得差不多了,再和他谈。

有时在课外场地比在办公室里严肃、认真地“批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5)采用笔谈方式,如通过周记、评语、书信等。

笔谈是一种理性的谈话方式,也是一对一的直接交流方式,避免了冲动、感情用事的弊端。

文字的感染力量是巨大的,学生不但会从中受到其实启示,还会由衷地敬佩你,感谢你。

有一次,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一个平常字迹工整的学生,做作业忽然潦草起来了,我就下了这样一个评语:

是有心事吗,字体好像变了?

最后这位同学看到这个评语后,回敬了一句:

“感谢您,您的关心使我的伤心变成了信心。

(6)用网聊的方式,如通过qq、电子邮件等网络形式与学生对话。

喜欢上网是这个阶段学生比较普遍具有的一个特点,他们喜欢那种没有过多约束的空间,敢于说真话,因此这时的对话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网上,就算平常在你面前说话不多的、内向的学生也是滔滔不绝、可爱之处可圈可点,例如我通过qq在和我们班一个平时很文静的表现并不突出的女生聊的时候,她竟然提出了很多关于班级建设的有见地的意见,我及时地表扬了她对班集体的关心;此外,这种方式也是你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这让你及时发现各种平时难以发现的问题,因为有些学生的心事不会直接对老师讲,而会对好朋友讲。

(7)家访形式谈话。

这是比较传统的谈话方式,因为家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是安全、舒适、温暖的,他是主人,而老师是客人,在这种环境下的聊天显得更随意,更深入,说理也更容易接受,而且老师的亲自到访使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重视,这样无形中增强了谈话的效果,家访过程中适宜家长、学生、老师三方一起谈,非特别情况下不宜支开学生,这样会令他产生对老师的不信任感。

(8)通过电话访谈方式,因为并非面对面,而是通过声音来交流,学生会少了一种约束,氛围相对而言比较轻松,老师可以先和学生拉拉家常,聊下其他话题,这种非专题式的谈话可以为针对性的谈话做良好的铺垫,而通过电话与家长的联系也让老师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9)充分利用平时各种时间和场合和学生交谈,增进师生的交流和感情。

例如做课间操的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吃饭时间、放学后时间,一句平常的问候,一句轻微的鼓励,一声小小的赞扬,都可能令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和蔼与关切,师生情在这过程中日益增长。

(10)做好分层次谈话。

正如黑白对比分明一样,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差别也是很明显的,老师首先认识的也往往是这两类学生,因此,中等生是最容易受到忽视的,所以应当做好各个层次的谈话,例如中段考过后,可以分别召开成绩分别属于上、中上、中等、中下、下层次的学生的座谈会,有针对性地谈话,让他们知道老师在乎每一个学生。

三、要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表情和肢体语言要得当。

谈话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要求班主任有较高的思想修养、道德水准和心理素质,还要有广博的学识,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运用谈话的技巧,这样,与学生谈话时才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1.某些情况下,可以营造宽松、愉快的气氛,话语尽量做到幽默有趣,由浅入深。

例举一

上课的铃声已经响起,可有的学生还在谈笑风生,有的则静观窗外,还有的伏案而睡,一派无精打采的状态。

这时候作为教师的你,见状该如何处理?

有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他咳嗽了一声,略带笑意地对大家说:

“如果那几位聊天的同学也能像观看窗外景色的同学那样安静的话,我看就不会影响这几位睡觉的同学了,你们说是吗?

”老师幽默的话语,真可谓“一石三鸟”,全班同学在一阵笑声后安静了下来。

可见,有时愉快的氛围比板起脸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所以谈话先不要先奔主题,一般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谈起,先作一两分钟友好的谈话,待愉快的气氛形成然后再切入正题。

2.谈话要掌握评论分寸,克制自己,避免冲动。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谈话之前,班主任一定要把情况了解清楚,听取学生谈话,先不要发表会损伤学生自尊心的评语。

否则,一时冲动发脾气,往往会在客观上阻止谈话继续,学生甚至会证明自己是无错的辩护。

当学生将过错行为完全真实讲出后,班主任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冲动。

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有勇气承认自己过错行为的诚实学生,这是我们的契机。

孔子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工作要遵守一定教育原则。

话语要注意分寸,批评不可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弄得对方垂头丧气,表扬也应适可而止,做到刚柔相济。

3.语调适度,谈话时要随着情绪和气氛变化,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大或小,或高或低,以更好地传递思想感情,增强表达效果。

那些优秀的播音员,能吸引成千上万青少年听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采用了柔和的声调,对着话筒娓娓而谈,结果激起了青少年的共鸣。

我也借鉴着尝试过,放低了声调和学生交谈,学生更愿意说心里话。

4、谈话目光要正视,启发学生讲真情实话。

谈话时要正视对方,信任对方。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

相互信任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达到交际成效的一种重要条件。

当班主任获得学生信任后,学生对班主任的反感就会被克服,学生会把班主任看成一个可以亲近的人。

只有达到这种信任平衡,才能使师生心心相映,无话不谈。

我的做法是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倾听你的谈话,在尊重你,尽量使学生意识到,你对全面的真实的信息感兴趣,而不喜欢弄虚作假;你对工作负责,对班级全体学生发展负责,学生若能反映真实情况,你就成功了一半。

四、要遵循谈话的原则

找学生谈话不仅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也是一种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需要遵循学生思想活动规律,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平等原则

与学生谈话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要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消除学生顾虑与拘束,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

万万不能以“你一定要……”、“你要再……”这样的话来要求学生。

彼此之间应该尽量商量着来,目的在于使双方都觉得谈话很有必要,也很有收获。

一般可以说“如果你们能这样做,那该多好啊”、“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等话语,这样学生更乐意接受。

(二)真诚原则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班主任要真心诚意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以情感人。

惟有真心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才能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交流,心理上有了沟通,心灵上引起共鸣,学生才能敝。

若让学生产生一种被轻视、被愚弄的愤怒,就会引起师生间的树立情绪,影响谈话效果。

开心扉,将内心坦露无遗。

在谈话过程中,如果班主任带有厌恶的情绪,甚至皱一皱眉,有一点走神,学生都会敏锐地觉察到

(三)尊重原则

找学生谈话时,要态度和蔼,给对方以亲切感、实在感,要倾听对方的诉说,让对方把心中的体验、感受尽情地倾述出来;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话语,不要高声训斥,挖苦讽剌,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乐意讲真心话。

(四)差异原则

找学生谈话的方式要因人而异,不可千人一面。

要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性格特征、情绪心态、表现情况,根据谈话的内容、主题、环境等诸多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的同学是直性子,性情豪爽,谈话就要开门见山。

有的同学自尊心较强,谈话要就应含蓄一些,旁敲侧击,不要硬把一层“窗户纸”捅破,对方接受不了。

在这方面《论语》中记载着孔子的一个极好的范例:

一次,子路问孔子:

“听到自己认为应当做的事就可以上去做吗?

”孔子回答说:

“有父兄在上,不征求他们的意见,怎么可以自作主张呢?

“过一会儿,冉有也来问这个问题,孔子回答说:

“只要听到这件事应该做,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做。

”一直在孔子身旁的公西华听了大惑不解,就问孔夫子。

孔子说:

“冉有遇事犹豫不决,我的回答是为坚定其信心,而子路粗鲁好胜,所以我故意给他泼冷水。

”孔子的这种做法,就是遵循了差异原则。

总之,与学生谈话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是这是一项反复、细腻、长期的工作,清楚地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切不可以为一次谈话就可以解决一个问题,这是不切合实际的,不管怎样,我们要始终记住: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