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1期中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93108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4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选修1期中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生物选修1期中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生物选修1期中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生物选修1期中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生物选修1期中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选修1期中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生物选修1期中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选修1期中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选修1期中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者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为2/3×

1/2=1/3,A正确。

根据7号和10号都是aa,可推知,1、2、3、4号个体都是杂合子,B正确。

该地区患该病的比例为1-91%=9%,所以a的基因频率为3/10,则A的基因频率为7/10,所以该地区正常人中携带者占2×

7/10×

3/10÷

91%=6/13.

5基因型可能为1/3AA或2/3Aa,与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女子为婚配,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

6/13×

1/4=1/13,C正确。

6和

9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4/9+1/9=5/9,D错误。

本题以遗传系谱图为载体,考查分离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3号染色体的片段。

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称为基因重组

B.异常的9号染色体可为C和wx的基因重组提供判断依据

C.图二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

D.图二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B

9号染色体一端有来自3号染色体的片段,属染色体结构变异,故A错误;

可根据9号染色体一端染色体结节和另一端3号染色体的片段判断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故B正确;

图2中的母本的2条9号染色体有相同的片段可联会,故C错误;

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双亲都能产生cwx的配子,说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故D错误。

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某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人类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两个家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系谱图如下。

查阅文献发现,在正常人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假如Ⅱ7和Ⅱ8又生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儿,则Ⅱ9的基因型为aaxby

C.假如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

D.Ⅲ1和Ⅲ2都患乙病,如果他们都能正常结婚生子,则他们与正常女人结婚所生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相同

【答案】C

A.Ⅰ1和Ⅰ2都正常,产生了患甲病的女儿Ⅱ2,所以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乙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故A错误;

B.假如Ⅱ7和Ⅱ8又生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儿,则乙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Ⅱ9的基因型为aabb,故B错误;

C.Ⅱ3不患甲病,基因型为AA或Aa,其中为Aa的概率为2/3,Ⅱ4为Aa的频率为

,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

,故C正确;

D.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女性正常有两种情况:

纯合子和杂合子,这两种情况下产生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不相同,故D错误。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

6.现有甲、乙两物种的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寒冷的条件下种植。

若想培育出高产、耐寒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

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可能不可行的是()

A.先杂交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获得纯种的目标植株

B.将乙种植株耐寒基因导入到甲种植株的根尖细胞中,通过组织培养可培育出目标植株

C.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处理乙种植株以获得满足要求的目标植株

D.诱导两种植株的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后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成幼苗

【答案】A

甲和乙植株属于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有性杂交获得可育后代;

乙种植株适宜在寒冷的条件下种植,含有耐寒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导入甲植株的根尖细胞中,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培育出耐寒高产植株;

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可使乙植株突变成高产植株;

诱导两种植株的愈伤组织细胞形成的杂种细胞含有高产、耐寒基因,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目标植株。

考查育种的方法。

点评:

本题通过四个选项综合考查了四种常见的育种方式。

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四种育种方式方法的原理和过程相当的熟悉,如若不然很容易弄混四者的关系。

难度中等

7.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紫外线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自交无性状分离

B.紫外线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单倍体植株的细胞最多含有40条染色体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抗病植株都是单倍体,高度不育。

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可判定出这株植株X是杂合子,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比例逐代提高。

D.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数目最多含有40条染色体。

本题考查了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等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8.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l,Fl再自交得F2;

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5/8、1/4

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第一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第二种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故C正确,D错误;

在杂交育种中,根据所给的亲本基因型可知,F2的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分别占3/8和1/4,故A错误;

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得到的都是纯合子,即在F2中符合要求的个体占1/4,故B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育种,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如图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A.1950~1980年问该种群始终没有发生进化

B.1990年该生物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C.196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为48%

D.变异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950~1980年间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A错误;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1950~1990年间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但不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B错误;

从理论上计算,196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为2x0.4x0.6=48%,但如果个体间不能自由交配则Aa基因型的频率不一定为48%,C错误;

1970年以前,A基因频率逐渐降低,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利于适应新的环境;

1970年以后,A基因频率逐渐升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有利于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变异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D正确。

本题考查基因频率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10.下图A所示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1)人体内环境中的酪氨酸除图A中所示的来源外,还可以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

(2)若酶①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酶①基因的碱基数目不能少于_______。

合成酶①的过程中至少脱去了_________个水分子。

(3)若医生怀疑某患儿缺乏酶①,诊断的方法是检验_______________。

(4)右上图B所示Ⅱ–1因缺乏图A中的酶①而患有苯丙酮尿症,Ⅱ–3因缺乏图A中的酶②而患有尿黑酸尿症,Ⅱ–4不幸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Pp、Aa、Hh表示)。

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

Ⅰ–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5)Ⅱ–3已经怀有身孕,如果她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概率是_______;

如果生育一个男孩,健康的概率是___________。

【答案】

(1)食物

(2)6nn–1

(3)患儿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

(4)①PPAaXHXh

(5)13/4

(1)人体内环境中氨基酸的来源有三个:

食物、蛋白质分解和转氨基作用形成.所以酪氨酸除图A中所示的来源外,还可以来自于食物。

(2)已知基因的碱基数目:

mRNA的碱基数目:

肽链中的氨基酸数目=6:

3:

1,所以酶①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为6n个或3n对;

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1。

(3)由图可知,若缺乏酶①,则会形成过多的苯丙酮酸,所以诊断的方法是检验该患儿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据图A可推知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细胞代谢,从而控制生物性状的。

(4)分析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Ⅰ-1和Ⅰ-2都不患苯丙酮尿症,但他们却有一个患此病的女儿,说明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同理尿黑酸尿症的遗传方式也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而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结合题中所给的信息“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可知Ⅰ-3个体的基因型是PPAaXHXh。

(5)由以上分析可知:

Ⅱ-2的基因型为AAP-XHY(1/3AAPPXHY,2/3AAPpXHY),Ⅱ-3的基因型为aaPPXHX_(1/2aaPPXHXH,1/2aaPPXHXh).可见他们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概率是1;

如果生育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1/2×

1/2=1/4,所以正常的概率为1-1/4=3/4。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蛋白质的合成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1.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

(1)和

(2)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4)、(5)、(6)、(7)四个品种的过程。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

(1)和

(2)培育出(5)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为,其培育出(5)所依据的原理是。

(2)由(3)培育出(4)的常用方法Ⅲ是;

由(4)培育成(5)的方法Ⅴ称,其优点是。

(3)由(3)培育出(6)常用的试剂是,其作用的时期为。

(4)由

(2)培育出(7)的方法Ⅵ是。

(1)杂交和自交基因重组

(2)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缩短育种年限

(3)秋水仙素有丝分裂的前期

(4)人工诱变育种

(1)用①和②培育出⑤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为杂交和自交,其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由③培育出④单倍体植株常用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由④培育成⑤的方法Ⅴ是用秋不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进行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纯合体植株,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Ⅳ是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其作用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4)由②培育出⑦的方法Ⅵ是诱变育种,一般采用射线照射或药剂处理等人工诱变方式.

本题考查作物育种和物种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2.(11分)果蝇为生物实验常用材料,进一步研究发现果蝇的性别与染色体组成有关,如下表,其中XXY个体能够产生正常配子。

染色体组成

XY]

XYY

XX

XXY

XXX

YY

性别

雄性

雌性

不发育

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红眼(R)对白眼(r)是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Ⅱ区域中(如右图,Ⅱ、Ⅲ为非同源区段),该区域缺失的X染色体记为X-,其中XX-为可育雌果蝇,X-Y因缺少相应基因而死亡。

用长翅红眼雄果蝇(AaXRY)与长翅白眼雌果蝇(AaXrXr)杂交得到F1,发现残翅中有一只例外白眼雌果蝇(记为W)。

现将W与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F2:

(1)根据F2性状判断产生W的原因

①若子代,则是由于亲代配子基因突变所致;

②若子代,则是由X染色体Ⅱ区段缺失所致;

③若子代,则是由性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

(2)如果上述结论③成立,则W的基因型是,F2中的果蝇有种基因型。

(3)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位于同源区段Ⅰ上),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

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Ⅱ区段上,果蝇的性别常常需要通过眼色来识别。

若只考虑刚毛和截毛这对性状的遗传,果蝇种群中雄果蝇的基因型除了有XBYB和XBYb外,还有XbYB、XbYb。

种群中有各种性状的雄果蝇,现有一只红眼刚毛雄果蝇(参考基因型为XRBYB),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它的基因型,应选择表现型为雌果蝇与该只果蝇交配,然后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

①如果子代果蝇均为刚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是XBRYB;

②如果子代红眼果蝇为刚毛,白眼果蝇为截毛。

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③如果子代,则雄果蝇基基因型为XbRYB。

(1)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且雌雄比值为1:

1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且雌雄比值为2:

1雌雄个体均有红白眼

(2)XrXrY6

(3)白眼截毛②XRBYb③红眼果蝇为截毛,白眼果蝇为刚毛

(1)红眼雄果蝇(XRY)与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正常情况下产生的后代是红眼雌果蝇(XRXr):

白眼雄果蝇(XrY)=1:

1。

现在出现W白眼雌果蝇,其染色体及其基因组成可能为①XrXr或②XrX-或③XrXrY,若为①XrXr,则子代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且雌雄比值为1:

1,个体WXrXr是由于亲代配子基因突变所致;

若为②XrX-,,则子代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且雌雄比值为2:

1,个体WXrX-是由X染色体C区段缺失所致;

若为③XrXrY,则子代雌雄个体均有红眼和白眼,个体WXrXrY是由性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

(2)若结论③成立,则W是由母本产生的异常卵细胞(XrXr)和正常精子(Y)结合而成的受精卵发育的,其基因型是XrXrY,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r:

Y:

XrXr:

XrY=2:

1:

2,F2中的果蝇有6种基因型。

(3)红眼刚毛雄果蝇基因型为XRBYB或XRBYb,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它的基因型,应选择表现型为白眼截毛雌果蝇(XrbXrb)与该只果蝇交配,然后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

如果子代果蝇均为刚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是XBRYB;

如果子代红眼果蝇为刚毛,白眼果蝇为截毛。

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XRBYb;

如果子代红眼果蝇为截毛,白眼果蝇为刚毛,则雄果蝇基基因型为XbRYB。

本题考查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能从图表及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能设计实验探究简单生物学事实,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13.(14分)已知小麦的抗旱性和多颗粒均属显性遗传,且两对控制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纯合的旱敏多颗粒、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杂合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小麦品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纯合的旱敏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

①F2中表现为抗旱多颗粒小麦的基因型有种,要确认其基因型,可将其与隐性个体杂交,若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则其基因型可能为。

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植株所占比例是。

(2)干旱程度越严重,抗旱植物根细胞中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相对越多,该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的结果。

(3)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

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

r:

ATAAGCATGACATTA;

R:

ATAAGCAAGACATTA。

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

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实现的。

(4)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获得的后代个体全部是抗旱型抗病杂交种(RrDd)。

具体做法是:

先用Rrdd和rrDd通过

育种得到RRdd和rrDD,然后让它们杂交得到杂交种RrDd。

(1)①4RrDD或RRDd②1/6

(2)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

(3)碱基对替换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4)单倍体

(1)①根据题意,纯合的旱敏多颗粒植株(rrDD)与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植株(RRdd)杂交,F1(RrDd)自交,F2中表现为抗旱多颗粒小麦(RD)的基因型有4种;

要确认其基因型,可将其与隐性个体(rrdd)杂交,若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则其基因型为RrDD或RRDd。

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植株(rr)后,剩余植株(RRDD:

RRDd:

RrDD:

RrDd:

RRdd:

Rrdd=1:

2:

4:

2)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植株所占比例是2/12x1/4+4/12x1/4+2/12x1/4=1/6。

(2)干旱程度越严重,抗旱植物根细胞中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相对越多,该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对比抗旱基因R与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可知,R基因的第8个碱基由A变成了T,即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碱基对替换。

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说明该抗旱基因是通过控制光合作用过程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抗旱性状的。

(4)要利用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获得的后代个体全部是抗旱型抗病杂交种(RrDd),可先用Rrdd和rrDd通过单倍体育种得到RRdd和rrDD,然后让它们杂交得到杂交种RrDd。

本题考查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4.(14分)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如图l。

某黄色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2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

(1)根据图1,正常情况下,黄花性状的可能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型为AAbbdd的白花植株和纯合黄花植株杂交,F1自交,F2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F2白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3)图2中,乙、丙的变异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确定aaBbDdd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设计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让该突变体与纯合橙红植株个体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

I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甲;

Ⅱ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乙;

III若子代中黄色:

橙红色=1:

l,则其为突变体丙。

请写出III的遗传图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aBBdd、aaBbdd

(2)白花:

黄花=13:

33/13

(3)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或重复)黄色

(4)黄色:

3黄色:

5遗传图解如下:

(1)分析题图1可知,黄花的基因型为aaB_dd,有aaBBdd、aaBbdd两种情况。

(2)基因型为AAbbdd的白花植株和纯合黄花植株(aaBBdd)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AaBbdd,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自交得到F2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_B_dd(白色):

A_bbdd(白色):

aaB_dd(黄色):

aabbdd(白色)=9:

1,因此F2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

3;

F2白花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三种,各占白花中比例为1/13,共占比例为3/13。

(3)图2中,乙细胞多了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丙图发生了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根据图1,基因型为aaB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